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葛氏鲈塘鳢人工池塘受精卵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受精卵 池塘 采集 水产养殖 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葛氏鲈塘鳢人工池塘受精卵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2.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属于沙塘鳢科,鲈塘鳢属,俗称“老头鱼”。作为典型耐寒水体鱼类代表性品种。随着对该鱼“味美、刺少、肉质细嫩、口感独特”等商品特性的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消费需求日益增长,该鱼已成为北方高寒地区极具潜力的特色养殖对象。由于葛氏鲈塘鳢不易通过人工挤压腹部获得性产物,因此在研究清楚葛氏鲈塘鳢受精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适用于利用仿生学方法构建人工鱼巢来获得该鱼受精卵。
3.人工集卵的方式在其他鱼类已存在,但对葛氏鲈塘鳢来说,均存不适用。例如,借鉴泥鳅等利用“废旧车胎”来采集卵的方式,葛氏鲈塘鳢因为产卵量较大,极易造成局部缺氧,进而导致受精卵发眼前80%以上的死亡率;再例如,借鉴鲤科鱼水体密布“棕榈皮”采集卵的方式,葛氏鲈塘鳢底层栖息习性和领地行为导致采集卵的效率极差(不足30%)。如何实用新型一种既可以有效保障葛氏鲈塘鳢受精卵成活率、又可以充分提高集卵片利用效率的技术方法,成为该鱼规模化所须解决的关键一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葛氏鲈塘鳢采用棕榈皮或废旧车胎集卵,棕榈皮和橡胶车胎的透气性差,受精卵局部缺氧死亡,导致采集卵的效率不足30%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葛氏鲈塘鳢人工池塘受精卵采集装置。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葛氏鲈塘鳢人工池塘受精卵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和集卵槽(2),集卵槽(2)包括矩形框体(21)和集卵片(22),集卵片(22)设置在矩形框体(21)的底部,支撑框架(1)由三根支撑柱(11)构成三角框体,每两根支撑柱(11)之间由上至下水平设置有三根横杆(12),三根横杆(12)将支撑框架(1)分为两层,分别为上层(13)和下层(14),上层(13)设置有6~9个集卵槽(2),下层(14)设置有9~15个集卵槽(2)。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11)与横杆(12)的夹角α为30
°
~60
°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选取尼龙布做为集卵材料,尼龙布的透气性有效解决了受精卵局部缺氧导致的死亡问题,又通过集卵槽的设计和pvc支撑框架角度的设计和分层布置集卵槽的方式,有效提高了集卵效率和水体的利用率。该集卵装置高效保障了葛氏鲈塘鳢受精卵的批量采集。
10.2、集卵槽集卵效果较高,实验结果表明,集卵效率在50%以上,而常用的棕榈皮的集卵效率则在30%以下。
11.3、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水体空间利用率,按照200平方米底面积、水深1米的池塘作
为采卵池来计算。放置采卵亲鱼300组(1组:1尾雌鱼2为雄鱼),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得到20万粒发眼卵,而同样300组亲鱼产卵池,通过普通吊挂棕榈皮的方式仅得到了6万粒发眼卵。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技术一种葛氏鲈塘鳢人工池塘受精卵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集卵槽(2)的立体图;
14.图3是支撑框架(1)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支撑框架1和集卵槽2,集卵槽2包括矩形框体21和集卵片22,集卵片22设置在矩形框体21的底部,支撑框架1由三根支撑柱11构成三角框体,每两根支撑柱11之间由上至下水平设置有三根横杆12,三根横杆12将支撑框架1分为两层,分别为上层13和下层14,上层13设置有6~9个集卵槽2,即上层13的每侧上下两横杆12之间设置有2~3个集卵槽2,下层14设置有9~15个集卵槽2,即下层14的每侧上下两横杆12之间设置有3~5个集卵槽2。
16.所述支撑柱11与横杆12的夹角α为30
°
~60
°
。支撑柱11与横杆12的夹角低于30
°
则不便于对集卵槽2观测,支撑柱11与横杆12的夹角高于60
°
采卵效果极差。所述支撑柱11与横杆12的夹角α为45
°
。这个角度采卵效果最佳。
17.本实施方式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8.步骤一、处理集卵片22:采用深色尼龙布片作为集卵片22,尼龙布片沸水浸泡1小时,晾晒至干透,再用浓度5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
19.步骤二、组装集卵槽2:将尼龙布片通过按钉固定在矩形框体21的底部;
20.步骤三、组装采集装置:上层13中的每侧上下两横杆12之间设置有2~3个集卵槽2,下层14中的每侧上下两横杆12之间设置有3~5个集卵槽2,且集卵槽2利用两端的系绳固定在相对应的横杆12上,下层14中的每侧上下两横杆1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4个集卵槽2;
21.步骤四、安置采集装置:将采集装置投置水中,即将三根支撑柱11的底部插入泥中;根据水体面积和产卵亲鱼数量投置一定数量的采集装置;
22.步骤五、采集受精卵:安置采集装置后,每2~3天观测1次采集装置,当受精卵出现眼点后,将集卵槽2从支撑框架1上取出移入孵化池进行孵化,等待受精卵全部破膜,至此,完成葛氏鲈塘鳢人工池塘受精卵采集。受精卵采集完成后,将集卵片22拆下并清洗晾晒,不要留下鱼腥味,以防止蚂蚁和老鼠破坏,同时将支撑框架1拆解并清洗,收集全部组件,以备下次使用。
23.选用废旧轮胎、空心砖、棕榈皮和尼龙布片等四种不同集卵材料进行集卵实验:
24.实验选取了附着率(%)和胚胎发眼率(%)两个评价指标来进行比较,每种集卵材料设置了30个卵槽,实验结果见表1:
25.表1
[0026][0027]
从表1的实验结果可看出,附着率和发眼率效果最差的是空心砖组,而废旧轮胎和棕榈皮介于中间。胚胎发眼率最高的组别出现在棕榈皮组,但尼龙布片组与棕榈皮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而其他两组的胚胎发眼率则显著降低(p<0.05)。这是由于轮胎和空心砖透气性差和局部水体流动性差导致因缺氧而产生受精卵胚胎死亡。结论,“尼龙布料”是作为集卵片来制作集卵槽最佳材料。
[0028]
对选用的集卵槽进行实验:
[0029]
对集卵槽的大小进行优化。根据已知葛氏鲈塘鳢亲鱼大小区间(18cm

26cm)及其所产受精卵的附着面积(14
‑‑
30cm2)大小来设计对应的集卵槽大小范围。利用木方制作的矩形框体21,该结构四周为木板,顶部开口,底部固定集卵片,集卵片为尼龙布片。实验结果见表2:
[0030]
表2
[0031][0032]
从表2的实验结果显示,葛氏鲈塘鳢不易在较为开阔的集卵槽(40x60 x10cm)上产卵,而较小规格的产卵槽由于容易导致所产受精卵溢出集卵布片也不适合,所以集卵槽的大小易控制在20x30 x10cm——30x50 x10cm间。
[0033]
对选用的支撑框架进行实验:
[0034]
考虑到葛氏鲈塘鳢“底栖、隐蔽产卵、护卵”的生物学特性,设计了实验来验证水体中集卵槽放置角度对集卵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3:
[0035]
表3
[0036][0037]
从表3的实验结果显示,垂直置于水体中的集卵巢几乎没有1尾鱼进行产卵,而随着集卵巢角度的降低,集卵效率显著提高。考虑到实际生产观测过程中水下探头的可操作
性,集卵槽的角度建议设置在倾斜30℃
‑‑
60℃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