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提高板面局部承压性能的带肋空心楼盖、箱体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5: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楼盖 空心 箱体 局部 板面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心楼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板面局部承压性能的带肋空心楼盖、箱体。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技术不断发展,在常规现浇钢筋混凝土密肋楼盖、无梁楼盖的基础上,空心楼盖逐步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新型楼盖体系,通过在现浇混凝土楼板中按规则布置一定数量的永久性薄壁箱体浇筑而成。
3.由于薄壁箱体的设置,空心楼盖混凝土用量少、自重轻,可缩短施工工期、提高隔声效果和降低结构造价等优点,其经济技术指标比其它类型的楼盖体系有明显的提高。
4.目前空心楼盖的箱体尺寸一般在400

1000mm之间,常用的箱体为石膏、塑料制品薄壁方箱。空心楼盖作为一般的办公楼面以及家用轿车停车库是安全的,然而城市商业综合体、地下超市以及写字楼等地下车库常有运输货车出入,现有的空心楼盖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地下车库楼面荷载4kn/m2,小型货车行驶区域荷载略大,空心楼板根据计算配置板底、板面上下层钢筋,楼板整体抗弯能满足使用要求。一般小型货车重8t,单个轮胎荷载2.5t,停车或者行进过程中,单个轮胎作用在单个箱体区域的均布荷载大于100kn/m2,远远超出设计荷载取值,将使得空心楼盖各个区格发生破坏,其破坏形态如图1所示。由于破坏区域处于楼盖内部,往往无法发现。这些局部裂缝持续开展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高板面局部承压性能的带肋空心楼盖及其所用箱体,该空心楼盖可消除现有空心楼盖的安全隐患,大幅度提升箱体区域顶板的承载力。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空心楼盖用箱体,所述箱体为薄壁空心方箱,且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条平行贯通的凹肋,所述的凹肋呈阵列分布,相连的凹肋之间的间距为150~300mm。
8.进一步地,所述凹肋的高度h计算公式如下:
[0009][0010][0011]
其中,a
s
为凹肋内设置钢筋横截面面积;h1为楼盖上板厚度;a为凹肋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为后轮在单个空心楼盖内引起的最大弯矩,g为货车后轮承受重量,l为空心楼盖净距,f
y
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0012]
一种提高板面局部承压性能的带肋空心楼盖,该空心楼盖包括楼盖上板、楼盖下板以及若干如上所述的箱体;
[0013]
所述箱体设置在所述的楼盖上板和楼盖下板之间,楼盖上板、楼盖下板内分别设置有板面钢筋和板底钢筋;
[0014]
所述的箱体的凹肋内布置肋间钢筋,楼盖上板、楼盖下板以及相邻的方箱之间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型,使得楼盖浇筑后,所述的楼盖上板与箱体配合的表面形成若干条平行贯通的板顶肋,且相邻的凹肋的间距小于货车轮胎宽度。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的楼盖上板的板顶肋多条,且呈阵列分布。
[0016]
进一步地,相邻的箱体的板面钢筋和板底钢筋之间通过拉筋固定连接。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的楼盖上板的相邻的板顶肋之间的距离为150~300mm。
[001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
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楼盖与普通空心楼盖相比,可消除现有空心楼盖的安全隐患,大幅度提升箱体区域顶板的承载力。由于在楼盖上板设置板肋,还可以减少空心楼盖板顶混凝土的厚度,成本甚至更优,板肋间设置的钢筋可作为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防止空心模盒上浮的固定架。方箱上的凹肋的存在也能够提高箱体在施工和运输过程的刚度,减少破损。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现有的空心楼盖在轮压作用下产生局部破坏的示意图;
[0021]
图2为空心楼盖用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空心楼盖用箱体的俯视图,凹肋可为单向或双向。
[0023]
图4为为带肋的空心楼盖的俯视图;
[0024]
图5为图4中的aa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根据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楼盖用箱体,该箱体为薄壁空心方箱,且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条平行贯通的凹肋。
[0027]
为了进一步提高楼盖上板的承压性能,大幅度提升箱体区域顶板的承载力,将凹肋设置为多条,且呈阵列分布。
[0028]
为了更好地承载货车车轮的重量,相连的凹肋之间的间距小于货车车轮的宽度,取150~300mm。
[0029]
如图2所示,该箱体上口宽7cm,底部宽5cm,深度根据需要,一般在3

5cm。凹肋间距150~300mm。箱体材料可以为玻璃纤维 浆体无机材料、高注合金或者ppe。
[0030]
凹肋的高度h计算公式如下:
[0031][0032]
[0033]
其中,a
s
为凹肋内设置钢筋横截面面积;h1为楼盖上板厚度;a为凹肋内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为后轮在单个空心楼盖内引起的最大弯矩,g为货车后轮承受重量,l为空心楼盖净距,f
y
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0034]
如图4和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高板面局部承压性能的带暗肋空心楼盖,包括楼盖上板、楼盖下板以及设置在楼盖上板和楼盖下板之间的如图2所示的薄壁空心方箱,楼盖上板、楼盖下板内分别设置有板面钢筋和板底钢筋,楼盖上板、楼盖下板以及相邻的薄壁空心方箱之间均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型;位于相邻的薄壁空心方箱之间的板面钢筋和板底钢筋还通过拉筋连接。
[0035]
所述的薄壁空心方箱与楼盖上板配合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条平行贯通的凹肋,所述的凹肋内布置肋间钢筋,使得楼盖浇筑后,所述的楼盖上板的下表面一体化成型若干条平行贯通的板顶肋,且相邻的板顶肋的宽度小于货车轮胎宽度。
[0036]
目前空心楼盖边长多为400~1000mm,箱体高度150~500居多,楼盖上板、楼盖下板厚度不小于40mm,多为60

80mm左右。因楼盖上板、楼盖下板仅在中间部位设置单层钢筋,因此其抗弯能力很小,仅能承受一般楼面荷载。设置贯通凹肋后,凹肋底部设置钢筋,空心楼盖局部承载能力可大幅度提高。
[0037]
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楼盖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8]
(1)先进行楼板支模;
[0039]
(2)铺设楼板板底钢筋;
[0040]
(3)安放带凹肋的薄壁空心方箱;
[0041]
(4)铺设楼板肋间钢筋以及板面钢筋;
[0042]
(5)浇筑混凝土。
[004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