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1-09-25 03: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化学纤维 制备方法 材料 生产 锦纶丝


1.本发明涉及锦纶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纤维的长短、粗细、白度、光泽等性质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加以调节,并分别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烂、不被虫蛀等优点。广泛用于制造衣着织物、滤布、运输带、水龙带、绳索、渔网、电绝缘线、医疗缝线、轮胎帘子布和降落伞等,一般可将高分子化合物制成溶液或熔体,从喷丝头细孔中压出,再经凝固而成纤维,产品可以是连绵不断的长丝、截成一定长度的短纤维或未经切断的丝束等,化学纤维的商品名称,中国暂行规定合成短纤维一律名“纶”(例如,锦纶、涤纶),纤维素短纤维一律名“纤”(例如,粘纤、铜氨纤),长丝则在末尾加一“丝”字,或将“纶”、“纤”、改为“丝”,锦纶丝是一种纺织面料,有单丝、股线、特种纱等多种类型,相比于真丝绸的光泽度来说,锦纶丝织品光泽较差,如同涂上了一层蜡质的感觉,同时用手来回摩擦,能感觉到面料之间的摩擦感,按颜色分,主要是有光锦纶丝、有色锦纶丝两类,按用途分,有再生锦纶丝、医用锦纶丝、军用锦纶丝、套管锦纶丝、袜子锦纶丝、围巾锦纶丝、义乌锦纶丝等。
3.目前的锦纶耐磨性较差,仅仅通过锦纶本身单一的耐磨性能是无法满足锦纶在一些对耐磨性要求较高场合的使用,无法实现通过在锦纶纤维中增加碳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聚丙烯纤维和天然复合纤维等材料,来使锦纶纤维的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无法达到通过丰富锦纶纤维材料的功能成份,使锦纶具有更好耐磨性能的目的,从而对锦纶的推广使用十分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锦纶耐磨性较差,仅仅通过锦纶本身单一的耐磨性能是无法满足锦纶在一些对耐磨性要求较高场合的使用,无法实现通过在锦纶纤维中增加碳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聚丙烯纤维和天然复合纤维等材料,来使锦纶纤维的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无法达到通过丰富锦纶纤维材料的功能成份,使锦纶具有更好耐磨性能目的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锦纶切片20

30份、银纤维5

10份、聚酰胺纤维5

10份、纳米添加剂5

10份、碳纤维5

10份、聚丙烯纤维3

5份、天然复合纤维3

5份、硅酮粉3

5份、桑蚕丝3

5份、硫化剂1

3份、钛白粉1

3份、增黏剂1

3份。
8.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锦纶切片25份、银纤维7份、聚酰胺纤维7份、纳米添加剂7份、碳纤维7份、聚丙烯纤维4份、天然复合纤维4份、硅酮粉4份、桑蚕丝4份、硫化剂2
份、钛白粉2份、增黏剂2份。
9.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锦纶切片20份、银纤维5份、聚酰胺纤维5份、纳米添加剂5份、碳纤维5份、聚丙烯纤维3份、天然复合纤维3份、硅酮粉3份、桑蚕丝3份、硫化剂1份、钛白粉1份、增黏剂1份。
10.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锦纶切片30份、银纤维10份、聚酰胺纤维10份、纳米添加剂10份、碳纤维10份、聚丙烯纤维5份、天然复合纤维5份、硅酮粉5份、桑蚕丝5份、硫化剂3份、钛白粉3份、增黏剂3份。
11.优选的,所述天然复合纤维为蜂胶提取物、菠萝叶纤维或亚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12.优选的,所述纳米添加剂为改性纳米氧化铟、纳米氧化锆、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或纳米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中的组合物。
13.优选的,所述硫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氨基甲酸乙酯中的一种。
1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5.s1、配料:首先通过配料设备分别量取所需重量比份的锦纶切片、银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碳纤维、聚丙烯纤维、天然复合纤维、硅酮粉、桑蚕丝、硫化剂、钛白粉和增黏剂;
16.s2、纺丝溶体制备:将步骤s1称量的锦纶切片送入干燥设备中以温度为35

48℃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再将干燥后的锦纶切片送入螺旋挤压机中进行熔融,得到纺丝溶体;
17.s3、混合纺丝溶体成形:将步骤s1称量的银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碳纤维、聚丙烯纤维、天然复合纤维、硅酮粉、桑蚕丝、硫化剂、钛白粉和增黏剂依次加入步骤s2的纺丝溶体中,通过混合设备以转速为400

500r/min搅拌1

2h,即可得到混合纺丝溶体;
18.s4、纺丝:将步骤s3中的混合纺丝溶体送入纺丝设备中进行纺丝,得到初生纤维,然后将初生纤维送入牵伸定型设备中进行牵伸和高温热定型,即可得到锦纶丝;
19.s5、后处理:将步骤s4中得到的锦纶丝依次进行浸泡去碱、清洗和缠绕,再进行物检分级后包装为成品。
20.(三)有益效果
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化学纤维锦纶丝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锦纶切片20

30份、银纤维5

10份、聚酰胺纤维5

10份、纳米添加剂5

10份、碳纤维5

10份、聚丙烯纤维3

5份、天然复合纤维3

5份、硅酮粉3

5份、桑蚕丝3

5份、硫化剂1

3份、钛白粉1

3份、增黏剂1

3份,可实现通过在锦纶纤维中增加碳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聚丙烯纤维和天然复合纤维等材料,来使锦纶纤维的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很好的达到了通过丰富锦纶纤维材料的功能成份,使锦纶具有更好耐磨性能的目的,使锦纶耐磨性增强,能够很好的满足锦纶在一些对耐磨性要求较高场合的使用,从而对锦纶的推广使用十分有益。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三种技术方案: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实施例:
25.实施例1
26.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锦纶切片25份、银纤维7份、聚酰胺纤维7份、纳米添加剂7份、碳纤维7份、聚丙烯纤维4份、天然复合纤维4份、硅酮粉4份、桑蚕丝4份、硫化剂2份、钛白粉2份、增黏剂2份,天然复合纤维为蜂胶提取物、菠萝叶纤维和亚麻纤维的组合物,纳米添加剂为改性纳米氧化铟、纳米氧化锆、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碳酸钙的组合物,硫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2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8.s1、配料:首先通过配料设备分别量取所需重量比份的锦纶切片、银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碳纤维、聚丙烯纤维、天然复合纤维、硅酮粉、桑蚕丝、硫化剂、钛白粉和增黏剂;
29.s2、纺丝溶体制备:将步骤s1称量的锦纶切片送入干燥设备中以温度为41℃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再将干燥后的锦纶切片送入螺旋挤压机中进行熔融,得到纺丝溶体;
30.s3、混合纺丝溶体成形:将步骤s1称量的银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碳纤维、聚丙烯纤维、天然复合纤维、硅酮粉、桑蚕丝、硫化剂、钛白粉和增黏剂依次加入步骤s2的纺丝溶体中,通过混合设备以转速为450r/min搅拌1.5h,即可得到混合纺丝溶体;
31.s4、纺丝:将步骤s3中的混合纺丝溶体送入纺丝设备中进行纺丝,得到初生纤维,然后将初生纤维送入牵伸定型设备中进行牵伸和高温热定型,即可得到锦纶丝;
32.s5、后处理:将步骤s4中得到的锦纶丝依次进行浸泡去碱、清洗和缠绕,再进行物检分级后包装为成品。
33.实施例2
34.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锦纶切片20份、银纤维5份、聚酰胺纤维5份、纳米添加剂5份、碳纤维5份、聚丙烯纤维3份、天然复合纤维3份、硅酮粉3份、桑蚕丝3份、硫化剂1份、钛白粉1份、增黏剂1份,天然复合纤维为蜂胶提取物和菠萝叶纤维的组合物,纳米添加剂为改性纳米氧化铟、纳米氧化锆和纳米二氧化钛的组合物,硫化剂为氨基甲酸乙酯。
3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6.s1、配料:首先通过配料设备分别量取所需重量比份的锦纶切片、银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碳纤维、聚丙烯纤维、天然复合纤维、硅酮粉、桑蚕丝、硫化剂、钛白粉和增黏剂;
37.s2、纺丝溶体制备:将步骤s1称量的锦纶切片送入干燥设备中以温度为35℃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再将干燥后的锦纶切片送入螺旋挤压机中进行熔融,得到纺丝溶体;
38.s3、混合纺丝溶体成形:将步骤s1称量的银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碳纤
维、聚丙烯纤维、天然复合纤维、硅酮粉、桑蚕丝、硫化剂、钛白粉和增黏剂依次加入步骤s2的纺丝溶体中,通过混合设备以转速为400r/min搅拌1h,即可得到混合纺丝溶体;
39.s4、纺丝:将步骤s3中的混合纺丝溶体送入纺丝设备中进行纺丝,得到初生纤维,然后将初生纤维送入牵伸定型设备中进行牵伸和高温热定型,即可得到锦纶丝;
40.s5、后处理:将步骤s4中得到的锦纶丝依次进行浸泡去碱、清洗和缠绕,再进行物检分级后包装为成品。
41.实施例3
42.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其原料按重量比份包括:锦纶切片30份、银纤维10份、聚酰胺纤维10份、纳米添加剂10份、碳纤维10份、聚丙烯纤维5份、天然复合纤维5份、硅酮粉5份、桑蚕丝5份、硫化剂3份、钛白粉3份、增黏剂3份,天然复合纤维为蜂胶提取物和亚麻纤维的组合物,纳米添加剂为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碳酸钙的组合物,硫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4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化学纤维锦纶丝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4.s1、配料:首先通过配料设备分别量取所需重量比份的锦纶切片、银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碳纤维、聚丙烯纤维、天然复合纤维、硅酮粉、桑蚕丝、硫化剂、钛白粉和增黏剂;
45.s2、纺丝溶体制备:将步骤s1称量的锦纶切片送入干燥设备中以温度为48℃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再将干燥后的锦纶切片送入螺旋挤压机中进行熔融,得到纺丝溶体;
46.s3、混合纺丝溶体成形:将步骤s1称量的银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碳纤维、聚丙烯纤维、天然复合纤维、硅酮粉、桑蚕丝、硫化剂、钛白粉和增黏剂依次加入步骤s2的纺丝溶体中,通过混合设备以转速为500r/min搅拌2h,即可得到混合纺丝溶体;
47.s4、纺丝:将步骤s3中的混合纺丝溶体送入纺丝设备中进行纺丝,得到初生纤维,然后将初生纤维送入牵伸定型设备中进行牵伸和高温热定型,即可得到锦纶丝;
48.s5、后处理:将步骤s4中得到的锦纶丝依次进行浸泡去碱、清洗和缠绕,再进行物检分级后包装为成品。
49.综上,本发明可实现通过在锦纶纤维中增加碳纤维、聚酰胺纤维、纳米添加剂、聚丙烯纤维和天然复合纤维等材料,来使锦纶纤维的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很好的达到了通过丰富锦纶纤维材料的功能成份,使锦纶具有更好耐磨性能的目的,使锦纶耐磨性增强,能够很好的满足锦纶在一些对耐磨性要求较高场合的使用,从而对锦纶的推广使用十分有益。
50.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5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