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配备安全扶手的自驱动型应急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10: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逃生 装置 扶手 高楼 应急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楼逃生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备安全扶手的自驱动型应急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2.大多数高层建筑都具备在火灾发生时可以躲避的缓降器、避难梯等不同种类的避难设施,或者为了快速疏散配套有多个紧急出口。
3.其中,常用于紧急逃生装置的缓降器通常安装在窗户或阳台等地方,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且不便于通过楼梯或电梯逃生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自身的重量逐渐下降到安全地带。因此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可以迅速地将人员输送到外部。
4.但是,尽管有如此多样的逃生设施,部分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仍会有人无法安全迅速地逃生,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死亡者及受伤者。
5.原因之一是,如果一个避难空间存在多名使用者,在一名使用者利用缓降装置完成逃生后,其他使用者为了再次使用缓降装置,必须迅速将下降到底的缓降装置安全复位。但通常缓降装置在复位之前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很难引导其他使用者连续快速的逃生。
6.另外,在避难者通过火灾避难设施逃生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受伤或火灾蔓延到其他层的问题。此时,避难者很难将这一事实直接打电话到消防部门报警。
7.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安全扶手的能够快速复位、自动报警的自驱动型应急逃生装置以解决现有设备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8.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备安全扶手的自驱动型应急逃生装置。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备安全扶手的自驱动型应急逃生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物楼板上的“凸”字形的紧急逃生孔、设置在所述紧急逃生孔内且与紧急逃生孔相配的逃生孔框架、设置在下一层楼板上的底座、从逃生孔框架延伸至底座上的且一侧带有齿条的支撑柱、设置在所述逃生孔框架突出部的复位动力模块、通过钢丝绳与所述复位动力模块相连且可沿支撑柱上下移动的带有扶手子模块的缓降模块、灾难警报模块。
11.进一步,所述支撑柱外表面设置有碳纤维涂层。
12.进一步,所述复位动力模块还包括发条支架、发条、发条保护帽。
13.进一步,所述缓降模块还包括带有踏板孔的支撑板、支撑框架、升降引导子模块、踏板子模块。
14.进一步,所述支撑板采用不可燃烧的透明材料。
15.进一步,所述升降引导子模块包括壳体、四个导向轮、离合齿轮、离合器轴承、离心制动器、设置有固定槽的固定轴。
16.进一步,所述踏板子模块包括两侧设置有腰型孔的踏板、停止钩、连接轴、传达轴、复位弹簧。
17.进一步,所述扶手子模块包括左、右旋转部,把持部,气缸,旋转支架,保护盖。
18.进一步,所述灾难警报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无线电通信模块、电池、若干警报器、服务器。
19.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20.本实用新型无需其他动力,可将逃生者从上到下进行疏散。特别是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扶手,在避难者在逃生时,可以紧握扶手以保证安全。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升降引导子模块,使升降结构更加简单,还可增加升降结构的使用耐久性。另外,通过简单的构造大大减轻了整体重量,因此通过复位动力模块使缓降模块能够更快地灵活移动。
21.此外,即使钢丝绳断裂,升降引导子模块也会沿着支撑柱上的齿条按已设定的速度下降,不仅可以防止逃生者的坠落,还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2.另外,利用iot物联网,通过灾难警报模块将火灾情况实时通报给该建筑物及外部机构,并可以安全地疏散避难者。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支撑框架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升降引导子模块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踏板子模块卡和状态图。
27.图5是踏板子模块分开状态图。
28.图6是扶手子模块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保护盖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逃生孔框架;2、底座;3、支撑柱;31、齿条;32、固定柱;4、发条支架;41、发条;42、钢丝绳;43、发条保护帽;5、支撑框架;51、支撑板;52、壳体;521、导向轮;522、离合齿轮;523、离合器轴承;524、离心制动器;525、固定轴;53、踏板;54、停止钩;541、连接轴;542、传达轴;543、复位弹簧;6、旋转部;61、把持部;62、气缸;63、旋转支架;64、保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32.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备安全扶手的自驱动型应急逃生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物楼板上的“凸”字形的紧急逃生孔、设置在所述紧急逃生孔内且与紧急逃生孔相配的逃生孔框架1、设置在下一层楼板上的底座 2、从逃生孔框架1延伸至底座2上的且一侧带有齿条31的支撑柱3、设置在所述逃生孔框架1突出部的复位动力模块、通过钢丝绳42与所述复位动力模块相连且可沿支撑柱3上下移动的带有扶手子模块的缓降模块、灾难警报模块。
33.进一步,所述支撑柱3为方钢管,所述支撑柱3外表面设置有碳纤维涂层,一方面增加支撑柱3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缓降模块与支撑柱3 之间的摩擦力,使缓降
模块能够更快的移动。
34.进一步,所述复位动力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逃生孔框架1突出部上的发条支架4、设置在所述发条支架4上的发条41、套在所述发条支架4上用来保护发条41的发条保护帽43。所述钢丝绳42的上端与所述发条41相连,为缓降模块复位提供动力,可以使缓降模块向上移动。
35.进一步,所述缓降模块还包括带有踏板孔的支撑板51、支撑框架5、升降引导子模块、踏板子模块。所述支撑框架5为“凸”字形,其长宽小于逃生孔框架1的长宽。所述支撑板51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5上,所述支撑板51采用不可燃烧的透明材料。所述升降引导子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5的突出部,所述支撑柱3穿过所述升降引导子模块,所述缓降模块在所述升降引导子模块的引导下上下移动。所述踏板子模块设置在所支撑框架5上,所述踏板子模块穿出所述踏板孔,所述踏板子模块用来使缓降模块停在支撑柱3的顶部。
36.进一步,所述升降引导子模块包括壳体52、四个导向轮521、离合齿轮 522、离合器轴承523、离心制动器524、设置有固定槽的固定轴525。所述导向轮521为阶梯型,所述导向轮521设置在所述壳体52内。所述导向轮521 分为两组,每组两个导向轮521,靠近齿条31的那一侧命名为a组,另一侧为b组。所述支撑柱3设置在a、b两组导向轮521之间,被a、b两组导向轮521完全卡住,所述a组导向轮521的直径大于所述b组导向轮521。所述离合齿轮522设置在连个a组导向轮521之间,并与所述齿条31相互咬合。所述离合器轴承523设置在壳体52上,穿过所述离合齿轮522并穿出壳体52 与设置在所述壳体52外侧的离合制动器相连。所述固定轴525设置在所述壳体52上,所述固定轴525的两端穿出所述壳体52,所述钢丝绳42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
37.进一步,所述踏板子模块包括两侧设置有腰型孔的踏板53、停止钩54、连接轴541、传达轴542、复位弹簧543。所述踏板53、停止钩54分别通过转轴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5上。所述停止钩54包括腿部、双臂,所述双臂一端为钩型与设置在支撑柱3上的固定柱32相配,另一端设置有传达轴 542。所述传达轴542设置在腰型孔内,并可沿着腰型孔自有滑动。所述连接轴541设置在双臂中部并伸出壳体52,所述复位弹簧543一端与所述连接轴 54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轴525相连。初始状态下,停止钩54在复位弹簧543的拉动下,卡在所述固定柱32上,此时踏板53被支起,缓降模块卡在支撑柱3的顶部。当避难者在支撑板51上站稳后,踩下踏板53,停止钩54 在踏板53的带动下转动,停止钩54与固定柱32分离,缓降模块落下。
38.进一步,所述扶手子模块包括左、右旋转部6,把持部61,气缸62,旋转支架63,保护盖64。所述左、右旋转部6、气缸62分别通过旋转支架63 可旋转的对称固定在支撑框架5上,所述把持部61与所述左、右旋转部6可旋转连接,所述气缸62的活塞杆与所述把持部61相连,可通过气缸62活塞杆的伸缩控制扶手子模块的展开。所述保护盖64可开合的设置在支撑框架5 上。
39.进一步,所述灾难警报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无线电通信模块、电池、若干警报器、服务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把持部61上,用来检测是否有人握持扶手。所述烟雾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5上,用来检测各层火灾燃烧情况。所述压力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无线电通信模块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的探测信息通过无线电通信模块传送至服务器,所述电池为一次性电池,以方便更换。所述警报
器设置在各层走廊上,当本实用新型检测到烟雾且有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服务器一方面通过警报器发出警报,提醒人员逃生,另一方面向消防部门报警,降低火灾危害。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evt

2000;所述烟雾传感器的型号为 tgs2100。
40.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