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1-09-18 00: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绿茶 花香 茶叶 制作工艺 加工

技术特征:
1.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品种选择:选乌龙茶的茶树品种梅占的梅占单芽;第二步,采摘要求:春夏秋季单芽均可,采摘时不带病虫芽、损伤芽、雨水芽,采摘时,要选择晴朗天气,待雨露水没有时开始采摘,一般上午九点左右开采,下午两点左右结束;第三步,晒青:将梅占单芽均匀置于蔑折或簸箕内,薄摊,以芽头互不重叠为宜,在有太阳光的院坝上晒青,晒青过程以不翻动为好,一般气温在30

35℃时晒15分钟,25

30℃时晒25分钟,20

25℃时晒40分钟;第四步,晾青:将晒青叶移入室内摊晾,要求晾青室内阴凉透风,鲜芽要薄摊均匀,厚度不超过2厘米,途中不翻拌摊晾时间为10

15小时,直至芽头失去原有光泽,色泽转为喑绿色,叶质柔软失去弹性,略有香气产生,鲜芽减重率8%左右;第五步,杀青:使用60型不锈钢滚筒连续杀青机,待筒壁温度达到250

300℃,手放在筒口感到灼热,即筒内高温区热空气温度在120℃左右时开始投叶,刚开始时投叶应适当多些,以免焦边煳叶,杀青时要求投叶稳定,火温均匀,以确保杀青质量一致,杀青时间为1分钟左右,杀青叶含水量以57%左右为宜,叶质热时柔软,冷则发硬,叶色喑绿,花香显露;第六步,轻风摊晾:杀青叶出机后通过冷却机吹风散热降温,排除湿热蒸汽,以绿为主的色泽形成,并薄摊于风槽上晾放30

60分钟,使其重新走水均匀;第七步,理条:使用11槽振动理条机,设计表温在160℃左右时开始投叶,投在制品量为3kg左右,途中手工辅助翻匀,历时8

10分钟,当茶条伸直发硬,茸毫开始竖立,在制品含水量在25%时下机冷却摊晾;第八步,回润走水:将冷却彻底的在制品装入塑料口袋内,静置1.5个小时,待茶条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手感略柔软时进入下-工序作业;第九步,压条:使用11槽多用机,锅温稳定在120℃左右时投叶,每槽0.2kg,先将变速轮调至高速,待茶条受热略显回软时调至慢速并及时加棒,以轻棒为宜,按慢快慢的原则,历时略4

5分钟,茶条细胞受一定程度破坏,外形呈扁平直时下锅摊晾散热;第十步,辉锅脱毫:使用多用机,锅温60℃,手感微热即可,每槽投叶0.5kg,历时3

4小时,理到茸毫完全脱除、芽头光滑,含水量在8

10%,茶香显露时下机摊放;第十一布,提香:使用11槽多用机,表尺温度120℃时下锅,每锅投叶量6kg,温度逐渐升高至180℃,历时20分钟,茶芽足干,茶香显露,即可下锅薄摊自然冷却;第十二步,风选拣剔:将初制定型的茶叶用阶梯拣梗机滑-趟,按长短分出长、中、短分出三个较为相对匀整的三个号,再分别进入风选机,吹去片、末、碎等,最后手工选出其中的异杂物,再密封装箱冷藏;第十三步,窨制:

每年六月份左右,选用中桅子鲜花,选择洁白干净且刚盛开的鲜花(含花柄)、朵形完整、无病虫杂物的中桅子鲜花;

配花量:100:15,即100斤茶配15斤鲜花窨制;

茶花拌和:要求一层茶一层花,堆高不超过40cm,最后茶叶盖面;

窨制时间:两天,第-天内若堆温未超过35℃,无需通花,-天后为了使茶叶更均匀吸香,可适当翻拌;

起花:可用3号筛的抖筛机起花,也可手工剔花;第十四步,干燥:使用多功能红外提香烘焙机,十二层,均平上茶,筛匀筛平;每轮烘在
制品20kg,设置温度100℃,烘时35分钟,茶叶含水量在6%以内时出烘;第十五步,包装入库:把制好的产品包装,然后密封冷藏,避光避异味。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香型绿茶的制作工艺:第一步,品种选择:选乌龙茶的茶树品种梅占的梅占单芽;第二步,采摘要求:春夏秋季单芽均可,采摘时不带病虫芽、损伤芽、雨水芽,采摘时,要选择晴朗天气,待雨露水没有时开始采摘,一般上午九点左右开采,下午两点左右结束;第三步,晒青:将梅占单芽均匀置于蔑折或簸箕内,薄摊,以芽头互不重叠为宜,在有太阳光的院坝上晒青,晒青过程以不翻动为好,一般气温在30


技术研发人员:章继华 章文益 李明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章文益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1/9/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