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集成电池控制单元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6: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新能源 单元 装置 电池 集成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集成电池控制单元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快速发展,汽车储能系统,特别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得到大量的需求,对动力电池系统的性能也有更高要求,主要是提高系统的能量密度,减小零件体积,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3.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和电池短路单元(battery disconnect unit,简称bdu)都是动力电池电池包内必需单元,为了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除了提升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同时bms和bdu也是系统优化的主要对象,其中bms主要有电池采集单元(bmu)和电池控制单元(bcu)组成,bmu需要测量电池单体的电压温度,更适合与电池单体或电池模组放置在一起,以便于信号采集,节约线束;bcu是bms的核心控制单元,除了需要收集bmu的数据,更多是采集系统数据,如电池总压,外部电压,系统电流,同时需要控制接触器,管理电池组的工作状态。而bdu负责电池组与外部电路连接和分断,需要bcu的控制信号,所以bms与bdu的结合更为合理的需求。同时bdu与bms的融合能够节约电池包内空间,可放置更多电池,增加系统总能量,从而提升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从经济角度上分析,bdu与bms二合一产品能够节约系统成本,提高安装和维护效率。而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针对bms和bdu组合为一体的辅助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系统的智能集成电池控制单元装置,通过采用上壳体、下壳体、侧板和防护盖构成智能集成电池控制单元的控制模块,通过在下壳体上设置上安装室和侧安装室,能够将bdu与bms进行组合固定,将两者合二为一,形成智能断路器单元结构,省去电池管理系统结构,节省动力电池包内空间,提高了电池组的利用率,提升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同时对智能集成控制单元结构进行安全防护。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池系统的智能集成控制单元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侧板和防护盖,所述上壳体安装在下壳体的上方;所述下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封装有一侧板;所述防护盖封装在下壳体的两侧;所述上壳体的一表面设有若干用于固定线束卡扣的通孔;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一用于安装高压元件的上安装室和一用于安装电池安装控制板的侧安装室;所述上安装室和侧安装室通过一隔板进行分隔;其中,所述隔板靠近上安装室的顶端设有用于高压电气连接的连接口;所述上安装室的侧面顶部设有用于安装保险丝的凸块;所述上安装室的侧面设有用于安装电阻的弹性卡槽;所述上安装室的内底面设有若干用于元器件限位的限位槽。
7.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侧板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所述上壳体安
装在上安装室上。
8.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一侧与防护盖通过卡装方式连接固定;所述防护盖另一侧与上壳体贴合;其中,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卡装槽;所述防护盖的侧面并排设有若干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与卡装槽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侧安装室上;所述侧板的内侧面设有蜂窝状凸起;所述侧板的表面设有若干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螺栓配合。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壳体、下壳体、侧板和防护盖构成电池系统的智能集成控制单元的控制模块,通过在下壳体上设置上安装室和侧安装室,能够将bdu与bms进行组合固定,将两者合二为一,形成智能断路器单元结构,省去电池管理系统结构,节省动力电池包内空间,提高了电池组的利用率,提升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同时对智能集成控制单元结构进行安全防护。
12.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一种电池系统的智能集成电池控制单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侧面”、“上”、“下”、、“顶”、“中”、“表面”、“两侧”、“底面”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请参阅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池系统的智能集成电池控制单元装置,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侧板3和防护盖4,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安装在下壳体2的上方;下壳体2的相对两侧分别封装有一侧板3;防护盖4封装在下壳体2的两侧;
22.上壳体1的一表面设有若干用于固定线束卡扣的通孔101;
23.下壳体2上设有一用于安装高压元件的上安装室201和一用于安装电池安装控制
板的侧安装室202;上安装室201和侧安装室202通过一隔板进行分隔;其中,隔板靠近上安装室201的顶端设有用于高压电气连接的连接口203;上安装室201的侧面顶部设有用于安装保险丝的凸块204;上安装室201的侧面设有用于安装电阻的弹性卡槽205;上安装室201的内底面设有若干用于元器件限位的限位槽206。
24.上壳体1、下壳体2和侧板3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上壳体1安装在上安装室201上;下壳体2一侧与防护盖4通过卡装方式连接固定;防护盖4另一侧与上壳体1贴合;其中,下壳体2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卡装槽;防护盖4的侧面并排设有若干弹性卡扣;弹性卡扣与卡装槽配合;通过弹性卡扣与卡装槽配合将防护盖4和下壳体2进行连接,便于后续维护的安装拆卸;侧板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侧安装室202上;侧板3的内侧面设有蜂窝状凸起;侧板3的表面设有若干贯通孔;贯通孔与螺栓配合。
25.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为一种电池系统的智能集成电池控制单元装置的安装流程:将霍尔电流传感器、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快充继电器、加热继电器及加热保险丝等bdu元器件通过上安装室201的内部底面的限位槽206进行固定安装,然后将bms放置在侧安装室202内,利用螺丝螺母将侧板3和侧安装室202进行固定密封,同理,将上壳体1固定在上安装室201上进行固定密封,将防护盖4固定在上安装室201上进行固定密封。
2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7.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