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09-14 23: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穿戴 智能 设备


1.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防丢器等,由于其强大的功能性而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
3.穿戴设备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准确对位才能够实现正确的安装,从而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并且存在安装不正确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戴设备,能够降低误操作的几率,提高穿戴设备安装的精确度。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穿戴设备,所述穿戴设备包括功能件和穿戴载体,所述功能件用于执行预设功能,包括相邻设置且互相连接的第一侧与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形状不同;所述穿戴载体具有一形状与所述功能件匹配的定位空间,以及与所述定位空间连通的安装开口,所述功能器件自所述安装开口进入所述定位空间后能够按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与所述定位空间匹配的预设状态进行放置。
6.其中,所述穿戴载体定义有与所述定位空间连通的充电开口,所述功能件包括一充电接口,在所述功能件按照所述预设状态放置于所述定位空间内时,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开口对应,以使得外部充电器能够穿过所述充电开口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
7.具体地,所述功能件绕所述充电接口的中心呈对称设置。
8.具体地,所述功能件的轮廓形状为类矩形,所述第一侧与第二侧分别为所述功能件的长边侧和短边侧,所述充电接口的形状也为类矩形。
9.其中,所述定位空间包括与所述功能件的形状匹配的容置区,以及与所述容置区连通的安装区,其中,所述安装开口与所述安装区对应,且所述安装区的尺寸大于所述功能件的尺寸。
10.其中,所述穿戴载体包括界定所述容置区的第一挡边、第二挡边及第三挡边,所述第一挡边、第二挡边及第三挡边分别用于定位所述功能件的三个侧边。
11.其中,所述穿戴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空间内的定位件,用于在功能件的远离容置区的一侧将封盖层与连接层连接在一起,以对所述功能件的第四个侧边进行定位。
12.其中,所述功能件背离所述充电接口的一侧设置有一感测接口,所述穿戴载体定义有与所述定位空间连通的功能开口,所述感测接口通过所述功能开口而突出于所述穿戴载体之外,以与人体接触,用于接收人体生理信号。
13.其中,所述安装开口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开口和第二安装开口,所述功能开口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功能开口和第二功能开口,所述穿戴载体包括封盖层、连接层及贴
肤层;其中,所述封盖层定义所述充电开口;所述连接层贴合设置于所述封盖层的一侧,与所述封盖层共同形成所述定位空间,并具有所述第一安装开口和所述第一功能开口;所述贴肤层贴合设置于所述连接层的背离所述封盖层的一侧,并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开口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开口,以及与所述第一功能开口对应的所述第二功能开口。
14.进一步地,所述穿戴载体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封盖层的远离所述连接层的一侧,并通过车缝线固定在所述封盖层及所述连接层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贴肤层的远离所述连接层的一侧,并通过车缝线固定在所述贴肤层及所述连接层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置为可连接在一起,以将所述穿戴设备穿戴在用户身上。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穿戴设备包括功能件和穿戴载体,功能件用于执行预设功能,包括相邻设置且互相连接的第一侧与第二侧,其中,第一侧与第二侧形状不同;穿戴载体具有一形状与功能件匹配的定位空间,以及与定位空间连通的安装开口,功能器件自安装开口进入定位空间后能够按照第一侧与第二侧与定位空间匹配的预设状态进行放置。通过这种方式,由于第一侧与第二侧的形状不同,而且定位空间的形状与功能件的形状匹配,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定位空间与功能件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安装,且功能件只有在与定位空间正确对应的预设状态下才能够安装到位,从而实现穿戴设备安装的防呆设计,降低误操作的几率,提高穿戴设备安装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17.图1是本技术穿戴设备一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穿戴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技术穿戴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1中沿a

a方向的截面图;
21.图5是图2中沿b

b方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本技术提供一种穿戴设备,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技术穿戴设备一实施方式中,穿戴设备可以是手表、手环、生理参数检测器、防丢器等,具体可以佩戴在用户的手腕、胳膊或者穿在躯干上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24.本实施方式中,穿戴设备可以包括功能件10、穿戴载体20以及第一连接部30和第
二连接部40。
25.其中,功能件10为穿戴设备中实际执行功能的构件,例如可以是手表中的表盘,具体用于执行预设功能,例如计时、感测温度、感测用户心率、显示等;穿戴载体20则可用于承载功能件10,并辅助将功能件10穿戴在用户身上,例如可以是手表的表带。其中,穿戴载体20的材质可以为布料、皮质、金属质地等中的至少一种;第一连接部30及第二连接部40则可设置于穿戴载体20上,第一连接部30与第二连接部40互相配合以实现彼此之间的连接与分离,用于将穿戴设备进一步可拆卸穿戴在用户的身体上。
26.功能件10执行功能需要电量的支持,本实施方式中,功能件10具有一充电接口11,该充电接口11具体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弹簧针引脚。
27.进一步地,该功能件10还可包括一感测接口12,用于与用户身体接触,以接收人体生理信号,从而实现对人体生理指标的检测,具体可以是对心率、脉搏、体温等的检测。其中,该感测接口12的形状可以为球形,或者球形的一部分,或者较为平滑的其它形状,从而能够提高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28.功能件10的轮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菱形、三角形等。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所指的形状可以指功能构件的轮廓的形状。
29.在一实施方式中,该功能构件的形状为矩形,具体可以是四角倒圆角的矩形,并包括相邻设置且互相连接的第一侧13与第二侧14,其中,第一侧13与第二侧14在尺寸上不同,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13为功能件10的长边侧,第二侧14为短边侧,而且该功能件10还可包括与第一侧13平行且形状一致的第三侧15,以及与第二侧14平行且形状一致的第四侧16。其中,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侧13可以为短边侧,而第二侧14可以为长边侧,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30.进一步地,充电接口11与感测接口12分别设置于功能构件的两个相背设置的主表面上。其中,两个主表面均与上述第一侧13、第二侧 14、第三侧15及第四侧16连接。需要指出的是,充电接口11与感测接口12可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主表面的中心位置,而且至少呈180
°
中心对称设置。
31.具体地,感测接口12可设置于穿戴设备的用于靠近用户皮肤的主表面上,且呈半球形,突出于该主表面设置;充电接口11则设置于穿戴设备的背离感测接口12的另一主表面上,且可呈类矩形设置。由于感测接口12与充电接口11均设置于对应的主表面的中心位置,且呈 180
°
中心对称,而且功能件10本身呈四角倒圆角的矩形设置,从而在不考虑其它构件的情况下,功能件10绕两个主表面的中心旋转180
°
后其本身的轮廓形状以及充电接口11的位置与旋转前保持一致。
32.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功能件10的轮廓形状可以为其它,感测接口12及充电接口11可呈其它度数的中心对称,此处不做限定。
33.请结合参阅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穿戴载体20可包括连接设置在一起的封盖层21、连接层22、贴肤层23以及定位件24其中,在用户佩戴该穿戴设备时,贴肤层23位于贴近并接触用户的皮肤一侧,封盖层21可位于远离用户皮肤的一侧,而连接层22则可夹设在封盖层21 及贴肤层23的之间。
34.封盖层21、连接层22及贴肤层23的材质均可为布料,其中,贴肤层23的材质可以为毛绒布料,从而使得用户佩戴时更加舒适,而封盖层21与连接层22的材质则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三者可通过热压、缝合、粘接等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连接在一起。
35.本实施方式中,穿戴载体20定义有一定位空间25,以及分别与所述定位空间25连通的充电开口211、安装开口26及感测开口27。
36.其中,定位空间25可位于穿戴载体20居中的部位,具体可位于封盖层21与连接层22之间,且形状可与功能件10的形状匹配,用于容置并定位该功能件10。该定位空间25可整体与功能件10的形状匹配,也可以仅部分区域与功能件10的形状匹配,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具体地,可以通过对封盖层21以及连接层22进行热压的方式在二者之间形成定位空间25。容易理解地,定位空间25位置处不进行热压,而至少于定位空间25的边界处进行热压处理。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形成该定位空间25。
37.具体地,该定位空间25可包括互相连通的容置区251与安装区252,其中,容置区251的形状与功能件10的形状匹配。
38.具体地,封盖层21与连接层22可包括用于界定该容置区251以及定位功能件10且依次连接的第一挡边28、第二挡边29以及第三挡边 210,用户可通过安装开口26将功能件10放置于该定位空间25内,并根据第一挡边28、第二挡边29及第三挡边210与功能件10的第一侧 13、第二侧14、第三侧15及第四侧16的对应性对功能件10进行放置。
39.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容置区251的第二挡边29与功能件10的短边侧,即第二侧14、第四侧16对应一致,从而在将功能件10以第二侧 14或者第四侧16对应第二挡边29的预设状态放置时,才能够实现该功能件10的正确安装,而在将功能件10的长边侧,即第一侧13或第三侧15与第二挡边29对应放置时,由于第一侧13、第三侧15的尺寸较长,从而功能件10将不能够放入该容置区251内,从而不能实现对该功能件10的定位。
40.通过上述方式,由于第一侧13与第二侧14的形状不同,而且定位空间25的形状与功能件10的形状匹配,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定位空间25与功能件10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安装,且功能件 10只有在与定位空间25正确对应的预设状态下才能够安装到位,从而实现穿戴设备安装的防呆设计,降低误操作的几率,提高穿戴设备安装的精确度。
41.进一步地,容置区251可用于容置整个功能件10,或可用于容置功能件10的一部分。在一实施方式中,容置区251用于容置功能件10的一半结构,从而在功能件10放置入定位空间25并正确定位之后,功能件10的一半位于容置区251内,而另一半位于安装区252内。
42.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挡边29对应匹配功能件10的短边侧,而相对设置且彼此平行的第一挡边28与第三挡边210的长度小于功能件10 的两个长边侧,例如,可以是功能件10的长边侧的长度的一半。
43.进一步地,安装区252可与容置区251连通。例如,在对功能件10 进行安装时,该功能件10可先进入安装区252,然后再进一步进入容置区251。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区252的尺寸比功能件10的尺寸大,从而在安装时,功能件10能够更加方便地进入安装区252,而且在进入安装区252之后,还可以对功能件10的方位进行调整,从而方便对功能件 10的安装。
44.其中,安装区252的轮廓的形状可以为相对于矩形的功能件10尺寸更大的方形或者圆形等,例如可以是圆形的一部分。
45.进一步地,定位件24可位于定位空间25内,且可设置于封盖层21 上,或者设置于连接层22上,或者既设置于封盖层21上又设置于连接层22上,用于将封盖层21与连接层22
进一步连接在一起。
46.具体地,定位件24可设置于安装区252,用于在功能件10安装好后,通过定位件24将封盖层21与连接层22在功能件10的远离容置区 251的一侧进一步连接,以实现对功能件10的进一步定位。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定位件24可以为魔术贴,该魔术贴的毛面与钩面可分别设置于封盖层21和连接层22上,当然也可以调换位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47.进一步地,由于功能件10呈类矩形设置,且四周分别受到第一挡边28、第二挡边29、第三挡边210以及定位件24的约束,从而能够减少功能件10在定位空间25内的移动以及晃动。
48.充电开口211可形成于封盖层21上,在功能件10正确定位于定位空间25内后,充电开口211与功能件10的充电接口11对应设置,且形状与充电接口11一致,从而使得外部充电器能过通过该充电开口211 而与充电接口11建立连接,以为功能件10充电。
49.如上所述,在一实施方式中,功能件10绕两个主表面的中心旋转 180
°
后其本身的轮廓形状以及充电接口11的位置与旋转前保持一致,从而在对功能件10进行安装时,将功能件10的两个短边侧与上述第二挡边29对应放置时,功能件10的充电接口11与充电开口211均能对应,使得功能件10自两个方向安装均能够正确定位,从而方便功能件10的安装。
50.进一步地,安装开口26可与定位空间25的安装区252连通,并可形成于连接层22和贴肤层23上,具体地,连接层22上形成有与安装区252连通的第一安装开口221,贴肤层23上形成有与第一安装开口 221对应连通的第二安装开口231。在对功能件10进行安装时,可以依次通过第二安装开口231及第一安装开口221,从而进入定位空间25的安装区252,并进一步进入容置区251。
51.与安装开口26相似,感测开口27也可形成于连接层22和贴肤层 23上,具体地,连接层22上形成有与定位空间25连通的第一感测开口 (图未示),贴肤层23上形成有与第一感测开口对应的第二感测开口 232。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感测开口与第二感测开口232均与功能件10 的感测接口12对应且形状匹配,在功能件10安装好后,感测接口12 可依次通过第一感测开口与第二感测开口232而穿出,穿戴载体20,从而能够与用户的皮肤直接接触,以对用户的身体进行检测。
52.进一步地,请进一步参阅图4和图5,第一连接部30可设置于封盖层21的远离连接层22的一侧,第二连接部40则可设置于贴肤层23的远离连接层22的一侧。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0和第二连接部40分别设置于定位空间25的两侧,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对穿戴载体20进行弯曲,以使得第一连接部30与第二连接部40能够接触并连接在一起。
53.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0可以为魔术贴的毛面和钩面中的一面,第二连接部40则为魔术贴的毛面和钩面中的另一面。第一连接部30与第二连接部40均可以通过车缝的方式进行固定,例如,第一连接部30通过车缝的方式固定在封盖层21与连接层22上,车缝所使用的车缝线在连接层22的远离封盖层21的一侧形成第一凹凸结构50;第二连接部 40通过车缝的方式固定在贴肤层23与连接层22上,车缝所使用的车缝线在连接层22的远离贴肤层23的一侧形成第二凹凸结构60。
54.其中,穿戴载体20于定位空间25的两侧可呈开叉的分支状设置,具体地分支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如图3所示,定位空间25两侧的分支的数量均为两个,相应地,第一连接部30和第二连接部40的数量也对应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分支上,而且在连接时,每
个第一连接部30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连接部40连接。
55.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凹凸结构50与第二凹凸结构60分别形成在连接层22的两侧,若第一凹凸结构50与第二凹凸结构 60直接暴露于外面,则一方面用户在佩戴该穿戴设备时,尤其是朝向用户皮肤的一侧,容易摩擦用户的皮肤,从而对用户皮肤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容易藏污纳垢,从而不利于穿戴设备的清洁。而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凹凸结构50与第二凹凸结构60进一步分别被贴肤层23与封盖层 21所覆盖,具体可通过热压的方式实现,从而不会因此进一步产生车缝线等凹凸结构,从而能够减少或者避免用户佩戴时与用户的皮肤直接接触,减少对用户皮肤进行摩擦、伤害,而且由于受贴肤层23、封盖层 21的阻挡,从而污垢难以进入第一凹凸结构50与第二凹凸结构60之间,从而有利于穿戴设备的清洁。
56.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