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管控制的气动蓄能增氧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6: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水体 是在 气泵 可以用 换气

技术特征:
1.双管控制的气动蓄能增氧先在水下固定一个空气收集器,空气收集器上部开有放气口,放气口穿过空气收集器上部外壁之后,还直接伸入检压舱的上部,放气口的下面有空气闸门,空气闸门刚好把检压舱分成上下两个隔绝的部分,检压舱上部除了有放气口之外还有导气口,导气口只连通检压舱的上部和空气收集器内部的上方,检压舱下方开有泄压口和增压口,检压舱的这两个口分别连接引压管和气导管,引压管从泄压口开始往下垂落并且拐弯180
°
往上连通固定在空气收集器上部的引压口,并且突出空气收集器外壁,增压口和气导管的缺口连通,并且在连通的管中段有一开口并入一条向上的检压管,末端为检压口,空气收集器的底部开有进排水口,空气压缩机通过气导管把的气泡往空气收集器内部输送,气导管有个缺口可以把气泡直接通过增压口往检压舱送,剩余的气泡通过气导管末端口和检压口排放在空气收集器内部,随着空气收集器内部的气泡增多,原先灌满水的空气收集器被气泡慢慢往下压,此时部分的水通过进排水口排出空气收集器,当水和气泡的交汇平面越过引压管最低点时,检压舱的气泡就穿过泄压口和引压管最后在引压口排出空气收集器外部,由于这一排放引发了检压舱内压的降低,空气闸门被往下拉,于是空气收集器储存的气泡通过导气口到达放气口,蓄能的气泡被释放在空气收集器外部,产生向上的推力,此时下面的水从进排水口涌入,水和气泡的交汇面上升到检压口,水被检压口吸入进入检压舱,阻断引压口排放气泡,检压舱压力提升,把空气闸门往上顶,关闭空气收集器向外排放气泡,再一次回到蓄能的状态,其特征是:在空气压缩机长开的情况下,空气收集器在储存气泡和释放气泡之间不断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蓄能增氧,其特征是:放气口是与检压舱的上部连通的,并且受空气闸门的开关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蓄能增氧,其特征是:检压舱上部的导气口与空气收集器上壁有一定的空隙距离,气泡可以从这里流入导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蓄能增氧,其特征是:泄压口开始都往下垂落一条引压管,最后引压管到达最低点拐弯180
°
往上连通固定在空气收集器上部的引压口,这个拐弯点就是水气交汇平面下降到达时,空气闸门打开放出蓄能气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蓄能增氧,其特征是:增压口和气导管的缺口连通,并且在连通的管中段有一开口并入一条向上的检压管,检压管必须往上延申,比引压管的最低点要高,其末端就是检压口,检压口所处的位置决定了气和气泡交汇平面上升到达时,空气闸门关闭释放气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蓄能增氧,其特征是:空气闸门都是一个可以上下凹凸的软垫,其面积可以覆盖当中的放气口和导气口,并且可以把检压舱隔绝为上下两个舱体,但由于是软垫的缘故,空气闸门是可以传递压力的。

技术总结
双管控制的气动蓄能增氧有益效果的是,由于采用的双管控制,增压口直接连通气导管的缺口,空气压缩机送到空气收集器的气泡首先要部分进入检压舱的下方,对检压舱继续第一时间的加压,多出的气泡在气导管末端口和检压口排放在空气收集器内蓄能,等水和气泡的汇合面下降到达引压管的最低点时,泄压口把检压舱的气泡从引压口放出,造成检压舱内压降低,于是空气闸门往下,放出蓄能气泡,而水和气泡的汇合面上升到达检压口时,水直接可以进入检压舱,让检压舱回压,空气闸门往上堵住气泡继续蓄能,如此设计大大提高了空气收集器蓄能和释放气泡的可控性。泡的可控性。泡的可控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伟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捷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1
技术公布日:2021/10/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