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搅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11 00: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面食 加工设备 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面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搅面装置。


背景技术:

2.拌面深受目前消费者的喜爱,通过将拌面在沸水中煮熟,然后在加入料包混匀,即可食用,而拌面在制作的过程中,离不开搅面,俗称“和面”,目前使用的搅面设备直接通过搅拌叶对小麦粉与水或盐水混合,从而进行搅面操作,易发生面粉结团,混合效果不佳,需要长时间搅面才能达到使用效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搅面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搅面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呈锥形的分散壳体,所述分散壳体与所述箱体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分散壳体上均匀布置有分散孔,所述分散壳体内侧设有竖直布置的套筒,所述套筒上端穿过所述箱体顶壁向外延伸,所述套筒外周面上设有搅拌叶,所述套筒内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分散壳体底部向下延伸,所述转轴上端延伸至所述套筒外,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与所述套筒同轴反向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加料斗,所述转轴上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位于所述分散壳体下方设置,所述箱体内侧壁上设有喷嘴,所述喷嘴位于所述分散壳体下方设置,所述箱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盖板。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产品在使用时,将小麦粉通过加料斗加入第一箱体中,由于小麦粉存放时间过长以及空气中的湿度,容易导致小麦粉结团,从而影响搅面的效果,因此小麦粉在分散壳体中进行分散,通过搅拌叶与分散壳体的反向转动,使小麦粉得到分散,分散后通过分散孔落入第二箱体中,然后通过喷嘴向第二箱体内喷入水或盐水,通过螺旋叶片、搅拌环以及搅拌轴对小麦粉与水进行混合搅拌操作,由于螺旋叶片、搅拌环以及搅拌轴结构的设置,实现不同角度方位的快速搅拌混合,搅拌后得到的面团通过出料口取出或通过顶升装置将第一箱体抬升而取出面团,本实用新型产品避免小麦粉结团现象,同时提高搅面效果,效率高,满足生产所需。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套筒上端部与所述转轴上端部分别设有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有与两个所述从动轮相啮合的主动轮。
8.进一步,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用于遮挡所述驱动机构的防护罩。
9.进一步,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设置于所述转轴外周面上。
10.进一步,所述转轴上设有水平布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螺旋叶片上方设置,所述转轴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螺旋叶片之间,所述连接板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驱动从动轮,所述驱动杆下端部设有搅拌环。
11.进一步,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驱动杆的一端端部设有呈螺旋形的搅拌轴。
12.进一步,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下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二箱体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一箱体设于所述第二箱体上端,所述喷嘴位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外侧壁之间设有多个顶升装置,所述第一箱体外侧壁上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二箱体外侧壁上设有支撑板,所述顶升装置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相连接,所述顶升装置的伸缩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相连接。
13.进一步,所述顶升装置为气缸、油缸或电动推杆。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示意图。
1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6.1、箱体,2、分散壳体,3、套筒,4、搅拌叶,5、转轴,6、加料斗,7、喷嘴,8、出料口,9、驱动电机,10、防护罩,11、螺旋叶片,12、连接板,13、驱动齿轮,14、驱动杆,15、驱动从动轮,16、搅拌环,17、搅拌轴,18、第一箱体,19、第二箱体,20、顶升装置,21、固定板,2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9.实施例
20.如图1所示搅面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呈锥形的分散壳体2,分散壳体2呈圆锥体,所述分散壳体2与所述箱体1内侧壁之间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所述分散壳体2上均匀布置有分散孔,所述分散壳体2内侧设有竖直布置的套筒3,所述套筒3上端穿过所述箱体1顶壁向外延伸,套筒3通过轴承与箱体1顶壁转动连接,所述套筒3外周面上设有搅拌叶4,所述套筒3内穿设有转轴5,套筒3上端内侧与转轴5外周面之间设有轴承与密封圈,所述转轴5穿过所述分散壳体2底部向下延伸,分散壳体2与转轴5固定连接在一起,如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轴5上端延伸至所述套筒3外,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5与所述套筒3同轴反向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加料斗6,加料斗6与箱体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转轴5上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位于所述分散壳体2下方设置,所述箱体1内侧壁上设有喷嘴7,喷嘴7与箱体1外的水源相连通,如水泵通过管道与喷嘴7相连通,所述喷嘴7位于所述分散壳体2下方设置,所述箱体1上设有出料口8,所述出料口8处设有盖板,盖板在附图中未示出,盖板一端通过合页或铰链与箱体1的外侧壁连接,盖板另一端通过搭扣与箱体1的外侧壁连接,盖板与出料口8相接触位置处设有密封圈,同时出料口8也可设置于箱体1的底部。
21.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为现有产品,所述套筒3上端部与所述转
轴5上端部分别设有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端部设有与两个所述从动轮相啮合的主动轮。
22.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用于遮挡所述驱动机构的防护罩10,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螺旋叶片11,所述螺旋叶片11设置于所述转轴5外周面上。
23.所述转轴5上设有水平布置的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位于所述螺旋叶片11上方设置,所述转轴5上设有驱动齿轮13,所述驱动齿轮13位于所述连接板12与所述螺旋叶片11之间,所述连接板12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驱动杆14,所述驱动杆14上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13相啮合的驱动从动轮15,所述驱动杆14下端部设有搅拌环16,搅拌环16呈椭圆形,此外驱动齿轮13与驱动从动轮15外侧设有防护壳体,防护壳体图中未示出。
24.所述连接板12远离所述驱动杆14的一端端部设有呈螺旋形的搅拌轴17,所述箱体1包括第一箱体18与第二箱体19,第一箱体18与第二箱体19之间相接触的位置处设有垫圈,所述第一箱体18下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二箱体19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一箱体18设于所述第二箱体19上端,所述喷嘴7位于所述第二箱体19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箱体18与所述第二箱体19的外侧壁之间设有多个顶升装置20,优选为两个顶升装置20,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箱体18外侧壁上设有固定板21,所述第二箱体19外侧壁上设有支撑板22,所述顶升装置20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板22上端面相连接,所述顶升装置20的伸缩端与所述固定板21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顶升装置20为气缸、油缸或电动推杆,气缸、油缸与电动推杆均是现有产品,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选择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
25.本实用新型产品在使用时,将小麦粉通过加料斗6加入第一箱体18中,由于小麦粉存放时间过长以及空气中的湿度,容易导致小麦粉结团,从而影响搅面的效果,因此小麦粉在分散壳体2中进行分散,通过搅拌叶4与分散壳体2的反向转动,使小麦粉得到分散,分散后通过分散孔落入第二箱体19中,然后通过喷嘴7向第二箱体19内喷入水或盐水,通过螺旋叶片11、搅拌环16以及搅拌轴17对小麦粉与水进行混合搅拌操作,由于螺旋叶片11、搅拌环16以及搅拌轴17结构的设置,实现不同角度方位的快速搅拌混合,搅拌后得到的面团通过出料口8取出或通过顶升装置20将第一箱体18抬升而取出面团,本实用新型产品避免小麦粉结团现象,同时提高搅面效果,效率高,满足生产所需。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涉及到术语“第一”、“第二”等,其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如果涉及到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
元。
29.此外,在本技术中,如果涉及到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