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内模收张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成型 烟道 机构 内模收张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道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内模收张机构。


背景技术:

2.烟道在建筑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广泛应用于居民住宅楼的排烟气道,随着烟道行业的不断发展,手工烟道正逐步被机制烟道取代,目前市场上的烟道机多种多样;近些年,烟道设备全自动生产线得到了广泛应用,cn106142332b公开了两面板可伸缩内模烟气道震铸机。该机包括手柄、内模机构、外模机构、外模机架、出模机架、震动泵、弹性支撑组成。其中内模机构的成型机构由上、下两块面板构成,上面板为“一”字型,其左、右两端向下翻边,下面板由一块面板弯成前、后和底3面,呈“u”字型,其左、右两端板的顶部向里翻边,与上面板的下翻边部分构成动配合,内模机构内部的收缩机构由一对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和多组拉杆实现内模的收缩和展开,外模的侧板与底板间设有密封条。外模支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导向块、限位块和轴承。出模机架上方设有托锟、下方设有滚轮,滚轮与导轨构成动配合。
3.上述专利可伸缩的内模机构,虽然内模盖板的两侧边向下翻边,“u”型内模底板的两竖直侧边的上端部向里折边,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液体浆料通过内模上的缝隙造成漏料的概率,但是内模盖板的下翻边构成动配合必然还有缝隙存在,无法完全避免漏料的情况出现,一旦漏料必将损坏内模中的机构,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无缝设计、避免漏料的内模收张机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内模收张机构,包括矩形筒体,所述的矩形筒体的四周为无缝结构,所述矩形筒体的一面或相对的两面为薄型钢板,所述薄型钢板的内侧固定有拉伸板,所述拉伸板与收张机构相连接。
7.所述薄型钢板的内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为两段,两段支撑板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拉伸板。
8.所述两段支撑板连接处呈“v”型结构或“凹”型结构,所述转动轴位于“v”型结构交点处或“凹”型结构中点处。
9.所述收张机构包括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位于矩形筒体的中轴线处,所述推拉杆通过收张拉板与转动铰链相连接,所述转动铰链与转动轴相连接。
10.所述矩形筒体的四个角为倒角,所述倒角处为柔性钢材。
11.所述支撑板两端与薄型钢板相邻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或通过角链连接。
12.所述薄型钢板相邻的两侧面的内侧设有加强筋。
13.所述推拉杆上套有定位轴套,所述定位轴套与加强筋相连接。
14.所述矩形筒体为两块薄型钢板与两块钢板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而成,或者为一块薄型钢板与“u”型钢槽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而成。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收张机构将薄型钢板向中轴线方向靠拢,两侧面钢板在力的作用下向内侧产生柔性形变,达到内模收缩的效果,反之达到张开的效果;矩形筒体无缝设计使得液体浆料不能从缝隙漏入到内模机构中,从根本上杜绝了损坏的可能。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剖面图。
18.图3为图2的收缩状态图。
19.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4的剖面图。
21.图6为图5的收缩状态图。
22.图7为实施例3的剖面图。
23.图8为图7的收缩状态图。
24.图9为实施例4的剖面图。
25.图10为图9的收缩状态图。
26.图中:1、薄型钢板,2、上支撑板,3、拉伸板,4、转动轴,5、转动铰链,6、角链,7、定位轴套,8、收张拉板,9、推拉杆,10、加强筋,11、下支撑板,12、矩形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8.实施例1
29.如图1和2所示,一种内模收张机构,包括矩形筒体12,所述的矩形筒体12的四周为无缝结构,所述矩形筒体12的一面为薄型钢板1,所述薄型钢板1的内侧固定有拉伸板3,所述拉伸板3与收张机构相连接。
30.所述薄型钢板1的内侧固定有上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2分为两段,两段上支撑板2之间通过转动轴4连接,所述转动轴4上连接有拉伸板3。
31.所述两段上支撑板2连接处呈“v”型结构,所述转动轴4位于“v”型结构交点处。
32.所述收张机构包括推拉杆9,所述推拉杆9位于矩形筒体12的中轴线处,所述推拉杆9通过收张拉板8与转动铰链5相连接,所述转动铰链5与转动轴4相连接。同理,收张机构可以为多种形式,其目的是使得薄型钢板1向矩形筒体12中轴线方向产生形变。
33.所述矩形筒体12的四个角为倒角,所述倒角处为柔性钢材。
34.所述支撑板两端与薄型钢板1相邻的两侧面通过角链6连接。
35.所述薄型钢板1相邻的两侧面的内侧设有加强筋10。
36.所述矩形筒体12为一块薄型钢板1与“u”型钢槽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而成。
37.工作原理简述:如图3所示,推拉杆9向内运动带动转动铰链5向下运动,在角链6带动下,上支撑板2向内运动,同时带动薄型钢板1向下收缩,矩形筒体12两侧在上支撑板2的
拉动下产生柔性收缩。反之,推拉杆9向外运动带动转动铰链5向上运动,在角链6带动下,上支撑板2向外运动,同时带动薄型钢板1恢复原状,矩形筒体12两侧也恢复原状。
38.实施例2
39.如图4和5所示,一种内模收张机构,包括矩形筒体12,所述的矩形筒体12的四周为无缝结构,所述矩形筒体12的相对的两面为薄型钢板1,所述薄型钢板1的内侧固定有拉伸板3,所述拉伸板3与收张机构相连接。
40.所述薄型钢板1的内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为两段,两段支撑板之间通过转动轴4连接,所述转动轴4上连接有拉伸板3。
41.所述两段支撑板连接处呈“v”型结构或“凹”型结构,所述转动轴4位于“v”型结构交点处或“凹”型结构中点处。
42.所述收张机构包括推拉杆9,所述推拉杆9位于矩形筒体12的中轴线处,所述推拉杆9通过收张拉板8与转动铰链5相连接,所述转动铰链5与转动轴4相连接。同理,收张机构可以为多种形式,其目的是使得薄型钢板1向矩形筒体12中轴线方向产生形变。
43.所述矩形筒体12的四个角为倒角,所述倒角处为柔性钢材。
44.所述支撑板两端与薄型钢板1相邻的两侧面通过角链6连接。
45.所述薄型钢板1相邻的两侧面的内侧设有加强筋10。
46.所述推拉杆9上套有定位轴套7,所述定位轴套7与加强筋10相连接。
47.所述矩形筒体12为两块薄型钢板1与两块钢板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而成。
48.工作原理简述:如图6所示,推拉杆9向内运动带动上下转动铰链5向内收拉,上、下支撑板2、11在转动铰链5拉动下向内收缩,此时,薄型钢板1在收张拉板8的拉动下带动上、下支撑板2、11向内收缩,同时,矩形筒体12左右两侧在上、下支撑板2、11的拉动下同步实现向内柔性收缩。反之,推拉杆9向外运动带动上、下转动铰链5向上运动,在角链6带动下,上下支撑板2、11向外运动,同时带动薄型钢板1恢复原状,矩形筒体12两侧也恢复原状。
49.实施例3
50.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的是所述支撑板两端与薄型钢板1相邻的两侧面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为焊接,不再设有角链6。
51.如图7所示,一种内模收张机构,包括矩形筒体12,所述的矩形筒体12的四周为无缝结构,所述矩形筒体12的一面为薄型钢板1,所述薄型钢板1的内侧固定有拉伸板3,所述拉伸板3与收张机构相连接。
52.所述薄型钢板1的内侧固定有上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2分为两段,两段上支撑板2之间通过转动轴4连接,所述转动轴4上连接有拉伸板3。
53.所述两段上支撑板2连接处呈“v”型结构,所述转动轴4位于“v”型结构交点处。
54.所述收张机构包括推拉杆9,所述推拉杆9位于矩形筒体12的中轴线处,所述推拉杆9通过收张拉板8与转动铰链5相连接,所述转动铰链5与转动轴4相连接。同理,收张机构可以为多种形式,其目的是使得薄型钢板1向矩形筒体12中轴线方向产生形变。
55.所述矩形筒体12的四个角为倒角,所述倒角处为柔性钢材。
56.所述支撑板两端与薄型钢板1相邻的两侧面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为焊接。
57.所述薄型钢板1相邻的两侧面的内侧设有加强筋10。
58.所述矩形筒体12为一块薄型钢板1与“u”型钢槽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而成。
59.工作原理简述:如图8所示,推拉杆9向内运动带动转动铰链5向下运动,上支撑板2向内运动,同时带动薄型钢板1向下收缩,矩形筒体12两侧在上支撑板2的拉动下产生柔性收缩。反之,推拉杆9向外运动带动转动铰链5向上运动,上支撑板2向外运动,同时带动薄型钢板1恢复原状,矩形筒体12两侧也恢复原状。
60.实施例4
61.与实施例2类似,不同的是所述支撑板两端与薄型钢板1相邻的两侧面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为焊接,不再设有角链6。
62.如图9所示,一种内模收张机构,包括矩形筒体12,所述的矩形筒体12的四周为无缝结构,所述矩形筒体12的相对的两面为薄型钢板1,所述薄型钢板1的内侧固定有拉伸板3,所述拉伸板3与收张机构相连接。
63.所述薄型钢板1的内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为两段,两段支撑板之间通过转动轴4连接,所述转动轴4上连接有拉伸板3。
64.所述两段支撑板连接处呈“v”型结构或“凹”型结构,所述转动轴4位于“v”型结构交点处或“凹”型结构中点处。
65.所述收张机构包括推拉杆9,所述推拉杆9位于矩形筒体12的中轴线处,所述推拉杆9通过收张拉板8与转动铰链5相连接,所述转动铰链5与转动轴4相连接。同理,收张机构可以为多种形式,其目的是使得薄型钢板1向矩形筒体12中轴线方向产生形变。
66.所述矩形筒体12的四个角为倒角,所述倒角处为柔性钢材。
67.所述支撑板两端与薄型钢板1相邻的两侧面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为焊接。
68.所述薄型钢板1相邻的两侧面的内侧设有加强筋10。
69.所述推拉杆9上套有定位轴套7,所述定位轴套7与加强筋10相连接。
70.所述矩形筒体12为两块薄型钢板1与两块钢板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而成。
71.工作原理简述:如图10所示,推拉杆9向内运动带动上下转动铰链5向内收拉,上、下支撑板2、11在转动铰链5拉动下向内收缩,此时,薄型钢板1在收张拉板8的拉动下带动上、下支撑板2、11向内收缩,同时,矩形筒体12左右两侧在上、下支撑板2、11的拉动下同步实现向内柔性收缩。反之,推拉杆9向外运动带动上、下转动铰链5向上运动,在角链6带动下,上下支撑板11向外运动,同时带动薄型钢板1恢复原状,矩形筒体12两侧也恢复原状。
72.实施例5和6
73.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类似,不同的是所述薄型钢板1的内侧不设有支撑板,薄型钢板1和两侧面钢板的形变直接通过拉伸板3产生。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