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动送液泵的制作方法

2021-10-08 21: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支承 叶轮 所述 吸入 套筒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送液泵,在固定地支承于具有吸入口的泵壳体的支承轴上,借助于轴承而旋转自如地支承有与电动马达的转子一起旋转的圆筒状的驱动套筒,在所述吸入口与所述转子之间在所述支承轴的轴线方向上从所述吸入口侧起依次排列有第1级叶轮和第2级叶轮,该第1级叶轮和第2级叶轮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驱动套筒结合。


背景技术:

2.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有具有如下结构的二级式的涡卷泵:在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支承轴的驱动套筒上,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结合有永磁体及第2级叶轮,借助于轴承衬套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支承轴上的第1级叶轮以利用冠型成型部传递转矩的方式与所述驱动套筒结合。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59946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6.二级式的送液泵对扬程是有利的,但由于对第1级叶轮及第2级叶轮均作用有朝向吸入口侧的推力,因此需要该对策,而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允许第1级叶轮相对于所述驱动套筒沿轴向摆动,因此容易产生进动。因此,有可能在长期使用时产生由轴承衬套的偏磨损引起的松动,或者工作时产生异响。
7.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长期使用也能够抑制松动、异响的产生的电动送液泵。
8.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送液泵,在固定地支承于具有吸入口的泵壳体的支承轴上,旋转自如地支承有与电动马达的转子一起旋转的圆筒状的驱动套筒,第1级叶轮及第2级叶轮在所述吸入口与所述转子之间在所述支承轴的轴线方向上从所述吸入口侧起依次排列,该第1级叶轮及第2级叶轮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驱动套筒结合,所述电动送液泵的第1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通过在磁铁支承部件上支承覆盖该磁铁支承部件的磁铁而构成,贯通所述第1级叶轮及所述第2级叶轮的所述驱动套筒由与所述磁铁支承部件一体地相连的单一部件形成,所述第1级叶轮及所述第2级叶轮与该驱动套筒以不能进行轴向相对移动且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结合,在所述支承轴与所述驱动套筒及所述磁铁支承部件之间,插设有不能相对于所述驱动套筒进行轴向相对移动的轴承部件。
10.此外,本发明在第1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2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级叶轮上一体地设置有第1安装臂,该第1安装臂具有l字状的第1卡合部且沿着所述驱动套筒的外周的一部分向所述第2级叶轮侧延伸,在所述第2级叶轮上一体地设置有第2安装臂,该第2安装臂具有l字状的第2卡合部且沿着所述驱动套筒的外周的一部分向所述转子侧延伸,并且在
所述第2级叶轮上设置有面向所述第1级叶轮侧的平坦的第1承接部,在所述驱动套筒或所述转子上设置有面向所述第2级叶轮侧的平坦的第2承接部,在所述驱动套筒的位于所述第1级叶轮与所述第2级叶轮之间的外周上,设置有第1卡合突起和第1限制突起,该第1卡合突起在与所述第1承接部之间在所述驱动套筒的轴向上夹着所述第1卡合部,并且从所述驱动套筒的周向上的一个方向与所述第1安装臂抵接,所述第1限制突起从所述周向上的另一个方向与所述第1安装臂抵接,在所述周向上所述第1安装臂夹在所述第1限制突起与所述第1卡合突起之间,在所述驱动套筒的位于所述第2级叶轮与所述转子之间的外周上,设置有第2卡合突起和第2限制突起,该第2卡合突起在与所述第2承接部之间在所述轴向上夹着所述第2卡合部,并且从所述周向上的一个方向与所述第2安装臂抵接,所述第2限制突起从所述周向上的另一个方向与所述第2安装臂抵接,在所述周向上所述第2安装臂夹在所述第2限制突起与所述第2卡合突起之间。
11.并且,本发明在第1或第2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3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级叶轮及所述第2级叶轮的中央部分别设置有供所述驱动套筒贯插的贯插孔,在所述第1级叶轮的所述贯插孔的内周面与所述驱动套筒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能够使液体流通的第1平衡通路,在所述第2级叶轮的所述贯插孔的内周面与所述驱动套筒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能够使液体流通的第2平衡通路。
12.发明效果
13.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贯通第1级叶轮以及第2级叶轮的驱动套筒由与磁铁一起构成转子并与支承该磁铁的磁铁支承部件一体地相连的单一部件形成,第1级叶轮以及第2级叶轮以不能进行轴向相对移动且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该驱动套筒结合,夹设在驱动套筒及磁铁支承部件与支承轴之间的轴承部件不能相对于驱动套筒进行轴向相对移动,因此能够将转子、驱动套筒、第1级叶轮、第2级叶轮以及轴承部件构成为在轴向以及周向均工作的1个单元,即使长期使用,轴承部件也难以产生偏磨损,能够抑制松动、工作时的异响的产生。
14.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通过将第1级叶轮一体地具有的第1安装臂夹在设置于驱动套筒的外周的第1卡合突起与设置于第2级叶轮的第1承接部之间,并且夹在设置于驱动套筒的外周的第1限制突起与第1卡合突起之间,使第1级叶轮相对于驱动套筒不能进行轴向相对移动及相对旋转,通过将第2级叶轮一体地具有的第2安装臂夹在设置于驱动套筒的外周的第2卡合突起与设置于驱动套筒或转子的第2承接部之间,并且夹在设置于驱动套筒的外周的第2限制突起与第2卡合突起之间,使第2级叶轮相对于驱动套筒不能进行轴向相对移动及相对旋转。因此,在将第1级叶轮以及第2级叶轮以不能进行轴向相对移动以及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至驱动套筒时,不需要安装专用的部件,能够抑制部件个数增大。
15.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能够通过形成于第1级叶轮所具有的贯插孔的内周面与驱动套筒的外周面之间的第1平衡通路,使液体从第1级叶轮的吸入口侧短路地流通向背面侧,而且,能够通过形成于第2级叶轮所具有的贯插孔的内周面与驱动套筒的外周面之间的第2平衡通路,使液体从第2级叶轮的吸入口侧短路地流通向背面侧,因此能够减小施加于第1级叶轮的面向吸入口侧的端面的面压与施加于面向第2级叶轮侧的端面的面压之差,能够减小施加于第2级叶轮的面向第1级叶轮侧的端面的面压与施加于面向转子侧的端
面的面压之差,能够分别将作用于第1级叶轮以及第2级叶轮的推力抑制得较小,能够使所述轴承部件的偏磨损更加难以产生。
附图说明
16.图1是电动送液泵的纵剖视图。
17.图2是示出在与转子相连的驱动套筒上安装有第1级叶轮及第2级叶轮的状态的侧视图。
18.图3是从图2中的3

3线箭头方向观察第1叶轮主体的图。
19.图4是从图2中的4

4线箭头方向观察第1插补部件的图。
20.图5是将电动送液泵的主要部分在与图3及图4中的5

5线对应的部分切断示出的纵剖视图。
21.图6是示出贯插有支承轴的状态的转子及驱动套筒的立体图。
22.图7是从下方观察第1级叶轮的立体图。
23.图8是将第2级叶轮安装于驱动套筒前(a)及安装于驱动套筒后(b)以沿图2的8

8线切断的状态进行对比示出的立体图。
24.图9是依次示出在省略了泵壳体及扩散器的图示的状态下将第2级叶轮及第1级叶轮安装至驱动套筒的过程的图。
25.标号说明
26.11:支承轴;
27.12:第1级叶轮;
28.13:第2级叶轮;
29.14:泵壳体;
30.16:转子;
31.18:电动马达;
32.22:吸入口;
33.37:磁铁支承部件;
34.38:磁铁;
35.39:驱动套筒;
36.40、41:作为轴承部件的滑动轴承;
37.75:第1安装臂;
38.75a:第1卡合部;
39.76:第2安装臂;
40.76a:第2卡合部;
41.77:第1承接部;
42.78:第2承接部;
43.79:第1卡合突起;
44.80:第2卡合突起;
45.81:第1限制突起;
46.82:第2限制突起;
47.83、84:间隙;
48.86、87、89、90:贯插孔;
49.94:第1平衡通路;
50.95:第2平衡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51.参照附图1~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中,该电动送液泵具备:送液泵15,其在泵壳体14内容纳有由共用的支承轴1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1级叶轮12以及第2级叶轮13;以及电动马达18,其具有与所述第1级叶轮12以及所述第2级叶轮13同轴且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且容纳于所述泵壳体14内的转子16、和围绕该转子16且配置于所述泵壳体14外的定子17。
52.所述泵壳体14构成为包括泵壳体主体19、与该泵壳体主体19的上部结合的罩部件20、以及与所述泵壳体主体19的下部结合的罐状的壳体部件21。
53.所述泵壳体主体19由合成树脂形成,一体地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筒部19a和从该筒部19a的轴线方向中间部向半径方向内侧伸出的向内伸出部19b。此外,所述罩部件20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一体地具有:圆板状的罩部件主部20a,其与所述泵壳体主体19中的所述筒部19a的上端部液密地结合;以及吸入筒部20b,其形成吸入口22并沿上下方向延伸,育所述罩部件主部20a的中央部一体地连续设置。而且,所述壳体部件21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一体地具有:有底圆筒部21a,其具有比所述泵壳体主体19中的所述筒部19a的内径小的内径,且上方开放;以及凸缘部21b,其从该有底圆筒部21a的上端部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与所述筒部19a的下端部液密地结合。
54.在所述罩部件20的所述罩部件主部20a与所述泵壳体主体19的所述向内伸出部19b之间夹持有扩散器23。在所述罩部件主部20a与所述扩散器23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吸入口22相通的第1泵室24。此外,在所述泵壳体主体19的所述向内伸出部19b与所述壳体部件21之间形成有第2泵室25。
55.所述第1级叶轮12由以下部分接合而成:在纵截面视图中呈截头圆锥状的第1叶轮主体27、以及从所述支承轴11的轴线方向两侧夹着所述第1叶轮主体27的第1插补部件28和第1前面板29,所述第1级叶轮12能够旋转地容纳于所述第1泵室24中。此外,所述第2级叶轮13由以下部分接合而成:在纵截面视图中呈截头圆锥状的第2叶轮主体30;以及从所述支承轴11的轴线方向两侧夹着所述第2叶轮主体30的第2插补部件31和第2前面板32,所述第2级叶轮13能够旋转地容纳于所述第2泵室25中。
56.所述第1级叶轮12、所述扩散器23、所述向内伸出部19b及所述第2级叶轮13在所述吸入口22与所述转子16之间在所述支承轴11的轴线方向上依次排列配置,所述支承轴11贯通所述第1级叶轮12、所述扩散器23、所述向内伸出部19b及所述第2级叶轮13。该支承轴11的上端部保持在设置于所述罩部件20且配置于所述吸入口22的内侧的保持部33中。所述保持部33配置在所述吸入筒部20b的所述第1泵室24侧端部的中央部,借助于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支承臂部35一体地连接设置于所述吸入筒部20b的所述第1泵室24侧的端部内周。所述保持部33具有向下方开放的嵌合凹部34,所述支承轴11的所述上端部嵌合、固定于所述嵌合凹部34中。另一方面,所述壳体部件21一体地具有从所述有底圆筒部21a的下
端封闭部中央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的支承筒部21c,所述支承轴11的下端部嵌合于所述支承筒部21c内。即,所述支承轴11的两端部固定地支承于所述泵壳体14的所述保持部33及所述支承筒部21c。
57.所述转子16构成为包括同轴地围绕所述支承筒部21c的圆筒状的磁铁支承部件37和由该磁铁支承部件37支承的磁铁,所述转子16容纳在形成于所述泵壳体14内的转子室26中。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磁铁是粘结磁铁38,该粘结磁铁38覆盖所述磁铁支承部件37并外嵌成型在该磁铁支承部件37的外周。所述转子室26与所述第2泵室25相连,并且形成在所述泵壳体14的所述壳体部件21的所述有底圆筒部21a内。
58.一端部面对所述吸入口22且贯通所述第1级叶轮12及所述第2级叶轮13的圆筒状的驱动套筒39与所述磁铁支承部件37同轴且一体地相连,以单一部件形成。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磁铁支承部件37及所述驱动套筒39由非磁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为一体地相连的单一部件,所述第1级叶轮12及所述第2级叶轮13以不能进行轴向相对移动且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结合于与该磁铁支承部件37为一体的所述驱动套筒39。
59.所述驱动套筒39贯通第1中央孔43和第2中央孔44,且配置在第1及第2泵室24、25的中央部,该第1中央孔43在所述扩散器23的中央部与所述支承轴11同轴地形成,该第2中央孔44在所述泵壳体主体19的所述向内伸出部19b的内周与所述支承轴11同轴地形成。
60.此外,在所述支承轴11与所述驱动套筒39及所述磁铁支承部件37之间夹设有轴承部件,该轴承部件不能相对于所述驱动套筒39进行轴向相对移动,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支承轴11与所述驱动套筒39之间夹设有作为轴承部件的第1滑动轴承40,在所述支承轴11与所述磁铁支承部件37之间夹设有作为轴承部件的第2滑动轴承41。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滑动轴承40以在与所述保持部33之间夹设有垫圈42的方式被压入所述驱动套筒39的上部,所述第2滑动轴承41以在与所述支承筒部21c的上端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未图示)的方式被压入所述磁铁支承部件37中。
61.当所述电动马达18工作时,通过所述第1级叶轮12朝向离心方向产生的加压液体的主流通过所述扩散器23而将方向转换为向心方向后,经由所述第2中心孔44的内周与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之间的环状通路被送入所述第2泵室25,由第2级叶轮13加压后的液体从设置于所述泵壳体主体19并与所述第2泵室25相通的排出管(未图示)排出。
62.所述定子17围绕所述转子16且配置于所述泵壳体14的外侧,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17配置于所述泵壳体14的所述壳体部件21中的所述有底圆筒部21a的外侧,在围绕该定子17的马达壳体46固定设置有该定子17。
63.所述定子17是在定子铁芯47上隔着绝缘件48卷绕安装三相的线圈49而构成的,所述定子铁芯47一体地具有形成为筒状的轭47a和从沿该轭47a的内周的在周向隔开相等间隔的多个部位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t字状的齿47b。
64.为了使所述轭47a的一部分以及所述齿47b的内周侧末端部面向所述有底圆筒部21a的外侧,所述绝缘件48露出并包覆所述定子铁芯47。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马达壳体46由嵌入有所述绝缘件48的电绝缘性树脂材料成型,由此,所述定子17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马达壳体46包铸而固定。
65.所述马达壳体46的靠外周的上表面隔着环状的第1密封部件50与所述壳体部件21中的所述凸缘部21b的靠外周的下表面结合。此外,在所述马达壳体46的下部,经由环状的
第2密封部件52而液密地结合有向上方打开的碗状的壳体罩51。在所述壳体罩51与所述马达壳体46之间,容纳有用于进行所述线圈49的通电控制的控制基板53,该控制基板53相对于所述转子16在与所述第1级叶轮12及所述第2级叶轮13相反的一侧,与所述泵壳体14的所述壳体部件21中的所述有底圆筒部21a的封闭端相邻地配置。
66.在比所述第1密封部件50靠内侧的位置,在所述马达壳体46的上端部植设有用于对三相的所述线圈49之间的搭接线进行电沉积的3个通电端子54。
67.在所述马达壳体46形成有在两端具有与该马达壳体46内相通的一端开口部56以及向外部开口的另一端开口部57的通气路55。所述一端开口部56在比所述第1密封部件50靠内侧的位置向所述马达壳体46的上端部开口,所述另一端开口部57在比所述一端开口部56靠下方的位置向所述马达壳体46的外侧面开口。
68.而且,所述通气路55由加热通路部58和外侧通路部59形成为具有l字状的纵截面的形状,该加热通路部58从所述一端开口部56沿着所述定子铁芯47的外侧面即所述轭47a的外侧面向下方延伸,该外侧通路部59将该加热通路部58的下端部与所述另一端开口部57之间连结起来。
69.所述一端开口部56在与所述加热通路部58的上端部之间形成面向上方的环状阶梯部,并且形成为直径比所述加热通路部58大。此外,所述外侧通路部59和所述另一端开口部57形成为矩形的相同形状。
70.在所述通气路55的所述一端开口部56配置有能够通气透湿并且能够防止浸水的作为透湿防水单元的呼吸过滤器61,通过从合成树脂膜切出而形成为圆形的所述呼吸过滤器61密封所述加热通路部58的上部,并且熔敷于所述一端开口部56与所述加热通路部58之间的所述环状阶梯部。
71.如上述那样,在两端具有与所述马达壳体46内相通的一端开口部56以及向外部开口的另一端开口部57的通气路55被形成于所述马达壳体46,能够通气透湿并且能够防止浸水的呼吸过滤器61配置于所述通气路55的所述一端开口部56,由此当电动马达18工作时,来自变得最热的定子17的线圈49的热被高效地(顺畅地)传递到通气路55侧,在马达壳体46内膨胀的空气透过所述呼吸过滤器61向外部排出时,通气路55内的空气不会被冷却。因此,由冷却引起的结露在通气路55的外部产生,不存在液滴积存于马达壳体46内的担忧,能够提高电动送液泵的可靠性。并且,所述一端开口部56位于比所述另一端开口部57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因所述通气路55的外部的结露而产生的液滴不会流回到所述呼吸过滤器61侧。
72.此外,所述通气路55由加热通路部58和外侧通路部59形成为具有l字状的纵截面的形状,该加热通路部58从所述一端开口部56沿着所述定子铁芯47的外侧面向下方延伸,该外侧通路部59将该加热通路部58的下端部与所述另一端开口部57之间连结起来,因此能够利用来自所述定子17的线圈49的热高效地加热所述加热通路部58,并且能够将所述通气路55设为l字状的迷宫式结构来抑制所述呼吸过滤器61从外部沾水。
73.在所述马达壳体46设置有多个悬臂梁67和多个支柱部69,该多个悬臂梁67在末端部具有与所述控制基板53的一面53a的周缘部弹性卡合的卡扣爪68,该多个支柱部69使末端部与所述控制基板53的另一面53b抵接。
74.所述悬臂梁部67和所述支柱部69在从所述第1级叶轮12、所述第2级叶轮13和所述转子16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分散配置在所述控制基板53的周缘部,在本实施
方式中,所述悬臂梁部67配置在沿所述马达壳体46的周向隔开相等间隔的6个部位。
75.所述悬臂梁部67和所述支柱部69通过注塑成型而与所述马达壳体46一起一体成型,包括所述悬臂梁部67的末端部的所述卡扣爪68的投影在内的截面形状的切除孔70贯通所述马达壳体46而形成。
76.而且,所述支柱部69配置于在所述马达壳体46的周向上与所述切除孔70相邻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柱部69从周向两侧夹着所述悬臂梁部67及所述切除孔70,并且在沿所述马达壳体46的周向隔开等间隔的6个部位各配置一对。
77.另一方面,所述壳体罩51一体地具有与所述控制基板53的所述一面53a对置的端壁部51a、一端与该端壁部51a的周缘部相连的筒部51b、以及从该筒部51b的另一端部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51c,所述凸缘部51c借助第2密封部件52而与所述马达壳体46液密地结合。
78.此外,所述控制基板53的所述一面53a借助具有传热性的间隙填充材料72而支承于所述壳体罩51的所述端壁部51a。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壳体罩51的所述端壁部51a的内表面,与所述控制基板53的发热位置对应地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例如2个承受突部73,所述控制基板53的所述一面53a借助所述间隙填充材料72支承于所述承受突部73。
79.另外,所述间隙填充材料72例如是导热脂、硅材料以及导热片等,在壳体罩51向所述马达壳体46组装之前涂敷或粘贴于所述承受突部73。
80.如上所述,所述悬臂梁部67及所述支柱部69分散配置在所述控制基板53的周缘部,所述控制基板53的所述一面53a借助具有传热性的间隙填充材料72支承于所述端壁部51a,由此能够可靠地保持所述控制基板53的周缘部,并且阻止该控制基板53的靠中央的部分向所述端壁部51a侧弯曲。其结果是能够使用集成度高的电子部件来制作控制基板53,能够有助于控制基板53乃至电动送液泵的小型轻量化。此外,由于所述间隙填充材料72具有传热性,因此能够高效地扩散控制基板53的热。
81.此外,所述悬臂梁部67及所述支柱部69一体地形成于所述马达壳体46,包含所述卡扣爪68的投影的截面形状的切除孔70贯通所述马达壳体46而形成,因此,在对在末端部具有所述卡扣爪68的所述悬臂梁部67及所述支柱部69与所述马达壳体46一起进行注塑成型时,使得不会产生底切,不需要滑动型芯,能够使注塑成型模具低价,实现成本降低。而且,所述切除孔70还发挥以下功能:使形成于送液泵15及电动马达18与壳体罩51之间的基板容纳空间连通到为了将在马达壳体46内膨胀的空气向外部排出而形成于所述马达壳体46的通气路55,还能够实现所述基板容纳空间的呼吸。
82.一并参照图2,在所述第1级叶轮12所具有的第1插补部件28的沿周向隔开等间隔的2个部位上一体地设置有第1安装臂75,该第1安装臂75具有l字状的第1卡合部75a,并且沿着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的一部分向所述第2级叶轮13侧延伸。此外,在所述第2级叶轮13所具有的第2插补部件31的沿周向隔开等间隔的2个部位上一体地设置有第2安装臂76,该第2安装臂76具有l字状的第2卡合部76a,并且沿着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的一部分向所述转子16侧延伸,在所述第2叶轮主体30的平头状的上端部,与所述驱动套筒39同轴且呈环状地设置有平坦的第1承接部77,该第1承接部77使所述第1级叶轮12面向轴线方向。并且,在所述驱动套筒39或所述转子16、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所述转子16中的所述磁铁支承部件37的上端部,与所述驱动套筒39同轴且呈环状地设置有平坦的第2承接部78,该第2承接部78使所述第2级叶轮13面向轴线方向。
83.所述第1级叶轮12在使所述第1安装臂75与所述第1承接部77抵接的状态下不能进行轴向以及周向上的相对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驱动套筒39,由此被固定于所述驱动套筒39,所述第2级叶轮13在使所述第2安装臂76与所述第2承接部78抵接的状态下不能进行轴向以及周向上的相对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驱动套筒39,由此被固定于所述驱动套筒39。而且,所述第1安装臂75沿着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从所述第1级叶轮12朝向所述第2级叶轮13侧延伸,并且贯插于所述第1中央孔43以及所述第2中央孔44中。此外,当所述电动马达18工作时,所述转子16以及所述驱动套筒39向箭头74所示的旋转方向旋转。
84.一并参照图3~图5,在所述第1级叶轮12所具有的所述第1叶轮主体27的中央部设置有供所述驱动套筒39贯插的第1贯插孔86,在所述第1级叶轮12所具有的所述第1插补部件28的中央部设置有供所述驱动套筒39贯插的第2贯插孔87,所述第2贯插孔87形成为直径比所述第1贯插孔86大。而且,在所述第1贯插孔86的内周的沿周向隔开等间隔的2个部位上,形成有遍及该第1贯插孔86的轴向全长的第1槽88。
85.同样地,在所述第2级叶轮13所具有的所述第2叶轮主体30的中央部设置有供所述驱动套筒39贯插的第3贯插孔89,在所述第2级叶轮13所具有的所述第2插补部件31的中央部设置有供所述驱动套筒39贯插的第4贯插孔90,所述第4贯插孔90形成为直径比所述第3贯插孔89大。而且,在所述第3贯插孔89的内周的沿周向隔开等间隔的2个部位上形成有遍及该贯插孔89的轴向全长的第2槽91。
86.一并参照图6,在所述驱动套筒39的位于所述第1级叶轮12与所述第2级叶轮13之间的外周,与2个所述第1安装臂75分别对应地设置有:第1卡合突起79,其在与所述第1承接部77之间在所述驱动套筒39的轴向上夹着所述第1卡合部75a,并且从所述驱动套筒39的周向上的一个方向(与旋转方向74相同的方向)与所述第1安装臂75抵接;以及第1限制突起81,其从所述周向上的另一个方向(与旋转方向74相反的方向)与所述第1安装臂75抵接,在所述周向上所述第1安装臂75夹在所述第1限制突起81与所述第1卡合突起79之间。此外,在所述驱动套筒39的位于所述第2级叶轮13与所述转子16之间的外周,与2个所述第2安装臂76分别对应地设置有:第2卡合突起80,其在与所述第2承接部78之间在所述轴向上夹着所述第2卡合部76a,并且从所述周向上的一个方向与所述第2安装臂76抵接;以及第2限制突起82,其从所述周向上的另一个方向与所述第2安装臂76抵接,在所述周向上所述第2安装臂76夹在所述第2限制突起82与所述第2卡合突起80之间。
87.另外,在所述第1级叶轮12中的所述第1叶轮主体27的中央部的所述贯插孔86的内周面的沿周向隔开等间隔的2个部位形成有所述第1槽88,而这些第1槽88的周向宽度设定为这样的大小:使得当所述驱动套筒39向所述第1贯插孔86贯插时能够供所述第1卡合突起79以及所述第1限制突起81贯插,所述第1级叶轮12中的所述第1插补部件28的中央部的所述第2贯插孔87的内径设定为这样的大小:使得当所述驱动套筒39向该第2贯插孔87贯插时能够供所述第1卡合突起79以及所述第1限制突起81贯插。此外,在所述第2级叶轮13的所述第2叶轮主体30的中央部的所述贯插孔89的内周面的沿周向隔开等间隔的2个部位形成有第2槽91,而这些第2槽91的周向宽度设定为这样的大小:使得当所述驱动套筒39向所述贯插孔89贯插时能够供所述第1卡合突起79和所述第1限制突起81以及所述第1卡合突起80和所述第2限制突起82贯插,所述第2级叶轮13中的所述第2插补部件31的中央部的所述贯插孔90的内径设定为这样的大小:使得当所述驱动套筒39向所述贯插孔90贯插时能够供所述
第1卡合突起79和所述第1限制突起81以及所述第1卡合突起80和所述第2限制突起82贯插。
88.一并参照图7,所述第1安装臂75一体地具有:所述第1卡合部75a,其与所述第1插补部件28一体地相连并向下方延伸;第1周向延长部75b,其在侧视观察时在与所述第1插补部件28的下表面之间隔开微小的间隙83地从所述第1卡合部75a延伸向所述周向的另一侧;以及第1限制部75c,其一体地设置于该第1周向延长部75b的与所述第1卡合部75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89.所述第1卡合部75a的上端部形成为,使其上表面与所述第1插补部件28的上表面共面,并且从所述第1插补部件28中的所述贯插孔87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地与该第1插补部件28一体地相连。此外,所述第1周向延长部75b在与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之间隔开间隔地从所述第1卡合部75a沿周向延伸,所述第1限制部75c能够与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抵接,并且从所述第1周向延长部75b的与所述第1卡合部75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朝向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面突出设置。由此,在所述第1卡合部75a与所述第1限制部75c之间,在所述第1安装臂75的与所述驱动套筒39对置的内表面形成有第3槽92,该第3槽92形成为这样的大小:使得在将所述第1级叶轮12贯插于所述驱动套筒39时允许所述第1限制突起81通过。而且,所述第1周向延长部75b能够挠曲成使得所述第1限制部75c能够越过所述第1限制突起81。
90.通过这样构成第1安装臂75,能够以所述第1卡合部75a、所述第1周向延长部75b和所述第1限制部75c不与所述第1卡合突起79和所述第1限制突起81干涉的方式,使所述第1级叶轮12向所述转子16侧进行轴向移动,另外,为了使所述第1限制部75c容易越过,第1限制突起81以随着朝向所述周向的一侧、即随着接近与该第1限制突起81成对的所述第1卡合突起79而从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面突出的突出量变大的方式倾斜,而形成为斜坡状。
91.一并参照图8,所述第2安装臂76一体地具有:所述第2卡合部76a,其与所述第2插补部件31的下表面一体地相连并向下方延伸;第2周向延长部76b,其在侧视观察时在与所述第2插补部件31的下表面之间隔开微小的间隙84(参照图2)地从所述第2卡合部76a延伸向所述驱动套筒39的所述周向的另一侧;以及第2限制部76c,其一体地设置于该第2周向延长部76b的与所述第2卡合部76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所述第2安装臂76形成为与所述第1安装臂75相似的形状。即,第2周向延长部76b在与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之间隔开间隔地从所述第2卡合部76a沿周向延伸,所述第2限制部76c能够与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抵接,并且从所述第2周向延长部76b的与所述第2卡合部76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朝向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面突出设置。由此,在所述第2卡合部76a与所述第2限制部76c之间,在所述第2安装臂76的与所述驱动套筒39对置的内表面形成有第4槽93,该第4槽93形成为这样的大小:使得在将所述第2级叶轮13贯插于所述驱动套筒39时允许所述第1卡合突起79和所述第2限制突起82通过。而且,所述第2周向延长部76b能够挠曲成使所述第2限制部76c能够越过所述第2限制突起82。
92.而且,为了使所述第2限制部76c容易越过,所述第2限制突起82形成为以随着朝向所述驱动套筒39的所述周向上的一侧、即随着接近与该第2限制突起82成对的所述第2卡合突起80而从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面突出的突出量变大的方式倾斜的斜坡状。
93.所述第2安装臂76的沿着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面的长度被设定为使得:如图8的(a)所示,在将所述第2卡合部76a在所述周向上配置于所述驱动套筒39的所述另一侧时,所
述第2限制部76c也在所述周向上位于所述第2限制突起82的所述另一侧,如图8的(b)所示,在所述第2卡合部76a与所述第2卡合突起80卡合时,所述第2限制部76c位于从所述周向上的一侧与所述第2限制突起82抵接的位置。
94.即,能够以所述第2卡合部76a、所述第2周向延长部76b及所述第2限制部76c不与所述第1卡合突起79和所述第1限制突起81、所述第2卡合突起80和所述第2限制突起82干涉的方式,使所述第2级叶轮13向所述转子16侧进行轴向移动,当在使第2卡合部76a与第2承接部78抵接的状态下对所述第2级叶轮13向所述周向上的一侧进行转动操作时,使所述第2周向延长部76b挠曲,第2限制部76c越过所述第2限制突起82。由此,以这样的方式结合:所述第2卡合部76a在轴向上被夹在所述第2卡合突起80与所述第2承接部78之间而不能进行所述第2级叶轮13相对于所述驱动套筒39的轴向相对移动,并且第2安装臂76在周向上被夹在所述第2卡合突起80与所述第2限制突起82之间,因而不能相对旋转。
95.另一方面,在所述第2安装臂76向所述驱动套筒39安装完成后,设置于所述第1级叶轮12的第1插补部件28的所述第1安装臂75与所述第2安装臂76的安装同样地被安装至所述驱动套筒39,通过在使第1卡合部75a与所述第1承接部77抵接的状态下对所述第1级叶轮12向所述周向上的一侧进行转动操作,从而使所述第1周向延长部75b挠曲,第1限制部75c越过所述第1限制突起81。由此,以这样的方式结合:所述第1卡合部75a在轴向上被夹在所述第1卡合突起79与所述第1承接部77之间而不能进行所述第1级叶轮12相对于所述驱动套筒39的轴向相对移动,并且第1安装臂75在周向上被夹在所述第1卡合突起79与所述第1限制突起81之间,因而不能相对旋转。
96.一并参照图9,在将所述第2级叶轮13安装于所述驱动套筒39时,如图9的(a)所示,在将所述转子16配置成使驱动套筒39从转子16向上方延伸的姿态的状态下,在所述驱动套筒39的上方准备所述第2级叶轮13,如图9的(b)所示,在第2安装臂76不会与第2卡合突起80及第2限制突起82产生干涉的周向位置设置所述第2级叶轮13,如图9的(c)所示,使所述第2级叶轮13沿着驱动套筒39的外周下降至第2卡合部76a的下端部与第2承接部78抵接。接着,通过对所述第2级叶轮13进行转动操作,如图9的(d)所示,所述第2卡合部76a在轴向上被夹在所述第2承接部78与所述第2卡合突起80之间,并且第2安装臂76在周向上被夹在所述第2卡合突起80与所述第2限制突起82之间,所述第2级叶轮13被安装于所述驱动套筒39。
97.接着,在将所述第1级叶轮12安装至所述驱动套筒39时,从图9的(d)以及图1可以了解,在所述第2级叶轮13的上方准备所述泵壳体主体19,该泵壳体主体19以使所述驱动套筒39通过所述第1中央孔43以及所述第2中央孔44的姿态将所述扩散器23嵌入所述向内伸出部19b的上表面,进而在不会产生第1安装臂75与第1卡合突起79和第1限制突起81的干涉的周向位置将第1级叶轮12设置于所述驱动套筒39,使所述第1级叶轮12沿着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下降,直到所述第1安装臂75的下端部与在所述第2级叶轮13的上表面露出的所述第1承接部77抵接。接着,通过对所述第1级叶轮12进行转动操作,如图9的(e)所示,所述第1卡合部75a在轴向上被夹在所述第1承接部77与所述第1卡合突起79之间,并且第1安装臂75在周向上被夹在所述第1卡合突起79与所述第1限制突起81之间。这样,在所述第2级叶轮13的上方,所述第1级叶轮12安装于所述驱动套筒39,并且在所述泵壳体主体19的内侧,所述第1级叶轮12被配备在第1泵室24内,所述第2级叶轮13被配备在第2泵室25内。
98.另外,通过使所述第2级叶轮13沿着驱动套筒39的外周下降到第2安装臂76的下端
部与所述第2承接部78抵接之后的转动操作,在所述第2级叶轮13安装于所述驱动套筒39的状态下,在所述第2卡合突起80与所述第2限制突起82之间,在第2安装臂76的第2周向延长部76b与第2级叶轮13之间产生且与一对第2安装臂76之间相通的所述间隙84同所述第4贯插孔90(与所述第2槽91相通)连通。因此,在将所述第2级叶轮13安装于所述驱动套筒39的状态下,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第2槽91、所述第4贯插孔90及所述间隙84而流通,在所述第2级叶轮13所具有的所述第3贯插孔89及第4贯插孔90的内周面与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第2平衡通路95(参照图1及图2),该第2平衡通路95能够使液体从所述第2级叶轮13的所述吸入口22侧短路地流通向背面侧。
99.此外,通过使所述第1级叶轮12沿着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下降至所述第1安装臂75的下端部与所述第1承接部77抵接之后的转动操作,在所述第1级叶轮12安装于所述驱动套筒39的状态下,在所述第1卡合突起79与所述第1限制突起81之间,在第1安装臂75的第1周向延长部75b与第1级叶轮12之间产生且与一对第1安装臂75之间相通的所述间隙83同所述第2贯插孔87(与所述第1槽88相通)连通。因此,在将所述第1级叶轮12安装于所述驱动套筒39的状态下,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第1槽88、所述第2贯插孔87及所述间隙83而流通,在所述第1级叶轮12所具有的所述第1贯插孔86及第2贯插孔87的内周面与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第1平衡通路94,该第1平衡通路94能够使液体从所述第1级叶轮12的所述吸入口22侧短路地流通向背面侧。
100.接着,对该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电动送液泵的转子16通过在磁铁支承部件37支承覆盖该磁铁支承部件37的粘结磁铁38而构成,贯通第1级叶轮12及第2级叶轮13的驱动套筒39由与所述磁铁支承部件37一体地相连的单一部件形成,所述第1级叶轮12及所述第2级叶轮13以不能进行轴向相对移动且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该驱动套筒39结合,在固定地支承于泵壳体14的支承轴11与所述驱动套筒39及所述磁铁支承部件37之间,夹设有不能相对于所述驱动套筒39进行轴向相对移动的第1滑动轴承40和第2滑动轴承41,因此能够将所述转子16、所述驱动套筒39、所述第1级叶轮12、所述第2级叶轮13、所述第1滑动轴承40及所述第2滑动轴承41构成为在轴向及周向上均工作的1个单元,即使长期使用,所述第1滑动轴承40及所述第2滑动轴承41也难以产生偏磨损,能够抑制松动、工作时的异响的产生。
101.此外,在所述第1级叶轮12上一体地设置有具有l字状的第1卡合部75a且沿着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的一部分向所述第2级叶轮13侧延伸的第1安装臂75,在所述第2级叶轮13上一体地设置有具有l字状的第2卡合部76a且沿着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的一部分向所述转子16侧延伸的第2安装臂76,并且在所述第2级叶轮13上设置有面向所述第1级叶轮12侧的平坦的第1承接部77,在所述驱动套筒39或所述转子16(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转子16)设置有面向所述第2级叶轮13侧的平坦的第2承接部78,在所述驱动套筒39的位于所述第1级叶轮12与所述第2级叶轮13之间的外周上设置有第1卡合突起79和第1限制突起81,该第1卡合突起79在与所述第1承接部77之间在所述驱动套筒39的轴向上夹着所述第1卡合部75a,并且从所述驱动套筒39的周向上的一个方向与所述第1安装臂75抵接,所述第1限制突起81从所述周向上的另一个方向与所述第1安装臂75抵接,在所述周向上所述第1安装臂75夹在所述第1限制突起81与所述第1卡合突起79之间,在所述驱动套筒39的位于所述第2级叶轮13与所述转子16之间的外周上设置有第2卡合突起80和第2限制突起82,该第2卡合突起80在与所述第2承接部78之间在所述轴向上夹着所述第2卡合部76a,并且从所述周向上的一
个方向与所述第2安装臂76抵接,所述第2限制突起82从所述周向上的另一个方向与所述第2安装臂76抵接,在所述周向上所述第2安装臂76夹在所述第2限制突起82与所述第2卡合突起80之间。因此,通过将所述第1级叶轮12一体地具有的第1安装臂75夹在所述第1卡合突起79与所述第1承接部77之间,并且夹在所述第1限制突起81与所述第1卡合突起79之间,能够使所述第1级叶轮12相对于所述驱动套筒39不能进行轴向相对移动以及不能相对旋转,通过将所述第2级叶轮13一体地具有的第2安装臂76夹在所述第2卡合突起80与所述第2承接部78之间,并且夹在所述第2限制突起82与所述第2卡合突起80之间,能够使第2级叶轮13相对于所述驱动套筒39不能进行轴向相对移动以及不能相对旋转。由此,在将所述第1级叶轮12以及所述第2级叶轮13以不能进行轴向相对移动以及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驱动套筒39时,不需要安装专用的部件,能够抑制部件个数增大。
102.而且,在所述第1级叶轮12及所述第2级叶轮13的中央部分别设置有供所述驱动套筒39贯插的第1、第2、第3及第4贯插孔86、87、89、90,在所述第1级叶轮12的所述第1贯插孔86及第2贯插孔87的内周与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能够使液体流通的第1平衡通路94,在所述第2级叶轮13的所述第3贯插孔89及第4贯插孔90的内周面与所述驱动套筒39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能够使液体流通的第2平衡通路95。因此,能够通过所述第1平衡通路94使液体从第1级叶轮12的吸入口22侧短路地流通向背面侧,而且能够通过第2平衡通路95使液体从第2级叶轮13的所述吸入口22侧短路地流通向背面侧,因此能够减小施加于所述第1级叶轮12的面向所述吸入口22侧液体的面、即所述第1前面板29的上表面的面压与施加于面向由所述第1级叶轮12加压后的所述第2中央孔44侧液体的面、即所述第1插补部件28的下表面的面压之差,并且能够减小施加于所述第2级叶轮13的面向所述第1级叶轮12侧(第2中央孔44侧)液体的面、即第2前面板32的上表面的面压与施加于面向由所述第2级叶轮13升压后的所述排出管侧液体的面、即第2插补部件31的下表面的面压之差,由此能够分别将作用于所述第1级叶轮12以及所述第2级叶轮13的推力抑制得较小,能够使所述第1滑动轴承40以及所述第2滑动轴承41的偏磨损更难以产生。
103.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104.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第1滑动轴承40以及第2滑动轴承41压入预先制作的驱动套筒39中,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驱动套筒39的注塑成型时,通过嵌件成型在该驱动套筒39的内侧配置第1滑动轴承40以及第2滑动轴承41。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粘结磁铁38覆盖磁铁支承部件37而外嵌成型在该磁铁支承部件37上,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预先制作的粘结磁铁38的内侧注塑成型出磁铁支承部件37及驱动套筒39。无论在哪种方式中,都能够将转子、驱动套筒、第1级叶轮、第2级叶轮以及轴承部件构成为在轴向以及周向上均工作的1个单元,因此能够提供即使长期使用轴承部件也难以产生偏磨损并能够抑制松动、工作时的异响产生的电动送液泵。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