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仓储式充电泊车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1-10-12 17: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泊车 充电 系统 仓储式 使用方法


1.本发明属于充电泊车库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仓储式充电泊车库系统,本发明还涉及到一种仓储式充电泊车库系统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立体泊车设备,又可称之为立体车库,是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它是利用机械和电气系统组成的,用来存取车辆的设备,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小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城市小区、企事业单位停车也愈发拥挤混乱,立体泊车设备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题的一大利器;但目前应用于城市的立体泊车设备,土建要求高、占地面积大、导致成本昂贵,也不能满足充电需求,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仓储式充电泊车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仓储式充电泊车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仓储式充电泊车库系统,包括主体钢结构框架、电梯系统、轨道智能运输小车、智能系统、二次倒运车、智能充电机械手,所述智能系统架设在道路的边侧,若干组所述主体钢结构框架设置在道路的上端,所述主体钢结构框架的上端连接有若干组支撑板,若干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轨道智能运输小车,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之间设有泊车位,所述泊车位上设有二次倒运车,所述电梯系统包括第一入口升降电梯、第一出口升降电梯、第二入口升降电梯、第二出口升降电梯,所述第一入口升降电梯、第一出口升降电梯、第二入口升降电梯、第二出口升降电梯依次设置在支撑板的四角,所述智能充电机械手设置在泊车位上。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入口升降电梯与第二入口升降电梯设置在同一侧,所述第一出口升降电梯与第二出口升降电梯设置在同一侧。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入口升降电梯、第一出口升降电梯、第二入口升降电梯、第二出口升降电梯均为竖向升降电梯。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体钢结构框架与支撑板的顶部连接有顶棚。
9.一种仓储式充电泊车库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车辆提升入库:道路两侧待泊车的车辆分别通过进入竖向升降电梯的第一入口升降电梯、第二入口升降电梯被提升,车辆提升到相应楼层高度位置后并精准停靠;s2、车辆精准移动:对应楼层的轨道智能运输小车把车辆运送到由智能系统自动确定的泊车位(5)边上;s3、车辆泊车入位:对应泊车位上的二次倒运车把车泊车入位;
s4、车辆充电:通过智能充电机械手对泊车入位的车辆进行充电;s5、车辆驶离车库:完成泊车和充电后的车辆由智能系统逆向运作上述步骤,把车辆送入对应的第一出口升降电梯、第二出口升降电梯,驶离车库。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仓储式充电泊车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一般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比较长影响使用的问题,通过在泊车时间段完成了充电,充分利用时间;节约占地面积,充分利用空间容量,特别是把这样的车库建造在市政道路上时,实现了路上泊车充电,为汽车打造一个完美的“路上空间站”;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建造上实施标准化、模块化、可拆装重复利用;运用了智能仓储自动分类入位的思路设计主体架构,结合互连网思维,运用大数据以打造智慧城市,智能优化资源配置利用,配合未来无人驾驶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趋势,彻底解决泊车与充电的难题。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二层以上停车场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改造后道路布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现有的标准六车道市政道路俯视结构示意图。
12.图中:1、第一入口升降电梯;2、第一出口升降电梯;3、主体钢结构框架;4、第二入口升降电梯;5、泊车位;6、轨道;7、第二出口升降电梯;8、支撑板;9、顶棚。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4.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

4的一种仓储式充电泊车库系统,包括主体钢结构框架3、电梯系统、轨道智能运输小车、智能系统、二次倒运车、智能充电机械手,所述智能系统架设在道路的边侧,若干组所述主体钢结构框架3设置在道路的上端,所述主体钢结构框架3的上端连接有若干组支撑板8,若干组所述支撑板8的上端设有轨道智能运输小车,所述支撑板8上还设有轨道6,所述轨道6之间设有泊车位5,所述泊车位5上设有二次倒运车,所述电梯系统包括第一入口升降电梯1、第一出口升降电梯2、第二入口升降电梯4、第二出口升降电梯7,所述第一入口升降电梯1、第一出口升降电梯2、第二入口升降电梯4、第二出口升降电梯7依次设置在支撑板8的四角,所述智能充电机械手设置在泊车位5上。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入口升降电梯1与第二入口升降电梯4设置在同一侧,所述第一出口升降电梯2与第二出口升降电梯7设置在同一侧。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入口升降电梯1、第一出口升降电梯2、第二入口升降电梯4、第二出口升降电梯7均为竖向升降电梯。
17.进一步的,所述体钢结构框架1与支撑板8的顶部连接有顶棚9。
18.一种仓储式充电泊车库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车辆提升入库:道路两侧待泊车的车辆分别通过进入竖向升降电梯的第一入口升降电梯1、第二入口升降电梯4被提升,车辆提升到相应楼层高度位置后并精准停靠;s2、车辆精准移动:对应楼层的轨道智能运输小车把车辆运送到由智能系统自动确定的泊车位5边上;s3、车辆泊车入位:对应泊车位5上的二次倒运车把车泊车入位;s4、车辆充电:通过智能充电机械手对泊车入位的车辆进行充电;s5、车辆驶离车库:完成泊车和充电后的车辆由智能系统逆向运作上述步骤,把车辆送入对应的第一出口升降电梯2、第二出口升降电梯7,驶离车库。
19.通过主体钢结构框架3(纵向和横向交错设置,支撑板8安装在每一层上,形成泊车平台)和支撑板8负责承担全部载荷,其自重轻,强度大,提供了框架空间,与竖向升降电梯及轨道智能运输小车组合完成了搬运就位过程动作,全程由后台智能运算系统自动控制自动运行,无需人工操作;用承载能力大,自重轻的钢主体钢结构框架3作为主体结构受力体系,形成足够的结构空间,用垂直升降电梯系统作为竖向运输工具把车辆由地面提升到上部楼层上;然后在每层设置轨道智能运输小车,把车辆运送到泊车位5的边上;在每个泊车位5上设置二次倒运车入位(或机械手),把车辆准确无误的放入车位;在每个泊车位5配备自动充电装置,能通过手机移动端远程开启充电装置对车辆进行充电。
20.本发明做法是把停车场往高处多层设计,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把停车与充电相结合,解决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把自动泊车与智能管理、自动运行完美融合,与城市大数据无缝对接,为城市智慧出行提供配套。为未来无人驾驶提供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
21.建造规模的大小依据需要使用车辆的多少确定建造规模,主体钢结构框架3的材料规格根据结构受力分析与相应国家规范计算确定,可进一步做到标准化、模块化、可拆装重复利用;可配备灯光亮化系统、立体空间绿植生态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组合搭配建造,发挥多功能作用;使用场景:如果泊车库建造在休闲广场时其一层仍可作为公共场地使用,如果建造在城市道路的上方其底层仍是通行道路;其中间层区设置为停车场,其顶层的顶棚9上可作为露天商业、观景台、运动场、空中花田、空中农场、等一系列的综合利用与商业开发;泊车库的一层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做相应的细微调整,就能达到因地制宜,发挥其最大的经济价值。
22.通过以上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已基本表达出本发明的设计理念与实施方法。其特点是在城市市政道路、园区道路、社区道路、住宅小区道路等所有能通车的道路上方设置停车场,充份利用了城市空间。主体钢结构框架采用轻质高强的钢结构承载,做到标准化、模块化、可拆装重组重复利用等优点。标准配备交通信号系统、照明系统、路况监测系统、吸音降噪系统、消防与安全系统、美化亮化灯光系统、立体空间绿植生态系统、广告营销系统、商业配套系统、智能泊车计费系统、新能源汽车智能自动充电系统、手机等移动终端app软件系统、数据实时与城市大数据万物互联系统对接。
23.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使得车辆立体存放节约空间,特别是利用城市道路上方空间进行建造,极大的方便停车,同时节约了城市的土地资源;全过程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利用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接入智慧城市的数据库,把资源配置利用优化,更高
效;利用手机端等移动端的app让用户时时查看操控,方便快捷。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