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布控球的便携式装载组件和布控箱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6: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布控 安防 装载 组件 特别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布控球的便携式装载组件和布控箱。


背景技术:

2.布控球是针对应急布控、移动监控部署等视频监控而提供的电子设备,其可以根据需要而部署在不同的地点,由此,布控球存在装载搬运的需求。
3.然而,布控球在装载搬运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外部震动而相对于搬运载体运动,从而导致布控球发生表面划伤,甚至是元器件损坏。
4.可见,如何减轻布控球在装载搬运过程中的损伤,成为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在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布控球的便携式装载组件和布控箱,有助于减轻布控球在装载搬运过程中的损伤。
6.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布控球的便携式装载组件可以包括:
7.缓冲衬垫,所述缓冲衬垫的第一表面具有用于平置布控球的内凹模槽;
8.吸附构件,所述吸附构件固定装设于所述缓冲衬垫,并且,所述吸附构件位于所述内凹模槽的第一端;
9.缠绕构件,所述缠绕构件固定装设于所述缓冲衬垫,并且,所述缠绕构件靠近所述内凹模槽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10.其中,当所述布控球以机座朝向所述第一端、球头朝向所述第二端的姿态平置于所述内凹模槽内时:
11.所述吸附构件与所述机座之间产生将所述机座相对于所述内凹模槽固定约束的磁吸力;
12.所述缠绕构件响应于捆绑操作包覆所述球头,并且产生阻止所述球头在所述内凹模槽内相对于所述机座转动的捆绑力。
13.可选地,所述内凹模槽在所述第一端具有平坦端壁;所述吸附构件通过连接件固定装设于所述平坦端壁。
14.可选地,所述吸附构件包括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平坦端壁的钣金支架;其中,当所述布控球以所述机座朝向所述第一端、所述球头朝向所述第二端的姿态平置于所述内凹模槽内时,所述钣金支架与固定装设在所述机座的底面的磁力元件之间产生所述磁吸力。
15.可选地,所述内凹模槽的槽底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处具有贯穿至所述缓冲衬垫的第二表面的一对穿缝,其中,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缓冲衬垫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所述缠绕构件的中部位于所述缓冲衬垫的所述第二表面,并且,所述缠绕构件的两端自所述缓冲衬垫的所述第二表面通过所述穿缝从所述槽底伸出。
16.可选地,所述缠绕构件包括粘扣带;其中,当所述布控球以所述机座朝向所述第一
端、所述球头朝向所述第二端的姿态平置于所述内凹模槽内时,所述粘扣带的两端的端部片材响应于所述捆绑操作相互交叠附接,以包覆所述球头并对所述球头产生所述捆绑力。
17.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布控箱可以包括:
18.便携箱体,所述便携箱体包括箱壳和箱盖;
19.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装载组件,其中,所述缓冲衬垫固定装设在所述箱壳内,并且,所述缓冲衬垫的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箱壳的开口面;
20.驱控组件,所述驱控组件固定装设在所述箱壳内,其中,所述缓冲衬垫进一步具有避让所述驱控组件的避让豁口;
21.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固定装设于所述箱壳的开口面,其中,所述面板组件包括覆盖所述内凹模槽的可操作翻盖。
22.可选地,进一步包括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布置在所述缓冲衬垫的边缘,并且,所述天线组件与所述驱控组件电连接。
23.可选地,所述面板组件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可操作翻盖的边界之外的操控面板,所述操控面板与所述驱控组件电连接;所述操控面板装设有摇杆组件,所述摇杆组件的摇杆基座位于所述操控面板朝向所述箱壳的内部的一侧;所述缓冲衬垫进一步具有避让所述摇杆基座的避让沉台。
24.可选地,进一步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固定装设在所述箱盖内,其中,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以及承载所述显示屏的安装框板,所述显示屏通过主屏线缆与所述驱控组件电连接;所述安装框板包括在所述箱盖相对于所述箱壳闭合时避让所述摇杆组件的摇杆杆棒的摇杆避让孔。
25.可选地,进一步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固定装设在所述箱盖内,其中,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以及承载所述显示屏的安装框板,所述显示屏通过主屏线缆与所述驱控组件电连接;进一步包括护线套,所述护线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板,所述护线套的另一端活动穿设于所述操控面板,所述主屏线缆穿过所述护线套。
26.基于上述实施例,布控球的便携式装载组件可以包括具有内凹模槽的缓冲衬垫、以及固定装设于缓冲衬垫的吸附构件和缠绕构件,其中,吸附构件用于与平置在内凹模槽内的布控球的机座之间产生磁吸力;并且,缠绕构件用于包覆平置在内凹模槽内的布控球的球头、并且对球头产生捆绑力。从而,布控球在装载搬运的过程中,磁吸力可以将布控球的机座相对于内凹模槽固定,并且,捆绑力可以阻止球头在内凹模槽内相对于机座转动,进而,可以减轻布控球在装载搬运过程中的损伤,尤其是减轻由于球头相对于机座的转动而受到的损伤。
附图说明
27.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8.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布控球的便携式装载组件在装载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便携式装载组件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30.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装配结构在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32.图5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装配结构在闭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33.图6a和图6b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面板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天线组件的部署结构示意图;
35.图8a和图8b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驱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0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1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显示组件的半装配结构示意图;
39.图12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护线套与显示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40.图13a和图13b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护线套与面板组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41.附图标记说明
42.10
ꢀꢀꢀꢀ
布控球
43.11
ꢀꢀꢀꢀ
机座
44.12
ꢀꢀꢀꢀ
球头
45.13
ꢀꢀꢀꢀ
机架
46.20
ꢀꢀꢀꢀ
缓冲衬垫
47.200
ꢀꢀꢀ
内凹模槽
48.201
ꢀꢀꢀ
第一端
49.202
ꢀꢀꢀ
第二端
50.203
ꢀꢀꢀ
槽壁
51.204
ꢀꢀꢀ
平坦端壁
52.205
ꢀꢀꢀ
槽底
53.206
ꢀꢀꢀ
穿缝
54.207
ꢀꢀꢀ
限位台肩
55.21
ꢀꢀꢀꢀ
吸附构件
56.22
ꢀꢀꢀꢀ
缠绕构件
57.221
ꢀꢀꢀ
端部贴片
58.222
ꢀꢀꢀ
连接片材
59.23
ꢀꢀꢀꢀ
配件容纳槽
60.24
ꢀꢀꢀꢀ
避让豁口
61.25
ꢀꢀꢀꢀ
避让沉台
62.30
ꢀꢀꢀꢀ
便携箱体
63.31
ꢀꢀꢀꢀ
箱壳
64.310
ꢀꢀꢀ
锁扣
65.311
ꢀꢀꢀ
第一把手
66.312
ꢀꢀꢀ
第二把手
67.313
ꢀꢀꢀ
滚轮
68.314
ꢀꢀꢀ
伸缩拉杆
69.32
ꢀꢀꢀꢀ
箱盖
70.33
ꢀꢀꢀꢀ
充电接头
71.331
ꢀꢀꢀ
充电插头
72.332
ꢀꢀꢀ
接头支架
73.333
ꢀꢀꢀ
接头密封垫
74.40
ꢀꢀꢀꢀ
驱控组件
75.41
ꢀꢀꢀꢀ
驱控主板
76.42
ꢀꢀꢀꢀ
电源板
77.43
ꢀꢀꢀꢀ
板卡支架组件
78.441
ꢀꢀꢀ
电源输入端口
79.442
ꢀꢀꢀ
音频接入端口
80.443
ꢀꢀꢀ
卡座
81.444
ꢀꢀꢀ
第一数据端口
82.445
ꢀꢀꢀ
第二数据端口
83.446
ꢀꢀꢀ
第三数据端口
84.447
ꢀꢀꢀ
网络端口
85.448
ꢀꢀꢀ
网络切换按钮触点
86.449
ꢀꢀꢀ
可视化信息接口
87.50
ꢀꢀꢀꢀ
面板组件
88.51
ꢀꢀꢀꢀ
翻盖
89.52
ꢀꢀꢀꢀ
操控面板
90.520
ꢀꢀꢀ
电源开关
91.521
ꢀꢀꢀ
电源输入接口
92.522
ꢀꢀꢀ
音频接入接口
93.523
ꢀꢀꢀ
卡槽
94.523a
ꢀꢀ
卡槽盖板
95.523b
ꢀꢀ
旋拧螺钉
96.524
ꢀꢀꢀ
第一数据接口
97.525
ꢀꢀꢀ
第二数据接口
98.526
ꢀꢀꢀ
第三数据接口
99.527
ꢀꢀꢀ
网络接口
100.528
ꢀꢀꢀ
网络切换按钮
101.529
ꢀꢀꢀ
状态信息显示屏
102.529a
ꢀꢀ
透光盖板
103.529b
ꢀꢀ
缓冲层
104.529c
ꢀꢀ
压板
105.53
ꢀꢀꢀꢀ
底板组件
106.531
ꢀꢀꢀ
第一板材
107.532
ꢀꢀꢀ
第二板材
108.54
ꢀꢀꢀꢀ
支撑柱
109.55
ꢀꢀꢀꢀ
拾音器
110.550
ꢀꢀꢀ
透音通孔
111.551
ꢀꢀꢀ
安装垫座
112.552
ꢀꢀꢀ
灌胶胶体
113.56
ꢀꢀꢀꢀ
扬声器
114.560
ꢀꢀꢀ
透音孔阵
115.57
ꢀꢀꢀꢀ
摇杆组件
116.571
ꢀꢀꢀ
摇杆基座
117.572
ꢀꢀꢀ
摇杆杆棒
118.58
ꢀꢀꢀꢀ
天线组件
119.581
ꢀꢀꢀ
第一天线
120.582
ꢀꢀꢀ
第二天线
121.59
ꢀꢀꢀꢀ
箱壳侧过孔
122.60
ꢀꢀꢀꢀ
显示组件
123.61
ꢀꢀꢀꢀ
显示屏
124.610
ꢀꢀꢀ
显示屏安装支架
125.62
ꢀꢀꢀꢀ
安装框板
126.621
ꢀꢀꢀ
镂空窗口
127.622
ꢀꢀꢀ
镜头视窗
128.623
ꢀꢀꢀ
匀光视窗
129.624
ꢀꢀꢀ
防护垫
130.625
ꢀꢀꢀ
摇杆避让孔
131.626
ꢀꢀꢀ
箱盖侧过线孔
132.627
ꢀꢀꢀ
护线套压接片
133.63
ꢀꢀꢀꢀ
支撑板
134.64
ꢀꢀꢀꢀ
显示主板
135.65
ꢀꢀꢀꢀ
光敏元件
136.70
ꢀꢀꢀꢀ
护线套
137.700
ꢀꢀꢀ
主屏线缆
138.71
ꢀꢀꢀꢀ
卡持套端
139.72
ꢀꢀꢀꢀ
侧出线豁口
140.73
ꢀꢀꢀꢀ
自由套端
141.80
ꢀꢀꢀꢀ
电池模组
142.81
ꢀꢀꢀꢀ
可再充电电池
143.82
ꢀꢀꢀꢀ
电池保护罩
144.83
ꢀꢀꢀꢀ
缓冲隔层
145.90
ꢀꢀꢀꢀ
成像组件
146.91
ꢀꢀꢀ
导热安装支架
147.92
ꢀꢀꢀꢀ
镜头模组
148.93
ꢀꢀꢀꢀ
补光模组
149.94
ꢀꢀꢀꢀ
阻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15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151.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布控球的便携式装载组件在装载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便携式装载组件的分解状态示意图。请参见图1和图2,在该实施例中,布控球的便携式装载组件可以包括缓冲衬垫20、吸附构件21以及缠绕构件22。
152.缓冲衬垫20的第一表面(即呈现在图1和图2中的一侧表面)具有用于平置布控球10的内凹模槽200。
153.例如,内凹模槽200的内凹轮廓可以与布控球10的外轮廓匹配,即,内凹模槽200在靠近第一端201的一部分内凹轮廓可以与布控球10的机座11的外轮廓匹配,并且,内凹模槽200在靠近与第一端201相反的第二端202的另一部分内凹轮廓可以与布控球10的球头12和机架13的外轮廓匹配。
154.其中,机头12通过机架13装设在机座11,并且,利用机架13相对于机座11的水平转动自由度、以及机头12相对于机架13的仰俯转动自由度,可以使机头12相对于机座11具有水平转动和仰俯转动的双自由度。
155.优选地,缓冲衬垫20可以采用诸如泡棉等半柔性材质,这里所述的半柔性材质,是指材料足以提供支撑强度、并且可以吸收震动。
156.吸附构件21固定装设于缓冲衬垫20,并且,吸附构件21位于内凹模槽200的第一端201。其中,当布控球10以机座11朝向第一端201、球头12朝向第二端202的姿态平置于内凹模槽200内时,吸附构件21与机座11之间产生将机座11相对于内凹模槽200固定约束的磁吸力。
157.例如,内凹模槽200在第一端201可以具有平坦端壁204,吸附构件21可以通过连接件固定装设于平坦端壁204。为了便于吸附构件21在平坦端壁204的固定装设,吸附构件21可以包括通过螺钉固定在平坦端壁204的钣金支架,并且,当布控球10以机座11朝向第一端201、球头12朝向第二端202的姿态平置于内凹模槽200内时,钣金支架(吸附构件21)可以与固定装设在布控球10的机座11的底面的磁力元件(例如磁铁)之间产生前述的磁吸力。
158.更优地,内凹模槽200的槽壁203在对应于布控球10的机座11与机架13的交界位置处具有限位台肩207,当布控球10以机座11朝向第一端201、球头12朝向第二端202的姿态平置于内凹模槽200内时,机座11可以被限位台肩207约束为贴靠第一端201,以便于将与吸附构件21(固定装设在第一端201的平坦端壁204)之间产生的磁吸力最大化。
159.缠绕构件22固定装设于缓冲衬垫20,并且,缠绕构件22靠近内凹模槽(200)的与所述第一端(201)相对的第二端(202)。其中,当布控球10以机座11朝向第一端201、球头12朝向第二端202的姿态平置于内凹模槽200内时,缠绕构件22响应于捆绑操作包覆球头12,并且产生阻止球头12在内凹模槽200内相对于机座11(被磁吸力固定约束)转动的捆绑力。
160.例如,内凹模槽200的槽底205在靠近第二端202的位置处可以具有贯穿至缓冲衬垫20的第二表面(未呈现在图1和图2中的另一侧表面)的一对穿缝206,其中,该第二表面在缓冲衬垫20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一表面相背,相应地,缠绕构件22的中部位于缓冲衬垫20的
第二表面,并且,缠绕构件22的两端自缓冲衬垫20的第二表面通过穿缝206从槽底205伸出,从而,当布控球10以机座11朝向第一端201、球头12朝向第二端202的姿态平置于内凹模槽200内时,缠绕构件22的两端可以响应于捆绑操作而相互交叠附接、并且包覆布控球10的球头12,以形成将布控球10的球头12与缓冲衬垫20捆绑为一体的捆绑力。
161.为了简化捆绑操作,缠绕构件22可以选用粘扣带(俗称“魔术贴”),该粘扣带的两端的端部片材221可以响应于捆绑操作(例如使端部片材221交叠的压盖操作)相互交叠附接,以包覆布控球10的球头12并对该球头12产生前述的捆绑力。
162.为了更可靠地阻止球头12在内凹模槽200内相对于机座11(被磁吸力固定约束),粘扣带(缠绕构件22)的捆绑力可以同时约束机头12相对于机座11的水平转动和仰俯转动的双自由度。优选地,端部贴片221的宽度,可以大于粘扣带的两端的端部贴片221之间的连接片材222(包含缠绕构件22的中部)的宽度,并且,粘扣带(缠绕构件22)的两端的端部贴片221的宽度,足以形成纵跨球头12与机座11之间的机架13的连续包覆。
163.基于上述实施例,由于布控球10的便携式装载组件包括具有内凹模槽200的缓冲衬垫20、以及固定装设于缓冲衬垫20的吸附构件21和缠绕构件22,因此,利用吸附构件21与平置在内凹模槽200内的布控球10的机座11之间产生的磁吸力,并且,通过缠绕构件22包覆平置在内凹模槽200内的布控球10的球头12、并且对球头12产生捆绑力,布控球10在利用该实施例的便携式装载组件的装载搬运的过程中,布控球10的机座11可以相对于内凹模槽200固定,并且,布控球10的球头12被阻止在内凹模槽200内相对于机座11转动,从而,可以减轻布控球10在装载搬运过程中的损伤,尤其是减轻由于球头12相对于机座11的转动而受到的损伤。
164.在利用上述实施例中的便携式装载组件的装载搬运布控球10时,该便携式装载组件可以进一步容纳在例如包、箱、壳等外封装载运组件中。
165.由于布控球10的布控往往还伴随着驱控组件的使用,因此,作为一种更优的方式,上述实施例中的便携式装载组件可以选用至少包含驱控组件的布控箱作为外封装载运组件。
166.为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布控箱,下面对该布控箱进行详细说明。
167.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装配结构在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5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装配结构在闭合状态下的示意图。请在参见图3的同时结合图4和图5,该实施例中的布控箱可以包括便携箱体30、驱控组件40、面板组件50、以及前述实施例中的便携式装载组件。
168.其中,便携箱体30包括箱壳31和箱盖32。箱盖32可以通过例如铰链等枢转机构与箱壳31连接,从而,箱盖32可以相对于箱壳31打开或闭合。从图4和图5中可以看出,箱壳31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可以具有锁扣310,用于保持箱盖32相对于箱壳31的闭合状态,并且,该锁扣310可以允许通过解锁操作而释放对闭合状态的保持。
169.在箱盖32相对于箱壳31闭合的状态下,便携箱体30可以支持手提或推拉的方式搬运。例如,从图5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该箱壳3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可以具有第一把手311、在宽度方向的一侧(例如锁扣310所在侧)可以具有第二把手312,以支持便携式箱体30以手提的方式搬运。再例如,从图5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出,便携式箱体30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反两端可以分别设置滚轮313(位于与第一把手311所在端的相反端)和伸缩拉杆314(位于第一
把手311所在端),以支持便携式箱体30以基于滚轮313滚动的推拉的方式搬运。
170.前述实施例中的便携式装载组件的缓冲衬垫20固定装设在箱壳31内,例如,该便携式装载组件的缓冲衬垫20可以与箱壳31的壳壁限位配合,以使该便携式装载组件固定装设在箱壳31内。并且,该便携式装载组件的缓冲衬垫20的第一表面朝向箱壳31的开口面。
171.驱控组件40可以固定装设在箱壳31内,即,驱控组件40与前述实施例中的便携式装载组件功响箱壳31内的容纳空间,其中,为了避免二者发生干涉,缓冲衬垫20可以进一步具有避让驱控组件40的避让豁口24。
172.面板组件50可以固定装设于箱壳31的开口面,其中,面板组件50包括覆盖内凹模槽200的可操作翻盖51,可操作翻盖51打开时,可以将布控球10平置于箱壳31内的便携式装载组件中、或者从箱壳31内的便携式装载组件中取出平置的布控球10。
173.图6a和图6b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面板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6a和图6b,面板组件50可以通过底板组件53和支撑柱54固定装设在箱壳31的开口面。在图6a和图6b中,底板组件53包括与箱壳31的底面固定装配(例如通过螺柱)的第一板材531、以及与第一板材531堆叠装配的第二板材532,支撑柱54固定装设在第二板材532、并将面板组件50固定支撑在箱壳31的开口面。相应地,便携式装载组件和驱控组件40可以位于面板组件50与底板组件53之间的空间内。
174.图7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天线组件的部署结构示意图。请在回看图3的同时进一步参见图7,为了实现驱控组件40与布控球10和/或远程设备之间的通信,该实施例中的布控箱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组件58,该天线组件58可以布置在缓冲衬垫20的边缘(例如粘贴在缓冲衬垫20的边缘侧表面),并且,该天线组件58与驱控组件40电连接。
175.在图3和图7中,以天线组件58包括第一天线581和第二天线582为例,其中,第一天线581可以选用4g(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或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天线,第二天线582可以选用wi

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天线。但可以理解的是,天线组件58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天线的任意组合,本文对此不赘述穷举。
176.图8a和图8b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驱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8a和图8b,驱控组件40可以包括驱控主板41和电源板42、以及承载支撑驱控主板41和电源板42的板卡支架组件43。
177.其中,电源板42可以为驱控主板41提供适配电源,电源板42的电力来源可以是外接电源或者也可以是电池。
178.从图8b中可以看出,驱控主板41可以包括电源输入端口441,外部电源从该电源输入端口441提供的电力输入可以经过电源板42转换为适配电源后再回供给驱控主板41。
179.请回看图3,该实施例中的布控箱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池模组80,该电池模组80可以容纳在箱壳31中,例如,电池模组80可以位于面板组件50与底板组件53之间的空间内,并且,该电池模组80可以与驱控组件40(电源板42)电连接。
180.图9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9,电池模组80可以包括可再充电电池81、覆盖可再充电电池81的电池保护罩82、以及位于可再充电电池81和电池保护罩82之间的缓冲隔层83(例如泡棉)。电池保护罩82可以固定装设于底板组件53(第二板材532),以将可再充电电池81固定在箱壳31内(例如在避让豁口24处)。
181.请回看图3,为了支持可再充电电池81的电力持续,该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便携箱
体30还可以包括装设在箱壳31的端壁(例如第一把手311所在端)、并与可再充电电池81电连接的充电接头33。该充电接头33可以包括充电插头331(例如航空插头)、将充电插头331固定装设在箱壳31的接头支架332、以及将接头支架332与箱壳31之间的缝隙密封保护的接头密封衬垫333。
182.另外,请回看图8b,驱控主板41还可以包括音频接入端口442、卡座443、第一数据端口444、第二数据端口445、第三数据端口446、网络端口447、网络切换按钮触点448以及可视化信息接口449。
183.为了便于与驱控组件40的人机交互,请回看图3,面板组件50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可操作翻盖51的边界之外的操控面板52,该操控面板52与驱控组件40(驱控主板41)电连接,用于实现基于布控球10的监控相关操作。
184.图10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具体参看图10,面板组件50可以进一步包括装设在操控面板52的电源输入接口521(与驱控主板41的电源输入端口441连接)、音频接入接口522(与驱控主板41的音频接入端口442对接)、卡槽523(与驱控主板41的卡座443连通)、第一数据接口524(与驱控主板41的第一数据端口444对接)、第二数据接口525(与驱控主板41的第二数据端口445对接)、第三数据接口526(与驱控主板41的第三数据端口446对接)、网络接口527(与驱控主板41的网络端口447对接)、网络切换按钮528(与驱控主板41的网络切换按钮触点448对位布置)以及状态信息显示屏529(与驱控主板41的可视化信息接口449电连接)。
185.卡槽523用于允许用户身份卡插入至驱控主板41的卡座443,这里所述的用户身份卡可以是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或者集成了sim卡和tf(trans

flash)卡的集成卡。为了避免卡座433被污染,面板组件50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操控面板52的卡槽523装设的卡槽盖板523a,该卡槽盖板523a可旋转地装设在操控面板52,以在覆盖卡槽523和暴露卡槽523的状态之间切换,并且,该卡槽盖板523a可以装设有旋拧螺钉523b,旋拧螺钉523a可以在卡槽盖板523a旋转至覆盖卡槽523的位置处时与操控面板52螺纹连接,以使卡槽盖板523a可以保持为覆盖卡槽523。
186.第一数据接口524和第三数据接口526可以选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第二数据接口527可以选用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187.为了布控箱可以携带适配电源输入接口521的电源线,和/或,携带适配音频接入接口522的音频线,和/或,携带适配第一数据接口524、第二数据接口525和第三数据接口526的数据线等配件,便携式装载组件的缓冲衬垫20可以进一步具有用于容纳配件的配件容纳槽23。
188.网络切换按钮528可以用于切换网络,即,在天线组件70的第一天线71的接入网络与第二天线72的接入网络之间切换。该网络切换按钮528可以为薄膜按钮、并且悬置在驱控主板41的网络切换按钮触点448上方。
189.状态信息显示屏529可以选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有机发光显示)屏,用于显示天线组件70的信号强度、电池模组80的电量、以及驱控模组40的工作状态等信息。状态信息显示屏529可以位于操控面板52的镂空窗口处、并且装设在操控面板52的内表面(朝向箱壳31内部的表面)。具体地,状态信息显示屏529与操控面板52的内表面之
间布置有用于保护状态信息显示屏529的透光盖板529a,状态信息显示屏529和透光盖板529a被固定于操控面板52的压板529d堆叠挤压在操控面板52的内表面、并通过操控面板52的镂空窗口暴露,并且,状态信息显示屏529与压板529d之间可以布置缓冲层529b(例如泡棉垫)。
190.操控面板52还可以装设有电源开关520,该电源开关520可以与驱控组件40(驱控主板41或电源板42)电连接,用于控制驱控组件40的启动和关闭。
191.操控面板52还可以具有用于语音输入的透音通孔550、以及用于音频播放的透音孔阵560。其中,操控面板52的内表面在透音通孔550处装设有拾音器55,该拾音器55可以通过附接在操控面板52的内表面、并填充有灌胶胶体552的安装垫座551(例如泡棉)固定装设;并且,操控面板52的内表面在透音孔阵560处可以装设有扬声器56(例如通过螺接方式固定装设)。
192.该操控面板52还可以装设有摇杆组件57,当布控球10从便携式装载组件中取出、并放置在布控地点启动工作时,对该摇杆组件57的操作,可以触发驱控组件40通过天线组件70控制布控球10的球头12摆动,以驱使球头12在朝向指定方位的镜头视野内拍摄视频数据。
193.摇杆组件57相比于操控面板52的其他元件或组件具有更高高度,为了避免摇杆组件57阻碍箱盖32相对于箱壳31闭合,摇杆组件57可以在操控面板52采用下沉式安装。即,摇杆组件57的摇杆基座571位于操控面板52朝向箱壳31的内部的一侧。由此,摇杆组件57采用无需为了避让箱盖32而采用可折叠结构或频繁拆装。
194.相应地,对于摇杆组件57在操控面板52采用下沉式安装的情况,请回看图3,缓冲衬垫20可以进一步具有避让摇杆基座571的避让沉台25。
195.请继续回看图3,为了能够即时呈现布控球10的球头12在朝向指定方位的镜头视野内拍摄视频数据,该布控箱可以进一步包括显示组件60,该显示组件60固定装设在箱盖32内,其中,显示组件60包括显示屏61以及承载显示屏61的安装框板62,显示屏61可以通过主屏线缆700与驱控组件40(驱控主板41)电连接。
196.图11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显示组件的半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1中示出的是显示组件60朝向箱盖32的一侧,请回看图3并同时参看图11,安装框板62可以是具有镂空窗口621的框型板材,显示屏61利用其显示屏安装支架610装设在安装框板62朝向箱盖32的一侧表面、并且通过镂空窗口621暴露。由于箱盖32的厚度较小、并且容易受到外力按压,因此,为了降低显示屏61由于受到外部按压而被损坏的概率,在该实施例中,布控箱的显示组件60可以进一步包括支撑板63,该支撑板63可以为钣金框架、并且通过显示屏安装支架610与显示屏61堆叠装设。
197.从图3和图11中可以看出,在摇杆组件57在操控面板52采用下沉式安装的情况下,安装框板62还可以包括在箱盖32相对于箱壳31闭合时避让摇杆组件57的摇杆杆棒572的摇杆避让孔625。更优地,该摇杆避让孔625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有阻尼填充物(例如泡棉),以避免摇杆杆棒572在摇杆避让孔625中发生无谓的摇动,有助于延长摇杆杆棒572的使用寿命。
198.从图3和图11中还可以看出,该实施例中的布控箱可以进一步包括装设于显示组件60的成像组件90,该成像组件90可以包括导热安装支架91、装设在导热安装支架91的镜
头模组92、在镜头模组92的相对两侧装设于导热安装支架91的补光模组93、以及包围镜头模组92的阻光元件94(例如泡棉)。
199.相应地,安装框板62开设有用于暴露镜头模组92的镜头视窗622、用于供补光模组93产生的光束均匀射出的匀光视窗623,并且,导热装置支架91可以装设在安装框板62朝向箱盖32的一侧表面,并使镜头模组92通过镜头视窗622在安装框板62背向箱盖62的一侧表面暴露、并使补光模组93与匀光视窗623对位布置。若显示组件60进一步包括支撑板63,则为了避免成像模组90承受支撑板63的刚性挤压,成像模组90朝向支撑板63的一侧可以进一步设置有防护垫624(例如泡棉)。
200.成像组件90的补光模组93的补光强度可以受控于显示组件60的显示主板64,并且,该显示主板64装设在安装框板62朝向箱盖62的一侧表面、可以具有在安装框板62背向箱盖62的一侧表面暴露的光敏元件65,以供显示主板64根据光敏元件65感测到的环境亮度控制补光模组93。
201.该显示主板64可以承担驱控组件40从布控球10和/或成像组件90获取到的视频数据在显示屏61的显示,即,显示主板64连接显示屏61,并且,显示主板64还箱盖32内的盖内布线实现显示屏61与成像组件90的电连接、并且通过主屏线缆700实现显示屏61与箱体31内的驱控组件40(驱控主板41)电连接。
202.显示组件60的安装框板62具有箱盖侧过线孔626、面板组件50的操控面板52具有箱壳侧过线孔59,主屏线缆700的一端从箱盖侧过线孔626穿入在显示组件60的安装框板62与箱盖32之间、并连接显示主板64,主屏线缆700的另一端通过箱壳侧过线孔59穿入在被面板组件50封盖的箱壳31的内部、并连接驱控组件40(驱控主板41),由此实现驱控组件40与显示组件60之间用于传输视频数据的电连接。
203.然而,当箱盖32相对于箱壳31打开时,主屏线缆700位于箱盖侧过线孔626和箱壳侧过线孔59之间的部分会裸露在外,一方面,裸露的主屏线缆700不美观,另一方面,裸露的主屏线缆700也容易损坏。
204.为此,在该实施例中,布控箱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保护主屏线缆700的柔性材质的护线套70,从图3中可以看出,该护线套70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框板62(例如固定在箱盖侧过线孔626处),该护线套70的另一端可以活动穿设于操控面板52(穿设于箱壳侧过线孔59),从而,主屏线缆700穿过护线套70,以使得当箱盖32相对于箱壳31打开时,主屏线缆700位于箱盖侧过线孔626和箱壳侧过线孔59之间的部分可以被护线套70保护。
205.图12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护线套与显示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3a和图13b为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布控箱的护线套与面板组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206.请先参见图12,在该实施例中,护线套70具有卡持套端71,其中,该卡持套端71穿设在箱盖侧过线孔626,并且可以被位于箱盖侧过线孔626的边缘外侧的护线套压接片627固定压接在安装框板62;该卡持套端71朝向显示主板64的一侧还具有侧出线豁口72,用于穿设在护线套70中的主屏线缆700可以从侧出线豁口72穿出、并连接显示主板64。
207.请再参见图13a和图13b,其中,图13a示出了护线套70在箱盖32相对于箱壳31关闭时的状态,图13b示出了护线套70在箱盖32相对于箱壳31打开时的状态,从图13a和图13b中可以看出,护线套70的自由套端73可以活动穿设于操控面板52。其中,当箱盖32相对于箱壳31关闭时,护线套70全部没入在操控面板52的下方空间(被面板组件53封盖的箱壳31的内
部空间)中,而当箱盖32相对于箱壳31打开时,护线套70的卡持套端71随着与箱盖32同步旋转的安装框板62远离操控面板52,同时,护线套70从操控面板52的下方空间(被面板组件53封盖的箱壳31的内部空间)拉出,直至箱盖32完全打开,护线套70的自由套端73仍位于操控面板52的下方空间(被面板组件53封盖的箱壳31的内部空间)中,从而,主屏线缆700位于箱盖侧过线孔626和箱壳侧过线孔59之间的部分可以完全被护线套70保护。
20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