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小区景观绿化带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11: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景观绿化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区景观绿化带。


背景技术:

2.绿化带指的是供绿化的条形地带,可以消除视觉疲劳、净化环境,在城市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健康的重视,小区绿化带的面积也日益增大。
3.绿化面积的增大,增加了小区灌溉工作的工作量。因此自带有浇灌装置的小区景观绿化带应运而生,现有公告号为cn21032883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区绿化带,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流水槽,流水槽的一端设置有沉淀池,沉淀池的一侧设有蓄水池。蓄水池的一侧设有用于将蓄水池中的水驱动到植被层中的抽水泵。雨天时,雨水沿流水槽流动到沉淀池中,经过沉淀池过滤的污水进入到蓄水池中。而后被抽水泵输送到植被层中,完成灌溉工作。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小区中来往的人员量较大,容易破坏流水槽,使流水槽堵塞,或使雨水无法沿流水槽进入到沉淀池中,蓄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提高蓄水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区景观绿化带。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区景观绿化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小区景观绿化带,包括植被带和位于所述植被带两侧的集水边带,所述集水边带包括若干个集水石,所述集水石为中空结构,且上端设有进水孔,相邻所述集水石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所述集水边带的一端设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与所述集水边带的出水端连通,所述蓄水箱的一侧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端设有进水管,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设有出水管。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边带设置在植被带的两侧,由若干个集水石组成。由于集水石上端所处高度较高,且集水石本身硬度较大,因此不易发生形变。雨水从进水孔进入到进水时内部后,在同一条集水边带中的集水石内部流动,直到进入蓄水箱,增加蓄水箱的蓄水量。集水石不易堵塞,有助于提高蓄水效果。
9.可选的,所述集水石的上端面由边侧向进水孔倾斜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表面便于使掉落在集水石上表面的雨水自动进入到集水石内部,从而流动到蓄水箱中,得以利用。便于提高蓄水效果,提高雨水收集量和雨水利用率。
11.可选的,所述集水石的上端面设有若干位于所述进水孔外周侧的漏水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石上端面的雨水可从漏水孔进入到集水石内部。当降雨量较大时,有助于提高集水石的集雨效率,从而便于提高蓄水效果。
13.可选的,所述集水石上端靠近所述植被带的一侧设有集雨板,所述集雨板向靠近
所述集水石的一侧倾斜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雨板有助于提高集水石的集雨能力,掉落在集雨板上的雨水沿集雨板流动到集水石上,进而流动到集水石内部。
15.可选的,所述集水石上设有用于对进入所述进水孔中的水流进行过滤的过滤网。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进入到集水石内部的水流进行过滤,也便于阻挡其他物体进入到集水石内部,使集水石不易堵塞。
17.可选的,所述蓄水箱埋设在土壤中,所述蓄水箱的上端转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的边缘设有竖直设置的围板,所述围板与箱盖的上表面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设有植被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箱不易被小区中的人发现,从而使蓄水箱不易被破坏,不易影响蓄水箱的正常蓄水。植被层便于增大小区的绿化面积,净化空气。
19.可选的,所述出水管上设有若干喷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头将出水管中的水流变成若干小支分流或水雾,有助于增大灌溉的面积,减少人工牢度。
21.可选的,所述出水管的外周侧设有与地面连接且用于固定出水管的固定环。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使出水管的位置不易发生改变,有助于保证绿化带中的植物均能受到灌溉,避免小区内的孩子或宠物改变出水管的位置,导致植物缺水死亡。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集水石上端所处高度较高,且集水石本身硬度较大,因此不易发生形变,从而不易堵塞,便于提高蓄水效果;
25.2.倾斜设置的表面便于使掉落在集水石上表面的雨水自动进入到集水石内部,从而流动到蓄水箱中,得以利用。便于提高蓄水效果,提高雨水收集量和雨水利用率;
26.3.过滤网有助于防止集水石堵塞,从而有助于保证蓄水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一种小区景观绿化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集水石的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植被带;3、集水石;31、进水孔;32、漏水孔;33、集雨板;34、过滤网;35、通孔;4、蓄水箱;41、箱盖;42、围板;43、植被层;44、导流管;5、抽水泵;51、进水管;52、出水管;53、喷头;6、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小区景观绿化带。参照图1,一种小区景观绿化带包括植被带1和位于植被带1两侧的集水边带。集水边带包括若干个集水石3。植被带1的一端设有埋设在土壤中且与集水边带的出水端连通的蓄水箱4,蓄水箱4的上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盖41,蓄水箱4内部为中空结构。蓄水箱4靠近植被带1的一侧设有安装在植被带1上的抽水泵5,抽水泵5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51,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52,出水管52上设有若干与出水管52内部连通的喷头53。雨天时,雨水进入到集水边带中,而后流动到蓄水箱4中。需要灌
溉植被带1中的植物时,启动抽水泵5,抽水泵5将蓄水箱4中的雨水喷洒到植被带1中。
31.参照图1和图2,集水石3可以由石英石或大理石制成,集水石3的下端插入在土壤中固定,集水石3上端所处高度高于植被带1所处高度。集水石3的内部设为中空结构。集水石3的上端端面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孔31,相邻集水石3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具体的,集水边带共设置有两条,分别设置在植被带1的两侧。同一条集水边带中的集水石3,靠近与其自身相邻的集水石3的侧面上均开设有通孔35,因此使同一条集水边带中的集水石3相互连通,雨水可在集水石3中流动。
32.需要说明的是,同一条集水边带两端的集水石3只有一侧开设有通孔35。且靠近蓄水箱4的集水石3通过一导流管44与蓄水箱4的内部连通,便于使集水边带中的雨水进入到蓄水箱4中。雨天时,雨水从进水孔31进入到集水石3的内部,最终流动到蓄水箱4中。
33.参照图2,集水石3的上端面由边侧向进水孔31倾斜设置,即集水石3的上端面的截面呈斗形,便于提高集水石3的集雨能力。集水石3的上端面设有若干位于进水孔31外周侧的漏水孔32,当降雨量较大时,漏水孔32便于提高集水石3的集雨量。
34.参照图2,集水石3上设有用于对进入进水孔31中的水流进行过滤的过滤网34。具体的,过滤网34与集水石3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且过滤网34与进水孔31同中心轴线设置。
35.参照图1,集水石3上端靠近植被带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雨板33,集雨板33向靠近集水石3的一侧倾斜设置,便于使掉落在集雨板33上的雨水沿集雨板33进入到集水石3内部。
36.参照图1,箱盖41上表面的边缘均设有与箱盖41一体成型的围板42,围板42竖直设置。围板42与箱盖41的上表面形成容纳槽,容纳槽中设有植被层43。植被层43和植被带1中的植物种类相同,旨在通过植被层43对蓄水箱4进行遮挡,使他人不易发现蓄水箱4。
37.参照图1,出水管52的外周侧设有与植被带1或地面连接的固定环6。固定环6用于固定出水管52,具体的,固定环6横截面呈n形,通过螺钉或销杆与植被带1或地面连接,实现对出水管52的固定。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小区景观绿化带的实施原理为:雨天时,雨水落入到集水石3和集雨板33上,而后雨水受重力影响进入到集水石3内部。因蓄水箱4设置在地下,而集水石3位于地上,因此集水石3中的雨水均流到蓄水箱4中。由于集水石3本身硬度较大,不易变形和损坏,因此不易对蓄水箱4的蓄水效果产生影响。此外,集水石3的进水孔31出设有过滤网34,进一步使集水石3不易堵塞,便于收集雨水。
39.当需要对植被带1进行灌溉时,启动抽水泵5,即可将蓄水箱4中储存的雨水喷洒给植物,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