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8: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智能 系统 停车 专利号 原案

智能停车系统
1.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的专利号是2020102725171,申请日是2020年4月9日,发明名称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智能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停车的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3.目前随着车辆的普及,智能停车场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智能停车场似乎只是做到了收费缴费的智能,而忽略了停车服务的本身。人们付费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看护车辆的服务,而非单纯的支付占地费用。
4.在车辆停放期间,多米诺效应的撞车、溜车等问题,也时长发生在所谓的智能停车场中,上述所谓的“智能”停车场无一能够智能的看护车辆,避免溜车。
5.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增加停车安全的智能停车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智能的大数据手段增加停车安全的智能停车系统。
7.本发明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包括
8.停车箱,其用于支撑车辆;
9.重力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所述停车箱的重力变化b;
10.大数据库,其用于存储与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
11.服务器,其根据所述重力变化b转化为车重,而根据大数据库中存储的车重,输出与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
12.停车辅助部,其包括至少两组夹持模块,所述夹持模块通过电机调节两个磁吸开关的丝杠结构的滑块,以调节停车板的倾斜角度c和位置,并根据所述车胎距离a调节两组夹持模块的两个停车板之间的距离d。
13.本发明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中所述停车辅助部先将所述停车板倾斜角度调整至c,再将两个停车板朝向对方移动,以夹持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
14.所述停车辅助部还包括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两组夹持模块的两个停车板是否分别与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卡接,若是,则保持停车板的倾斜角度c和位置;若否,则停车辅助部重新执行上述操作。
15.本发明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中所述停车辅助部设有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车辆的前后轮的位置,再根据所述前后轮的位置调节两组夹持模块的停车板的位置,再将所述停车板调节至倾斜角度c,以夹持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
16.本发明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中所述大数据库内存储有与所述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服务器根据两个停车板的之间的距离d、停车板的倾斜角度c、停
车板的长度e,按如下公式输出最大间距fmax和最小间距当所述与所述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位于最大间距fmax和最小间距fmin之间时,则服务器向用户终端输出成功信号;当所述与所述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不在最大间距fmax和最小间距fmin之间时,则停车辅助部重新调节停车板夹持车辆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
17.本发明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中所述大数据库中存储有与车重匹配的停车板的倾斜角度c,服务器根据所述车重控制停车辅助部将停车板的倾斜角度调整至c。
18.本发明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中当所述停车箱配置在距离水平面倾斜角度为h度的斜面时,所述重力检测模块检测所述停车箱的重力变化b应以b/cosh的方式输出。
19.本发明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中每个所述停车板上配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用于顶靠前后轮的轮胎壁,所述停车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能够使支撑杆伸出的至少三个圆形的伸出孔。
20.本发明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中每个所述停车板上配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用于顶靠前后轮的轮胎壁,所述停车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能够使支撑杆伸出的至少三个长圆孔。
21.本发明一种智能停车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一种智能停车系统通过对于不同在停车箱上停放的车辆,通过对其车重的检测以判定其车胎距离a,而调整停车辅助部的停车板之间的距离和倾斜角度,从而可使车辆能够更安全地停放,不容易溜车,避免溜车引发的事故。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停车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3.图1是一种智能停车系统的流程图;
24.图2是停车箱的主视图;
25.图3是图2的动态变化图;
26.图4是图2的使用状态变形图;
27.图5是图1的局部俯视图;
28.图6是图5的一种变形结构的示意图;
29.图7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30.图8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31.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32.图10是图9的运动状态变化图;
33.图11是图10的一种变形结构的示意图;
34.图12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包括
36.停车箱100,其用于支撑车辆;
37.重力检测模块200,其用于检测所述停车箱100的重力变化b;
38.大数据库,其用于存储与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
39.服务器,其根据所述重力变化b转化为车重,而根据大数据库中存储的车重,输出与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
40.停车辅助部300,其包括至少两组夹持模块110,所述夹持模块110通过电机112调节两个磁吸开关的丝杠结构的滑块121,以调节停车板123的倾斜角度c和位置,并根据所述车胎距离a调节两组夹持模块110的两个停车板123之间的距离d。
41.本发明通过对于不同在停车箱100上停放的车辆,通过对其车重的检测以判定其车胎距离a,而调整停车辅助部300的停车板123之间的距离和倾斜角度,从而可使车辆能够更安全地停放,不容易溜车,避免溜车引发的事故。
42.其中,所述停车辅助部300可为单纯的通过任意一种机械结构而驱动的滑块控制停车板的弯折角度和位置以调整两个停车板之间的距离。也可用现有技术中的方式驱动和控制。
43.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2、3、4、5、6,所述停车辅助部300先将所述停车板123倾斜角度调整至c,再将两个停车板123朝向对方移动,以夹持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
44.所述停车辅助部300还包括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两组夹持模块110的两个停车板123是否分别与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卡接,若是,则保持停车板123的倾斜角度c和位置;若否,则停车辅助部300重新执行上述操作。
45.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可将前后轮的前后两侧更加好的卡接在两个停车板123上,以便于卡住车辆,避免溜车。其中,上述方式的执行方式可为两个停车板123将未停放在停车箱100的中心位置的车辆通过电机112和停车板123推至停车箱100的中心位置,以便两个停车板123共同夹持;还可为当其中一个停车板123触碰到前后轮的其中之一后,停车板123的阻力超过预设阈值而使其连接结构与电机112断开,通过滑块与导轨的摩擦力使其保持原有位置,而卡接车辆的前后轮的其中之一,另一停车板123也是,本发明优选为前者,所以,停车箱100的上表面优选为金属材料,从而降低阻力。
46.其中,本发明所指出的重新执行上述操作为重新执行“停车辅助部300先将所述停车板123倾斜角度调整至c,再将两个停车板123朝向对方移动,以夹持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所述停车辅助部300还包括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两组夹持模块110的两个停车板123是否分别与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卡接,若是,则保持停车板123的倾斜角度c和位置;”的操作。
47.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可利用停车板123自行寻找前后轮的位置,以便更加准确地夹持前后轮的前后两侧。换句话说,先将停车板123立起,再将其聚拢而夹持起前后轮的前后两侧,可便于准确夹持。
48.其中,所述停车箱100的底部与排水管连通,以排出雨水,当然,本发明也可在室内使用,从而在不平整或不水平的道路上也可安稳停车,保障安全。
49.其中,所述停车板123可仅仅为水平或竖直状态,而前后胎的前后两侧之间的距离也可为车胎距离a。
50.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2、3、4,所述停车辅助部300设有检测模块,
其用于检测车辆的前后轮的位置,再根据所述前后轮的位置调节两组夹持模块110的停车板123的位置,再将所述停车板123调节至倾斜角度c,以夹持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
51.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可将水平放置的两个停车板123分别调节至前后轮的正下方,再调节倾斜角度,以夹持前后轮的前后两侧,避免溜车。其中,上述方式可使停车箱100的上侧的开孔更小或更少,以增加停车箱100的上表面的完整度,从而增加车辆在停车箱100的上表面行驶的平顺度。
52.其中,上述检测模块可为红外检测模块或图像检测模块,其均为与大数据库中存储的成功的数据的图像进行对比,若检测到的数据与大数据库中存储的成功的数据的图像匹配,而使用户更方便地获知,车辆前后轮的位置或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是否与两个停车板123卡接。
53.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所述大数据库内存储有与所述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服务器根据两个停车板123的之间的距离d、停车板123的倾斜角度c、停车板123的长度e,按如下公式输出最大间距fmax和最小间距fmin:当所述与所述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位于最大间距fmax和最小间距fmin之间时,则服务器向用户终端输出成功信号;当所述与所述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不在最大间距fmax和最小间距fmin之间时,则停车辅助部300重新调节停车板123夹持车辆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
54.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可利用大数据关联的车重和与所述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的数据对于真实存在的两个停车板123的之间的距离d、停车板123的倾斜角度c、停车板123的长度e之间的关系进行大数据校验,从而可失效是否两个停车板123夹持住了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以使对于车辆的夹持更为可靠,避免因外力引起的、或因故障引起的两个停车板123未夹持到前后轮的前后两侧也向用户终端输出成功信号,而出现溜车或其他不可靠的现象。
55.其中上述方式具体为:初始时,所述两个停车板123位于停车辅助部300的前后两端,并保持水平角度,而当检测到车重之后,则两个停车板123调整倾斜角度至c,并且两个停车板123朝向对方移动,致使将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被两个停车板123夹持,以实现停车效果。再根据两个停车板123之间的距离比较与所述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和最大间距fmax和最小间距fmin之间的关系,当所述与所述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位于最大间距fmax和最小间距fmin之间时,则服务器向用户终端输出成功信号;当所述与所述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不在最大间距fmax和最小间距fmin之间时,则停车辅助部300重新调节停车板123夹持车辆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也就是说,重新执行“所述停车辅助部300先将所述停车板123倾斜角度调整至c,再将两个停车板123朝向对方移动,以夹持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所述停车辅助部300还包括红外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两组夹持模块110的两个停车板123是否分别与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卡接,若是,则保持停车板123的倾斜角度c和位置;若否,则停车辅助部300重新执行上述操作”的操作。
56.其中,还可增加视频设备,当所述视频设备检测到两个夹持模块110的停车板123在所述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才可判定停车成功,否则,重新运行停车步骤。
57.其中,两个夹持模块110可先将停车板123弯折起,再由远至近地朝向对方地移动,而利用两个停车板123夹持住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从而避免在上下坡或湿滑路面的溜车的现象。
58.其中,存储与车重匹配的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优选为,与所述车重匹配的众多最前侧车胎和最后侧车胎距离a中的最大值,以避免从内侧夹持而夹持不到。
59.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2、3、4,所述大数据库中存储有与车重匹配的停车板123的倾斜角度c,服务器根据所述车重控制停车辅助部300将停车板123的倾斜角度调整至c。
60.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配置角度c可更好的适应于更多的车辆的夹持和停放。其中,优选为车辆的车重越大,倾斜角度越大,以获得更好的夹持效果。
61.其中,大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可为下表所示:
62.车重单位:kg角度c(单位:度)[400,1200)30[1200,1800)40[1800,2400)50[2400,3000)60
[0063]
当然,本发明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车辆的车重越大,倾斜角度越小的方案和大数据库,以便于适应更多的环境。
[0064]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当所述停车箱100配置在距离水平面倾斜角度为h度的斜面时,所述重力检测模块200检测所述停车箱100的重力变化b应以b/cosh的方式输出。
[0065]
本发明中若停车箱100并未配置在水平路面时,则应将其倾斜后采集到的重力变化b以b/cosh的方式输出理论上的b,从而可避免采集和理论上的误差。
[0066]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5,每个所述停车板123上配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杆124,所述支撑杆124用于顶靠前后轮的轮胎壁,所述停车箱100的上表面开设有能够使支撑杆124伸出的至少三个圆形的伸出孔132。
[0067]
本发明通过上述伸出孔132使停车板123上配置的支撑杆124伸出以顶靠前后轮的轮胎壁,从而夹持前后轮的前后两侧,同时又能使停车箱100的壳体的上表面具有足够多的面积支撑前后轮的底部,以便于车辆能够在停车箱100的上表面正常行驶。其中,上述圆形的伸出孔132的形状可为椭圆形或长圆形或比支撑杆124的外径更大的圆形。
[0068]
当然,本发明的一种变形还可为,参见图6,每个所述停车板123上配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杆124,所述支撑杆124用于顶靠前后轮的轮胎壁,所述停车箱100的上表面开设有能够使支撑杆124伸出的至少三个长圆孔131。
[0069]
本发明通过上述伸出孔132使停车板123上配置的支撑杆124伸出以顶靠前后轮的轮胎壁,从而夹持前后轮的前后两侧,同时又能使停车箱100的壳体的上表面具有足够多的面积支撑前后轮的底部,以便于车辆能够在停车箱100的上表面正常行驶。并且,上述长圆孔131可是支撑杆124能够随意在其伸出后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以便于顶靠前后轮的前后侧,并且停车箱100的壳体的上表面能够支撑前后轮的底部。
[0070]
如图2、3、4、5、6所示,本发明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包括
[0071]
停车箱100,其包括至少两组夹持模块110,所述夹持模块110通过电机112调节两个磁吸开关的丝杠结构的滑块121,以调节停车板123的倾斜角度c和位置。
[0072]
本发明通过上述停车箱100的至少两组夹持模块110可将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夹持住,以避免溜车的问题,从而实现更安全的停车方式,并避免逃交停车费的问题。
[0073]
其中,所述夹持模块110与服务器连接,当所述服务器接收到停车信号时,可利用夹持模块110将前后轮夹持住,以避免溜车;并当服务器接收到已经缴费的信号时,则将夹持模块110复位,即将停车板123恢复至停车箱100以内,则可让车辆顺利地开走。
[0074]
其中,所述停车箱100为六面均由硬质板制成的箱体,其上部可开设有伸出孔132或长圆孔131。
[0075]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7、8、9,所述夹持模块110包括导轨111、电机112、输出轴113、螺杆114、螺母115、导筒116、弹簧117、永磁铁118、连接筒119、电磁铁120、滑块121、第一连杆122、停车板123;所述导轨111与所述停车箱100内的底部固定,所述导轨111上固定有电机112,所述电机112的输出轴113与所述螺杆114的一端固定,所述螺杆114与螺母115螺纹连接,所述螺母115的外圆周面固定有导筒116,所述导筒116内设有沿其移动的永磁铁118,所述永磁铁118沿所述导筒116内的移动,所述永磁铁118与弹簧117的一端固定,所述弹簧117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115的侧表面固定,所述永磁铁118能够正对所述连接筒119的内部的导孔125,所述导孔125内设有电磁铁120,所述电磁铁120能够与永磁铁118吸引或排斥,所述连接筒119与所述滑块121固定,所述滑块121沿所述导轨111移动;
[0076]
两组由螺母115、导筒116、弹簧117、永磁铁118、连接筒119、电磁铁120、滑块121构成的结构体在导轨111的上对称配置,其中一个滑块121与所述第一连杆122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22的一端与停车板123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停车板123的另一端与另一滑块121铰链连接;
[0077]
其中,停车辅助部300内设有两组夹持模块110以通过停车板123夹持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
[0078]
本发明通过同一电机112驱动两组结构体的滑块121随意构成丝杠结构或非丝杠结构,以随意控制两个滑块121在导轨111上的位置,以便于通过滑块121的移动来控制停车板123的倾斜角度和位置,从而使两个停车板123能够夹持车辆的前后轮的前后两侧,从而避免溜车的问题。
[0079]
其中,上述导筒116、弹簧117、永磁铁118、连接筒119、电磁铁120构成了所述磁吸开关,本发明通过上述磁吸开关可控制滑块121是否与螺母115固定,而切换其是否为丝杠结构,从而随意以同一电机112控制两个滑块121的位置,而互不干扰。
[0080]
使用前,停车箱100内的分布在前后两侧的两个夹持模块110的两个停车板123分别位于前后两端,并几乎于水平方向布置;在使用时,车辆行驶至停车箱100的大致中间位置即可,可拉紧手刹,也可不拉紧手刹,两个夹持模块110的停车板123通过滑块121的运动而调整停车板123的角度至c度,再将两个停车板123相对而行至两个停车板123同时紧贴前后轮的前后两侧,而完成停车。解除停车时,则反向运行上述步骤即可。
[0081]
其中,所述电机112的电源模块和两组结构体的电磁铁120的电源模块通过导线与停车箱100外的电源连接,当然,所述停车箱100内也可配置电池式的电源模块供电机112和电磁铁120连接。
[0082]
其中,所述滑块121可为燕尾形滑块,所述导轨111开设有燕尾形的与所述滑块形状相配合的导槽,从而避免滑块121从导槽内滑出或倾斜。
[0083]
其中,所述弹簧117的另一端也可说是与导筒116内的底部固定。
[0084]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5,每个所述停车板123上配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杆124,所述支撑杆124用于顶靠前后轮的轮胎壁,所述停车箱100的上表面开设有能够使支撑杆124伸出的至少三个圆形的伸出孔132。
[0085]
本发明通过上述伸出孔132使停车板123上配置的支撑杆124伸出以顶靠前后轮的轮胎壁,从而夹持前后轮的前后两侧,同时又能使停车箱100的壳体的上表面具有足够多的面积支撑前后轮的底部,以便于车辆能够在停车箱100的上表面正常行驶。其中,上述圆形的伸出孔132的形状可为椭圆形或长圆形或比支撑杆124的外径更大的圆形。
[0086]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11,所述永磁铁118为圆台或圆锥状,所述连接筒119内部的导孔125为与所述永磁铁118形状相配合的圆台或圆锥状的盲孔。
[0087]
本发明通过上述圆台或圆锥状的永磁铁118配合圆台或圆锥状的导孔125可在同一电机112驱动的两个停车板123的其中之一接触前后轮的其中之一,而另一停车板123未接触前后轮时,通过上述形状的永磁铁118和导孔125的连接失效,使其中一个停车板123的两个滑块121断开与所述螺杆114的连接,并继续驱动另一停车板123的移动,最后两个停车板123的滑块121均不与螺杆114连接。
[0088]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使上述结构能够驱动滑块121移动,并能够在接触到轮胎后断开,再通过不与螺杆114接触的滑块121和停车板123而避免溜车,因此,本发明的作用力时间的关系可为:溜车的横向分力远小于滑块121与导轨111的固定力或摩擦力,所述滑块121与导轨111的固定力或摩擦力远小于电磁铁120与永磁铁118的吸引力。
[0089]
当然,本发明的一种变形结构还可为,参见图6,每个所述停车板123上配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杆124,所述支撑杆124用于顶靠前后轮的轮胎壁,所述停车箱100的上表面开设有能够使支撑杆124伸出的至少三个长圆孔131。
[0090]
本发明通过上述伸出孔132使停车板123上配置的支撑杆124伸出以顶靠前后轮的轮胎壁,从而夹持前后轮的前后两侧,同时又能使停车箱100的壳体的上表面具有足够多的面积支撑前后轮的底部,以便于车辆能够在停车箱100的上表面正常行驶。并且,上述长圆孔131可是支撑杆124能够随意在其伸出后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以便于顶靠前后轮的前后侧,并且停车箱100的壳体的上表面能够支撑前后轮的底部。
[0091]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9、10,所述永磁铁118为圆柱体形状,所述连接筒119内部的导孔125为与所述永磁铁118形状相配合的圆柱体形状的盲孔。
[0092]
本发明通过上述圆柱体形状的永磁铁118可便于任何周向角度都可插入所述连接筒119的导孔125内,并且,通过永磁铁118插入配置有电磁铁120的导孔125内,在所述电机112旋转时,所述螺母115无法随着螺杆114转动,而使螺母115、连接筒119、滑块121沿所述导轨111移动,而实现丝杠结构的作用,而在永磁铁118未与电磁铁120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状态下时,所述螺母115随着螺杆114转动,而不驱动滑块121沿所述导轨111移动,从而不驱动滑块121移动。上述圆柱体的永磁铁118配合圆柱体的导孔125可在电机112较大扭矩或较大转速的情况下,增加连接筒119的受力强度和连接可靠性。
[0093]
其中,所述永磁铁118和导孔125优选为间隙配合,以便于通过磁吸的形式将所述
永磁铁118插入导孔125内。
[0094]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7,所述夹持模块110的两个滑块121的其中之一固定有限位块133,所述限位块133能够与所述停车板123的下表面搭接,而使停车板123保持倾斜状态。
[0095]
本发明通过上述限位块133可使停车板123始终保持向上倾斜的状态,避免由于重力的原因,在两个滑块121的距离靠近时,所述停车板123向下倾斜而无法顶靠车辆的前后轮。
[0096]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12,每个所述滑块121与其对应的螺母115之间均配置有固定模块140,所述固定模块140包括第二连杆141、第三连杆142、滚轮143,所述第二连杆141的一端与所述滑块121的侧表面固定,所述第二连杆1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142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三连杆14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所述滚轮143的轴,所述滚轮143能够与所述螺母115的端面搭接;
[0097]
两组由所述第二连杆141、第三连杆142、滚轮143构成的构件沿所述滑块121对称设置。
[0098]
本发明通过上述固定模块140可严格地控制每个滑块121和与其对应的螺母115的相对位置,使其一直保持同一螺杆114的轴线位置。具体的说,当所述电磁铁120、永磁铁118相互吸引时,滑块121、螺母115通过导筒116、弹簧117、永磁铁118、连接筒119、电磁铁120来实现固定;而当电磁铁120、永磁铁118不吸引或相互排斥时,螺母115的转动或不转动都无法固定住滑块121,但是当滑块121收到汽车要溜车时由停车板123传递来的溜车的力量时,可通过固定模块140将所述溜车的力量传递至螺母115,而螺母115可通过其螺纹的自锁能力而抵抗住这一溜车的力量,从而固定住滑块121,避免溜车。
[0099]
其中,所述第二连杆141、第三连杆142均为水平布置,所述第二连杆141的高度与所述螺母115的轴线高度一致,以使所述滚轮143尽可能大地与所述螺母115的侧端面接触,从而增加连接可靠性。
[0100]
当然,所述第二连杆141、第三连杆142也可倾斜设置,以致于使滚轮143也能尽可能大地接触螺母115的侧表面,上述两种方式的滚轮143可为相同位置。
[0101]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