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适用于海军的水上综合性障碍训练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8-31 13: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军事训练 水上 性障碍 训练 设备
适用于海军的水上综合性障碍训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军事训练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海军的水上综合性障碍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海军逐渐走向深蓝,护航、反恐、辙侨等任务逐年增多,对海军官兵的身体能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障碍跑是检验官兵综合身体素质能力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多年来全军通用的障碍训练方法是400米障碍跑,400米障碍其功能设计是基于陆军训练要求,对海军来说训练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水兵、陆战队员及战斗潜水员所需要的游、潜、跑、跳、钻、爬、越等海上实用技能训练的要求,海军部队、院校对改革400米障碍训练方法的呼声由来已久。基于此,亟需创新海军障碍训练,设计制造符合海军训练要求的综合性训练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海军的水上综合性障碍训练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海军的水上综合性障碍训练系统,所述训练系统包括四个赛道,四个赛道分别是徒手跑赛道、障碍跑赛道ⅰ、障碍跑赛道ⅱ和游进赛道;其中徒手跑赛道设置于地面上,其他三个赛道设置于有水的泳池中;

障碍跑赛道ⅰ内设置有鱼雷发射管训练台、轮胎水密门训练台、空中绳索训练台、浪木训练台和高栏训练台;

鱼雷发射管训练台包括固定于浮动平台上的鱼雷发射管,鱼雷发射管水平放置且与赛道平行;

轮胎水密门训练台包括设置于浮动平台上的水密门ⅰ和若干轮胎,轮胎并排摆放,与水密门ⅰ间隔一定的距离;

空中绳索训练台包括两个浮动平台,每个浮动平台上均设置有一根立柱,绳索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立柱上;

浪木训练台包括固定于浮动平台上的两个门型支架,浪木板的两端均与门型支架连接;

高栏训练台包括设置于浮动平台上的两根平行的竖杆,竖杆之间设置有三根平行的横杆;

障碍跑赛道ⅱ内设置有软梯跳台训练台、水平梯训练台、水中圆木训练台、水中高板训练台和水下孔洞训练台;

软梯跳台训练台包括四根垂直固定于浮动平台上的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水平跳板,水平跳板的中间设置有水密门ⅱ,水密门ⅱ下方连接有软梯;

水平梯训练台包括两块平行的浮动平台和水平梯,每块浮动平台两端均设置有一根支撑杆,水平梯固定于四根支撑杆的顶端,水平梯两端均设置有救生索,救生索上系有索结;

水中高板训练台包括两个浮动平台,每个浮动平台上均固定有立柱,立柱顶端固定有高板,高板水平放置;

水中圆木训练台包括两个平行的圆柱状浮筒,两个圆柱状浮筒同侧的两端通过水平连接杆连接;

水下孔洞训练台包括固定于水底的两个框架,框架上设置有绳网,绳网中部设置有圆形通道。

优选地,每个赛道的长度为50米,宽度为2.5米,障碍跑赛道ⅰ和障碍跑赛道ⅱ的两侧均设置有缆绳作为赛道之间的区隔,浮动平台与两侧的缆绳连接。

优选地,轮胎的直径为50厘米,水密门ⅰ的直径为60厘米,轮胎与水密门ⅰ之间间隔2米。

优选地,空中绳索的长度为8米,立柱的高度为2米。

优选地,浪木板的两端均通过吊臂与门型支架连接,吊臂两端均安装有滑轮。

优选地,高栏的三根横杆中,最底部的横杆距离浮动平台60厘米,第二根与最底部的横杆间隔80厘米,最顶部的横杆与第二根横杆间隔60厘米。

优选地,水平梯训练台中的水平梯长5米,宽1米,支撑杆高2米,救生索长2.5米。

优选地,软梯跳台训练台设置在泳池深水区,水深不低于4米,水密门ⅱ的直径为60厘米,软梯的长度为5米。

优选地,水中高板训练台的高板为长2米、宽30厘米的木板,距离水面60厘米。

优选地,水下孔洞训练台中的框架的最顶端距离水面1米,圆形通道的直径为1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系统,模拟舰艇装备及水中障碍物,通过训练提高战时紧急情况下装备器材的使用能力及通过障碍的熟练程度;

(2)利用浮动平台使障碍物漂浮于水面来模拟舰艇航行状态,通过训练提高风浪状态下的身体适应能力、抗眩晕能力以及战斗能力。

(3)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系统中,障碍物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锻炼游泳、潜水、跳水、攀爬、钻越等海上战斗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完成多样化作战任务奠定基础;

(4)多样化的障碍设计,可以使官兵克服恐高、怕水等心理,磨练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培育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

(5)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系统中,各个障碍物具有机动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10个障碍物均为独立、可移动、便携式的水上漂浮体,可在游泳池内组装使用,也可以在海上训练组装使用,便于部队海上训练的组织开展;

(6)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艇舰、陆战、潜水部队开展战斗综合技能的训练,还可应用于部队综合演练、竞赛比武及院校实战化考核,根据需要,可设置增设赛道,以满足训练与竞赛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赛道设置示意图;

图2是鱼雷发射管训练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轮胎水密门训练台结构示意图;

图4是空中绳索训练台结构示意图;

图5是浪木训练台结构示意图;

图6是高栏训练台结构示意图;

图7是水平梯训练台结构示意图;

图8是软梯跳台训练台结构示意图;

图9是水中圆木训练台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水中高板训练台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水下孔洞训练台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徒手跑赛道;

2、障碍跑赛道ⅰ;

21、鱼雷发射管训练台;2101、鱼雷发射管;2102、支撑腿;

22、轮胎水密门训练台;2201、水密门ⅰ;2202、轮胎;

23、空中绳索训练台;2301、立柱;2302、绳索;

24、浪木训练台;2401、门型支架;2402、浪木板;2403、吊臂;2404、滑轮;

25、高栏训练台;2501、竖杆;2502、横杆;

3、障碍跑赛道ⅱ;

31、软梯跳台训练台;3101、支撑柱;3102、水平跳板;3103、水密门ⅱ;3104、软梯;

32、水平梯训练台;3201、支撑杆;3202、水平梯;3203、救生索;

33、水中圆木训练台;3301、圆柱状浮筒;3302、水平连接杆;

34、水中高板训练台;3401、高板;

35、水下孔洞训练台;3501、框架;3502、绳网;3503、圆形通道

4、游进赛道;5、浮动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海军的水上综合性障碍训练系统,所述训练系统包括四个赛道,四个赛道分别是徒手跑赛道1、障碍跑赛道ⅰ2、障碍跑赛道ⅱ3和游进赛道4;其中徒手跑赛道设置于地面上,其他三个赛道设置于有水的泳池中,泳池内水深不低于4米,每个赛道的长度为50米,宽度为2.5米,障碍跑赛道ⅰ和障碍跑赛道ⅱ的两侧均设置有缆绳作为赛道之间的区隔。

障碍跑赛道ⅰ内设置有鱼雷发射管训练台21、轮胎水密门训练台22、空中绳索训练台23、浪木训练台24和高栏训练台25;障碍跑赛道ⅱ3内设置有水平梯训练台31、软梯跳台训练台32、水中圆木训练台33、水中高板训练台34和水下孔洞训练台35。上述训练台中大部分都包括至少一个浮动平台5,每个浮动平台均与两侧的缆绳连接,这种连接属于软连接,使浮动平台可以沿前后左右进行有限度的活动。

如图2所示,鱼雷发射管训练台21包括固定于浮动平台上的鱼雷发射管2101,鱼雷发射管为圆管结构,长6米,直径为1米,通过支撑腿2102安装于浮动平台上,支撑腿的高度为30厘米,鱼雷发射管水平放置且与赛道平行。该训练台模拟潜艇鱼雷发射管装置,鱼雷发射管在紧急情况下是艇员的脱险求生通道,训练时,训练者跨上浮动平台,快速俯身钻入鱼雷发射管内,手脚交替爬出鱼雷发射管,通过模拟训练可以增强快速通过发射管的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的自救生存能力。

如图3所示,轮胎水密门训练台22包括设置于浮动平台上的水密门ⅰ2201和若干轮胎2202,轮胎并排摆放两排,每排放置4个,与水密门ⅰ间隔一定的距离,轮胎的直径为50厘米,水密门ⅰ的直径为60厘米。训练时,训练者跨上浮动平台,双脚依次快速通过轮胎,跑到水密门前,身体前倾,弯腰伸头,后腿蹬地,前腿、两臂及头部同时钻过水密门。该训练台主要摸拟潜艇水密门,水密门是潜艇舱室间的通道,通过模拟训练以提高水兵紧急情况下的快速通过能力。

如图4所示,空中绳索训练台23包括两个浮动平台,每个浮动平台上均设置有一根立柱2301,绳索230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根立柱上,立柱的高度为2米,空中绳索的长度为8米。此训练台模拟船舶间或船舶与岛礁间架起的绳索,利用绳索可完成人员的转移,通过训练可以提高人员快速通过绳索的能力,增强身体的灵敏性,锻炼勇敢的心理品质。

如图5所示,浪木训练台24包括固定于浮动平台上的两个门型支架2401,浪木板2402为长5米、宽40厘米、厚10厘米的水平板,其两端均通过吊臂2403与门型支架连接,吊臂两端均安装有滑轮2404。该训练台模拟大风浪下摇晃的甲板,通过吊臂及滑轮使浪木板可前后、左右发生移动,以模拟海浪影响下船体的摇摆姿态,通过训练提高舰艇人员风浪状态下的身体稳定性与平衡性,增强抗眩晕能力。

如图6所示,高栏训练台25包括设置于浮动平台上的两根平行的竖杆2501,竖杆之间设置有三根平行的横杆2502;竖杆高2米,三根横杆中,最底部的横杆距离浮动平台60厘米,第二根与最底部的横杆间隔80厘米,最顶部的横杆与第二根横杆间隔60厘米,这三条横杆的间距需要符合脚登、翻越、手撑三个动作对于着力点的要求。该训练台模拟敌方海滩上设置的障碍物,通过训练可以提高翻越障碍的能力,提高腿臂的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

如图7示,软梯跳台训练台31包括四根垂直固定于浮动平台上的支撑柱3101,支撑柱3101的顶端固定有水平跳板3102,水平跳板的中间设置有水密门ⅱ3103,水密门ⅱ3103下方连接有软梯3104,支撑柱的高度为5米(软梯的高度也为5米),水平跳板为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水密门ⅱ的直径为60厘米。该训练台模拟船舶登乘梯及甲板,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快速攀爬登乘梯的能力及甲板跳水的技能,增强臂腿协调性,克服恐高心理,培养勇敢意志品质。软梯跳台训练台处水深应不低于4米。软梯跳台训练台设置在泳池深水区,水深不低于4米。

如图8所示,水平梯训练台32包括两块平行的浮动平台和水平梯3202,每块浮动平台两端均设置有一根支撑杆3201,水平梯固定于四根支撑杆的顶端,支撑杆高2米,水平梯长5米,宽1米,包括若干根间距30厘米的横杆,水平梯两端的横杆上均设置有一根长2.5米的救生索3203,救生索上每间隔40厘米系有一个索结。该训练台模拟舰艇救生索及水上障碍物,通过训练可以提高攀爬救生索的技能及快速爬越障碍的能力,发展身体协调性及臂部力量。

如图9示,水中圆木训练台33包括两个平行的圆柱状浮筒3301,圆柱状浮筒水平放置,漂浮于水面,两个圆柱状浮筒同侧的两端通过水平连接杆3302连接;圆柱形浮筒直径为50厘米、长2米,两浮筒之间距离为3米。该训练台主要模拟水面设置的圆木或油桶等障碍物,通过训练可以提高翻爬水中障碍物的能力,提高水中执行特殊任务的能力。

如图10示,水中高板训练台34包括两个浮动平台,每个浮动平台上均固定有立柱,立柱顶端固定有高板3401,高板为板面长2米、宽30厘米的木板,高板水平放置,距离水面的高度为60厘米;该训练台主要模拟水面设置的障碍物,通过训练提高翻越水中障碍物的能力,提高水中执行特殊任务的能力。

如图11示,水下孔洞训练台35包括固定于水底的两个框架3501,框架的最顶端距离水面1米,框架上绑扎有绳网3502,绳网中部设置有圆形通道3503,圆形通道的直径为1米。该训练台主要模拟水下设置的障碍物,通过训练提高水下穿越障碍物的能力,增强潜泳技能,锤炼心理意志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系统的应用过程如下:

第一步,进行50米徒手跑,从起点出发,沿徒手跑赛道向前快速跑进50米,到达折返点;

第二步,折返进入障碍跑赛道ⅰ,依次通过障碍跑赛道ⅰ中的各个障碍物,具体通过方式如下:

①爬鱼雷发射管:跨上浮动平台,快速俯身钻入鱼雷发射管内,手脚交替爬出发射管;

②钻越轮胎水密门:跨上浮动平台,双脚依次快速通过轮胎,跑到水密门ⅰ前,身体前倾,弯腰伸头,后腿蹬地,前腿、两臂及头部同时钻过水密门ⅰ;

③仰卧爬绳:跨上空中绳索训练台的一个浮动平台,跳起双手抓拉绳索,收腹,一腿膝窝挂住绳索,使身体仰卧于绳索上,而后手腿交替爬过绳索;

③通过浪木:跨上浮动平台,爬上浪木板,双臂伸直保持身体平衡,脚步向前移动迅速通过浪木板。

④翻越高栏:跨上高栏浮动平台,跑至高栏前,一脚蹬踩最底部横杆,身体向上跃起,双手攀住最顶部横杆,身体迅速翻越高栏,手撑中间横杆越下高栏,到达折返标点;

第三步,折返进入障碍跑赛道ⅱ,依次通过障碍跑赛道ⅱ中的各个障碍物,具体通过方式如下:

①高台跳水:跨上浮动平台,臂腿协同用力沿软梯向上爬,迅速通过水密门ⅱ,站于水平跳板边缘,一手捂口鼻,垂直跳入泳池中;

②爬越索梯:从水中浮起,向前游至水平梯训练台前,通过一侧救生索从水中爬上水平梯,双手交替抓拉横杆通过水平梯,沿另一侧救手索爬下进入水中;

③水中翻爬圆木:向前游至第一个圆柱状浮筒前,双手攀拉浮筒上端,身体顺势滚翻入水,相同动作翻爬第二个浮筒。

④水中翻越高板:向前游至水中高板训练台下方,跨上一个浮动平台,双手用力攀拉高板,同时抬右腿将脚搭上高板,手脚协同用力翻上高板,爬过高板后由高板鱼跃入水;

⑤水下穿越孔洞:游至水下孔洞训练台前,然后采用潜泳姿势,依次从两个圆形通道潜游通过,到达折返标点。

第四步,游出水面,触池壁转身折返进入游进赛道,采用爬泳或蛙泳姿势快速游50米至终点。至此完成整个训练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端”、“后端”、“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泳池的大小与深度进行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