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无机房电梯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7: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梯 机房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房电梯包括: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设有井道顶部及井道底坑;曳引机,所述曳引机设于所述井道顶部;底坑反绳轮,所述底坑反绳轮设于所述井道底坑;及轿厢、绳轮组件和对重,所述绳轮组件设于所述电梯井道内并与所述曳引机驱动连接,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均与所述绳轮组件活动连接并能够在所述电梯井道内升降移动,所述底坑反绳轮与所述绳轮组件活动连接;其中,所述曳引机的曳引轮、所述底坑反绳轮及所述绳轮组件的顶部吊挂轮用于设在对重架的对向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组件包括绕绳体、设于所述轿厢的轿厢反绳轮、设于所述对重的对重反绳轮及设于所述井道顶部的顶部吊挂轮,所述绕绳体绕装于所述轿厢反绳轮、侧顶部吊挂轮、底坑反绳轮、曳引机的曳引轮及对重反绳轮;所述绕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轿厢绳头及对重绳头,所述轿厢绳头及对重绳头分别安装固定于所述井道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吊挂轮设置为轿厢侧顶部吊挂轮;所述轿厢绳头与所述对重架位于所述轿厢的同一侧,所述轿厢侧顶部吊挂轮设于所述轿厢绳头的相对侧;所述对重绳头、所述对重反绳轮及所述曳引机设于所述轿厢的后侧,所述对重绳头设于所述对重反绳轮靠近所述对重架的一侧,所述曳引机设于所述对重反绳轮远离所述对重架的一侧,所述底坑反绳轮设于所述曳引轮与所述轿厢侧顶部吊挂轮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井道的上方俯视观察时,所述轿厢侧顶部吊挂轮与所述轿厢的深度方向平行,所述底坑反绳轮与所述轿厢的宽度方向呈夹角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吊挂轮设置为对重侧顶部吊挂轮;所述轿厢绳头与所述对重架位于所述轿厢的同一侧,所述曳引机设于所述轿厢绳头的相对侧;所述对重绳头、所述对重反绳轮及所述对重侧顶部吊挂轮设于所述轿厢的后侧,所述对重绳头设于所述对重反绳轮靠近所述对重架的一侧,所述对重侧顶部吊挂轮设于所述对重反绳轮远离所述对重架的一侧,所述底坑反绳轮设于所述曳引轮与所述对重侧顶部吊挂轮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井道的上方俯视观察时,所述对重侧顶部吊挂轮与所述轿厢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底坑反绳轮与所述轿厢的宽度方向呈夹角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反绳轮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轿厢反绳轮间隔并排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底部。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在所述井道底坑的投影与所述轿厢在所述井道底坑的投影不重合。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房电梯还包括顶部吊架,所述顶部吊架安装于所述井道顶部,所述曳引机安装于所述顶部吊架;或者,所述无机房电梯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井道顶部,所述曳引机安装于所述固
定座。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房电梯还包括设于所述井道底坑的底座,所述底坑反绳轮安装于所述底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无机房电梯包括电梯井道、曳引机、底坑反绳轮、轿厢、绳轮组件及对重。电梯井道设有井道顶部及井道底坑,曳引机设于井道顶部,底坑反绳轮设于井道底坑。绳轮组件设于电梯井道内并与曳引机驱动连接,轿厢和对重均与绳轮组件活动连接并能够在电梯井道内升降移动,底坑反绳轮与绳轮组件活动连接。其中,曳引机的曳引轮、底坑反绳轮及绳轮组件的顶部吊挂轮用于设在对重架的对向侧。如此,不仅能够节省因水泡损坏产生的维修成本,而且还能够确保无机房电梯正常运行。此外,使曳引机及底坑反绳轮获得更大的布置空间,同时也可避免电梯改造对原有部件造成太大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莫振锋 黄敏冬 谭永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8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