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避免积水的建筑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2: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建筑 积水 排水 为避免 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积水的建筑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顶端由于长期暴露在环境中,在雨天天气中,雨水下落,容易造成积水,所以建筑物顶端一般都设置有排水结构,但市面上大多数建筑排水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3.不便于将积水排除,容易造成积水滞留,且不便于对积水进行再次利用,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积水的建筑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积水的建筑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面上大多数建筑排水结构不便于将积水排除,容易造成积水滞留,且不便于对积水进行再次利用,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积水的建筑排水结构,包括楼顶、限位盖、接雨板和外过滤网,所述楼顶的上侧安装有气泵,且气泵的外端连通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内侧安装有堵塞塞,且安装管的外端连通有限位盖,所述限位盖的下侧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外侧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外侧安装有接雨板,且集水箱的内侧安装有安装顶,所述安装顶的上侧安装有二次过滤网,且安装顶的内侧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外端连通有导管,且抽水泵的上端的导管顶端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二次过滤网的上侧设置有内过滤网,且内过滤网的下侧焊接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焊接固定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下端焊接固定有支撑块,所述内过滤网的外侧设置有外过滤网。
6.优选的,所述接雨板呈倾斜设置,且接雨板关于集水箱的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并且接雨板从上之下为由大到小等间距设置。
7.优选的,所述外过滤网的纵截面呈梯形,且外过滤网在集水箱上侧呈等间距设置。
8.优选的,所述内过滤网的纵截面呈梯形,且内过滤网与外过滤网呈等间距交错设置,内过滤网与限位板呈一一对应设置,且限位板的纵截面呈梯形。
9.优选的,所述二次过滤网与安装顶呈垂直设置,且安装顶呈倾斜设置,并且二次过滤网在安装顶上侧呈等间距设置。
10.优选的,所述堵塞塞的外表面与安装管的内表面呈贴合设置,且安装管的纵截面呈“z”字型,并且堵塞塞的宽度尺寸大于安装管竖直方向内径尺寸。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避免积水的建筑排水结构,能够将积水排除,避免积水滞留,且能够对积水进行再次利用,增加积水的利用率;
12.1、通过堵塞塞外表面与安装管内表面的贴合,使得气泵进行抽气时,能带动堵塞塞在安装管内滑动,从而利用限位盖造成虹吸,将集水箱内的积水从出水管处排除,避免积
水滞留;
13.2、通过外过滤网与内过滤网的等间距交错设置,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同时避免雨水滞留,且通过二次过滤网与安装顶之间的垂直设置和安装顶的倾斜设置,使得二次过滤网能够对雨水进行再次过滤,从而避免杂物对导管造成堵塞;
14.3、通过导管和抽水泵能够对集水箱内侧的未进行排出的积水进行再次利用,通过雾化喷头对积水进行雾化,从而对楼顶的最顶端进行降温,增加积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过滤网与安装顶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堵塞塞与安装管连接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楼顶;2、限位盖;3、接雨板;4、外过滤网;5、限位板;6、内过滤网;7、支撑杆;8、二次过滤网;9、安装顶;10、集水箱;11、雾化喷头;12、支撑块;13、出水管;14、导管;15、气泵;16、抽水泵;17、堵塞塞;18、安装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避免积水的建筑排水结构,包括楼顶1、限位盖2、接雨板3、外过滤网4、限位板5、内过滤网6、支撑杆7、二次过滤网8、安装顶9、集水箱10、雾化喷头11、支撑块12、出水管13、导管14、气泵15、抽水泵16、堵塞塞17和安装管18,楼顶1的上侧安装有气泵15,且气泵15的外端连通有安装管18,安装管18的内侧安装有堵塞塞17,且安装管18的外端连通有限位盖2,限位盖2的下侧设置有出水管13,且出水管13的外侧设置有集水箱10,集水箱10的外侧安装有接雨板3,且集水箱10的内侧安装有安装顶9,安装顶9的上侧安装有二次过滤网8,且安装顶9的内侧设置有抽水泵16,抽水泵16的外端连通有导管14,且抽水泵16的上端的导管14顶端安装有雾化喷头11,二次过滤网8的上侧设置有内过滤网6,且内过滤网6的下侧焊接固定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下端焊接固定有限位板5,且限位板5下端焊接固定有支撑块12,内过滤网6的外侧设置有外过滤网4;
22.如图1中,接雨板3呈倾斜设置,且接雨板3关于集水箱10的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并且接雨板3从上之下为由大到小等间距设置,使得接雨板3能够对雨水进行接收,同时减少雨水汇集后滴落的水量,将其汇总于集水箱10内,如图1和图4中,外过滤网4的纵截面呈梯形,且外过滤网4在集水箱10上侧呈等间距设置,便于对雨水进行过滤,内过滤网6的纵截面呈梯形,且内过滤网6与外过滤网4呈等间距交错设置,内过滤网6与限位板5呈一一对应设置,且限位板5的纵截面呈梯形,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同时避免雨水滞留;
23.如图1中,二次过滤网8与安装顶9呈垂直设置,且安装顶9呈倾斜设置,并且二次过滤网8在安装顶9上侧呈等间距设置,使得二次过滤网8能够对雨水进行再次过滤,从而避免
杂物对导管14造成堵塞,如图3中,堵塞塞17的外表面与安装管18的内表面呈贴合设置,且安装管18的纵截面呈“z”字型,并且堵塞塞17的宽度尺寸大于安装管18竖直方向内径尺寸,利用限位盖2造成虹吸,将集水箱10内的积水从出水管13处排除,避免积水滞留。
2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避免积水的建筑排水结构时,首先如图1和图4中,当雨水落下时,外过滤网4与内过滤网6的等间距交错设置,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同时避免雨水滞留,且通过限位板5与内过滤网6的一一对应和支撑块12与限位板5的焊接固定,能够增加内过滤网6的安装结构稳定性,同时通过限位板5的梯形纵截面,避免雨水滞留,通过支撑杆7的对称设置和支撑杆7的等间距设置,能够增加内过滤网6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内过滤网6能够支撑人体重量,便于后期进行维修,而通过接雨板3从上之下为由大到小等间距设置,使得接雨板3能够对雨水进行接收,同时减少雨水汇集后滴落的水量,再通过二次过滤网8与安装顶9的垂直设置,对雨水进行再次过滤,使其汇集于集水箱10内;
25.当集水箱10内雨水过多时,如图1和图3中,启动气泵15对安装管18内进行抽气,使堵塞塞17快速移动,从而使限位盖2将水吸入出水管13和安装管18内,随后关闭气泵15,同时出水管13与限位盖2之间形成虹吸,将集水箱10内的水进行排除,而当积水被保留时,天气炎热需对楼顶1上侧进行降温时,如图1和图2中,启动抽水泵16,将通过导管14进行抽取,再通过雾化喷头11进行雾化喷洒,进行降温,气泵15的型号为vrd
‑4‑8‑
12,抽水泵16的型号为tda75t,这就是该避免积水的建筑排水结构的使用方法。
26.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