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园林景观透水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2: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道路 透水 园林景观 园林 结构


1.本技术涉及园林道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景观透水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园林道路是联系建筑、景区的纽带,通过交通组织把各分散点组成有机的整体,达到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功效。目前园林道路多为不透水材料构成,例如花岗岩、鹅卵石、青石板、原石汀步、荷兰砖等,很多道路的基层多铺设混凝土层、灰土层等,这些垫层均不能透水,且道路两侧必须设计道路排水系统,以防止路面积水。特别是山体边的道路,需要在道路两边设计排水渠。由于路面基层不透水,水流无法渗入,基层在排水不利情况下,容易变形导致路面破损。
3.公开号为cn10968058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水园林道路结构,包括刚性路基层、弹性层、碎石层、粗砂层和鹅卵石层,弹性层位于刚性路基层的上方,碎石层位于弹性层的上方,粗砂层位于碎石层的上方,鹅卵石层位于粗砂层的上方,碎石层的底部设有若干根排水管,排水管沿着园林道路的长度方向设置。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雨天,雨水直接通过鹅卵石层、粗砂层和碎石层,流入排水管并排至水池中,存在浪费雨水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雨水的直接排放造成雨水的浪费,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景观透水道路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园林景观透水道路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园林景观透水道路结构,包括路基,所述路基中设有透水层,所述透水层和路基的基底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路基的基底上沿路基的长度方向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靠近透水层的一侧设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和排水管内部连通,所述路基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种植渠,所述种路基的侧壁上开设有平流孔,所述种植渠通过平流孔和路基内部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一部分雨水直接落在种植渠中一部分雨水透过透水层并通过通水槽流到排水管中,然后通过排水管流至外界河道进行,另一部分雨水留在路基中,种植渠和路基内部连通,种植渠和路基内部的雨水能够为种植渠中的水生植物提供生存的必要条件,从而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达到减少雨水浪费的目的。
9.优选的,所述透水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的行走层、过滤层和钢网层,所述钢网层的横截面呈中间低两边高的形态倾斜设置,所述钢网层的低端处位于通水槽的正上方。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量过大时,雨水大部分能够顺着钢网层的斜面流到排水管中,再从排水管排至外界,使园林景观透水道路结构具有一定的降洪能力。
11.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存水板,所述存水板呈倾斜设置,两个所述存水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存水板的低端处和路基的底部相连。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水板的设置能够对落在路基中的水进行导向,使路基
中的水较为集中的靠近种植渠,为种植渠提供雨水。
13.优选的,所述存水板上开设有溢流条孔,所述存水板上铰接有用于遮挡溢流条孔的盖板,所述盖板上通过浮绳连接有浮球,所述路基的底部开设有渗漏孔,所述渗漏孔位于存水板的正下方。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过大时,雨水来不及从通水槽流入排水管中排走,路基中的液面继续上涨,从而带动浮球上浮,浮球通过浮绳带动盖板翻转,雨水依次通过溢流条孔和渗漏孔渗入地面,降低排水管降洪压力的同时,能够对地下水进行补充。
15.优选的,所述存水板的铰接处设有扭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扭簧能够减小盖板打开的可能性,使路基中的雨水较好的被保存。
17.优选的,所述路基的内侧壁上设有过滤布。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布能够对种植渠的流到路基中的雨水进行过滤,减小种植渠中的泥土和杂物流到路基中的可能性,同时能够减小种植渠中的泥土流失的可能性。
19.优选的,所述种植渠上设有进水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下雨时,可以通过进水管对种植渠中的水量进行补充,减小植物缺水死亡的可能性。
21.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浮球阀。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球阀能够控制进水管对种植渠中进行补水,无需人为对种植渠中的水量进行补充的同时,当种植渠中的水位上升以后,浮球阀上的浮球随之浮起,从而切断外界水源的供入,避免浪费水源。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下当下雨时,一部分雨水直接落在种植渠中一部分雨水透过透水层并通过通水槽流到排水管中,然后通过排水管流至外界河道进行,另一部分雨水留在路基中,种植渠和路基内部连通,种植渠和路基内部的雨水能够为种植渠中的水生植物提供生存的必要条件,从而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达到减少雨水浪费的目的;
25.2.雨量过大时,雨水大部分能够顺着钢网层的斜面流到排水管中,再从排水管排至外界,使园林景观透水道路结构具有一定的降洪能力;
26.3.浮球阀能够控制进水管对种植渠中进行补水,无需人为对种植渠中的水量进行补充的同时,当种植渠中的水位上升以后,浮球阀上的浮球随之浮起,从而切断外界水源的供入,避免浪费水源。
附图说明
27.图1是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园林景观透水道路结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水平段和渗漏孔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路基;11、第一水平段;12、第一竖直段;121、过滤布;2、排水管;21、通水槽;3、种植渠;122、平流孔;4、行走层;5、过滤层;6、钢网层;51、粗砂层;52、细沙层;53、土工布;61、支撑钢筋;71、存水板;72、溢流条孔;73、盖板;74、支耳;75、转轴;76、扭簧;
77、浮绳;78、浮球;79、渗漏孔;81、种植层;82、水生植物;91、进水管;92、浮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园林景观透水道路结构。参照图1,一种园林景观透水道路结构包括路基1,路基1由混凝土浇注而成,路基1包括第一水平段11和第一竖直段12,第一竖直段12位于第一水平段11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一竖直段12的底端和第一水平段11一体成型设置。
33.参照图1和图2,路基1中设有透水层,透水层和第一水平段11之间留有间隙,第一水平段11沿路基1的长度方向设有排水管2,排水管2的长度方向和路基1的长度方向相同,排水管2连通外界河道,排水管2靠近透水层的一侧开设有通水槽21,通水槽21与排水管2内部连通。路基1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种植渠3,第一竖直段12的侧壁上开设有平流孔122,种植渠3通过平流孔122和路基1内部连通。
34.参照图1和图2,透水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行走层4、过滤层5和钢网层6,行走层4为鹅卵石层、过滤层5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铺设的粗砂层51、细沙层52和土工布53,土工布53铺设在钢网层6上表面,钢网层6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第一竖直段12上预埋有支撑钢筋61,钢网层6通过支撑钢筋61架设在两个第一竖直段12中间,钢网层6的横截面呈中间低两边高的形态倾斜设置,钢网层6的低端处位于通水槽21的正上方。
35.参照图1和图2,排水管2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存水板71,存水板71的长度和排水管2的长度相同,存水板71呈倾斜设置,两个存水板71的倾斜方向相反,存水板71的低端处和第一水平段11固定连接。存水板71沿存水板7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溢流条孔72,存水板71上铰接有多个用于遮挡溢流条孔72的盖板73,盖板73的与溢流条孔72一一对应设置。
36.参照图2和图3,存水板71上固定连接有支耳74,支耳74上转动连接有转轴75,盖板73和转轴75一体成型设置,转轴75上设有扭簧76,扭簧76的一端和转轴75相连,另一端和存水板71相连。
37.参照图1和图2,盖板73上通过浮绳77连接有浮球78,浮球78呈中空设置。第一水平段11上开设有渗漏孔79,渗漏孔79位于存水板71的正下方。
38.参照图1,种植渠3中铺设有种植层81,种植层81上栽种有水生植物82,例如菖蒲和水葱等。第一竖直段12上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过滤布121,用于减小种植渠3中的杂质和泥土流入路基1中的可能性。
39.参照图1,种植渠3的侧壁上连通有进水管91,进水管91的一端和外部水源连通,进水管91位于种植渠3内的一端上连接有浮球阀92。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园林景观透水道路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下雨时,一部分雨水直接落在种植渠3中一部分雨水落在行走层4上,落在行走层4上的雨水,依次被粗砂层51、细沙层52和土工布53过滤,过滤之后的雨水,一部分顺着钢网层6的斜面通过通水槽21流到排水管2中,然后通过排水管2流至外界河道,另一部分留在路基1中。因为种植渠3和路基1内部连通,随着雨量的增加,种植渠3中的液面和路基1内部的液面同时升高,当路基1内部的液面高于通水槽21时,雨水从通水槽21中溢流到排水管2中,然后通过排水管2流至外界
河道,落在路基1内部和种植渠3中的雨水能够为水生植物82提供生长的必要条件,从而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达到减少雨水浪费的目的。
41.当降雨量过大时,雨水来不及从通水槽21流至排水管2中,此时路基1内部的液面继续上涨,液面上涨带动浮球78向上移动,浮球78通过浮绳77带动盖板73打开,路基1内部的雨水通过溢流条孔72流至存水板71和第一水平段11之间的空隙中,并通过渗漏孔79流至地下,从而缓解排水管2的排水压力。
42.当长时间不下雨时,种植渠3中的水位降低,水位降低的同时,浮球78阀打开,进水管91将外界的水源接入到种植渠3中,对种植渠3进行补水,减小水生植物82缺水死亡的可能性。当种植渠3中的水位上升以后,浮球78阀关闭,从而切断外界水源的供入。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