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能调节鞋跟高度的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鞋跟 女鞋 高跟鞋 调节 高度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女鞋,具体涉及一种能调节鞋跟高度的高跟鞋。


背景技术:

2.女鞋,是现今女性日常服饰搭配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其中的高跟鞋因为能增加高度,还可以增进女性诱惑力从而受到女性的青睐,但而过高的鞋跟使人体重心前移,着力点主要在前脚掌上,长时间穿会加速关节退化,甚至导致拇指外翻、拇囊炎等。高跟鞋包括鞋底、鞋帮及鞋跟,鞋帮设置于鞋底上,鞋帮与鞋底形成供脚容纳的空间,鞋跟设置于鞋底底面后侧。
3.部分女性由于工作的需要,需要穿高鞋跟的高跟鞋,在上下班的过程中为了舒适不得不另外带一双鞋子进行更换,造成使用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调节鞋跟高度的高跟鞋。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鞋底、鞋帮及鞋跟,鞋帮设置于鞋底上,鞋帮与鞋底形成供脚容纳的空间,鞋跟设置于鞋底底面后侧,所述的鞋跟包括固定鞋跟与移动鞋跟,固定鞋跟顶部与鞋底底面固定连接,固定鞋跟中心设置有与移动鞋跟相适配的移动空腔且移动空腔沿竖向设置,移动鞋跟套设于固定鞋跟内部并沿移动空腔移动,移动鞋跟上横向设置有贯穿移动鞋跟的移动通孔,固定鞋跟上设置有与移动通孔相适配的固定通孔,移动通孔与固定通孔之间设置有将两者固定的固定件,固定通孔有多个沿竖向均匀分布于固定鞋跟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高跟时,将移动鞋跟向下拉出至固定鞋跟外,拉伸至需要的长度,且移动通孔移动至与固定通孔相对,将固定件穿过移动通孔与固定通孔,此时移动鞋跟与固定鞋跟相对固定,用户便可穿在脚上,可增加用户的升高与魅力,当需要使用低跟时,将固定件取出,再将移动鞋跟收进固定鞋跟内,此时变为低跟,方便用户的行走,增加用户的舒适度,将高跟与低跟融合在一个鞋子中,使用户不需要携带额外的鞋子,减少用户的负担。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鞋跟与移动鞋跟上设置有避免两者脱离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限位块设置于移动鞋跟,固定鞋跟相对与鞋底固定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配合块,配合块位于限位块的移动轨迹上阻碍移动鞋跟从移动鞋跟上脱离。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件从固定通孔与移动通孔中取出后,会出现移动鞋跟从固定鞋跟中滑出,故在移动鞋跟上设置限位块,当移动鞋跟向固定鞋跟外滑出时,限位块与配合块相抵,进而防止移动鞋跟从固定鞋跟上脱离。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移动鞋跟上横向设置有收纳槽,收纳槽内设置
有弧形凸块且弧形凸块沿收纳槽往复移动,弧形凸块与收纳槽底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弧形凸块向外推出的压缩弹簧,固定鞋跟上设置有与弧形凸块相适配的弧形槽且弧形槽位于与收纳槽所处的位置相对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件从固定通孔与移动通孔中取出后,再由用户将移动鞋跟推入固定鞋跟中,用户在行走过程中,抬动双脚,而移动鞋跟会有处于悬空的瞬间,由于移动鞋跟自身重力的影响,容易出现移动鞋跟自动从固定鞋跟中滑落的现象,需要用户再次将移动鞋跟推回固定鞋跟中,对用户的体验造成影响,故在移动鞋跟中增加收纳槽及压于收纳槽的弧形凸块,在移动鞋跟向固定鞋跟内移动,直至处于收纳槽的弧形凸块与弧形槽相对,此时弧形凸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弧形槽移动,进入弧形槽内,使移动鞋跟处于悬空状态时,不会因为自身重力而从固定鞋跟中脱离,当用户需要使用高跟时,便能将移动鞋跟从固定鞋跟中拉出,因为弧形槽与弧形凸块的接触面为弧形,故弧形槽与弧形凸块对移动鞋跟的固定作用力较小,虽然大于鞋跟自身的重力,但在人力的作用下还是比较容易从固定鞋跟中脱离。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收纳槽有多个且收纳槽环形设置于移动鞋跟上,收纳槽沿竖向均匀分布,固定鞋跟上设置有多个与收纳槽相适配的弧形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弧形槽与弧形凸块之间的接触面为弧形,故两者产生的作用力比较小,为防止用户行走在一些较为泥泞的路面上,泥土对移动鞋跟吸附作用,使移动鞋跟从固定鞋跟中脱离,故设置了多个弧形槽与弧形凸块,且将多个弧形槽环形设置并沿竖向均匀分布,使得移动鞋跟在收进固定鞋跟的时候不会因为弧形凸块与弧形槽的相对,而使得移动鞋跟的收纳便艰难。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鞋底包括鞋前部、鞋中部与鞋后部,鞋前部与地面接触起直接支撑作用,鞋中部呈弓形与地面悬空,鞋中部设置于鞋前部与鞋后部之间,鞋后部与鞋跟连接,鞋中部底面设置有收容固定件的收容槽,鞋中部具有弹性,可根据鞋跟高度的变化而相应的变化。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低跟时,固定件从固定通孔与移动通孔中取出,此时若是放入口袋,或者其他地方,容易导致固定件的丢失,当需要使用高跟时,却找不到固定件,故在鞋中部的地面设置有用于收纳固定件的收容槽,且收容槽设置于鞋面底部对于鞋子的美观程度不会造成影响,且鞋中部为弓形,在行走的时候处于悬空状态,在鞋面底部设置凹槽不会对行走的舒适程度造成影响,只要将固定件卡入收容槽中,便能完成随时携带固定件也不会影响行走的舒适程度与美观。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高跟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低跟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a;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b;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c。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
”ꢀ
、“下
”ꢀ
、“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
ꢀ“
第一”、“第二”、“第三
”ꢀ
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
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调节鞋跟高度的高跟鞋,包括鞋底1、鞋帮2及鞋跟3,鞋帮2设置于鞋底1上,鞋帮2与鞋底1形成供脚容纳的空间,鞋跟3设置于鞋底1底面后侧,所述的鞋跟3包括固定鞋跟31与移动鞋跟32,固定鞋跟31顶部与鞋底1底面固定连接,固定鞋跟31中心设置有与移动鞋跟32相适配的移动空腔34且移动空腔34沿竖向设置,移动鞋跟32套设于固定鞋跟31内部并沿移动空腔34移动,移动鞋跟32上横向设置有贯穿移动鞋跟32的移动通孔321,固定鞋跟31上设置有与移动通孔321相适配的固定通孔311,移动通孔321与固定通孔311之间设置有将两者固定的固定件33,固定通孔311有多个沿竖向均匀分布于固定鞋跟31上,当需要使用高跟时,将移动鞋跟32向下拉出至固定鞋跟31外,拉伸至需要的长度,且移动通孔321移动至与固定通孔311相对,将固定件33穿过移动通孔321与固定通孔311,此时移动鞋跟32与固定鞋跟31相对固定,用户便可穿在脚上,可增加用户的升高与魅力,当需要使用低跟时,将固定件33取出,再将移动鞋跟32收进固定鞋跟31内,此时变为低跟,方便用户的行走,增加用户的舒适度,将高跟与低跟融合在一个鞋子中,使用户不需要携带额外的鞋子,减少用户的负担。
[0023]
所述的固定鞋跟31与移动鞋跟32上设置有避免两者脱离的限位机构4,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块41,限位块41设置于移动鞋跟32,固定鞋跟31相对与鞋底1固定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块41相适配的配合块42,配合块42位于限位块41的移动轨迹上阻碍移动鞋跟32从移动鞋跟32上脱离,当固定件33从固定通孔311与移动通孔321中取出后,会出现移动鞋跟32从固定鞋跟31中滑出,故在移动鞋跟32上设置限位块41,当移动鞋跟32向固定鞋跟31外滑出时,限位块41与配合块42相抵,进而防止移动鞋跟32从固定鞋跟31上脱离。
[0024]
所述的移动鞋跟32上横向设置有收纳槽51,收纳槽51内设置有弧形凸块52且弧形凸块52沿收纳槽51往复移动,弧形凸块52与收纳槽51底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弧形凸块52向外推出的压缩弹簧53,固定鞋跟31上设置有与弧形凸块52相适配的弧形槽54且弧形槽54位于与收纳槽51所处的位置相对应,当固定件33从固定通孔311与移动通孔321中取出后,再由用户将移动鞋跟32推入固定鞋跟31中,用户在行走过程中,抬动双脚,而移动鞋跟32会有处于悬空的瞬间,由于移动鞋跟32自身重力的影响,容易出现移动鞋跟32自动从固定鞋跟31中滑落的现象,需要用户再次将移动鞋跟32推回固定鞋跟31中,对用户的体验造成影响,故在移动鞋跟32中增加收纳槽51及压于收纳槽51的弧形凸块52,在移动鞋跟32向固定鞋跟31内移动,直至处于收纳槽51的弧形凸块52与弧形槽54相对,此时弧形凸块52在压缩弹簧53的作用下向弧形槽54移动,进入弧形槽54内,使移动鞋跟32处于悬空状态时,不会因为自
身重力而从固定鞋跟31中脱离,当用户需要使用高跟时,便能将移动鞋跟32从固定鞋跟31中拉出,因为弧形槽54与弧形凸块52的接触面为弧形,故弧形槽54与弧形凸块52对移动鞋跟32的固定作用力较小,虽然大于鞋跟3自身的重力,但在人力的作用下还是比较容易从固定鞋跟31中脱离。
[0025]
所述的收纳槽51有多个且收纳槽51环形设置于移动鞋跟32上,收纳槽51沿竖向均匀分布,固定鞋跟31上设置有多个与收纳槽51相适配的弧形槽54,由于弧形槽54与弧形凸块52之间的接触面为弧形,故两者产生的作用力比较小,为防止用户行走在一些较为泥泞的路面上,泥土对移动鞋跟32吸附作用,使移动鞋跟32从固定鞋跟31中脱离,故设置了多个弧形槽54与弧形凸块52,且将多个弧形槽54环形设置并沿竖向均匀分布,使得移动鞋跟32在收进固定鞋跟31的时候不会因为弧形凸块52与弧形槽54的相对,而使得移动鞋跟32的收纳便艰难。
[0026]
所述的鞋底1包括鞋前部11、鞋中部12与鞋后部,鞋前部11与地面接触起直接支撑作用,鞋中部12呈弓形与地面悬空,鞋中部12设置于鞋前部11与鞋后部之间,鞋后部与鞋跟3连接,鞋中部12底面设置有收容固定件33的收容槽14,鞋中部12具有弹性,可根据鞋跟3高度的变化而相应的变化,当使用低跟时,固定件33从固定通孔311与移动通孔321中取出,此时若是放入口袋,或者其他地方,容易导致固定件33的丢失,当需要使用高跟时,却找不到固定件33,故在鞋中部12的地面设置有用于收纳固定件33的收容槽14,且收容槽14设置于鞋面底部对于鞋子的美观程度不会造成影响,且鞋中部12为弓形,在行走的时候处于悬空状态,在鞋面底部设置凹槽不会对行走的舒适程度造成影响,只要将固定件33卡入收容槽14中,便能完成随时携带固定件33也不会影响行走的舒适程度与美观。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当需要使用高跟时,将移动鞋跟32向下拉出至固定鞋跟31外,拉伸至需要的长度,将固定件33穿过移动通孔321与固定通孔311,此时移动鞋跟32与固定鞋跟31相对固定,用户便可穿在脚上,当需要使用低跟时,将固定件33取出,放入收容槽14内,再将移动鞋跟32收进固定鞋跟31内,处于移动空腔34内的弧形凸块52与弧形槽54相对,移动鞋跟32与固定鞋跟31相固定,此时变为低跟,方便用户的行走,而需要将再次将低跟变为高跟时,将移动鞋跟32从固定鞋跟31中拉出,再将固定件33从收容槽14中取出,由固定件33将移动鞋跟32与固定鞋跟31固定为高跟状态。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