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智能控制辅助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8-31 14: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除尘 装置 装入 辅助 智能控制
用于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智能控制辅助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智能控制辅助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干法熄焦利用惰性气体在干熄炉内与红焦换热冷却焦炭,吸收红焦显热后的惰性气体将热量传递给预热锅炉产生蒸汽,被冷却的惰性气体经除尘后再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内循环利用。干法熄焦能够提高焦炭强度和降低焦炭反应性,有利于高炉操作,同时将红焦里的热量回收利用产生蒸汽,也解决了湿法熄焦污染环境的弊病。干法熄焦环保效果的好坏主要体现在环境除尘效果,环境除尘效果不好,对外污染大,干法熄焦的环保效果就难以体现。

干法熄焦除尘系统分为工艺除尘和环境除尘两部分。工艺除尘是对保护设备而设置的,环境除尘用于控制并收集干法熄焦系统在装焦、排焦、运焦过程及炉顶放散区放散过程中产生的烟尘。该部分的烟尘通过除尘风机吸入地面除尘站进行除尘。

干熄焦装焦过程中接焦料斗内产生的粉尘主要由装入装置连通的环境除尘负压管吸走。由于焦炭装入过程较快,在装入装置上下锥段瓶颈处形成相对密闭的断面,下部产生的烟尘无法通过集尘管道相连通的环境除尘负压管吸走,除部分由预存室负压吸收外(该部分在开盖时能形成150pa左右的负压,但在焦炭下降过程中,由于热浮力原因只能形成50pa左右的负压),其余部分则由装入装置水封内外沿之间的缝隙冒出,设计上该部分有石棉布密封,通常只能使用1个月左右就损坏,在焦炭落入干熄炉过程中容易出现焦粉由损坏的石棉缝隙处外逸,形成二次烟尘污染大气。

由于将1000℃的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干熄炉内,并且整个装红焦过程非常快,装焦完毕后需要将炉盖盖起来确保外部空气不能进入干熄炉内,因此装焦完毕后需要马上进行盖炉盖,在盖炉盖过程中由于炉内热浮力原因,在盖炉盖过程中炉盖和炉口之间的空间位置进行冒烟、冒火,目前国内干熄焦基本只有对接焦漏斗内通过除尘风机吸入地面除尘站进行除尘,对接焦漏斗外部都没有设置除尘系统,因此国内干熄焦装入装置都存在在盖炉盖和开炉盖过程中冒烟严重则冒火并形成二次烟尘污染大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智能控制辅助除尘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智能控制辅助除尘系统,包括装入装置和接焦料斗,所述接焦料斗设置在装入装置上,所述接焦料斗内部形成腔室,所述接焦料斗上设置除尘翻板,所述除尘翻板将接焦料斗分隔成翻板上腔和翻板下腔,所述除尘系统包括对翻板上腔进行除尘的上吸尘系统和对翻板下腔进行除尘的下吸尘系统,所述上吸尘系统和下吸尘系统均与一集尘装置连通。

较佳的,所述用于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智能控制辅助除尘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接焦料斗两侧的前除尘通道和后除尘通道,所述上吸尘系统与下吸尘系统在对应接焦料斗前侧的位置与所述前除尘通道连通,所述上吸尘系统与下吸尘系统在对应接焦料斗后侧的位置与后除尘通道连通。

较佳的,所述除尘系统还包括外部除尘系统,所述外部除尘系统包括外风通道和外除尘口,所述外风通道一端设置集尘管,所述外风通道与集尘管连接,所述外部除尘系统还设置外部吸尘调节阀,所述外部吸尘调节阀连通外部除尘系统和集尘管。

较佳的,所述前除尘通道内设置前中间隔板,所述前中间隔板将前除尘通道分隔成前上风道和前下风道,所述后除尘通道内设置后中间隔板,所述后中间隔板将后除尘通道分隔成后上风道和后下风道。

较佳的,所述上吸尘系统和下吸尘系统分别设有后吸尘调节阀和前吸尘调节阀进行流量控制,所述前吸尘调节阀由前下吸尘调节阀和前上吸尘调节阀组成,所述后吸尘调节阀由后下吸尘调节阀和后上吸尘调节阀组成,所述的前下吸尘调节阀与前下风道对应,所述的前上吸尘调节阀与前上风道对应;所述的后下吸尘调节阀与后下风道对应,所述的后上吸尘调节阀与后上风道对应。

较佳的,所述外风通道包括外前风道和外后风道,所述外除尘口设置在接焦料斗的侧壁上,所述外除尘口包括前左外除尘口、前右外除尘口、后左外除尘口和后右外除尘口,所述外前风道连通前左外除尘口和前右外除尘口,所述外后风道连通后左外除尘口和右外除尘口。

较佳的,所述前下风道内设置前外隔板,所述前外隔板对应连接装入装置的外壁和前下风道的内壁,所述前外隔板与装入装置的外壁之间形成前外吸尘通道,所述前外吸尘通道与翻板下腔连通,所述后下风道内设置后外隔板,所述后外隔板对应连接装入装置的外壁和后下风道的内壁,所述后外隔板与装入装置的外壁之间形成后外吸尘通道,所述后外吸尘通道与翻板下腔连通。

较佳的,所述前下风道还设有料斗前下除尘口,所述料斗前下除尘口连通装入装置与前下风道,所述后下风道还设有料斗后下除尘口,所述料斗后下除尘口连通装入装置与后下风道。

较佳的,所述前上风道内设置前上风量调节阀,所述后上风道内设置后上风量调节阀,所述前上风量调节阀对应连通前上风道和外部风机,所述后上风量调节阀对应连通后上风道和外部风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内部除尘系统和外部除尘系统,将内部除尘系统与外部除尘系统集中在一个集尘管上,能够对形成在接焦料斗外部的粉尘等进行吸收除尘,所示外部除尘系统是有效将开炉盖和盖炉盖过程中炉内粉尘外溢有效回收,所示内部除尘系统分为下部除尘系统和上部除尘系统,有效控制了接焦料斗内部灰尘外溢,由于生产不同冒烟点的时间不同,通过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冒烟点进行有效错开增加风量对冒烟点吸尘,避免了红焦在装入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总外形图;

图3为现有技术装入装置;

图4为现有技术装入装置;

图5为现有技术装入装置;

图6为本实用中的辅助除尘系统图;

图7为本实用中的辅助除尘系统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中的后吸尘调节阀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中的前吸尘调节阀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中的外部除尘系统吸尘口三维图;

图11为本实用中的后吸尘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中的前吸尘口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中的外部吸尘调节阀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接焦料斗,2、吸尘系统,3、上吸尘系统,4、下吸尘系统,5、外部除尘系统,6、外部吸尘调节阀,7、后吸尘调节阀,8、前吸尘调节阀,9、集尘管,10、支架,11、装入装置,12、布料锥斗,13、炉盖,101、除尘翻板,102、翻板上腔,103、料斗前上吸尘口,104、翻板下腔,105、料斗前下吸尘口,106、料斗后下吸尘口,107、料斗后上吸尘口,108、料斗上口,109、腔室,110、接焦锥斗,201、内除尘系统,202、前除尘通道,203、后除尘通道,301、后上风道,302、前上风道,303、前上风量调节阀,304、前中间隔板,305、后中间隔板,306、后上风量调节阀,401、后下风道,402、前下风道,501、外后风道,502、外前风道,503、前外吸尘通道,504、前外隔板,505、后外隔板,506、后外吸尘通道,507、后左外吸尘口,508、前左外吸尘口,509、前右外吸尘口,510、后右外吸尘口,601、外左调节阀,602、外右调节阀,603、执行器五,701、后下吸尘调节阀,702、执行器一、703、后上吸尘调节阀,704、执行器二,801、前下吸尘调节阀,802、执行器三,803、前上吸尘调节阀、804、执行器四,901、前吸尘通道,902、中间吸尘通道,903、后吸尘通道,14、焦罐,1401、焦罐底门,1402、底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参照说明书附图1-13对本发明的所述的用于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智能控制辅助除尘系统的较佳实施例做详细地说明。

一种用于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智能控制辅助除尘系统,包括装入装置11和接焦料斗1,所述接焦料斗1设置在装入装置上11,所述接焦料斗1内部形成腔室109,所述接焦料斗1上设置除尘翻板101,所述除尘翻板101将接焦料斗1分隔成翻板上腔103和翻板下腔105,所述吸尘系统2包括对翻板上腔106进行除尘的上吸尘系统3和对翻板下腔105进行除尘的下吸尘系统4,所述上吸尘系统3和下吸尘系统4均与一集尘装置连通。具体的,所述集尘管9设置在接焦料斗1的两侧,两侧的集尘管9集合成为一根集尘总管。

通过设置内部除尘系统和外部除尘系统,将内部除尘系统与外部除尘系统5集中在一个集尘管上,能够对形成在接焦料斗1外部的粉尘等进行吸收除尘,所示外部除尘系统5是有效将开炉盖13和盖炉盖13过程中炉内粉尘外溢有效回收,所示内部除尘系统分为下吸尘系统4和上吸尘系统3,有效控制了接焦料斗1内部灰尘外溢,由于生产不同冒烟点的时间不同,通过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冒烟点进行有效错开增加风量对冒烟点吸尘,从而解决装焦过程冒烟、盖炉盖和开炉盖过程冒烟,焦罐提起过程冒烟,将原来无组织排放改为有组织排放,避免了红焦在装入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次污染。

具体的,所述用于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智能控制辅助除尘系统还包括前除尘通道202和后除尘通道203,所述外部除尘系统5与下部除尘系统201在对应接焦料斗前侧的位置与所述前除尘通道202连通,所述外部除尘系统5与下部除尘系统201在对应接焦料斗后侧的位置与后除尘通道203连通。

所述除尘系统2还包括外部除尘系统5,所述外部除尘系统5包括外风通道和外除尘口,所述外风通道一端设置集尘管9,所述外风通道与集尘管9连接,所述外部除尘系统5还设置外部吸尘调节阀6,所述外部吸尘调节阀6连通外部除尘系统5和集尘管9。

所述前下风道402内设置前外隔板504,所述前外隔板504对应连接装入装置11的外壁和前下风道402的内壁,所述前外隔板504与装入装置11的外壁之间形成前外吸尘通道503,所述前外吸尘通道503与翻板下腔104连通,所述后下风道302内设置后外隔板505,所述后外隔板505对应连接装入装置11的外壁和后下风道302的内壁,所述后外隔板505与装入装置11的外壁之间形成后外吸尘通道506,所述后外吸尘通道506与翻板下腔104连通,通过前外隔板504与后外隔板505将下部除尘系统201与外部除尘系统5分隔,防止两个系统之间气体出现窜动造成的损害。

具体的,所述上吸尘系统3和下吸尘系统4分别设有后吸尘调节阀7和前吸尘调节阀8进行流量控制,所述前吸尘调节阀8由前下吸尘调节阀801和前上吸尘调节阀803组成,所述后吸尘调节阀7由后下吸尘调节阀701和后上吸尘调节阀703组成,所述的前下吸尘调节阀801与前下风道402对应,所述的前上吸尘调节阀803与前上风道302对应;所述的后下吸尘调节阀701与后下风道302对应,所述的后上吸尘调节阀703与后上风道301对应,吸尘调节阀的设置能够根据上吸尘系统3和下吸尘系统4在吸尘过程中所吸烟尘的量来调节上吸尘系统3和下吸尘系统4的流量,达到吸尘的平衡,防止上吸尘系统3或者下吸尘系统4其中一个出现吸尘过多导致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翻板101可转动的设置在接焦料斗1的腔室内壁上,所述除尘翻板101具有一个向下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角度设置在30~60°之间,通过倾斜面能更好的引导烟尘朝着除尘口进入,且将烟尘集中,所述除尘翻板101与腔室内壁之间具有间隙110,所述间隙110连通翻板上腔102与翻板下腔104,所述间隙110将翻板上腔102与翻板下腔104连通,防止翻板上腔102或者翻板下腔104其中一侧由于烟尘过多无法及时吸尘,从而通过间隙110将部分烟尘转移到另一侧,从而提高了吸尘的效率。

所述前上风道302内设置前上风量调节阀303,所述后上风道301内设置后上风量调节阀306,所述前上风量调节阀303对应连通前上风道302和外部风机,所述后上风量调节阀306对应连通后上风道301和外部风机,通过风量调节阀调节前上风道302和后上风道301的风量大小,从而来控制吸尘的进度,且前上风道302和后上风道301均设置风量调节阀能够达到在一侧风道内的调节阀受到损坏后,另一侧的风量调节阀能够继续控制风量调节,防止出现因为风量调节阀损坏造成的工作瘫痪。

所述除尘翻板101可转动的设置在接焦料斗1的腔室109内壁上,所述除尘翻板101具有一个向下倾斜面,所述除尘翻板101与腔室109内壁之间具有间隙110,所述间隙110连通翻板上腔102与翻板下腔104。

参考附图6所示,所述前上风道302、前下风道402、后上风道301和后下风道401内均设置吸尘调节阀,所述吸尘调节阀将前上风道302、前下风道402、后上风道301和后下风道401与集尘管连通,且所述吸尘调节阀均对应设置执行器,所述执行器包括执行器一702、执行器二704、执行器三802和执行器四804,所述吸尘调节阀包括后下吸尘调节阀701、后上吸尘调节阀703、前上吸尘调节阀803和前下吸尘调节阀801,所述执行器一702与后下吸尘调节阀701连接,所述执行器二704与后上吸尘调节阀703连接,所述执行器三802与前下吸尘调节阀801连接,所述执行器四804与前上吸尘调节阀803连接,通过不同的执行器连接不同的吸尘调节阀来达到每个执行器对应控制一个吸尘调节阀,防止在因为一个执行器或者吸尘调节阀出现损坏后造成的整体吸尘调节阀与执行器无法使用,从而导致整个除尘系统的瘫痪。

具体的,所述外部除尘系统5还设置外部吸尘调节阀6,所述外部吸尘调节阀6连通外部除尘系统5和集尘管9,具体的,外部除尘系统5和下部除尘系统201均与集尘管9连通,所述集尘管9对应下部除尘系统201和外部除尘系统5设置前吸尘通道901、中间吸尘通道902和后吸尘通道903,中间吸尘通道902与外部除尘系统5连接,前吸尘通道901和后吸尘通道903对应连接前除尘通道202和后除尘通道203,所述中间吸尘通道902与外部除尘系统5连通,所述前吸尘通道901和后吸尘通道903均与下部除尘系统201连通,且所述中间吸尘通道902、前吸尘通道901和后吸尘通道903均与集尘管9连通,所示外部除尘系统5是有效将开炉盖13和盖炉盖13过程中炉内粉尘外溢有效回收。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在开炉盖时,通过调节加大外部除尘系统5的风量对炉口外溢的烟尘进行收集,同时调节下吸尘系统4和调节上吸尘系统3达到少风量供风;当焦罐14位移到接焦料斗1上方开始装焦时,调节外部除尘系统5减少风量,调节下吸尘系统4和调节上吸尘系统3加大风量;当装焦完毕后焦罐14提起过程中再次调节加大上吸尘系统3风量同时对应调节减少下吸尘系统4风量对翻板上腔102进行吸尘,防止烟尘从料斗上口108和焦罐底门1401之间的底门空间1402外溢;当焦罐14返回盖炉盖13时,加大外部除尘系统5风量对炉口外溢的烟尘进行收集,同时调节下吸尘系统4和调节上吸尘系统3减少风量,对炉口外溢的烟尘进行收集。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