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偏心集水泄水孔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泄水 偏心 集水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泄水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偏心集水泄水孔。


背景技术:

2.基坑开挖时需要考虑到排水问题,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保障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基坑排水一般包括明沟排水、井点降水和盲沟排水等,当开挖基础不深或水量不大时,从坑壁、坑底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泄水孔排出,一般泄水孔内充填一部分砂和卵石,形成滤水层,防止土体流失,但这种方式土体流失依然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偏心集水泄水孔。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偏心集水泄水孔,包括排水管(1)、滤水塞(3)和土工布(5),其特征是:滤水塞(3)剖面呈不对称u型,排水管(1)斜穿进滤水塞(3)偏心凹槽内,在排水管(1)和滤水塞(3)之间置有土工布(5),滤水塞(3)由高渗透率的无砂混凝土制成。
5.所述滤水塞(3)剖面呈不对称u型,底面总直径275mm,两侧立面高200

300mm,其中左侧立面宽50mm,右侧立面宽150mm,凹槽底面直径100mm。
6.所述滤水塞(3)与排水管(1)之间用砂浆(4)填塞密实封口。
7.所述排水管(1)直径75mm,长500mm。
8.所述排水管(1)采用pvc材质。
9.所述排水管(1)下部均匀布置有直径10mm的小孔(2),小孔(2)布置范围高度与u型滤水塞(3)两侧立面高度一致。
10.所述土工布(5)内嵌铺设于滤水塞(3)凹槽内并完全覆盖滤水塞(3)的两侧立面顶端。
11.本实用新型优点是:采用由无砂混凝土制成的滤水塞(3)套箍在排水管(1)上,使水尽可能都汇聚于排水管(1)内流出,滤水塞(3)凹槽的槽底不会存水;本实用新型结构适用于基坑边坡中下部,利用无砂混凝土内部的很多开放空隙,确保残留地下水能通过,防止泥沙溢出,且具有反滤防渗的土工布(5)置于排水管(1)和滤水塞(3)之间,避免排水管(1)淤塞而影响排水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置于基坑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15.图4是土工布示意图。
16.其中1. 排水管,2. 小孔,3. 滤水塞,4.砂浆,5. 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17.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18.一种新型偏心集水泄水孔,包括排水管(1)、滤水塞(3)和土工布(5),其特征是:滤水塞(3)剖面呈不对称u型,排水管(1)斜穿进滤水塞(3)偏心凹槽内,在排水管(1)和滤水塞(3)之间置有土工布(5),滤水塞(3)由高渗透率的无砂混凝土制成。
19.合适水灰比的无砂混凝土按尺寸预制成型并养护后,滤水塞(3)即制作完成。基坑开挖时在边坡中下部附近泄水孔位置处预埋滤水塞(3),滤水塞(3)外倾5%;沿着滤水塞(3)凹槽内嵌铺设土工布(5)并完全覆盖滤水塞(3)的两侧立面顶端。提前按尺寸制作的排水管(1)将布有小孔(2)的一端斜穿进已铺设土工布(5)的滤水塞(3)凹槽内,保证5%倾斜度,随后排水管(1)的另一端露出基坑边坡250mm左右。在排水管(1)和滤水塞(3)两侧立面顶端的土工布(5)之间用砂浆(4)填塞密实封口以防渗漏,由于滤水塞(3)内无砂混凝土存在的大量孔隙,使水在孔隙中流过后透过排水管(1)上的进水口及小孔(2)汇入排水管(1)泄出。
20.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新型偏心集水泄水孔可按2

3m的间距均匀设置。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偏心集水泄水孔,包括排水管(1)、滤水塞(3)和土工布(5),其特征是:滤水塞(3)剖面呈不对称u型,排水管(1)斜穿进滤水塞(3)偏心凹槽内,在排水管(1)和滤水塞(3)之间置有土工布(5),滤水塞(3)由高渗透率的无砂混凝土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偏心集水泄水孔,其特征是:所述滤水塞(3)剖面呈不对称u型,底面总直径275mm,两侧立面高200

300mm,其中左侧立面宽50mm,右侧立面宽150mm,凹槽底面直径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偏心集水泄水孔,其特征是:所述滤水塞(3)与排水管(1)之间用砂浆(4)填塞密实封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偏心集水泄水孔,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1)直径75mm,长5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偏心集水泄水孔,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1)采用pvc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偏心集水泄水孔,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1)下部均匀布置有直径10mm的小孔(2),小孔(2)布置范围高度与u型滤水塞(3)两侧立面高度一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偏心集水泄水孔,其特征是:所述土工布(5)内嵌铺设于滤水塞(3)凹槽内并完全覆盖滤水塞(3)的两侧立面顶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偏心集水泄水孔,包括排水管(1)、滤水塞(3)和土工布(5),其特征是:滤水塞(3)剖面呈不对称U型,排水管(1)斜穿进滤水塞(3)偏心凹槽内,在排水管(1)和滤水塞(3)之间置有土工布(5),滤水塞(3)由高渗透率的无砂混凝土制成。本实用新型采用由无砂混凝土制作的滤水塞(3)套箍在排水管(1)上,使水尽可能都汇聚于排水管(1)内流出,滤水塞(3)凹槽的槽底不会存水;本实用新型结构适用于基坑边坡中下部,便于残留地下水排出,且具有反滤防渗的土工布(5)置于排水管(1)和滤水塞(3)之间,避免排水管(1)的淤堵,使泄水孔排水效果更佳,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勇 李炳林 耿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滨州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7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