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动客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箱火灾抑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03: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灭火 火灾 客车 锂离子 抑制


1.本发明属于电池箱保护、灭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客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箱火灾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全氟己酮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绝缘,容易汽化,蒸发热是水的1/25蒸汽压为水的12倍,这些性质使它易于汽化并以气态存在,依靠吸热达到灭火的效果。它可以作为洁净灭火剂,不含固体颗粒、油脂和氯嗅等破坏臭氧的成分,释放后不留下残余物,能在低压储罐保存(压力随温度变化不大,在

40~80℃区间内,压力仅增加0.01mpa,十分适合高温或高寒区域使用),运输方便;全氟己酮对常用的橡胶塑料密封材料,如氯丁橡胶、丁基橡胶、氟化橡胶、乙丙橡胶、硅橡胶、丁睛橡胶等无明显的化学反应,这些材料在全氟己酮中都可以正常使用。
3.全氟己酮对常用的金属,如碳钢、铜、铝、不锈钢等材料都无腐蚀、无颜色和成分变化,也不损害电子部件和线路;有报道称,把书本、头发、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等浸入全氟己酮中都不会受损害,而且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等都能正常工作;全氟己酮灭火效率高,灭火浓度低(4%~6%),臭氧损耗潜能值(odp)为0,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1,大气存活寿命(年)为0.014(5d),可以长期而持久地替代哈龙(halon)、氢氟烃类化合物(hfc)和全氟类化合物(pfc),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箱结构单一,缺少相对应的灭火设备,在电动客车、服务器基站以及电气柜使用过程中,并没有设置与锂电池箱相连的合理有效的灭火设备,一旦作为供电的锂电池箱出现火灾故障,会瞬间将设备损坏,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4.气溶胶相对于其他任何类型的灭火剂有很多优点,它不需要采用耐压容器,因为含能材料本身燃烧时可提供驱动能量,它以全淹没的方式灭火,气溶胶灭火颗粒的粒度极小,可以绕过障碍物并在火灾空间有较长的驻留时间,它相对于干粉灭火剂具有更大的灭火效率,可用于相对封闭空间,而且也可用于开放的空间:对于不含有卤代烷成分的气溶胶灭火剂来说,它不会损耗大气臭氧层,在灭火性能上和成本上也比“哈龙”灭火剂更占优势。
5.传统的灭火方式都是单一方式进行,灭火的反应和效果均达不到最佳效果,而全氟己酮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主要是依靠从火焰中吸收热量,降低火焰温度来进行灭火,全氟己酮灭火剂灭火系统以全淹没的方式快速灭火,进一步讲,传统的灭火介质贮存容器结构复杂,空间使用不合理,无法实现有效快速的灭火反应和灭火效果,而全氟己酮作为溶液性质的灭火介质,常规的贮存容器缺少良好的密封性和存储性能,而且传统的锂电池灭火设备都是单一灭火介质的使用,其结构相对简单,无法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灭火介质的快速反应灭火操作,传统的灭火方式都是单一方式进行,灭火的反应和效果均达不到最佳效果,而且传统的气溶胶灭火剂储存和使用结构复杂,空间使用不合理,而且气溶胶装置密封不严谨,很容易导致气溶胶药芯失效,进而失去灭火的效果,进一步讲,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过程中,一旦锂离子电池出现漏电或自燃现象,汽车燃烧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而等人员发现烟雾或火灾现象,使用外置的灭火设备基本难以实现有效的灭火,
而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内并没有设置相关的及时有效灭火的基带装置,而且传统的灭火设备都是圆柱形外置单独体,缺少防护,极易造成自损现象,而且连接传递信号到灭火反应操作耗时较长,为此,我们需要一种电动客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箱火灾抑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客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箱火灾抑制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该装置采用非储压动力驱动,体积小,安装方便,不存在漏压隐患问题,维护成本低;采用气溶胶加全氟己酮双药剂灭火,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种类药剂的灭火,采用类气缸结构方案设计,进、出液口结构调整灵活,且固定方式简单;采用双容器布局设计,可根据火情大小,采用单喷或双喷型式,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和智能化灭火反应效率。
7.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电动客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箱火灾抑制装置,包括灭火箱,所述灭火箱左侧壁上开设有低压线束接口,在所述低压线束接口的上方还设置有管路接口和泄压阀,所述灭火箱内底部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处还匹配安装有抑制介质贮存容器,且所述灭火箱与所述抑制介质贮存容器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固定,所述抑制介质贮存容器包括左右对设置的端盖以及设置在端盖之间的筒体,所述端盖为中空结构,所述筒体为密闭空间结构,且所述筒体输入端开设有至少两个通气孔、输出端设置有出气孔,且所述端盖朝向所述筒体一侧还设置有适配筒体结构的安装槽,所述筒体与所述安装槽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固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孔处的螺杆,且所述螺杆贯穿左右两个所述端盖通过螺母实现连接固定;
9.在所述抑制介质贮存容器输入端处的端盖上设置有药剂接入管,所述灭火箱内还设置有控制器、适配所述控制器结构的控制槽、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气体发生器盒以及适配所述气体发生器盒结构的定位槽,所述控制器、气体发生器盒与所述灭火箱也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固定,在所述抑制介质贮存容器内还设置有液位开关,所述液位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气体发生器盒内还固定安装有气溶胶发生器组件,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组件包括接插件、与所述接插件相连的线缆以及与所述线缆相连的发生器结构,在所述线缆外侧还套设安装有绝缘阻燃管,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输出端通过输送管路与所述药剂接入管连接固定,所述抑制介质贮存容器输出端处的端盖上还设置有药剂出口,所述药剂出口处还连接安装有三通接头,且在所述药剂出口与所述三通接头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单向阀,所述三通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管路接口相通,在所述灭火箱的外侧还设置有火灾探测器,所述火灾探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灭火箱上方还铰接有箱盖,且所述灭火箱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把手。
11.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灭火箱底部前后两侧还设置有地脚板,所述地脚板上开设有连接孔,通过设置地脚板和连接孔,便于灭火箱体固定安装在锂电池箱内,实现最近距离和灭火的快速反应,提高了该灭火箱使用场景的广泛性,进一步提高了该灭火箱的使用寿命。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l型连接件和螺栓,所述l型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灭火箱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抑制介质贮存容器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连接装
置设置在所述抑制介质贮存容器的侧壁和顶壁且均是左右对称设置两组。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抑制介质贮存容器和气溶胶发生器组件均为对称设置的两组,且所述抑制介质贮存容器分为前位贮存容器和后位贮存容器。
14.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适配结构的缓冲橡胶垫以及设置在所述缓冲橡胶垫上的绝缘层。
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生器结构包括金属容器座以及设置在所述金属容器座上方的金属容器盖,所述金属容器座为中空结构且内设有气溶胶药芯,且在所述气溶胶药芯中心处还设置有电引发器,所述线缆贯穿通过所述金属容器盖与所述电引发器相连且所述线缆与所述金属容器盖的连接缝隙处还填充有速干胶。
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属容器盖与所述金属容器座之间、所述金属容器座与所述输送管路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且在金属容器盖与所述金属容器座的连接处、所述金属容器座与所述输送管路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17.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金属容器座内还设置有金属滤网,且所述金属滤网设置在所述气溶胶药芯的下方,且所述金属容器座底部设有开口。
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还电性连接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设置在外界驾驶台。
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发明中,通过低压线束接口实现外接智能控制、线束与箱体内灭火介质的自动化启动反应,该灭火箱实现了在火灾初期或苗头将燃期间的快速启动灭火,进一步提高了灭火反应速度,避免了更多危险因素的产生,低压线束接口与绝缘阻燃套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便于安装和拆卸更换,同时兼具整理线束整洁性的功能;通过设置管路喷射口和特殊结构的凹槽,进一步提高了该灭火箱内的灭火介质

全氟己酮和气溶胶载体的安装固定效果,凹槽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气溶胶载体设置在两个全氟己酮灭火介质载体的中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凹槽与全氟己酮灭火介质载体的外形结构匹配,提高了该灭火介质载体的安装定位和导向效果;
21.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在凹槽边缘处l型连接件实现进一步的固定,凹槽的边缘处的连接件一端与箱体底部焊接固定、开设有固定孔的一端通过螺丝与全氟己酮灭火介质载体实现固定,进一步待灭火介质载体安装固定后,再通过设置在箱体内上部侧壁且对应凹槽处的l型连接件实现再次的固定安装,同时在凹槽内设置缓冲橡胶垫,能够有效实现车辆运动过程中的减震效果,保证灭火介质载体的使用安全性,通过设置地脚板和连接孔,便于灭火箱体固定安装在锂电池箱内,实现最近距离和灭火的快速反应,提高了该灭火箱使用场景的广泛性,进一步提高了该灭火箱的使用寿命;
22.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贮存容器和筒体,筒体为一体成型的密封结构,保证了溶液型灭火介质的贮存安全性;通过在筒体两侧设置端盖和安装槽,实现了筒体良好的卡嵌安装固定,进一步提高了该贮存容器的稳定性,设置螺杆和固定孔,大大提高了该贮存灭火介质筒体结构的固定性,同时兼具保护和防撞效果,且通过螺杆贯穿左右两个端盖在螺母的固紧作用下实现连接固定,同时设置四角分布的四组螺杆进行稳固性安装,进一步提高了该贮存容器整体的实用性和高效性;通过设置药剂接入管和药剂出口,便于安装和拆卸,且在药剂接入管和药剂出口均设置单向阀,防止灭火剂的回流现象,进一步保证了贮存容器
的安全性,通过在贮存容器内设置液位开关,液位开关与控制器相连,通过智能控制和实时检测,实现了便于对贮存容器内全氟己酮灭火剂的液位监测,防止出现灭火剂用量不足导致无法快速有效灭火的现象;
23.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控制器以及控制槽、气体发生器盒以及定位槽,提高了该部结构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通过l型连接件实现对控制器和气体发生器盒进行固定安装,避免了因震动产生的颠簸损坏现象,通过设置接插件与控制器电性相连,进而在线缆连接传输的作用下,实现气溶胶发生器组件的控制启动,进一步实现了该结构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灭火作业;线缆外侧设置绝缘阻燃管,进一步保护该装置结构的使用安全性,防止灭火装置自身结构出现故障导致灭火失效的现象,金属容器盖与金属容器座的连接处、金属容器座下部与输送管路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保证了该气溶胶发生器组件的密封性,设置金属容器座为中空结构且内设有匹配结构的气溶胶药芯,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空间利用率更高,通过设置电引发器,线缆贯穿通过金属容器盖与电引发器相连,实现智能化线路灭火信号控制和触发,通过在金属容器盖与线缆的连接缝隙处填充速干胶,进一步提高了气溶胶药芯的密封效果,进而保证了气溶胶药芯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了该结构的使用寿命;
24.5、本发明中,通过在灭火箱的外侧、锂电池箱内设置火灾探测器,用于探测火灾信号,进而传递火宅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传递信号给外接控制台的蜂鸣器,提示外界人员进行疏散和救火,同时控制器执行命令操作,通过接插件和线缆实现启动气溶胶发生器组件,控制器触发灭火信号执行传递给电引发器,电引发器启动打火,气溶胶药芯转化灭火气体作用,进而实现了智能化线路灭火信号的控制和触发,进而气溶胶灭火介质气体,通过输送管路分别传向对称设置的前位贮存容器和后位贮存容器,抑制介质贮存容器内存有全氟己酮灭火溶液,进而高温的气溶胶灭火气体通过药剂接入管进入贮存容器内,推动全氟己酮灭火溶液向药剂出口运动,进而在三通接头的汇合作用下,同时通过控制器实现了对贮存容器输出端的调整,可单一的使用,也可以两个同时使用,根据火宅情况信号进行控制触发,进一步提高了该结构的智能化程度,采用非储压动力驱动,体积小,安装方便,不存在漏压隐患问题,维护成本低;采用气溶胶加全氟己酮双药剂灭火,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种类药剂的灭火,采用类气缸结构方案设计,进、出液口结构调整灵活,且固定方式简单;采用双容器布局设计,可根据火情大小,采用单喷或双喷型式,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和智能化灭火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的灭火箱的局部结构图;
27.图3为本发明的凹槽的结构剖视图;
28.图4为本发明的抑制介质贮存容器的结构图;
29.图5为本发明的抑制介质贮存容器的正视图;
30.图6为图5中的a

a向剖视图;
31.图7为图5中的b

b向剖视图;
32.图8为本发明的气溶胶发生器组件的连接结构图;
33.图9为本发明的气溶胶发生器组件的立体图;
34.图10为本发明的发生器结构的示意图;
35.图11为本发明的控制器的连接流程框图。
36.图中标记:1

灭火箱,2

低压线束接口,3

管路接口,4

泄压阀,5

凹槽,6

抑制介质贮存容器,61

端盖,62

筒体,63

通气孔,64

出气孔,65

安装槽,66

橡胶垫圈,67

固定孔,68

螺杆,7

连接装置,71

l型连接件,72

螺栓,8

药剂接入管,9

控制器,91

控制槽,10

气体发生器盒,101

定位槽,11

气溶胶发生器组件,111

接插件,112

线缆,113

发生器结构,114

绝缘阻燃管,115

金属容器座,116

金属容器盖,117

气溶胶药芯,118

电引发器,119

金属滤网,12

液位开关,13

药剂出口,14

三通接头,15

单向阀,16

火灾探测器,17

箱盖,18

把手,19

地脚板,20

连接孔,21

缓冲橡胶垫,22

绝缘层,23

密封圈,24

开口,25

蜂鸣器,26

输送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38.1.气溶胶:气溶胶灭火剂生成的气溶胶中,气体与固体产物的比约为6:4,其中固体颗粒主要是金属氧化物、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炭粒以及少量金属碳化物;气体产物主要是n2、少量的co2和co。一般认为,固体颗粒气溶胶同干粉灭火剂一样,是通过若干种机理发挥灭火作用的,如吸热分解的降温作用、气相和固相的化学抑制作用以及惰性气体使局部氧含量下降等。大量的实验表明,气溶胶灭火剂中气溶胶产物的释放速度及固体颗粒尺寸显著影响灭火效率。实验还表明气溶胶灭火剂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释放后,空间中氧含量降低很小。
39.以下以金属k为例讨论气溶胶灭火剂的灭火机理:
40.(1)吸热分解的降温灭火作用;
41.k2o在温度大于350℃时就会分解,k2co3的熔点为891℃,超过这个温度就会分解,这都是强烈的吸热反应。另外,k2o和c在高温下可能进行下列反应:
42.k2o c

co 2k ;
43.2k2o c

co2 4k ;
44.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有可能生长成k2c2,上述反应都是强烈的吸热反应;在发生上述化学分解之前,还会由固体颗粒的物理吸热作用以及分解出水蒸气的反应,任何火灾在较短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有限的,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气溶胶中的固体颗粒能够吸收火源所放出的一部分热量,那么火焰的温度就会降低,辐射到燃烧表面和用于将已经气化的可燃烧分子裂解成自由基的热量就会减少,燃烧反应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45.(2)气相化学抑制作用;
46.在热的作用下,气溶胶中的固体颗粒离解出的k可能以蒸汽或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在瞬间可能与燃烧中的活性基团h、oh和o发生多次链反应:
47.k oh

koh;
48.k o

ko;
49.koh oh

ko h2o;
50.koh h

k h2o;
51.消耗活性基团的抑制活性基团h、oh和o之间的放热反应,从而对燃烧反应起到抑制作用。
52.(3)多项化学抑制作用;
53.微米级气溶胶离子有表面能量很高的大表面面积,能够吸附链式反应传播者oh、h和o。并且催化他们重组成稳定的分子,从而使火源中燃烧过程的分支链式反应中断,上述反应可示意表示如下:k2o(s) 2h(g)

2koh(s)。
54.2.全氟己酮:全氟己酮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主要依靠从火焰中吸收热量,降低火焰温度来进行灭火,全氟己酮灭火剂灭火系统以全淹没的方式快速灭火。
55.3.复合灭火剂协同灭火效应;
56.灭火剂扑灭燃料燃烧火焰,大体可分为三种方式:第一是降低火场内空气中氧含量使其不能维持燃烧,称之为窒息灭火;第二是降低火焰温度使其不能产生活性原子和自由基,称之为冷却灭火;第三是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反应,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应,称之为化学灭火。
57.结合图1

图3所示;
58.一种电动客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箱火灾抑制装置,包括灭火箱1,在灭火箱1上方还铰接有箱盖17,且灭火箱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把手18,在灭火箱1底部前后两侧还设置有地脚板19,地脚板19上开设有连接孔20,灭火箱1左侧壁上开设有低压线束接口2,在低压线束接口2的上方还设置有管路接口3和泄压阀4,灭火箱1内底部还设置有凹槽5,在凹槽5内还设置有适配结构的缓冲橡胶垫21以及设置在缓冲橡胶垫上的绝缘层22,凹槽5内还匹配安装有抑制介质贮存容器6,通过低压线束接口实现外接智能控制、线束与箱体内灭火介质的自动化启动反应,该灭火箱实现了在火灾初期或苗头将燃期间的快速启动灭火,进一步提高了灭火反应速度,避免了更多危险因素的产生,低压线束接口与绝缘阻燃套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便于安装和拆卸更换,同时兼具整理线束整洁性的功能;通过设置管路喷射口和特殊结构的凹槽,进一步提高了该灭火箱内的灭火介质

全氟己酮和气溶胶载体的安装固定效果,凹槽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气溶胶载体设置在两个全氟己酮灭火介质载体的中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凹槽与全氟己酮灭火介质载体的外形结构匹配,提高了该灭火介质载体的安装定位和导向效果。
59.且灭火箱1与抑制介质贮存容器6通过连接装置7连接固定,连接装置7包括l型连接件71和螺栓72,l型连接件71一端与灭火箱1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抑制介质贮存容器6通过螺栓72连接固定,连接装置7设置在抑制介质贮存容器6的侧壁和顶壁且均是左右对称设置两组,通过设置在凹槽边缘处l型连接件实现进一步的固定,凹槽的边缘处的连接件一端与箱体底部焊接固定、开设有固定孔的一端通过螺丝与全氟己酮灭火介质载体实现固定,进一步待灭火介质载体安装固定后,再通过设置在箱体内上部侧壁且对应凹槽处的l型连接件实现再次的固定安装,同时在凹槽内设置缓冲橡胶垫,能够有效实现车辆运动过程中的减震效果,保证灭火介质载体的使用安全性,通过设置地脚板和连接孔,便于灭火箱体固定安装在锂电池箱内,实现最近距离和灭火的快速反应,提高了该灭火箱使用场景的广泛性,进一步提高了该灭火箱的使用寿命。
60.结合图4

图7所示;抑制介质贮存容器6包括左右对设置的端盖61以及设置在端盖61之间的筒体62,端盖61为中空结构,筒体62为密闭空间结构,且筒体62输入端开设有至少
两个通气孔63、输出端设置有出气孔64,且端盖61朝向筒体62一侧还设置有适配筒体62结构的安装槽65,筒体62与安装槽65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橡胶垫圈66,端盖61上设置有固定孔67以及设置在固定孔67处的螺杆68,且螺杆68贯穿左右两个端盖61通过螺母实现连接固定,在抑制介质贮存容器6输入端处的端盖61上设置有药剂接入管8。
61.通过设置贮存容器和筒体,筒体为一体成型的密封结构,保证了溶液型灭火介质的贮存安全性;通过在筒体两侧设置端盖和安装槽,实现了筒体良好的卡嵌安装固定,进一步提高了该贮存容器的稳定性,设置螺杆和固定孔,大大提高了该贮存灭火介质筒体结构的固定性,同时兼具保护和防撞效果,且通过螺杆贯穿左右两个端盖在螺母的固紧作用下实现连接固定,同时设置四角分布的四组螺杆进行稳固性安装,进一步提高了该贮存容器整体的实用性和高效性;通过设置药剂接入管和药剂出口,便于安装和拆卸,且在药剂接入管和药剂出口均设置单向阀,防止灭火剂的回流现象,进一步保证了贮存容器的安全性,通过在贮存容器内设置液位开关,液位开关与控制器相连,通过智能控制和实时检测,实现了便于对贮存容器内全氟己酮灭火剂的液位监测,防止出现灭火剂用量不足导致无法快速有效灭火的现象。
62.结合图8

图11所示;灭火箱1内还设置有控制器9、适配控制器9结构的控制槽91、与控制器9相连的气体发生器盒10以及适配气体发生器盒10结构的定位槽101,控制器9、气体发生器盒10与灭火箱1也通过连接装置7连接固定,在抑制介质贮存容器6内还设置有液位开关12,液位开关12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气体发生器盒10内还固定安装有气溶胶发生器组件11,气溶胶发生器组件11包括接插件111、与接插件111相连的线缆112以及与线缆112相连的发生器结构113,发生器结构113包括金属容器座115以及设置在金属容器座115上方的金属容器盖116,金属容器座115为中空结构且内设有气溶胶药芯117,且在气溶胶药芯117中心处还设置有电引发器118,线缆112贯穿通过金属容器盖116与电引发器118相连且线缆112与金属容器盖116的连接缝隙处还填充有速干胶,金属容器盖116与金属容器座115之间、金属容器座115与输送管路26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且在金属容器盖116与金属容器座115的连接处、金属容器座115与输送管路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23,在金属容器座115内还设置有金属滤网119,且金属滤网119设置在气溶胶药芯117的下方,且金属容器座115底部设有开口24,在线缆112外侧还套设安装有绝缘阻燃管114。
63.通过设置控制器以及控制槽、气体发生器盒以及定位槽,提高了该部结构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通过l型连接件实现对控制器和气体发生器盒进行固定安装,避免了因震动产生的颠簸损坏现象,通过设置接插件与控制器电性相连,进而在线缆连接传输的作用下,实现气溶胶发生器组件的控制启动,进一步实现了该结构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灭火作业;线缆外侧设置绝缘阻燃管,进一步保护该装置结构的使用安全性,防止灭火装置自身结构出现故障导致灭火失效的现象,金属容器盖与金属容器座的连接处、金属容器座下部与输送管路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保证了该气溶胶发生器组件的密封性,设置金属容器座为中空结构且内设有匹配结构的气溶胶药芯,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空间利用率更高,通过设置电引发器,线缆贯穿通过金属容器盖与电引发器相连,实现智能化线路灭火信号控制和触发,通过在金属容器盖与线缆的连接缝隙处填充速干胶,进一步提高了气溶胶药芯的密封效果,进而保证了气溶胶药芯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了该结构的使用寿命。
64.气溶胶发生器组件11的输入端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输出端通过输送管路26与药
剂接入管8连接固定,抑制介质贮存容器6输出端处的端盖61上还设置有药剂出口13,药剂出口13处还连接安装有三通接头14,且在药剂出口13与三通接头14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单向阀15,三通接头14的一端与管路接口3相通,在灭火箱1的外侧还设置有火灾探测器16,火灾探测器16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凹槽5、抑制介质贮存容器6和气溶胶发生器组件11均为对称设置的两组,且抑制介质贮存容器6分为前位贮存容器和后位贮存容器,控制器9还电性连接有蜂鸣器25,蜂鸣器25设置在外界驾驶台。
65.使用状态下:通过在灭火箱的外侧、锂电池箱内设置火灾探测器,用于探测火灾信号,进而传递火宅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传递信号给外接控制台的蜂鸣器,提示外界人员进行疏散和救火,同时控制器执行命令操作,通过接插件和线缆实现启动气溶胶发生器组件,控制器触发灭火信号执行传递给电引发器,电引发器启动打火,气溶胶药芯转化灭火气体作用,进而实现了智能化线路灭火信号的控制和触发,进而气溶胶灭火介质气体,通过输送管路分别传向对称设置的前位贮存容器和后位贮存容器,抑制介质贮存容器内存有全氟己酮灭火溶液,进而高温的气溶胶灭火气体通过药剂接入管进入贮存容器内,推动全氟己酮灭火溶液向药剂出口运动,进而在三通接头的汇合作用下,同时通过控制器实现了对贮存容器输出端的调整,可单一的使用,也可以两个同时使用,根据火宅情况信号进行控制触发,进一步提高了该结构的智能化程度,采用非储压动力驱动,体积小,安装方便,不存在漏压隐患问题,维护成本低;采用气溶胶加全氟己酮双药剂灭火,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种类药剂的灭火,采用类气缸结构方案设计,进、出液口结构调整灵活,且固定方式简单;采用双容器布局设计,可根据火情大小,采用单喷或双喷型式,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和智能化灭火反应效率。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