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性能面食机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4: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面食 高性能 加工 电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食加工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性能面食机。


背景技术:

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技术相关的背景信息以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透彻、准确的理解本技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3.中国专利cn2017213904450公开一种面条机,通过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的配合带动搅拌刀组件和出面螺杆转动,齿轮传动机构对应搅拌刀组件和出面螺杆分别设置有一传动斜齿轮,二传动斜齿轮相啮合,使得搅拌刀组件上的传动斜齿轮和出面螺杆上的传动斜齿轮在啮合过程中,让搅拌刀组件和出面螺杆同步转动。然而,现有技术的面条机,采用一个电机同时驱动搅拌刀组件和出面螺杆,使得搅拌刀组件和出面螺杆始终保持同步转动,不利于让搅拌刀组件、出面螺杆发挥各自的最佳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性能面食机,采用双电机分别驱动搅拌器及挤面螺杆以提高面食机的制面性能。
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性能面食机,包括机座、设在机座上的和面组件及挤面组件;和面组件包括设有进面口的搅拌桶和搅拌器,搅拌器包括设置在搅拌桶内的搅拌杆和固定在搅拌杆上的搅拌齿;挤面组件包括挤面筒、设在挤面筒内的挤面螺杆及设在挤面筒端部的出面模头,挤面筒通过进面口与搅拌桶相连通;在机座内设有和面电机和挤面电机,和面电机与搅拌杆的一末端传动相连,挤面电机与挤面螺杆的一末端传动相连。
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和面电机为直流有刷减速电机。
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直流有刷减速电机通过减速器与搅拌杆的一末端传动相连。
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减速器具有第一传动接口,机座上设有第一装配孔,第一装配孔正对第一传动接口设置;搅拌杆的一末端穿过搅拌桶,从第一装配孔插入第一传动接口内以使搅拌杆与和面电机传动相连。
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挤面筒的后端设有中心孔,机座1上设有第二装配孔,第二装配孔正对挤面筒的中心孔设置;挤面电机具有第二传动接口,第二传动接口设在第二装配孔内;挤面螺杆的后端穿过挤面筒的中心孔插入第二装配孔内以使挤面螺杆与挤面电机传动连接。
1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挤面电机为大扭矩电机。
1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出面模头通过模盖固定在挤面筒的前端,出面模头包括模片和设置在模片上的若干出面孔,出面孔靠近挤面筒的一端为进料端,出面孔远离挤面筒的一端为出口端,出面孔的出口端与挤面筒的出面口之间的直线距离,自模片的上端至下端逐渐减小设置。
1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搅拌桶的底部设有进面口,挤面筒设在搅拌桶的下方。
1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搅拌杆横设在搅拌桶内,在搅拌桶的两相对侧壁分别设有轴套和通孔,搅拌杆的一末端枢接在轴套内,搅拌杆的另一末端穿过通孔设置。
1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搅拌器还包括与搅拌杆平行设置的刮面齿,刮面齿通过切面杆与搅拌杆固定相连,刮面齿位于进面口的上方。
15.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通过在机座内设置双电机,利用和面电机和挤面电机分别驱动搅拌器和挤面螺杆,并相应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搅拌杆与挤面螺杆之间的同步传动机构,有利于简化面食机的整体结构;2、搅拌器和挤面螺杆不再需要同步转动,尤其让搅拌器在和面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旋转方向、不同转速进行转动以提高和面性能;3、可以根据和面、挤面各自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电机类型,让搅拌器和挤面螺杆分别进行和面、挤面时能够发挥各自的最大优点,从而进一步提高面食机的整体性能,并使得面食机兼具和面、挤面或包含和面与挤面的自动制面功能。
附图说明
16.图1是面食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面食机在没有画出搅拌桶时面食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和面电机与搅拌器传动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挤面电机与挤面螺杆传动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21.如图1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性能面食机,包括机座1、设在机座1上的和面组件及挤面组件;和面组件包括设有进面口32的搅拌桶3和设在搅拌桶3内的搅拌器4;挤面组件包括挤面筒5、设在挤面筒5内的挤面螺杆6及设在挤面筒5端部的出面模头81,挤面筒5通过进面口32与搅拌桶3相连通;在机座1内设有和面电机21和挤面电机23,和面电机21与搅拌器4传动相连,挤面电机23与挤面螺杆6传动相连。
22.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通过在机座内设置双电机,利用和面电机21和挤面电机23分别驱动搅拌器4和挤面螺杆6,并相应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搅拌杆41与挤面螺杆6之间的同步传动机构,有利于简化面食机的整体结构;2、搅拌器4和挤面螺杆6不再需要同步转动,尤其让搅拌器4在和面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旋转方向、不同转速进行转动以提高和面性能;3、可以根据和面、挤面各自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电机类型,让搅拌器4和挤面螺杆6分别进行和面、挤面时能够发挥各自的最大优点,从而进一步提高面食机的整体性能;并因可单独控制和面电机21和挤面电机23工作从而可以让搅拌器4、挤面螺杆6单独工作,使得面食机兼具和面、挤面或包含和面与挤面的自动制面功能。
23.搅拌器4包括设置在搅拌桶3内的搅拌杆41和固定在搅拌杆41上的搅拌齿42。搅拌杆41的一末端与和面电机21传动相连,由和面电机21驱动搅拌杆41使搅拌器4在搅拌桶3内
旋转,实现利用搅拌器4对搅拌桶3内的水和面粉进行搅拌混合形成面团。
24.其中,和面电机21优选采用直流有刷减速电机,直流有刷减速电机通过减速器22与搅拌杆41的一末端传动相连。减速器22具有第一传动接口221,机座1上设有第一装配孔13,第一装配孔13正对第一传动接口221设置。当搅拌桶3装配在机座1上时,搅拌杆41的一末端穿过搅拌桶3后,从第一装配孔13插入第一传动接口221内,就实现了搅拌杆41通过减速器22与和面电机21传动相连。
25.其中,挤面筒5的后端设有中心孔,机座1上设有第二装配孔14,第二装配孔14正对挤面筒5的中心孔设置,而挤面电机23的第二传动接口231设在第二装配孔14内。挤面螺杆6的后端从挤面筒5的前端插入后,穿过挤面筒5的中心孔插入第二装配孔14内,就实现了挤面螺杆6的后端与挤面电机23的第二传动接口231传动装配连接。
26.挤面电机23通常采用大扭矩电机,满足面食机在挤面阶段对面团采用更大力度进行挤压,避免发生面团堵死挤面筒5导致无法顺利制面的情形,有利于提高挤面效率,让制得面食更加筋道。
27.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搅拌桶3的底部设有进面口32,进面口32位于搅拌齿32的一侧,挤面筒5设在搅拌桶3的下方。搅拌杆41横设在搅拌桶3内,在搅拌桶3的两相对侧壁分别设有轴套和通孔,搅拌杆41的一末端枢接在轴套内,搅拌杆41的另一末端穿过通孔后,从第一装配孔13插入第一传动接口221内实现与和面电机21传动相连。
28.挤面筒5为各段内径均相等的圆筒状,挤面筒5的内筒设为挤面腔51,挤面腔51的前端为出面口。挤面螺杆6包括螺杆体61和设在螺杆体61上的螺旋62,挤面螺杆6的后端设有螺杆轴63,螺杆轴63穿过挤面筒5后与挤面电机23传动相连以驱动挤面螺杆6在挤面腔51内旋转。
29.在机座1上设有安装台11,在安装台11上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位于安装台11的一侧。搅拌桶3装配在机座1的安装台11上,挤面筒5限位在安装槽12内。
30.其中,安装槽12具有延伸出机座1的固定端,在固定端的下侧面设有下半螺纹121;挤面筒5的前端上侧面设有上半螺纹52,由模盖82与下半螺纹121和上半螺纹52螺合相连将出面模头81固定在挤面筒5前端的出面口。出面模头81包括模片和设置在模片上的若干出面孔,出面孔靠近挤面筒5的一端为进料端,出面孔远离挤面筒5的一端为出口端,出面孔的出口端与挤面筒5的出面口之间的直线距离,自模片的上端至下端逐渐减小设置,使得越靠近模片上端出面孔挤出的面食越远离挤面筒5,而越靠近模片下端出面孔挤出的面食也越靠近挤面筒5,使得从模片各位置的出面孔挤出的面食相互之间不会发生粘连,确保面食机制得面食的效果。
31.搅拌器4还包括与搅拌杆41平行设置的刮面齿44,刮面齿44通过切面杆45与搅拌杆41固定相连,刮面齿44位于进面口32的上方。在和面阶段,利用刮面齿44旋转过程中将落入进面口32周围的面水混合物、以及被挤面螺杆6反转从挤面筒5推回至搅拌桶3底部的面水混合物刮起,能够避免面水混合物从进面口32掉入挤面筒5内;同时,通过刮面齿44促使面水混合物上下翻动,避免面水混合粘连在搅拌桶3底部而无法被搅拌齿42所搅拌,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搅拌器4的搅拌能力;再者,切面杆45在旋转过程中还能起到对面水混合物进行切割作用,使面水混合物能切割成诸多较小体积从而有利于面水混合物充分混合均匀,从而提高和面组件的和面能力。
32.面食机提供面食制作,包括和面阶段和挤面阶段。在和面阶段,将适量的水和干面粉放入搅拌桶3内,由和面电机21驱动搅拌器4旋转进行和面,最终将水和干面粉混合均匀形成面团。在挤面阶段,面团从进面口32进入挤面筒5内,挤面电机23驱动挤面杆6在挤面筒5内旋转,利用螺旋62将面团往挤面筒5内运送过程中使得面团不断被挤压,最终从出面模头81的出面孔挤出成型制得面食。
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