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手提袋的隐藏抽拉带的制作方法

2021-09-18 02: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手提袋 隐藏 抽拉带


1.本技术涉及手提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提袋的隐藏抽拉带。


背景技术:

2.手提袋,是一种简易的袋子,制作材料有纸张、塑料、无纺布工业纸板等。通常用在厂商盛放产品;也有在送礼时盛放礼品;很多时尚前卫的西方人更将手提袋用做包类产品使用,可与其它装扮相匹配。手提袋还有被称为手挽袋、手袋等。
3.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379964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提袋,包括本体、发光体,发光体设置于本体的外表面上,本体的内部空间内固定有两个水平隔断及一个垂直隔断,以将本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四个独立的容置空间。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手提袋虽然具有个性化的优点,但是上述手提袋不使用时,拉带外露在本体的外侧,当过多的上述手提袋收纳在一起时,拉带与拉带之间会相互缠绕,产生不便于人们对手提袋进行收纳和整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人们对过多的手提袋进行收纳和整理,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提袋的隐藏抽拉带。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手提袋的隐藏抽拉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手提袋的隐藏抽拉带,包括两个下收纳布,两个下收纳布首尾相互连接共同组成本体的开口,下收纳布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收纳布,同一个下收纳布上的两个上收纳布相对的位置与外界相互连通,下收纳布靠近上收纳布一侧的两端设有拉带绳,拉带绳的两端分别与下收纳布的两端连接,拉带绳的两端均置于下收纳布与上收纳布之间,拉带绳的中部位置从两个上收纳布之间露出,拉带绳的长度等于下收纳布的长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下收纳布首尾相连且与本体连接在一起,共同组成手提袋的开口,两个上收纳布连接在一个下收纳布上,在下收纳布的两端位置上分别组成两个收纳位置,将拉带绳的两端收纳在了上收纳布与下收纳布之间,当人们需要使用拉带绳时,此时将拉带绳从中间露出的位置抽出使用即可,当人们不使用拉带绳时,此时拉住下收纳布的两端,将下收纳布拉直的同时,带动拉带绳拉直,将拉带绳隐藏在上收纳布与下收纳布之间,对过多的手提袋进行收纳放置时,防止相互靠近的拉带绳缠绕在一起,具有方便人们对过多的手提袋进行收纳和整理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下收纳布的端部位置处设有连接两个下收纳布首尾位置的固定布,固定布将上收纳布、下收纳布和本体的端部位置共同连接在一起。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布将上收纳布、下收纳布与本体共同连接在一起,加强了上收纳布、下收纳布与本体三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增大了手提袋使用的寿命。
11.可选的,所述下收纳布靠近固定布的位置处设有加强线,加强线穿过下收纳布、拉带绳和上收纳布同时将下收纳布、拉带绳和上收纳布连接在一起。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线穿过上收纳布、拉带绳和下收纳布,将三者再一次的连接缝制在一起,进一步提高拉带绳与上收纳布、下收纳布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提高拉带绳的使用寿命。
13.可选的,所述两个固定布上设有连接两个固定布的连接组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提袋内装有易于从本体开口位置处洒出的物品时,此时人们可以通过连接组件,将两固定布连接在一起,同时将本体的开口闭合起来,减少物品洒出的可能性。
15.可选的,同一所述下收纳布上的两个上收纳布相互靠近的一端设有倾斜开口,倾斜开口朝向本体开口的方向逐渐扩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本体内装有过多的物品时,此时物品将本体撑开,同时人们握住拉带绳,拉带绳会朝向本体开口的方向倾斜,此时倾斜开口起到导向的作用,减少拉带绳与上收纳布、下收纳布连接位置处的磨损,进一步提高手提袋的使用寿命。
17.可选的,所述上收纳布靠近倾斜开口的位置处设有向下收纳布方向翻转的上包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包边将上收纳布边缘处的布料边翻转到上收纳布的内部,减少了上收纳布边缘布料与拉带绳之间的摩擦,减少了上收纳布边缘布料开线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手提袋的使用寿命。
19.可选的,所述下收纳布上远离本体的一端设有下包边。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包边将下收纳布边缘处的布料边翻转到下收纳布的内部,减少了下收纳布边缘布料开线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手提袋的使用寿命。
21.可选的,所述拉带绳呈扁长状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握住拉带绳使用时,扁长状的拉带绳增大了与人手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人手与拉带绳之间单位面积上的受力大小,提高了人们使用拉带绳时的舒适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两个下收纳布首尾相连且与本体连接在一起,共同组成手提袋的开口,两个上收纳布连接在一个下收纳布上,在下收纳布的两端位置上分别组成两个收纳位置,将拉带绳的两端收纳在了上收纳布与下收纳布之间,当人们需要使用拉带绳时,此时将拉带绳从中间露出的位置抽出使用即可,当人们不使用拉带绳时,此时拉住下收纳布的两端,将下收纳布拉直的同时,带动拉带绳拉直,将拉带绳隐藏在上收纳布与下收纳布之间,对过多的手提袋进行收纳放置时,防止相互靠近的拉带绳缠绕在一起,具有方便人们对过多的手提袋进行收纳和整理的效果;
25.2.固定布将上收纳布、下收纳布与本体共同连接在一起,加强了上收纳布、下收纳布与本体三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增大了手提袋使用的寿命;
26.3.加强线穿过上收纳布、拉带绳和下收纳布,将三者再一次的连接缝制在一起,进一步提高拉带绳与上收纳布、下收纳布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提高拉带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拉带绳不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拉带绳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连接组件连接两个固定布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2、下收纳布;21、下包边;3、上收纳布;31、倾斜开口;32、上包边;4、拉带绳;5、固定布;6、加强线;7、连接组件;71、公魔术贴;72、母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手提袋的隐藏抽拉带。
33.实施例一:
34.参照图1和图2,一种手提袋的隐藏抽拉带,包括两个下收纳布2,两个下收纳布2均呈长条状且与本体1缝制在一起,两个下收纳布2首尾相互连接并打开,共同组成本体1的开口。下收纳布2远离本体1一侧的两端缝制有拉带绳4,拉带绳4的两端分别与下收纳布2的两端连接。人们在使用手提袋时,此时握住拉带绳4,将本体1提起,方便人们对手提袋进行使用。
35.参照图1和图2,下收纳布2上远离本体1的一端翻转缝制有下包边21,下包边21将下收纳布2边缘的布料切割位置向内进行翻转,减少了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与下收纳布2边缘位置的接触,减少了下收纳布2边缘开线的可能性。
36.参照图2,拉带绳4呈扁长状设置,人们握住拉带绳4进行使用时,扁长状的拉带绳4增大了与人手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了人手单位面积上的受力大小,提高了人们使用手提袋时的舒适度。
37.参照图2,拉带绳4的外表面为粗糙面,人们握住拉带绳4进行使用时,粗糙面增大了拉带绳4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拉带绳4与人手之间产生的相对滑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拉带绳4的使用效果。
38.参照图1和图2,下收纳布2远离本体1的两端分别缝制有上收纳布3,上收纳布3呈长条状,同一个下收纳布2上的两个上收纳布3相对的位置均与外界相互连通,拉带绳4的两端均置于下收纳布2与上收纳布3之间,拉带绳4的中部位置从两个上收纳布3之间露出。当人们需要使用拉带绳4时,此时将拉带绳4从两个上收纳布3之间露出的位置抽出使用即可。
39.参照图1,拉带绳4的长度等于下收纳布2的长度,人们不使用拉带绳4时,此时拉住下收纳布2的两端,将下收纳布2拉直的同时,带动拉带绳4拉直,将拉带绳4隐藏在上收纳布3与下收纳布2之间,减少相互靠近的拉带绳4缠绕在一起,方便人们对过多的手提袋一同进行收纳和整理。
40.参照图1和图2,同一下收纳布2上的两个上收纳布3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倾斜开口31,倾斜开口31朝向本体1开口的方向逐渐扩大。当本体1内装有过多的物品时,物品将本体1撑开,同时人们握住拉带绳4,拉带绳4会朝向本体1开口的方向倾斜,进而减少拉带绳4与上收纳布3、下收纳布2连接位置处的磨损,提高手提袋的使用寿命。
41.参照图1和图2,上收纳布3靠近倾斜开口31的位置处缝制有向下收纳布2方向翻转的上包边32,上包边32将上收纳布3边缘的布料切割位置向内进行翻转,减少了人们在使用拉带绳4的过程中与上收纳布3边缘位置的接触,进而减少了上收纳布3边缘开线的可能性。
42.参照图1和图2,下收纳布2的端部位置处缝制有连接两个下收纳布2首尾位置的固
定布5,固定布5将上收纳布3、下收纳布2和本体1的端部位置共同连接在一起。固定布5将上收纳布3、下收纳布2与本体1共同连接在一起,加强了上收纳布3、下收纳布2与本体1三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43.参照图1,下收纳布2靠近固定布5的位置处缝制有加强线6,加强线6先缝制呈“口”字形,再在“口”字形内缝制有两道较叉线。加强线6穿过下收纳布2、拉带绳4和上收纳布3同时将下收纳布2、拉带绳4和上收纳布3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上收纳布3、下收纳布2与拉带绳4三者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实施原理为:当人们需要使用拉带绳4时,此时将拉带绳4从两个上收纳布3之间露出的位置抽出使用即可;当人们不使用拉带绳4时,此时拉住下收纳布2两端的固定布5,将下收纳布2拉直的同时,带动拉带绳4拉直,将拉带绳4隐藏在上收纳布3与下收纳布2之间进行存放收纳。
45.实施例二:
46.参照图2和图3,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布5上缝制有连接组件7,通过连接组件7将两个固定布5连接在一起。当手提袋内装有易于从本体1的开口位置处洒出的物品时,此时人们通过连接组件7将两固定布5连接在一起,将本体1的开口闭合起来,减少物品洒出的可能性。
47.参照图3,连接组件7包括公魔术贴71和母魔术贴72,公魔术贴71和母魔术贴72分别缝制在两个固定布5上,通过公魔术贴71与母魔术贴72之间的粘接,进而方便人们对两个固定布5进行粘接。连接组件7也可以为按扣、拉链等具有相同连接功能的连接件,只需实现两个固定布5之间的连接可拆即可。
48.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实施原理为:当人们需要使用拉带绳4时,此时将拉带绳4从两个上收纳布3之间露出的位置抽出使用即可;当人们不使用拉带绳4时,此时拉住下收纳布2两端的固定布5,将下收纳布2拉直的同时,带动拉带绳4拉直,将拉带绳4隐藏在上收纳布3与下收纳布2之间进行存放收纳;当人们需要将本体1开口的位置连接在一起时,通过公魔术贴71与母魔术贴72之间的粘接,实现两个固定布5之间的连接可拆。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