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产品部件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1: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打孔机 部件 产品


1.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孔机,具体是一种产品部件打孔机。


背景技术:

2.打孔机是由四大部分相互配合完成打孔过程,首先将材料移动到自动打孔机摄像头扫描区域,摄像头扫描到图像之后进行处理并给控制部分信号,控制部分收到信号之后,进一步的处理并控制传动部分动作,使冲头在平面上的x轴,y轴走位,完成走位动作之后气动部分开始工作,电磁阀控制气缸进行冲孔动作。自动打孔机打印刷定位孔,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快速,准确,效率高。
3.现有的产品部件打孔机在使用时一般直接将配件进行下压固定,在打孔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现象,稳定性不足,同时打孔机的集气管安装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时不便于调节管道末端的位置,灵活性不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产品部件打孔机。


技术实现要素:

4.一种产品部件打孔机,包括工作台、安装板、第一支撑柱、气动装置、第二支撑柱、压块、限位板、轴承和隔板;
5.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压块内部,所述隔板与所述压块的内侧壁固接,两个所述隔板之间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两端均通过所述轴承分别与两个所述隔板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套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压块的内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压块侧面,所述螺杆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压块转动连接,所述螺杆表面套接有第一斜齿轮,且所述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二斜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压块一端设有马达,所述马达与所述压块一端端面固接,所述马达输出轴末端贯穿至所述压块内部,所述马达输出轴末端套接有直齿轮,所述连接轴表面开有齿槽,且所述直齿轮与所述齿槽转动连接;
6.所述第二支撑柱一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侧面固接,所述气缸外端套接有活塞杆,所述气缸内部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活塞杆表面;所述活塞杆外端固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外端设有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外端转动连接,所述夹板侧面开有侧槽,且所述侧槽内部设有扭簧。
7.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后侧面固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顶端分别固接有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表面套接有安装架,所述气动装置与所述安装架外端固接,且所述气动装置底端与所述压块顶端固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柱顶端设有第二支撑板,且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柱顶端转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压块内部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两个所述螺杆,且两个所述螺杆呈对称分布。
10.进一步地,所述压块外侧设有所述限位板,所述螺杆外端与所述限位板内侧面固接,所述限位板表面开有螺纹孔,且所述螺杆与螺纹孔螺合。
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后侧面固接有导向杆,所述压块外侧面开有导向孔,且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导向孔。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固定能力且稳定性强的产品部件打孔机。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压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柱与夹板连接图;
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与夹板连接图。
18.图中:1、工作台,2、安装板,3、第一支撑柱,4、安装架,5、第一支撑板,51、夹板,511、侧槽,6、气动装置,7、第二支撑板,8、第二支撑柱,9、压块,91、导向孔,10、螺杆,11、限位板,12、导向杆,13、马达,14、第一斜齿轮,15、第二斜齿轮,16、轴承,17、隔板,18、直齿轮,19、连接轴,191、齿槽,20、活塞杆,21、弹簧,22、气缸,23、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1.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2.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3.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5.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产品部件打孔机,包括工作台1、安装板2、第一支撑柱3、气动装置6、第二支撑柱8、压块9、限位板11、轴承16和隔板17;
26.所述隔板17位于所述压块9内部,所述隔板17与所述压块9的内侧壁固接,两个所述隔板17之间设有连接轴19,所述连接轴19两端均通过所述轴承16分别与两个所述隔板17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轴19的两端均套接有第二斜齿轮15;所述压块9的内部设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贯穿所述压块9侧面,所述螺杆10通过所述轴承16与所述压块9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0表面套接有第一斜齿轮14,且所述第一斜齿轮14与所述第二斜齿轮15传动连接;所述压块9一端设有马达13,所述马达13与所述压块9一端端面固接,所述马达13输出轴末端贯穿至所述压块9内部,所述马达13输出轴末端套接有直齿轮18,所述连接轴19表面开有齿槽191,且所述直齿轮18与所述齿槽191转动连接;
27.所述第二支撑柱8一侧设有气缸22,所述气缸22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8侧面固接,所述气缸22外端套接有活塞杆20,所述气缸22内部设有弹簧21,且所述弹簧21套接于所述活塞杆20表面;所述活塞杆20外端固接有第一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5外端设有夹板51,所述夹板5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5外端转动连接,所述夹板51侧面开有侧槽511,且所述侧槽511内部设有扭簧23。
28.所述工作台1后侧面固接有安装板2,两个所述安装板2顶端分别固接有所述第一支撑柱3与所述第二支撑柱8,所述第一支撑柱3表面套接有安装架4,所述气动装置6与所述安装架4外端固接,且所述气动装置6底端与所述压块9顶端固接,通过所述气动装置6可为所述压块9工作提供动力;所述第二支撑柱8顶端设有第二支撑板7,且所述第二支撑板7与所述第二支撑柱8顶端转动连接,便于调节所述第二支撑板7的角度;所述压块9内部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两个所述螺杆10,且两个所述螺杆10呈对称分布,便于其内部结构的安装;所述压块9外侧设有所述限位板11,所述螺杆10外端与所述限位板11内侧面固接,所述限位板11表面开有螺纹孔,且所述螺杆10与螺纹孔螺合,通过所述限位板11可对所述部件进行定位;所述限位板11后侧面固接有导向杆12,所述压块9外侧面开有导向孔91,且所述导向杆12贯穿所述导向孔91,所述导向杆12可起到导向作用。
29.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产品部件放置在工作台1的表面,此时气动装置6工作会驱动压块9向底端运动,直至压块9的底端与产品部件的顶端接触,同时马达13会工作,马达13会驱动其末端的直齿轮18同步转动,直齿轮18会与齿槽191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连接轴19同步运转,此时在第一斜齿轮14与第二斜齿轮15的传动下会带动两个螺杆10运转,继而使得螺杆10与压块9侧面上的螺纹孔螺合,从而使得压块9顺着导向孔91移动,以此来将产品部件的外侧面进行夹持,便于打孔机的打孔机构对产品内侧面进行打孔;
30.然后打孔机设备的集气管道会放置在第二支撑板7的顶端,同时集气管道末端会卡合在第一支撑板5外侧,此时在扭簧23的作用下夹板51会与管道外侧夹持;继而通过气缸22工作可驱动活塞杆20向外端运动,弹簧21会被压缩,同时管道的外端会被推动,以此来调
节管道外端的位置,使用时更加灵活,稳定性强。
31.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32.1.本技术通过马达工作可带动两个螺杆同步转动,由于螺杆与压块侧面上的螺纹孔螺合,从而使得压块顺着导向孔移动,以此来将产品部件的外侧面进行夹持,便于打孔机的打孔机构对产品内侧面进行打孔;
33.2.本技术可将集气管道的外端卡合在第一支撑板外侧,此时在扭簧的作用下夹板会与管道外侧夹持,继而通过气缸工作可驱动活塞杆向外端运动,弹簧会被压缩,同时管道的外端会被推动,以此来调节管道外端的位置。
3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