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桥梁紧急防护支撑板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11: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支撑 桥梁 防护 紧急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板,具体是一种桥梁紧急防护支撑板。


背景技术:

2.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3.现有的对桥墩以及桥梁支撑的结构组成复杂,需要人工进行搭设,十分浪费时间,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无法及时进行支撑,且在使用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拆卸同样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紧急防护支撑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桥梁紧急防护支撑板,包括收纳板体,所述收纳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内部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体,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内部下表面一侧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部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转轴,且所述第二连接转轴的外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开槽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三收纳腔,且所述第三收纳腔与第一支撑杆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收纳腔下表面等间距开设有第二收纳腔,每个所述第二收纳腔的内部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转轴,每个所述第一连接转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
7.所述支撑板体与第一收纳腔内部下表面相邻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一支撑槽的数量与第一支撑杆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槽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二支撑槽,所述第二支撑槽的数量与第二支撑杆的数量相同。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体远离第一收纳腔的一侧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连接块,两侧所述连接块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钢线,两侧所述钢线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桩。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体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网,且所述金属网的内部穿插设置有加强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槽插合连接,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槽插合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板体的下表面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尺寸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三收纳腔的内部尺寸相适配。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收纳板体内部转动设置有支撑板体,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将支撑板体便捷地从收纳板体内部展开,并将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槽以及第二支撑槽进行插合连接,进行支撑,随后再将固定桩打入土壤,通过钢线对支撑板体的上端拉紧,使得支撑的效果更佳,整体的使用十分便捷,较传统的搭设支撑板而言,大大减少了搭设的复杂工作,且使用完成之后可以进行便捷的拆卸,同样省事省力,整体为一体化的设计,便于进行携带运输,在紧急时刻能够起到重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桥梁紧急防护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桥梁紧急防护支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桥梁紧急防护支撑板中支撑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收纳板体1、第一收纳腔2、第二收纳腔3、连接锥4、第一连接转轴5、第二连接转轴6、开槽7、第一支撑槽8、第二支撑槽9、第二支撑杆10、第一支撑杆11、支撑板体12、连接块13、钢线14、固定桩15、金属网16、加强筋17、第三收纳腔18。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桥梁紧急防护支撑板,包括收纳板体1,收纳板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收纳腔2,第一收纳腔2的内部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体12,第一收纳腔2的内部下表面一侧开设有开槽7,开槽7的内部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转轴6,且第二连接转轴6的外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1,开槽7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三收纳腔18,且第三收纳腔18与第一支撑杆11的数量相同,第一收纳腔2下表面等间距开设有第二收纳腔3,每个第二收纳腔3的内部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转轴5,每个第一连接转轴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0,支撑板体12与第一收纳腔2内部下表面相邻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一支撑槽8,第一支撑槽8的数量与第一支撑杆11的数量相同,第一支撑槽8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二支撑槽9,第二支撑槽9的数量与第二支撑杆10的数量相同,在收纳板体1内部转动设置有支撑板体12,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将支撑板体12便捷地从收纳板体1内部展开,并将第一支撑杆11以及第二支撑杆10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槽8以及第二支撑槽9进行插合连接,进行支撑,使用十分便捷。
21.请参阅图1,支撑板体12远离第一收纳腔2的一侧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连接块13,两侧连接块13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钢线14,两侧钢线1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桩15,将固定桩打入土壤,通过拉紧钢线14从而拉紧支撑板体12,对支撑板体12的上端进行拉紧,使得整体的支撑效果更佳。
22.请参阅图3,支撑板体12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网16,且金属网16的内部穿插设置有加强筋17,通过在支撑板体12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网16,能够增加支撑板体12的整体韧性,以及通过设置有加强筋17能够在支撑时避免支撑板体12弯曲设置断裂,大大增加了支撑的安全性。
23.请参阅图1,每个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分别与每个第一支撑槽8插合连接,每个第二支撑杆10的上端分别与每个第二支撑槽9插合连接。
24.请参阅图1,收纳板体1的下表面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锥4。
25.请参阅图1以及图2,每个第一支撑杆11的尺寸分别与每个第三收纳腔18的内部尺寸相适配。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7.使用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将支撑板体12便捷地从收纳板体1内部展开,并将第一支撑杆11以及第二支撑杆10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槽8以及第二支撑槽9进行插合连接,进行支撑,使用十分便捷,随后将固定桩打入土壤,通过拉紧钢线14从而拉紧支撑板体12,对支撑板体12的上端进行拉紧,使得整体的支撑效果更佳,通过在支撑板体12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网16,能够增加支撑板体12的整体韧性,以及通过设置有加强筋17能够在支撑时避免支撑板体12弯曲设置断裂,大大增加了支撑的安全性。
28.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