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下水道防浮起的防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2: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浮起 防臭 下水道 市政工程 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下水道防浮起的防臭装置。


背景技术:

2.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而下水道是市政工程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有的市政工程下水道经常会流经大量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排入下水道中,时间长了易发出难闻的腐臭气味,同时气味容易通过下水道口溢出下水道外,给人们生活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3.针对上述问题,经检索,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城市道路下水道防臭装置(申请号为201720520490.7,申请日为2017.5.11),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下水道防臭装置,其结构边沿条、前面板、斜坡条、排水槽、防臭装置、锁紧螺丝、连接条、防臭盖、排水槽底部、后面板、加固条、防臭盖底座、排水口,面板通过边沿条与排水槽相连接,防臭盖与前面板通过连接条相连接,排水槽上设有斜坡条,后面板通过加固条与排水槽底部相连接,排水槽底部与排水口相连接,防臭装置与通过锁紧螺丝与防臭盖相连接,当有水流下来时,防臭板打开,水留到下水道里,当污水流完后,防臭板闭合,可以防止臭味散发出来。
4.但该申请案的不足之处在于:该防臭装置未设置有固定装置,因此在雨水充足的季节,因为流入下水道的水量较多,会出现污水反冲的现象,导致搭设于下水道口的防臭装置在水流的冲击下浮起,破坏了防臭装置正常使用。同时,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下水道进行清理时,该防臭装置不易取出,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下水道出现污水反冲时,设置在下水道的防臭装置会被污水冲开,使得防臭装置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水道防浮起的防臭装置包括引水主板和转动设置于引水主板的防臭挡板;
9.所述引水主板包括支撑环和转动设置于支撑环的若干支撑柄,所述支撑环内边缘的对称位置密封设置有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远离支撑环的边缘相互交错,且上导流板的边缘位于下导流板的上方;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同一侧的边缘密封连接有侧导流板,所述侧导流板靠近支撑环的边缘与支撑环的内边缘密封连接;
10.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相互交错的边缘和两块侧导流板之间形成有排水口;
11.所述防臭挡板覆盖设置于所述排水口上,所述防臭挡板靠近上导流板的边缘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防臭挡板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于两块侧导流板之间,所述防臭挡板
设置有浮力件,所述浮力件提供的最大浮力在所述转动轴处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防臭挡板重力在所述转动轴处产生的力矩。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柄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支撑环的两侧;所述支撑柄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环的一对转动支座和转动设置于一对所述转动支座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垂直于转动杆设置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用于抵触下水道的内壁,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动支座到下水道内壁的距离。
13.优选的,所述防臭挡板的边缘与排水口的轮廓相配合,所述防臭挡板靠近上导流板的边缘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于两块侧导流板之间;所述浮力件设置于防臭挡板远离排水口的表面,且所述浮力件固定设置于防臭挡板远离转动轴的位置。
14.优选的,所述浮力件呈半圆柱状,且所述浮力件的长方形表面固定设置于防臭挡板。
15.优选的,所述侧导流板与上导流板之间的连接处呈弧形设置,所述侧导流板与下导流板之间的连接处同样呈弧形设置;所述上导流板远离支撑环的边缘低于支撑环所在的平面。
16.优选的,所述支撑环外边缘的轮廓与下水道的内壁相配合。
17.3.有益效果
18.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水道防浮起的防臭装置,包括引水主板和转动设置于引水主板的防臭挡板。所述引水主板包括支撑环和转动设置于支撑环的若干支撑柄,所述支撑环内边缘的对称位置密封设置有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远离支撑环的边缘相互交错。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同一侧的边缘密封连接有侧导流板,所述侧导流板靠近支撑环的边缘与支撑环的内边缘密封连接。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相互交错的边缘和两块侧导流板之间形成有排水口,所述防臭挡板覆盖设置于所述排水口上。所述防臭挡板设置有浮力件,所述浮力件能提供的最大浮力略大于所述防臭挡板的重力。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的优点,当出现污水反冲的情况时,浮力件能带动防臭挡板浮起,平衡防臭装置两侧的水压,同时支撑柄抵住下水道内壁防止防臭装置滑动,具有稳固地固定于安装位置的优点。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臭装置的俯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臭挡板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臭挡板浮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23.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24.100、引水主板;110、支撑环;120、支撑柄;121、支撑杆;122、转动杆; 123、抵触杆;124、转动支座;130、上导流板;140、下导流板;150、侧导流板;160、排水口;200、防臭挡板;210、浮力件;220、加强筋;230、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实施例1
29.参照附图1

附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下水道防浮起的防臭装置包括引水主板100和转动设置于引水主板100的防臭挡板200,所述引水主板100用于接引从防臭装置上方流入的污水,所述防臭挡板200用于阻止防臭装置下方的臭气蔓延到防臭装置上方。
30.所述引水主板100包括支撑环110和转动设置于支撑环110的若干支撑柄 120。在安装防臭装置的过程中,先支撑环110搭设在检查井内壁上的周向凸起,然后将若干所述支撑柄120转动至检查井的内壁上,使得支撑柄120抵触支撑于内壁上,在支撑柄120的支撑作用下,使得防臭装置不易被反冲的污水冲开,同时便于防臭装置的拆卸。所述支撑环110内边缘的对称位置密封设置有上导流板130和下导流板140,所述上导流板130和下导流板140远离支撑环110的边缘相互交错,且该上导流板130的边缘位于下导流板140的上方;所述上导流板130和下导流板140同一侧的边缘密封连接有侧导流板150,所述侧导流板 150靠近支撑环110的边缘与支撑环110的内边缘密封连接,所述上导流板130 和下导流板140相互交错的边缘和两块侧导流板150之间形成有排水口160。使得上导流板130、下导流板140和侧导流板150能将从防臭装置上方流下污水引流至排水口160处,然后从排水口160流入防臭装置下方的下水管道。
31.所述防臭挡板200覆盖设置于所述排水口160上,所述防臭挡板200靠近上导流板130的边缘内设置有转动轴230,所述防臭挡板200通过所述转动轴 230转动设置于两块侧导流板150之间,所述防臭挡板200设置有浮力件210,所述浮力件210提供的最大浮力在所述转动轴230处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防臭挡板200重力在所述转动轴230处产生的力矩。使得当下水管道污水反冲,污水没过浮力件210时,浮力件210能在污水的浮力作用下带动防臭挡板200浮起,使得覆盖在排水口160的防臭挡板200与排水口160分离,从而污水能在排水口160自由流通,使得防臭装置受到污水的浮力和冲击力大大减少,有利于防臭装置固定于安装位置。
32.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柄120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支撑环110的两侧;所述支撑柄120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环110的一对转动支座124和转动设置于一对所述转动支座
124的转动杆122,所述转动杆122的两端均垂直于转动杆122设置有支撑杆121,两个所述支撑杆121远离转动杆122的一端连接有抵触杆123,所述抵触杆123用于抵触检查井内壁,所述抵触杆123采用防滑材料设置,增大抵触杆123与检查井内壁的摩擦力,使得抵触杆123更稳固地抵触于检查井内壁,所述支撑杆121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动支座124到下水道内壁的距离,使得抵触杆123抵触于检查井内壁时支撑杆121于检查井内壁呈锐角设置,在支撑杆121和抵触杆123的支撑作用下,防臭装置无难以在检查井内壁滑动,同时两个支撑杆121和抵触杆123连接形成凹形杆状,便于安装工人提拉抵触杆123,便于工人安放或提取防臭装置。
33.在优选方案中,所述防臭挡板200的边缘与排水口160的轮廓相配合,所述防臭挡板200靠近上导流板130的边缘内设置有转动轴230,所述转动轴230 转动设置于两块侧导流板150之间,当防臭装置上方没有污水流入时,防臭挡板200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排水口160紧密贴合,阻挡防臭装置下方的臭气蔓延至防臭装置的上方,当防臭装置上方有污水流入时,污水在排水口160聚集,在污水的重力作用下,推动防臭挡板200转动,使得防臭挡板200与排水口160 产生缝隙,从而污水从该缝隙中流入下水管道内;
34.所述浮力件210设置于防臭挡板200远离排水口160的表面,且所述浮力件210固定设置于防臭挡板200远离转动轴230的位置;所述防臭挡板200设置有浮力件210的表面还设置有加强筋220,所述浮力件210与防臭挡板200连接的边缘处均设置有加强筋220。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加强筋220能防止防臭挡板200产生形变,从而避免防臭挡板200与排水口160产生缝隙,保障防臭挡板200的防臭效果,同时所述加强筋220有利于将浮力件210稳固于防臭挡板 200上。
35.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浮力件210呈半圆柱状,且所述浮力件210的长方形表面固定设置于防臭挡板200。
36.在优选方案中,所述侧导流板150与上导流板130之间的连接处呈弧形设置,所述侧导流板150与下导流板140之间的连接处同样呈弧形设置;所述上导流板130远离支撑环110的边缘低于支撑环110所在的平面,使得上导流板 130和侧导流板150均向排水口出倾斜,从而能使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导流至排水口。
37.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环110外边缘的轮廓与检查井的内壁相配合,便于支撑环110紧密地与检查井的内壁贴合,防止污水或者臭气从支撑环110外边缘和检查井内壁的缝隙中流通。
3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