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LNG卸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8-17 13: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卸车 系统 lng
一种LNG卸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
涉及lng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ng卸车系统。



背景技术:

液化天然气(lng)已成为目前无法使用管道天然气城市的主要气源之一,也是许多使用管道天然气城市的补充气源或调峰气源。天然气的液化制冷工艺有阶式制冷工艺、混合制冷工艺和膨胀制冷工艺。阶式制冷工艺是常规的制冷工艺,对天然气液化过程,一般由丙烷、乙烯和甲烷为制冷剂的3个制冷循环阶组成,逐级提供天然气所需的冷量,制冷温度梯度为-30℃、-90℃及-150℃左右。净化后的原料天然气在3个制冷循环的冷器中逐级冷却、冷凝、液化并过冷,经节流降压后获得低温常压液态天然气产品,送至储罐储存。

液化天然气(lng)工厂在卸车时,通常利用卸车泵通过皮带传送,皮带运行中会产生静电,如果发生泄露极易造成火灾事故,给工厂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如果采用防爆泵,价格较贵,经济性差。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lng卸车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lng卸车系统,解决了液化天然气(lng)工厂在卸车时,通常利用卸车泵通过皮带传送,皮带运行中会产生静电,如果制冷剂发生泄露极易造成火灾事故,给工厂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如果采用防爆泵,价格较贵,经济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lng卸车系统,包括:lng槽车、进气管、出液管、氮罐,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氮罐的气相出口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lng槽车的气相进口连接,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入气阀和第一排凝阀,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lng槽车的卸液口连接,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氮罐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排凝阀和出液阀,所述氮罐的出液口上连接有lng储罐,所述氮罐的上端设置有上液位口,所述氮罐的下端设置有下液位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上还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入气阀与所述第一排凝阀之间,所述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一排凝阀与所述氮罐的气相出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管上还设置有单向阀和进液阀,所述进液阀位于靠近所述氮罐的进液口处,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进液阀与所述出液阀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lng储罐为卧式储罐。

进一步的,所述lng储罐的内槽材质采用06cr19ni10。

进一步的,所述lng储罐的外槽材质采用碳钢钢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lng卸车系统,在lng槽车的气相入口连接氮罐为lng槽车内提供气压。lng槽车内的lng液体在气压作用下进入氮罐内,在氮罐的底部流入lng储罐内。这种将氮气与lng槽车的气相回路相连,利用压力差,进行卸车的方式,相比皮带卸车的方式更加的安全。并且整个卸车流程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lng卸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lng卸车系统,可以解决液化天然气(lng)工厂在卸车时,通常利用卸车泵通过皮带传送,皮带运行中会产生静电,如果制冷剂发生泄露极易造成火灾事故,给工厂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如果采用防爆泵,价格较贵,经济性差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lng卸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lng槽车1、进气管12、出液管13、氮罐2,进气管12的一端与氮罐2的气相出口连接,进气管12的另一端与lng槽车1的气相进口连接,进气管12上设置有入气阀14和第一排凝阀15,出液管13的一端与lng槽车1的卸液口连接,出液管13的另一端与氮罐2的进液口连接,出液管13上设置有第二排凝阀16和出液阀17,氮罐2的出液口上连接有lng储罐3,氮罐2的上端设置有上液位口21,氮罐2的下端设置有下液位口22。

具体的,在lng槽车1上还有压力监测器可以监测进入lng槽车1内的气压。进气管12上设置的入气阀14用于控制进入lng槽车1内的气体,进气管12上设置的第一排凝阀15用于排泄进气管12内的凝液。在出液管13上设置的第二排凝阀16用于排出出液管13上的液体,在出液管13上设置的出液阀17用于控制液体流出出液管13。为了更方便在进气管12上进行气体的控制,进一步的,进气管12上还设置有第一阀门121和第二阀门122,第一阀门121位于入气阀14与第一排凝阀15之间,第二阀门122位于第一排凝阀15与氮罐2的气相出口之间。第一阀门121和第二阀门122作为备阀门设置于进气管12上,保证了氮气能够正常为lng槽车1内提供压力。同时,为了方便在出液管13上进行液体的流经流动的控制,进一步的,出液管13上还设置有单向阀131和进液阀132,进液阀132位于靠近氮罐2的进液口处,单向阀131位于进液阀132与出液阀17之间。单向阀131防止了lng的返流,进液阀132控制进入氮罐2内的液体。在氮罐2的出液口上连接有lng储罐3,进一步的,lng储罐3为卧式储罐。因此,这种卸车方式将lng槽车1内的lng利用氮罐中的气压进行了卸车。为了提高lng储罐3的抗腐蚀性,进一步的,lng储罐3的内槽材质采用06cr19ni10。考虑到安全和稳固性,进一步的,lng储罐3的外槽材质采用碳钢钢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lng卸车系统,在lng槽车的气相入口连接氮罐为lng槽车内提供气压。lng槽车内的lng液体在气压作用下进入氮罐内,在氮罐的底部流入lng储罐内。这种将氮气与lng槽车的气相回路相连,利用压力差,进行卸车的方式,相比皮带卸车的方式更加的安全。并且整个卸车流程简单,成本较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含本申请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实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lng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ng槽车、进气管、出液管、氮罐,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氮罐的气相出口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lng槽车的气相进口连接,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入气阀和第一排凝阀,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lng槽车的卸液口连接,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氮罐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排凝阀和出液阀,所述氮罐的出液口上连接有lng储罐,所述氮罐的上端设置有上液位口,所述氮罐的下端设置有下液位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上还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入气阀与所述第一排凝阀之间,所述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一排凝阀与所述氮罐的气相出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上还设置有单向阀和进液阀,所述进液阀位于靠近所述氮罐的进液口处,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进液阀与所述出液阀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ng储罐为卧式储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ng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ng储罐的内槽材质采用06cr19ni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ng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ng储罐的外槽材质采用碳钢钢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LNG卸车系统,包括:LNG槽车、进气管、出液管、氮罐,进气管的一端与氮罐的气相出口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与LNG槽车的气相进口连接,进气管上设置有入气阀和第一排凝阀,出液管的一端与LNG槽车的卸液口连接,出液管的另一端与氮罐的进液口连接,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排凝阀和出液阀,氮罐的出液口上连接有LNG储罐,氮罐的上端设置有上液位口,氮罐的下端设置有下液位口。该LNG卸车系统解决了液化天然气(LNG)工厂在卸车时,通常利用卸车泵通过皮带传送,皮带运行中会产生静电,如果制冷剂发生泄露极易造成火灾事故,给工厂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如果采用防爆泵,价格较贵,经济性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涛;邵志伟;邵朱鹏;常国宾;刘书州;范永生;吴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深燃众源天然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