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的智能调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与流程

2021-10-24 08: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调光 智能 装置 控制 方法


1.本发明属于智能调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的智能调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2.智能调光装置得目的是调整灯光不同的亮度和色温,通过减少或增加电压促使平均功率的灯光产生的不同强度的光输出,通过改变不同光的比例产生不同冷暖色的光输出,从而达到控制灯光呈现不同色温、亮度的效果。
3.目前led调光控制器,亮度和色温的调节方法,基本都是根据设定的亮度值、色温值进行控制,色温值的设定,一般是基于人工感觉或者预设值,难以结合所处环境光的情况,当色温的控制值设定不恰当时,灯光色温与当前环境光不相匹配,易造成灯光效果不佳的反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智能调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解决了现有的亮度、色温调节不能结合当前环境光的技术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新的智能调光装置,包括:控制器、多普勒色温传感器、als光感传感器,控制器单元连接有手动调节模块、信息接收模块、智能模块、色温模块、亮度模块,色温模块、亮度模块单元连接有led灯,智能模块单元连接有信息采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与多普勒色温传感器、als光感传感器输出端连接。
7.一种新的智能调光装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选择调节方式:根据用户对灯光色温与亮度的需求和使用的便捷情况可选择手动调节、设备调节、智能调节的方式控制智能调光装置;
9.收集环境信息:根据调节方式收集当前所处周围环境光色温与亮度的相关信息;
10.调节色温、亮度:根据所收集的周围环境光信息调节灯光的色温与亮度。
11.可选的,手动调节是用户通过直接操作智能调光装置上的手动控制装置来改变led灯色温和亮度的方式。
12.可选的,设备调节是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控制智能调光装置改变led灯色温和亮度的方式。
13.可选的,智能调节是智能调光装置根据所处环境光改变led灯色温和亮度的方式。
14.可选的,智能调节需通过设备调节或手动调节开启。
15.可选的,手动调节、设备调节的环境光信息收集判断均为用户依据自身感官判断,智能调节的环境光信息收集是通过智能模块向信息采集模块发送采集信号,然后信息采集模块控制多普勒色温传感器和als光感传感器分别采集当前环境光的色温与亮度,最后信息采集模块将采集的环境光信息传输给智能模块进行信息整合和判断。
16.可选的,手动调节色温、亮度是手动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手动调节模块向控制器发送调节信号,设备调节色温、亮度是移动设备通过向信息接收模块发送调节信号,信息接收模块接受到调节信号后向控制器发送调节信号,智能调节色温、亮度是通过智能模块向控制器发送调节信号。
17.可选的,控制器接收到调节信号后向色温模块、亮度模块发送控制信号,色温模块、亮度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控制led灯做出相应的色温、亮度变化。
18.一种新的智能调光装置系统,包括:该系统加载有如上任一项所述方法。
19.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信息接收模块可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信号,便于用户外出时远程控制家中智能调光装置的开启与关闭,通过手动调节模块便于用户手动便捷控制led灯光亮度和色温的变换,通过多普勒色温传感器、als光感传感器便于实时更新周围环境光数据,使led灯根据周围环境光变换适宜的亮度和色温,使led灯光亮度和色温与当前环境光相匹配,呈现最佳灯光效果。
21.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步骤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模块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6.为了保持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发明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7.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调光装置,包括:控制器、多普勒色温传感器、als光感传感器,控制器单元连接有手动调节模块、信息接收模块、智能模块、色温模块、亮度模块,色温模块、亮度模块单元连接有led灯,智能模块单元连接有信息采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与多普勒色温传感器、als光感传感器输出端连接。
28.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使用时,手动调节模块、信息接收模块、智能模块其中一个会通过向控制器发送调节信号,然后控制器向色温模块、亮度模块发送控制信号控制led灯的色温和亮度的变化,其中智能模块发送调节信号前会向信息采集模块发送采集信号,接收到信息采集模块发回的信号后再向控制器发送调节信号,信息接收模块和手动调节模块可控制智能模块的开启与关闭。
29.通过信息接收模块可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信号,便于用户外出时远程控制家中智能调光装置的开启与关闭,通过手动调节模块便于用户手动便捷控制led灯光亮度和色温
的变换,通过多普勒色温传感器、als光感传感器便于实时更新周围环境光数据,使led灯根据周围环境光变换适宜的亮度和色温,使led灯光亮度和色温与当前环境光相匹配,呈现最佳灯光效果。
30.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调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31.选择调节方式:根据用户对灯光色温与亮度的需求和使用的便捷情况可选择手动调节、设备调节、智能调节的方式控制智能调光装置;
32.收集环境信息:根据调节方式收集当前所处周围环境光色温与亮度的相关信息;
33.调节色温、亮度:根据所收集的周围环境光信息调节灯光的色温与亮度。
34.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使用时,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调节模式,当需要固定的亮度和色温或远程操控时,可通过手机或平板控制智能调光装置,当智能调光装置在身边时可直接通过手动控制装置调节亮度和色温,当长时间使用智能调光装置,需要led灯亮度和色温根据周围环境光变化处于适宜效果时,通过手动控制装置或手机开启智能调节,此时智能模块控制信息采集模块收集周围环境光信息,信息采集模块分别控制多普勒色温传感器和als光感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光的色温与亮度,最后采集的数据通过智能模块整合和判断出当前适宜的亮度和色温。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所涉及的用电设备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35.通过设备调节远程控制智能调光装置,便于用户外出时控制家中智能调光装置的开启与关闭,同时可实现对色温与亮度数据的保存,通过手动调节便于用户便捷操作,根据调节过程中色温与亮度的变化选择适宜的效果,通过智能调节便于led灯根据周围环境光变换适宜的亮度和色温,使led灯光亮度和色温与当前环境光相匹配,呈现最佳灯光效果。
36.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手动调节是用户通过直接操作智能调光装置上的手动控制装置来改变led灯色温和亮度的方式,手动控制装置可单独控制led灯色温或亮度的变化。
37.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设备调节是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控制智能调光装置改变led灯色温和亮度的方式,可保存常用的色温和亮度数据,便于下次的使用。
38.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调节是智能调光装置根据所处环境光改变led灯色温和亮度的方式,使led灯色温和亮度根据所处环境光变化,降低因长时间使用受环境光变化而多次调节led灯色温和亮度的概率。
39.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调节需通过设备调节或手动调节开启,当设备调节或手动调节介入后,智能调节自动关闭。
40.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手动调节、设备调节的环境光信息收集判断均为用户依据自身感官判断,智能调节的环境光信息收集是通过智能模块向信息采集模块发送采集信号,然后信息采集模块控制多普勒色温传感器和als光感传感器分别采集当前环境光的色温与亮度,最后信息采集模块将采集的环境光信息传输给智能模块进行信息整合和判断,智能调节时可通过设备调节设置在原本的色温和亮度变化基础上根据用户情况增加或降低固定的色温值和亮度值。
4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手动调节色温、亮度是手动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手动调节
模块向控制器发送调节信号,设备调节色温、亮度是移动设备通过向信息接收模块发送调节信号,信息接收模块接受到调节信号后向控制器发送调节信号,智能调节色温、亮度是通过智能模块向控制器发送调节信号,当通过设备调节或手动调节开启智能调节时,信息接收模块或手动调节模块向智能模块发送调节信号。
4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器接收到调节信号后向色温模块、亮度模块发送控制信号,色温模块、亮度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控制led灯做出相应的色温、亮度变化,色温模块控制红、蓝光的比例使led灯产生不同冷暖色的光输出。
43.请参阅图1

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调光装置系统,包括:该系统加载有如上任一项所述方法。
44.通过设备调节远程控制智能调光装置,便于用户外出时控制家中智能调光装置的开启与关闭,同时可实现对色温与亮度数据的保存,通过手动调节便于用户便捷操作,根据调节过程中色温与亮度的变化选择适宜的效果,通过智能调节便于led灯根据周围环境光变换适宜的亮度和色温,使led灯光亮度和色温与当前环境光相匹配,呈现最佳灯光效果
45.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4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4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