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缝纫机剪线与抬压脚步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2: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缝纫机 步进 装置 控制 压脚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纫机剪线与抬压脚步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缝纫机的自动剪线和抬压脚装置为分体的,自动剪线是由电磁铁或气缸推动剪线和复位,同理抬压脚为另一套电磁铁或气缸驱动抬压脚,驱动源安装加工复杂难度,噪音大、不稳定等缺陷。
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市场也出现由一台步进电机来控制剪线和抬压脚的结构,该结构包括步进电机、电机安装座、剪线传动机构和抬压脚传动机构,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驱动臂,驱动臂通过连杆与驱动座的输入端活动连接,驱动座上具有两个输出端分别剪线传动机构和抬压脚传动机构连接,步进电机通过正转或反转分别带动抬压脚传动机构或剪线传动机构动作,由于步进电机正转或反转时,抬压脚传动机构或剪线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不能随着驱动座一起旋转,驱动座的输出端与抬压脚传动机构或剪线传动机构输入端会有一定间隙,这样当步进电机反向旋转时,驱动座的输出端与抬压脚传动机构或剪线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碰撞时就会产生较大响声,因此当车间内多台缝纫机同时工作时,噪音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剪线与抬压脚步进控制装置,对现有的结构进行改进,考虑到缝纫机设备压脚上都设置有弹性缓冲机构,因此在剪线传动机构输入端与驱动座之间增设置贴合机构,无论步进电机正转还反转或是无论是抬压脚动作还是剪线动作,剪线传动机构输入端始终与驱动座的输出部保持贴合,这样就可避免部件间碰撞而产生噪音,解决现有结构存在噪音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
6.一种缝纫机剪线与抬压脚步进控制装置,包括步进电机、电机安装座、剪线传动机构和抬压脚传动机构,步进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与缝纫机本体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摆臂,摆臂通过一连杆与驱动板的输入端活动连接,所述的驱动板通过枢轴枢接在缝纫机本体上;所述的驱动板具有第一输出部和第二输出部,第一输出部和第二输出部分布枢轴两侧,第一输出部和第二输出部分别与剪线传动机构和抬压脚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或配合,剪线传动机构和抬压脚传动机构与枢轴之间的输出力臂小于连杆与枢轴之间的输入力臂,所述的剪线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驱动板之间通过拉簧连接,使得剪线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始终贴合在第一输出部。
7.所述的第一输出部设置驱动板外缘部,第一输出部包括外圆部和挡臂,外圆部与挡臂之间弧形槽平滑过度,外圆部弧线的中心与枢轴重合;在剪线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设置有摇臂,摇臂一端固定在剪线传动机构的输入转轴上,摇臂另一端具有一个圆柱,圆柱与驱
动板之间通过拉簧连接,拉簧使得圆柱侧面与第一输出部贴合。
8.拉簧与驱动板的连接点与第一输出部位于枢轴的同一侧。
9.所述的第二输出部为一槽孔,抬压脚传动机构通过一拉杆与槽孔活动连接。
10.槽孔靠近枢轴,拉杆与枢轴之间的力臂小于摇臂与枢轴之间的力臂。
11.所述的步进电机纵向输出轴朝上放置;所述的摆臂水平面上旋转,所述的驱动板为l形板,枢接部位于l形板的转角处,并且l形板纵向部较长,横向部较短,所述驱动板输入端与第一输出部位于l形板的纵向部,并且输入端设置有挡臂上端部;第一输出部设置纵向部远离电机的一侧;槽孔设置有横向部靠近枢轴的位置上。
12.所述的步进电机横向放置,所述的摆臂纵向平面上旋转,所述的驱动板为l形板,并且l形板横向部较长,纵向部较短;所述驱动板输入端位于l形板的横向部的端部,第一输出部设置纵向部远离电机的一侧,槽孔设置有横向部靠近枢轴的位置上。
13.本实用新型步进电机通过摆臂和连杆带动驱动板转动,驱动板逆时针转动时,驱动板的第二输出部的槽孔通过拉杆驱动抬压脚传动机构来完成抬压脚工作,随着驱动板逆时针转动,摇臂上的圆柱在拉簧的作用下始终在外圆部滑动,由于外圆部的外圆部弧线的中心与枢轴重合,而驱动板中枢轴为中心旋转,此时抬压脚过程中摇臂不会发生转动;而到步进电机驱动驱动板反向转动时,挡臂通过圆柱带动摇臂转动进而通过剪线传动机构实现剪线工作,此时第二输出部会带动拉杆上升,由于第二输出部的槽孔靠近枢轴,因此拉杆上升行程很短,考虑到缝纫机装置的压脚装置内部均设置缓冲结构,拉杆稍微上升驱动抬压脚传动机构稍微压缩压脚装置内部的缓冲弹簧;剪线过程不会影响抬压脚机构正常工作;由于摇臂上圆柱始终贴合在第二输出部,而第二输出部与抬压脚驱动机构之间也不存在空行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很好的解决现在的抬压脚和剪线一体结构两组部件存在部件碰撞产生噪音的问题,具有结构合理、稳定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二);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驱动结构示意图(一)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驱动结构示意图(二)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一);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二);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驱动结构示意图(一);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驱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

3所示,一种缝纫机剪线与抬压脚步进控制装置,包括步进电机1、电机安装座2、剪线传动机构3和抬压脚传动机构4,步进电机1通过电机安装座2与缝纫机本体5固连,所述的步进电机1的输出轴上套设有摆臂6,摆臂6通过一连杆7与驱动板8的输入端83活动连接,所述的驱动板8通过枢轴枢接在缝纫机本体5上;所述的驱动板8具有第一输出部81和第二输出部82,第一输出部81和第二输出部82分布枢轴11两侧,第一输出部81和第二输出
部82分别与剪线传动机构3和抬压脚传动机构4的输入端连接或配合,剪线传动机构3和抬压脚传动机构4与枢轴11之间的输出力臂小于连杆7与枢轴11之间的输入力臂,所述的剪线传动机构3的输入端与驱动板8之间通过拉簧9连接,拉簧9与驱动板8的连接点与第一输出部81都位于枢轴11的同一侧,使得剪线传动机构3的输入端始终贴合在第一输出部81;所述的第一输出部81设置驱动板8外缘部,第一输出部81包括外圆部811和挡臂812,外圆部811与挡臂812之间弧形槽813平滑过度,外圆部811弧线的中心与枢轴11重合;在剪线传动机构3的输入端设置有摇臂31,摇臂31一端固定在剪线传动机构的输入转轴32上,摇臂31另一端具有一个圆柱33,圆柱33与驱动板8之间通过拉簧9连接,拉簧9使得圆柱33侧面与第一输出部81贴合;所述的第二输出部82为一槽孔821,抬压脚传动机构4通过一拉杆41与槽孔821活动连接;槽孔靠近枢轴11,拉杆41与枢轴11之间的力臂小于摇臂31与枢轴11之间的力臂。
23.所述的步进电机1纵向输出轴朝上放置;所述的摆臂6水平面上旋转,所述的驱动板8为l形板,枢接部位于l形板的转角处,并且l形板纵向部较长,横向部较短,所述驱动板8输入端与第一输出部81位于l形板的纵向部,并且输入端83设置有挡臂812的上端部;第一输出部81设置纵向部远离电机的一侧;槽孔821设置有横向部靠近枢轴11的位置上。
24.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步进电机1带动摆臂6水平摆动,摆臂6带动连杆7左右运动并带动驱动板8转动,当步进电机1逆时针转动时,连杆7带动驱动板8也逆时针转动时,驱动板8的第二输出部82的槽孔821通过拉杆41驱动抬压脚传动机构4来完成抬压脚工作,随着驱动板8逆时针转动,摇臂31上的圆柱33在拉簧9的作用下始终在外圆部811滑动,由于外圆部811的外圆部弧线的中心与枢轴11重合,而驱动板8中枢轴为中心旋转,因此在抬压脚过程中摇臂31不会发生转动;而到步进电机1顺时针转动带动驱动板8反向转动时,挡臂812通过圆柱33带动摇臂31转动进而通过剪线传动机构3实现剪线工作,此时第二输出部82会带动拉杆41上升,由于第二输出部82的槽孔41靠近枢轴11,因此拉杆41上升行程很短,考虑到缝纫机装置的压脚装置内部均设置缓冲结构,拉杆41稍微上升驱动抬压脚传动机构4只需稍微压缩压脚装置内部的缓冲弹簧即可;这样剪线和抬压脚两个动作之间互不干扰,由于摇臂31上的圆柱33始终贴合在第二输出部82,而第二输出部82与抬压脚驱动机构4之间也不存在空行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很好的解决现在的抬压脚和剪线一体结构两组部件存在部件碰撞产生噪音的问题。
25.在实际应用时,缝纫机的种类很多,有平缝、包缝、绷缝等,缝纫机本体5的形状和结构各不相同,步进电机的安装方式主要有纵向和横向两种,上述结构中步进采用纵向放置的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步进电机1也可采用横向放置,所述的摆臂6纵向平面上旋转,所述的驱动板为l形板,并且l形板横向部较长,纵向部较短;所述驱动板8输入端位于l形板的横向部的端部,第一输出部81设置纵向部远离电机的一侧,槽孔821设置有横向部靠近枢轴11的位置上;驱动方式和原理上纵向放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6.本实用新型将驱动板作用驱动双向输出功能的部件,驱动板通过枢轴枢接在缝纫机本体上,输出端和输入端都紧贴缝纫机本体,结构非常紧凑,纯机械传动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具有结构合理、稳定可靠的特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