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的制作方法

2021-09-15 08: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井下 应用于 自救 煤炭 煤矿


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炭综采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


背景技术:

2.压缩氧自救器,又叫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是以高压压缩氧气作为氧气源的可重复使用的自救逃生器材,主要在煤矿或普通大气压的作业环境中发生有毒有害气体突出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使用。
3.在煤矿井下发生火灾时,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井下的氧气浓度大大降低,同时火灾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这些烟雾不仅会遮挡逃生人员的视线,还会对逃生人员的面部造成损伤,大大降低逃生人员的生还可能性,另外火灾还会产生高温,烘烤逃生人员的面部,妨碍逃生人员的逃生选择。而现在使用的压缩氧自救器呼气与吸气使用同一条管路,吸入的氧气与呼出的二氧化碳相混杂,降低了氧气的使用效率,同时无法解决逃生人员面部所遭受的烟雾侵扰以及高温烘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解决目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氧气供应效率较低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包括自救器本体和上盖,所述自救器本体为盒状结构,所述上盖铰接于自救器本体上,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用于将自救器本体与上盖进行相互锁定的开关卡扣;所述自救器本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氧气瓶,氧气瓶出气口处设置有手轮开关及压力表,在氧气瓶的出气管路上通过管路依次设置有减压器、定量供气阀、手动供气阀,手动供气阀与补气压板相连接,手动供气阀通过管路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设置有排气阀以及在出气口处设置有呼吸阀,所述呼吸阀与氧气软管相连通,在所述氧气软管远离呼吸阀的一端连接有呼吸罩,所述呼吸罩为半开放的漏斗状结构,所述氧气软管插接于呼吸罩的进气管内部,所述氧气软管外径小于进气管的内径,氧气软管末端设置有口具,所述进气管在远离呼吸罩橡胶圈的一端设置有co2管路,所述co2管路远离呼吸罩的一端设置有清洁罐,所述清洁罐内设置有co2吸收剂;所述呼吸罩上部边缘设置有吹气口,所述吹气口通过压缩空气管路与压缩空气罐相连接,所述压缩空气罐的出气口处设置有供气阀。
7.进一步的,所述自救器本体的左右侧端面设置有皮带孔,所述皮带孔用于固定皮带。
8.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罩两侧设置有一根弹性绑带。
9.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罩边缘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橡胶圈。
10.进一步的,所述口具上设置有口具塞。
11.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罐设置于自救器本体中。
12.更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罐设置于所述自救器本体内部。
1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氧自救器通过将呼入的氧气与呼出的二氧化碳使用不同的流通管路进行分隔,避免了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相互混杂,提高了氧气的吸收效率,提高了逃生的可能性;通过设置压缩空气罐以及吹气口,吹出的高压空气可以将佩戴人员的面部附近的烟雾吹散,同时可以给佩戴人员的面部降温,防止有毒烟雾以及火灾高温对佩戴人员的面部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除去自救器本体与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俯视图;
18.图4为图3中的a

a剖视图;
19.图5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其中,1为自救器本体,2为上盖,3为开关卡扣,4为背带,5为氧气瓶,6为手轮开关,7为压力表,8为减压器,9为定量供气阀,10为手动供气阀, 11为补气压板,12为气囊,13为排气阀,14为呼吸阀,15为氧气软管,16为呼吸罩,17为进气管,18为口具,19为co2管路,20为清洁罐,21为吹气口,22为压缩空气管路,23为供气阀,24为压缩空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22.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压缩氧自救器,包括自救器本体1和上盖2,所述自救器本体1为盒状结构,所述上盖2通过连接销铰接于自救器本体1上,所述上盖2前端中部设置有开关卡扣3,所述开关卡扣3用于将自救器本体1与上盖2进行相互锁定,按压开关卡扣3可以将自救器本体1与上盖2进行解锁从而打开上盖2。所述自救器本体1的左右侧端面设置有皮带孔,所述皮带孔用于固定皮带4,通过所述皮带4可以将所述自救器挎在肩上。
23.自救器本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氧气瓶5,氧气瓶5出气口处设置有手轮开关6及压力表7,手轮开关6用于控制氧气瓶5的开启与关闭,压力表7用于检测氧气瓶5的出气压力,在氧气瓶5的出气管路上通过管路依次设置有减压器8、定量供气阀9、手动供气阀10,手动供气阀10与补气压板11相连接,通过手动按压补气压板11可以控制手动供气阀10的开启。
24.手动供气阀10通过管路连接有气囊12,所述气囊12一侧端面设置有排气阀13,气囊12在出气口处设置有呼吸阀14,呼吸阀14与氧气软管15相连通,在所述氧气软管15远离呼吸阀14的一端连接有呼吸罩16,所述呼吸罩16为半开放的漏斗状结构,两侧设置有一根固定绑带,可以将呼吸罩16固定在佩戴人员的两部,所述呼吸罩16边缘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橡胶圈,可以使所述呼吸罩紧密贴附在佩戴人员的脸部并且与外界完全隔离不会发生气体
交换,同时所述呼吸罩16可以完全覆盖佩戴人员的口鼻,所述氧气软管15插接于呼吸罩16的进气管17内部并且氧气软管15外径小于进气管17的内径,氧气软管15与进气管17通过图5所示的连接结构相固定,通过上述的连接结构可以使呼吸罩16的进气管17完全分隔为两个完全隔绝的气体通路,氧气软管15末端设置有口具18,口具18上设置有口具塞,在佩戴人员使用自救器时将所述口具18含在嘴中来获得充足的氧气,所述进气管17在远离呼吸罩16橡胶圈的一端设置有co2管路19,所述co2管路19与呼吸罩16的进气管17内部相连通,用于接收呼吸罩16中非氧气软管15区域的气体,所述co2管路19远离呼吸罩16的一端设置有清洁罐20,所述清洁罐内设置有co2吸收剂,所述清洁罐20设置于自救器本体1中。
25.所述呼吸罩16上部边缘设置有吹气口21,所述吹气口21通过压缩空气管路22与压缩空气罐24相连接,所述压缩空气罐24的出气口处设置有供气阀23,所述压缩空气罐24设置于所述自救器本体1内部。
26.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为:当需要使用所述自救器时,按动开关卡扣3,打开上盖2,将呼吸罩16从自救器本体1中取出,将口具塞从口具18中取出,通过固定绑带将呼吸罩16固定于脸部,将口具18放入口中,椭圆形的口具片放在唇和牙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闭紧嘴唇,使之具有可靠的气密性。
27.然后逆时针转动手轮开关6,这时高压氧气从氧气瓶5流到减压器8内,经减压后的高压氧气通过定量供气阀9自动以不小于1.2l/min的流量输出到气囊12中,同时佩戴人员开始用嘴吸气,用鼻子呼气,呼吸的同时用手指按动补气压板11,补气压板11控制手动供气阀10的开度,使得高压氧气以不小于60l/min的流量进入到气囊12中,当气囊12完全鼓起时,手指离开补气压板11,这时手动供气阀10关闭,重新恢复到定量供气阀9的1.2l/min的进气流量,用于维持气囊12保持鼓起。当口具18、氧气软管15、气囊12组成的呼吸系统处于负压状态时,补气压板11向内收缩,压迫补气杆并打开补氧阀,高压氧气以不小于60l/min的流量进入到气囊12中,当气囊12鼓起时,补气压板11自动离开补气杆,补气停止。
28.佩戴人员吸气时,氧气从气囊12、呼吸阀14、口具18进入人体的口腔内;呼气时,co2从佩戴人员的鼻腔内进入到呼吸罩16中的非氧气软管15区域,然后通过co2管路19进入到清洁罐20中,最后被co2吸收剂所吸收。
29.在佩戴人员开始吸气的同时打开压缩空气罐24的供气阀23,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路22并最终从吹气口21中吹出,吹出的高压空气可以将佩戴人员的面部附近的烟雾吹散,同时可以给佩戴人员的面部降温,防止有毒烟雾以及火灾高温对佩戴人员的面部造成损伤。
30.在佩戴所述自救器到达安全位置后,应该立即关闭氧气瓶5的手轮开关6以及压缩空气罐24的供气阀23,然后将呼吸罩16按同一方向折叠好后再放入自救器本体4中并合上上盖2。
31.在携带所述自救器下井前,应该观察压力表7的指示值不得低于18mpa,在使用时要随时观察压力表7,以掌握耗氧情况以及撤离灾区的时间。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