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11: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绿化带 净水 雨水 装置 生态


1.本技术涉及生态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2.市政道路下凹式绿化带其实是城市下凹式绿地的一种形式, 城市下凹式绿地作为一种生态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在城市小区和广场中已有较多应用,并且在减轻城市内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3.相关技术中,为减轻雨水管道的排水负担,实现雨水的充分利用,通过在道路两侧设置下凹式绿化带对雨水进行积聚利用,下凹式绿化带即绿地地面的高程脚路面低5

10cm。绿化带内设置雨水口,雨水口较绿化带地面高出3

5cm,进入绿化带内的雨水积聚过滤后以溢流的方式经雨水口进入雨水利用系统,另外,为了方便雨水从路面进入绿化带,在道路两侧的路缘石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雨水的流入孔。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遭遇暴雨时,雨水在绿化带内积聚并溢流进入雨水利用系统,未进入雨水口的雨水积聚于绿化带内,从而使植物遭受长时间浸泡而死亡腐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绿化带内积聚的雨水,减少绿化带内因雨水长时间浸泡死亡的植物,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绿化带内的支撑筒,绿化带下方开设有储雨腔,所述支撑筒下端与储雨腔连通,所述支撑筒上竖直滑动连接有导水筒,所述导水筒外壁抵接于支撑筒内壁,所述导水筒上端高于绿化带地面,所述导水筒高于绿化带地面部分为进水部,所述进水部侧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部侧壁转动连接有封口板,当所述封口板受雨水挤压时,所述封口板下端转动进入连接部内,当所述封口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封口板侧壁抵接于进水口侧壁将进水口封闭,所述进水部设置有驱动封口板转动复位至竖直状态的转动复位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绿化带内雨水不断积聚,从而对封口板的挤压力不断增加,封口板受挤压而转动,封口板下端转动进入导水筒内,从而使雨水从封口板和导水筒间隙进入导水筒内,再经支撑筒进入储雨腔内,有效减少绿化带内积聚的雨水,减少因雨水浸泡而死亡的植物数量。
9.可选的,所述支撑筒和导水筒均为方形筒,所述支撑筒和导水筒一端形状均为正方形。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筒和导水筒设计为方形,从而使导水筒在支撑筒内不易发生转动,从而提高整体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支撑筒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导水筒下端卡接于第一连接组件上端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组件增加导水筒在支撑筒内的稳定性,从而使导水筒不易从支撑筒内脱离。
13.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筒内壁的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中心线与支撑筒中心线共线,所述第一连接环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导水筒下端对应定位环开设有环形第一凹槽,所述定位环卡接于第一凹槽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导水筒下端卡接于定位环上,从而方便拆装导水筒。
15.可选的,所述支撑筒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支撑环中心线、第一密封环中心线与支撑筒中心线三者共线,所述导水筒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支撑环中心线、第二密封环与导水筒中心线三者共线,所述第一密封环内壁抵接于第二密封环外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对导水筒和支撑筒间隙进行封闭,有效减少进入导水筒和支撑筒间隙的泥土等杂质,从而减少导水筒拆装过程中的阻力。
17.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滤水板,当所述封口板转动时,所述封口板竖直侧壁抵接于连接部内壁,所述封口板下端抵接于滤水板上表面,所述滤水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经封口板和导水筒进入导水筒内后,滤水板对雨水进行过滤,从而有效减少雨水中携带的杂质。
19.可选的,所述导水筒低于绿化带地面部分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设置有过滤斗,所述过滤斗位于滤水板下方,所述过滤斗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孔直径,所述过滤斗上端侧壁抵接于连接部内壁。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斗对过滤一次后的雨水进行二次过滤,从而进一步减少雨水中所携带的杂质。
21.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侧壁开设有供过滤斗通过的开口,所述过滤斗通过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卡接于开口处将开口封闭。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将开口封闭,从而减少从开口处泄漏的雨水,使雨水进入过滤斗内进行过滤,减少雨水中的杂质。
23.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于过滤斗上端,所述连接部侧壁水平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环滑动连接于第三凹槽内,所述挡板竖直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环外壁。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环时过滤斗滑动连接于导水筒内,方便拆装的同时提高过滤斗在导水筒内的稳定性。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雨水在绿化带内不断积聚,从而对封口板的挤压力不断增加,封口板受挤压转动从而使下端进入导水筒内,雨水先进入导水筒内经过滤板和过滤斗两次过滤,再经支撑筒进入储雨腔内,有效减少绿化带内积聚的雨水;
27.2.绿化带内的雨水进入导水筒内,液面逐渐下降,封口板转动复位过程中将过滤板上存积的杂质从过滤板上刮下,从而减少杂质堵塞第一过滤孔的情况;
28.3.过滤斗滑动连接于导水筒内,方便将过滤斗从导水筒内拆出清理。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与绿化带连接关系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支撑筒与储雨腔连接关系;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支撑筒与通水机构连接关系;
32.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转动复位组件;
34.图6是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过滤机构;
36.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筒;2、通水机构;21、导水筒;211、进水口;22、第一连接组件;221、第一连接环;222、定位环;23、转动复位组件;231、转动杆;232、扭转弹簧;233、限位块;24、第一凹槽;25、封口板;26、开口;27、第三凹槽;3、密封机构;31、第一支撑环;32、第一密封环;33、第二支撑环;34、第二密封环;4、过滤机构;41、滤水板;411、第一过滤孔;42、过滤斗;421、第二过滤孔;43、第二连接组件;431、第二连接环;432、挡板;5、储雨腔;6、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绿化带内的支撑筒1,支撑筒1上通过密封机构3设置有用于导水的通水机构2,通水机构2内设置有对雨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4,绿化带下方开设有储雨腔5,支撑筒1下端与储雨腔5连通。
39.绿化带内的雨水经通水机构2进入支撑筒1内,然后雨水经过滤机构4处理,从而减少雨水中的碎石等杂物,经过滤后的雨水进入储雨腔5内储存。
40.参照图2,支撑筒1为竖直固定连接于绿化带内的方形筒,支撑筒1上下两端面形状为正方形,支撑筒1下端与储雨腔5连通。
41.参照图2,密封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筒1侧壁的第一支撑环31,绿化带地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6,第一支撑环31位于第二凹槽6内,第一支撑环3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环32,连接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环33,第二支撑环33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环34,第一密封环32内壁抵接于第二密封环34外壁。当第一密封环32上端面抵接于第二支撑环33下端面时,第二密封环34上端面抵接于第一支撑环31上端面,第二支撑环33上端面与绿化带地面平齐。第一密封环32与第二密封环34均为橡胶环。第一密封环32和第二密封环34增加导水筒21和支撑筒1连接稳定性的同时,有效减少进入导水筒21和支撑筒1缝隙的泥土等杂质。
42.参照图3,通水机构2包括导水筒21,导水筒21为竖直设置的方形筒,导水筒21中心线与支撑筒1中心线共线。导水筒21根据绿化带地面分为上端的进水部和下端的连接部。连接部竖直滑动连接于支撑筒1内,连接部外壁抵接于支撑筒1内壁,支撑筒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组件22,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组件22卡接于支撑筒1内。进水部侧壁开设有进水口211,进水口211处通过转动复位组件23转动连接有用于封闭进水口211的封口板25,转动过程中封口板25两竖直侧壁与导水筒21内壁抵接,当封口板25转动至竖直状态时,封口板25上端和下端均与相邻进水口211水平侧壁抵接。
43.绿化带内雨水不断积聚,从而对封口板25的压力不断增加,进而推动封口板25进行转动,绿化带内的雨水从进水口211进入导水筒21内,最终经支撑筒1进入储雨腔5内储存。
44.参照图3和图4,第一连接组件22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筒1内壁的第一连接环221,第一连接环221为正方形环,第一连接环221中心线与支撑筒1中心线共线,第一连接环22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222,定位环222中心线与第一连接环221中心线共线,定位环222内边长大于第一连接环221内边长,定位环222外边长小于第一连接环221外边长。连接部下端开设有环形第一凹槽24,定位环222卡接于第一凹槽24内。将导水筒21滑入支撑筒1内,通过定位环222卡接于第一凹槽24内实现导水筒21和支撑筒1连接。
45.参照图3,导水筒21开设有进水口21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3,当封口板25竖直设置时,封口板25抵接于限位块233。
46.参照图5和图6,转动复位组件23包括转动连接于封口板25上端的转动杆231,转动杆231两端固定连接于进水口211侧壁,转动杆231轴线为封口板25转动轴线,转动杆231中间位置同轴套设有扭转弹簧232,扭转弹簧232一端抵接于封口板25朝向导水筒21内一侧,另一端抵接于导水筒21位于封口板25上方的内壁,当封口板25下端向导水筒21内转动时,扭转弹簧232有推动封口板25转动至竖直状态的趋势。
47.封口板25在压力作用下发生转动,扭转弹簧232受挤压变形,封口板25下端转入导水筒21内,雨水从进水口211进入导水筒21内,排雨结束后,扭转弹簧232推动封口板25转动至竖直状态。
48.参照图7,过滤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进水部内壁的滤水板41,滤水板41为弧形板,滤水板41侧壁均与进水部内壁固定连接,封口板25转动过程中下端始终抵接于滤水板41上表面,滤水板4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411。连接部内通过第二连接组件43卡接有过滤斗42,过滤斗42形状为倒正四棱台形,过滤斗42侧壁和底壁均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421,第二过滤孔421内径小于第一过滤孔411内径。滤水板41和过滤斗42对雨水进行分级过滤,有效减少雨水中杂质。
49.参照图7,连接部侧壁开设有供过滤斗42通过的开口26。第二连接组件43包括固定连接于过滤斗42上表面的正方形第二连接环431,连接部内侧壁开设有第三凹槽27,第二连接环431滑动连接于第三凹槽27内。开口26处卡接有挡板432,挡板432朝向第二连接环431一侧与第二连接环431固定连接,挡板432背离第二连接环431一侧开设有提手槽。
5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遭遇暴雨时,雨水持续在绿化带内积聚,封口板25所受压力不断增加从而发生转动,封口板25下端转入导水筒21内,雨水经进水口211进入导水筒21内,雨水经滤水板41和过滤斗42两次过滤后
进入储雨腔5内。
51.绿化带内雨水继续积聚,当雨水上液面高于导水筒21上端时,雨水从导水筒21上端进入导水筒21内。
52.需要清理滤水板41和过滤斗42时,将导水筒21从支撑筒1内滑出,通过挡板432将过滤斗42从导水筒21内滑出,即可将滤水板41和过滤斗42内的杂质倒出。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