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隐藏式保险柜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保险柜 隐藏 减速 开启 开锁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险柜领域,尤其指一种能实现电子锁的开锁器隐藏,以及锁舌减速开启的隐藏式家具保险柜。


背景技术:

2.传统的保险柜(箱)是一种特殊的容器,常用于放置重要或贵重物品,因此,在结构上具有很高的安全系数。 一般保险柜的开锁部分包括:锁闭控制机构和手动开启机构,锁闭控制机构主要以机械锁和电子锁为主,有密码、指纹、多种钥匙组合开锁等形式,而锁闭控制机构主要用于控制锁闩可活动的状态,开启机构则待锁闩可活动后,通过转动其把手使锁闩向内缩入,此时,柜门方可打开。
3.目前,开启机构的把手是直接与锁闩的滑动机构连接,通过转动方式促使滑动机构联动,间接的控制锁闩活动,此处,若箱体偏高、锁闩数量增加、在初始状态下,具有一定阻力,转动把时手会比较费力,特别多方锁定结构。因此,把手形状一般会设计成“l”型、“t”型和“十字”型的一种。此外,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613570y)公开一种保险箱门结构,见“具体实施例”的第四和第六自然段,该保险箱门使用时,需要通过锁心转动,带动锁板3、两侧门闩板4、下转块9、上下门闩6和7、联动杆10、连接板11和滑板12等构件联动实现门闩伸缩。由此可见,锁心部位相当于上述的开启把手,不同之处在于,开启把手无需额外钥匙,避免出现钥匙遗失、断裂等问题。
4.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也随之出现将保险柜、智能技术融合到家具柜上,形成家具式保险柜,这种家具式保险柜与传统家具柜一样,具有柜体、柜门、锁具及其开锁器等组件,其外观与家具柜别无二致,其中,锁具以电子锁为主,其开锁器一般凸起显露在柜体外部,这种外露于表面的开锁器的款式、颜色和风格完全与全统家具不匹配,并且影响了整体家具效果。并在搬运或者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碰撞损坏。此外,传统保险柜的开启把手的形状相对占用空间,与家具的设计风格不匹配,同时也限制了柜门的设计思路,影响家具整体的设计风格,若将开启把手设计成小把手,其转动开启柜门时,更加费力。
5.本发明人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相关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创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保险柜的开锁器和手动开启器与全统家具风格不匹配、容易损坏和手动开启费力等缺陷,提供一种既有开锁器隐藏功能,又能实现减速旋转开启的隐藏式的保险柜。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柜体,以及与之一侧铰接的柜门,所述柜门设有电子锁及与之电路连接的隐藏式开锁器,所述电子锁的锁闩连接使其活动的滑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动开启器,所述的隐藏式开锁器包括:盒体、滑动部,二者通过滑轨、按压锁扣连接,并能实现滑动部伸缩和按压弹出,而滑动部的表面还设有控制面板,
所述的手动开启器设于柜门,包括:相互啮合的小齿轮和大齿轮,小齿轮为输入端,与输出杆连接,输出杆连接把手,大齿轮为输出端,与传动杆连接,传动杆连接锁闩的滑动联动机构,此外,锁闩联动机构包括;马达驱动联动机构、把手旋转联动机构。
8.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开锁器以伸缩方式隐藏于柜体内,且二者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使整体呈现一体化,用户可通过按压弹出的方式显露开锁器及其控制面板,通过此隐藏方式能够解决开锁器外露所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手动开启器的小齿轮驱动大齿轮能实现减速、省力原理,使锁闩开启器旋转时更省力,基于此,手动开启器的输入端的把手可以设置各种形状或拉手形状,使家具式保险柜的外观设计思路更宽广,与全统家具风格匹配。
9.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把手同为柜门的拉手。该优选技术方案中,柜门的拉手兼为手动开启器的把手结构,可节省成本,使柜门表面设计风格更简洁和规整。
10.更进一步的,滑轨为两条滑杆,该两条滑杆分别与两个滑孔配合,实现直线滑动并由其限制行程。该优选技术方案中,滑杆和滑孔配合实现直线滑动,使滑动部更加伸缩更加顺畅和稳定,而且二者之间构成行程限制,无需额外增加行程约束结构。
11.更进一步的,滑动部的后部还设有至少两个与盒体抵触的弹簧。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按压锁扣自身的弹力较小,滑动部弹出一小部分后,需要借助手把滑动部拉出,使其控制面板显露出来,因此,该处的弹簧能进一步增强弹力,使滑动部带有控制面板的部分一次完成弹出动作,提高便捷性。
12.更进一步的,盒体和滑动部之间还设置缓冲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该处的缓冲器能达到减缓滑动部伸缩的速度,递减缓冲力,保护滑动部及其滑轨。
13.更进一步的,缓冲器包括:阻尼齿轮和直线齿条,阻尼齿轮与直线齿条啮合运动。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阻尼齿轮和直线齿条的配合方式,除了起到缓冲作用外,还能为滑动部提供辅助的伸缩导向,使其伸缩滑动更加稳定。此外,阻尼齿轮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能有效降低开启或关闭时噪音。
14.更进一步的,滑动部的前部立面设有图案层。该处的图案层的设置可以为商业标志或者其他图案,不外露、不影响整体美观,由此,可以起到伪装作用,让他人无法快速找到正确的开锁的位置,延误不法行为的实施,增强防盗作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电子锁的开锁器暴露在外,实现完全隐藏开锁器的目的,隐匿性强,提高整体融合度,有效减少外力或物体对开锁器的破坏,其操作简单、方便,控制精准、流畅。同时,手动开启器能实现减速旋转,当开启锁闩时,更加省力和轻松,而且,手动开启器的把手设计不限于传统的把手形状,实现把手形式多元化设计,以及实现匹配家具整体风格的目的,提升家具风格的配合度和协调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隐藏式开锁器结构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开启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柜体31,与柜体一侧铰接的柜门32,其中,柜门设有电
子锁、隐藏式开锁器34和手动开启器33,其中,电子锁设于柜门的背部,电子锁的锁闩与柜体配合进行柜门锁闭,锁闩由滑动联动机构控制伸缩,该滑动联动机构可采用已知的各种技术方案实现。
20.参照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隐藏式开锁器34包括:盒体1和滑动部2,盒体的前端设有一开口,开口处设有一个按压锁扣11,该按压锁扣采用公知产品,包括:壳体和伸缩夹头,伸缩夹头的前部为夹口,其后部有复位弹簧,此外,伸缩夹头和壳体之间还有行程锁扣结构。当按下伸缩夹头后,其夹口向内缩并锁定位置,再次按压,伸缩夹头在复位弹簧的阻力下弹出,其夹口松开,完成解锁动作。盒体的开口处还设有内面框5和外面框6,该内、外面框与盒体通过螺纹固定,其中,外面框的上部还延伸出一盖板7,盖板盖于盒体的顶面。盒体的内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立起的滑孔10。另外,该处隐藏式开锁器的盒体也可以作为柜门的一部分,形成一体化结构设计。
21.上述的滑动部2为内盒体,该内盒体如抽屉般的方式从盒体1的开口处嵌入, 内盒体的前端内侧面设有与按压锁扣的伸缩夹头对应的扣头3,二者配合后可以实现按压式锁扣或者解锁。内盒体的底面与两个滑孔10对应处设有两条滑杆12,每条滑杆穿过其对应的滑孔后,其两端固于内盒体的底面,从而实现滑动和行程限制的作用。该处的滑杆和滑孔构成了滑轨机构,滑轨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已知直线滑轨实现,例如:滑槽、滑条导轨;钢珠滑轨等。内盒体的后部设有两个弹簧13,该两个弹簧分别设于下方左侧和上方右侧,弹簧套于弹簧柱上,配合套筒9形成弹簧的抵触压缩和复原,该处的弹簧柱设于盒体后部内侧,可嵌入套筒内,而套筒设于内盒体后部。 内盒体的表面为控制面板8,控制面板配合设于内盒体内部的控制电路实现电子锁启闭控制,其中,控制面可以为数字密码、指纹识别、脸谱识别或者芯片识别等控制或感应装置。
22.内盒体前部的立面还设有图案层4,图案层可为商业标识、标志或者其他装饰性图案,不外露、不影响整体美观,由此,可以起到伪装、误导作用,延误他人解锁时间。
23.上述的盒体的内部还可以包括:由阻尼器和直线齿条构成的缓冲器,缓冲器设于盒体1和滑动部2之间,其中,阻尼器设有阻尼齿轮,并固于滑动部后部底侧,而直线齿条固于盒体内或者二者为一体成型,与阻尼齿轮处于相互啮合状态,阻尼齿轮以直线齿条为限啮合运动。
24.参照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手动开启器34包括一盒体21,盒体的正面设有第一通孔,盒体的背面设有一底盖24,并与之固定连接,底盖的表面设有第二通孔。盒体的内部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处于底盖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容置槽上分别设置小齿轮23和大齿轮22,并且二者相互啮合。小齿轮23为输入端,起到传动齿的作用,小齿轮的内孔与一端穿过第一通孔的输入杆27以键槽方式连接,而输入杆的另一端(即控制端)穿过柜门与把手连接,该处的把手同为柜门拉手。大齿轮22为输出端,起到输出齿作用,大齿轮的内孔与一端穿过第二通孔的输出杆25以键槽方式连接,输出杆的另一端设有一圆形连接部26,该圆形连接部末端固定有以连接杆为轴心旋转的拨动杆,拨动杆连接锁闩的滑动联动机构。另外,该处锁闩开启器的盒体也可以作为柜门的一部分,形成一体化结构设计。
25.上述的手动开启器能实现减速旋转,开启锁闩时,更加省力和轻松,而且,手动开启器的把手设计不限于传统的把手形状,实现把手形式多元化设计,以及实现匹配家具整体风格的目的,提升家具风格的配合度和协调性。例如:手动开启器可以为盖状、门柜或者
抽屉拉手等部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