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无人机基站及无人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3: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无人机 基站 系统


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基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基站及无人机系统。


背景技术:

2.由于无人机的电池续航能力有限,一般需要通过无人机基站对无人机的电池进行充电。现有的一些无人机基站的内部具有两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用于放置无人机,另一个腔室内嵌入有空调。空调制冷产生的冷气先被通入到设有空调的腔室中,再通过两个腔室之间的连通孔进入到放置无人机的腔室中,以对无人机的电池进行冷却降温。然而,在上述方式中,空调产生的冷气通入至两个腔室中,需要制冷的空间较大,从而对空调的制冷性能(如制冷量)要求较高。而制冷性能高的空调体积往往较大,这样就会增大无人机基站整体的尺寸,同时也不便于无人机基站其他部件的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无人机基站及无人机系统。
4.第一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基站,包括:壳体;操作平台,设置于壳体内,操作平台至少用于对无人机的电池充电,操作平台将壳体的内部至少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用于容置无人机,操作平台上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腔体进风部和腔体出风部;空调,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空调的内循环进风部与腔体出风部连通,空调的内循环出风部与腔体进风部直接连通,空调制冷产生的冷气流能够由腔体进风部直接进入第一腔体,以对无人机的电池进行冷却。
5.进一步地,内循环进风部与腔体出风部直接连通。
6.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风道结构,设置在腔体进风部与内循环出风部之间和/或腔体出风部与内循环进风部之间。
7.进一步地,第一风道结构的一端连接在操作平台上,另一端与空调相贴合或与空调之间具有缝隙;或者,第一风道结构的一端连接在空调上,另一端与操作平台相贴合或与操作平台之间具有缝隙。
8.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主体部和罩体部,第二腔体位于主体部内,第一腔体位于罩体部内,罩体部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无人机基站还包括:第一隔热结构,设置在罩体部上,以对第一腔体进行隔热。
9.进一步地,第一腔体位于第二腔体的上方。
10.进一步地,腔体进风部的数量与无人机的电池的数量相同,当无人机位于操作平台的指定位置时,腔体进风部与无人机的电池一一对应。
11.进一步地,腔体进风部为沿第一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
12.进一步地,当无人机位于操作平台的指定位置时,第一方向与无人机的机身的中线重合或垂直。
13.进一步地,腔体出风部为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14.进一步地,腔体出风部包括腔体出风口和设置在腔体出风口处的风机,并且腔体进风部为无风机结构,和/或,内循环进风部包括内循环进风口和设置在内循环进风口处的风机,并且内循环出风部为无风机结构,其中,通过风机将内循环出风部的气流经腔体进风部引入至第一腔体,并将第一腔体内的气流经腔体出风部引导至内循环进风部和/或第二腔体内。
15.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主体部和罩体部,第二腔体位于主体部内,第一腔体位于罩体部内,罩体部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操作平台连接在主体部上,操作平台具有能够敞开第二腔体的打开状态和封闭第二腔体的关闭状态。
16.进一步地,操作平台的一侧可枢转地连接在主体部上;或者,操作平台整体可拆卸地连接在主体部上。
17.进一步地,空调的外循环进风部包括外循环进风口和可拆卸地设置在外循环进风口处的防尘结构,当操作平台处于打开状态时,防尘结构可由第二腔体的敞开口进行拆装。
18.进一步地,壳体具有外部进风部和外部出风部,外部进风部与空调的外循环进风部连通,外部出风部与空调的外循环出风部连通,其中,外部进风部和外部出风部对称设置在壳体相对的两侧;和/或,外循环进风部和外循环出风部对称设置在空调的两侧。
19.进一步地,壳体具有外部出风部,外部出风部与空调的外循环出风部连通,无人机基站还包括:第二风道结构,设置在外部出风部和外循环出风部之间;第二隔热结构,设置在第二风道结构上,以对第二风道结构的气流通道进行隔热。
20.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气模块,设置在第二腔体内并位于空调的周向外侧。
21.进一步地,电气模块沿空调的径向方向的投影的高度小于等于空调沿其径向方向的投影的高度。
22.进一步地,电气模块包括强电模块、弱电模块或电源模块。
23.第二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和至少用于对无人机的电池充电的无人机基站,无人机基站为上述的无人机基站。
24.由于空调的内循环出风部与腔体进风部直接连通,空调制冷产生的冷气流能够由腔体进风部直接进入第一腔体,以对无人机的电池进行冷却。也就是说,空调主要针对第一腔体进行制冷,这样可以减少需要制冷的空间,从而降低对于空调的制冷性能(如制冷量)的要求,进而能够减小无人机基站的整体尺寸,也有利于无人机基站其他部件的布置。
附图说明
25.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图1的无人机基站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图2的空调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图1的无人机基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图1的无人机基站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图5的无人机基站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图1的无人机基站的操作平台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2.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并不一定按比例来绘制,而是仅以不影响读者理解的示意性方式示出。
33.附图标记说明:
34.10、壳体;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主体部;14、罩体部;15、外部进风部;16、外部出风部;17、散热部;18、侧盖;20、操作平台;21、腔体进风部;22、腔体出风部;30、空调;31、内循环进风部;311、内循环进风口;312、风机;32、内循环出风部;33、外循环进风部;331、外循环进风口;332、防尘结构;34、外循环出风部;40、第一风道结构;50、第二风道结构;60、第二隔热结构;71、强电模块安装位;72、弱电模块安装位;73、当前电源模块安装位;74、备用电源模块安装位。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6.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若全文中涉及“第一”、“第二”等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先后次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应该理解为“第一”、“第二”等描述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若全文中出现“和/或”,其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上方”、“下方”、“顶部”、“底部”等,仅用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为也包含除了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3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基站,通过无人机基站可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多种类型的操作。例如,对无人机的电池进行充电、对无人机的电池或零部件进行更换、与无人机进行数据交互等。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基站主要用于对无人机的电池进行充电。
38.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无人机基站的空调30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空调30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的无人机基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俯视角度)。图5示出了图1的无人机基站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的无人机基站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1的无人机基站的操作平台20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9.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基站包括壳体10、操作平台20及空调30。操作平台20设置于壳体10内。操作平台20至少用于对无人机的电池充电。操作平台20将壳体10的内部至少分隔形成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第一腔体11用于容置无人机。操作平台20上设有与第一腔体11连通的腔体进风部21和腔体出风部22。空调30设置在第二腔体12内。空调30的内循环进风部31与腔体出风部22连通。空调30的内循环出风部32与腔体进风部21直接连通。其中,“直接连通”指的是,空调30制冷产生的冷气流不会流入到第二腔体12中或者存在微量冷气流(不会影响空调30的制冷效果,可忽略不计)流入到第二腔体12中,全部或绝大部分冷气流直接进入第一腔体11。
40.由于空调30的内循环出风部32与腔体进风部21直接连通,空调30制冷产生的冷气
流能够由腔体进风部21直接进入第一腔体11,以对无人机的电池进行冷却。也就是说,空调30主要针对第一腔体11进行制冷,这样可以减少需要制冷的空间,从而降低对于空调30的制冷性能(如制冷量)的要求,进而能够减小无人机基站的整体尺寸,也有利于无人机基站其他部件的布置。
41.需要说明的是,操作平台20将壳体10的内部分隔形成的腔体不限于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还存在由操作平台20分隔形成的其他腔体,此时,空调30制冷产生的冷气流也主要进入至设有无人机的第一腔体11中。此外,空调30制冷产生的冷气流进入至第一腔体11后主要用于对充电中的无人机的电池进行冷却降温,当然,上述冷气流也可以用于对充电前、后的电池或者无人机的其他部件进行冷却降温。
42.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内循环进风部31与腔体出风部22直接连通。也就是说,第一腔体11内换热后的气流不会流入到第二腔体12中或者存在微量气流(可忽略不计)流入到第二腔体12中,全部或绝大部分换热后的气流直接由内循环进风部31进入空调30内部进行下一步的制冷,这样可以使空调30的内循环基本上完全在第一腔体11及空调30进行,不会在第二腔体12内进行,从而提高空调30的制冷效果,并且防止换热后温度较高的气流对第二腔体12内的其他部件产生影响。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内循环进风部31与腔体出风部22也可以不是直接连通的,例如,内循环进风部31与第二腔体12连通,腔体出风部22也与第二腔体12连通,此时,换热后气流会先进入第二腔体12,再由内循环进风部31进入空调30内部。
43.需要说明的是,内循环出风部32与腔体进风部21/内循环进风部31与腔体出风部22直接连通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基站还包括第一风道结构40,第一风道结构40设置在腔体进风部21与内循环出风部32之间和/或腔体出风部22与内循环进风部31之间。第一风道结构40内部的气体流道形成风道,当第一风道结构40设置在腔体进风部21与内循环出风部32之间时,该风道用于连通腔体进风部21和内循环出风部32;当第一风道结构40设置在内循环进风部31与腔体出风部22之间时,该风道用于连通内循环进风部31与腔体出风部22。因此,气流经过上述第一风道结构40的内部风道能够直接由腔体进风部21进入第一腔体11或由内循环进风部31进入空调30内部,从而实现内循环出风部32与腔体进风部21/内循环进风部31与腔体出风部22的直接连通。当然,实现“直接连通”的方式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内循环出风部32与腔体进风部21/内循环进风部31与腔体出风部22直接贴合或嵌套设置。
44.特别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风道结构40的一端连接在操作平台20上,具体可对应于腔体进风部21或腔体出风部22的位置,另一端与空调30相贴合或与空调30之间具有缝隙,具体可对应于内循环进风部31或内循环出风部32的位置。此时,第一风道结构40靠近空调30的一端与空调30之间不连接,如果操作平台20设置为相对于壳体10可拆或可活动,第一风道结构40整体可随着操作平台20拆装或活动。其中,当第一风道结构40的该端部与空调30相贴合时,第一风道结构40与空调30之间可认为没有缝隙,空调30产生的冷气流可全部通过第一风道结构40被引导至腔体进风部21处,而由腔体出风部22流出的换热后的气流可全部通过第一风道结构40被引导至内循环进风部31。当第一风道结构40的该端部与空调30之间具有缝隙时,该缝隙需要足够小,从而不影响空调30的制冷效果。也就是说,即使气流会在该缝隙处流入第二腔体12中,也只是微量的气流会如此,绝大部分气流会直接进入
第一腔体11或进入空调30的内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果操作平台20与壳体10不会发生相对运动,第一风道结构40的两端也可以与操作平台20和空调30直接连接。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道结构40也可以一端连接在空调30上,另一端与操作平台20相贴合或与操作平台20之间具有缝隙。此时,第一风道结构40靠近操作平台20的一端与操作平台20之间不连接,如果操作平台20设置为相对于壳体10可拆或可活动,无论操作平台20拆装或活动时,第一风道结构40整体一直连接在空调30上,不会影响到操作平台20的动作。
46.如图1以及图4至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主体部13和罩体部14。第二腔体12位于主体部13内。第一腔体11位于罩体部14内。罩体部14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优选地,主体部13围成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二腔体12,罩体部14围成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一腔体11,操作平台20设置在主体部13的顶部开口处,操作平台20与主体部13的顶部开口的边沿平齐或者内凹于顶部开口的边沿。当罩体部14打开时,无人机降落至或被移动至操作平台20上,再将罩体部14关闭,从而对无人机起到保护作用。
47.优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基站还包括第一隔热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一隔热结构设置在罩体部14上,以对第一腔体11进行隔热。第一隔热结构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第一隔热结构包括设置在罩体部14的内侧或外侧的保温层;或者,罩体部14本身由保温材料制成,从而使罩体部14形成第一隔热结构。由于空调30主要针对第一腔体11进行制冷,只需要在罩体部14上设置针对第一腔体11进行隔热的第一隔热结构即可,相比于整个壳体10均设置隔热结构的方式,工艺更加简单,结构更加简化。此外,特别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侧壁上设有散热部17,散热部17与第二腔体12连通,通过散热部17能够对第二腔体12内进行散热。散热部17适用于的情况有多种,例如,前述的换热后气流会进入到第二腔体12的情况,可以通过散热部17进行散热;或者,第二腔体12内设置的其他部件需要散热,也可以通过散热部17实现。散热部17的形式不作限定,例如,可以为散热孔、散热格栅等。
48.如图1、图5以及图6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1位于第二腔体12的上方。空调30制冷产生的冷气流由下至上通入至第一腔体11中,更加便于对无人机的电池进行散热。此外,第二腔体12完全位于第一腔体11的下方,两个腔体在水平方向没有重叠的部分,两个腔体各自的空间能够设计得较大,更加便于部件得到布置,同时也便于容置及操作无人机。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也可以水平设置;或者,第一腔体11靠近周边的部分包裹在第二腔体12的外侧;或者,第二腔体12靠近周边的部分包裹在第一腔体11的外侧。
49.如图2至图4以及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腔体进风部21的数量与无人机的电池的数量相同,当无人机位于操作平台20的指定位置时,腔体进风部21与无人机的电池一一对应,这样可以使由空调30制冷产生的冷气流通过腔体进风部21直接吹向无人机的电池,从而提高对电池的冷却效果。当然,腔体进风部21的位置和数量设置方式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腔体进风部21的数量也可以不与无人机电池数量相等,同样可以不与无人机电池相对应,只要保证气流能够进入第一腔体11即可。
50.需要注意的时,腔体进风部21与空调30的内循环出风部32也是为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在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腔体进风部21与内循环出风部32在竖直方向上是对
齐的。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腔体进风部21与内循环出风部32在竖直方向上也可以不对齐,而是稍微错开,此时通过前述的第一风道结构40也可以实现两者间的直接连通。因此,对于腔体进风部21的数量和相互之间位置关系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内循环出风部32。同样地,腔体出风部22的数量和相互之间位置关系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内循环进风部31。
51.优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腔体进风部21(或内循环出风部32)为沿第一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由于无人机的电池通常也是对称设置的两个,两个腔体进风部21(或内循环出风部32)分别与两个电池一一对应。当无人机位于操作平台20的指定位置(例如进行充电的充电位置)时,第一方向与无人机的机身的中线重合或垂直。其中,当第一方向与无人机机身的中线重合时,无人机的两个电池分别位于机身的左右两侧;当第一方向与无人机机身的中线垂直时,无人机的两个电池分别沿机身的前后方向布置。进一步地,腔体出风部22(或内循环进风部31)为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腔体出风部22(或内循环进风部31)与腔体进风部21(或内循环出风部32)的上述排布方式便于空调30内部的蒸发器等部件的布置,并且气流也可以更好地流过无人机的电池。在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腔体进风部21(或内循环出风部32)和两个腔体出风部22(或内循环进风部31)呈矩阵排布。
52.需要说明的是,腔体进风部21(或内循环出风部32)、腔体出风部22(或内循环进风部31)的布置方式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空调30内部蒸发器和风道、无人机的电池或其他部件的冷却需求等因素采用其他形式进行排布。例如,根据无人机的指定位置的不同,可将两个腔体进风部21(或内循环出风部32)和两个腔体出风部22(或内循环进风部31)整体转动一定角度,两个腔体进风部21(或内循环出风部32)和两个腔体出风部22(或内循环进风部3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
5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腔体出风部22包括腔体出风口和设置在腔体出风口处的风机,并且腔体进风部21为无风机结构,和/或,如图3所示,内循环进风部31包括内循环进风口311和设置在内循环进风口311处的风机312,并且内循环出风部32为无风机结构。其中,通过风机将内循环出风部32的气流经腔体进风部21引入至第一腔体11,并将第一腔体11内的气流经腔体出风部22引导至内循环进风部31和/或第二腔体12内。由于腔体进风部21和内循环出风部32的气流为经过空调30制冷后的冷气流,如果将腔体进风部21或内循环出风部32设置为采用风机的形式,风机会加大此处的气流,强气流直接吹向温度较高的无人机电池或其他部位容易在表面形成凝露,有可能影响无人机充电和其他操作。因此,可将腔体出风部22和/或内循环进风部31设置为采用风机的形式,在起到形成及引导气流的作用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凝露的产生。
54.如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操作平台20连接在主体部13上,操作平台20具有能够敞开第二腔体12的打开状态和封闭第二腔体12的关闭状态。当操作平台20处于打开状态时,可由第二腔体12的敞开口进行空调30和/或第二腔体12内其他部件的安装、拆卸、维护、清洗等操作,操作更加方便。具体地,操作平台20的一侧可枢转地连接在主体部13上;或者,操作平台20整体可拆卸地连接在主体部13上。其中,操作平台20枢转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一种是操作平台20为一个,通过一个操作平台20就能够完全将第二腔体12封闭;另一种是操作平台20为多个(例如两个),每个操作平台20的外侧与主体部13枢转连接,当每个操作平台20均处于关闭状态时,多个操作平台20拼接或补充重叠,并共
同封闭第二腔体12。
55.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空调30的外循环进风部33包括外循环进风口331和可拆卸地设置在外循环进风口331处的防尘结构332。防尘结构332能够对外部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到空调30内部。当操作平台20处于打开状态时,防尘结构332可由第二腔体12的敞开口进行拆装,从而便于维修、清洗或更换。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尘结构332可采用抽拉式,也就是防尘结构332可滑动地连接在外循环进风口331处,当操作平台20处于打开状态时,可由第二腔体12顶部的敞开口对防尘结构332进行抽拉。防尘结构332的具体类型可以为多种,例如,可以为防尘网、防尘板等。
56.如图1以及图4至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具有外部进风部15和外部出风部16。“外部进风部”指的是与外部直接接触并用于进外部空气的部件,“外部出风部”指的是与外部直接接触并用于向外部送风的部件。外部进风部15与空调30的外循环进风部33连通,外部出风部16与空调30的外循环出风部34连通。其中,外部进风部15和外部出风部16对称设置在壳体10相对的两侧;和/或,外循环进风部33和外循环出风部34对称设置在空调30的两侧。一方面,外部进风部15和外部出风部16为由外部能够直接看到的部件,两者对称设置更加美观,外观更加完整;另一方面,外循环进风部33和外循环出风部34对称设置在空调30的两侧,使空调30的外循环气流的流向更加简单,便于空调30内部部件的布置。
57.优选地,无人机基站还包括第二风道结构50和第二隔热结构60,第二风道结构50设置在外部出风部16和外循环出风部34之间,以对出风进行引导。第二隔热结构60设置在第二风道结构50上,以对第二风道结构50的气流通道进行隔热。第二隔热结构60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第二隔热结构60包括设置在第二风道结构50的内侧或外侧的保温层;或者,第二风道结构50本身由保温材料制成,从而使第二风道结构50形成第二隔热结构60。由于空调30的外循环出风部34的气流温度较高,对该气流流经的第二风道结构50的内部进行隔热,从而防止气流中的热量扩散到第二腔体12中,从而影响到第二腔体12中的其他部件。此外,无人机基站还可以包括第三风道结构,第三风道结构设置在外部进风部15与外循环进风部33之间,以对进风进行引导。
5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基站还包括电气模块,电气模块设置在第二腔体12内并位于空调30的周向外侧。由于这些电气模块不需要通过空调30制冷产生的冷气流进行冷却,其可以设置在空调30的周向外侧且避开空调30的外循环进出风的位置(如第二风道结构50和第三风道结构的位置)上,从而使第二腔体12内部件的布置更加紧凑,集成度更高。同时,电气模块产生的热量也可以通过前述的壳体10侧壁上的散热部17进行散热。进一步地,电气模块沿空调30的径向方向的投影的高度小于等于空调30沿其径向方向的投影的高度,其中,“径向方向”指的是与空调30的纵向中心线垂直的方向。也就是说,电气模块在空调30的纵向中心线的方向上不会凸出于空调30,这样可以尽量缩小第二腔体12的尺寸,从而使结构更加紧凑,整体尺寸也会有所减小。
59.具体地,电气模块的类型可以为多种。在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电气模块包括强电模块、弱电模块(控制模块)或电源模块,其中,电源模块包括当前电源模块和备用电源模块。如图1、图4、图5以及图7所示,空调30具有沿周向依次连接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以及第四侧,外循环进风部33和外循环出风部34分别设置在第一侧和第三侧,强电模块安装位71和备用电源模块安装位74设置在第二侧的外侧,弱电模块安装位72和当前电源模块安
装位73设置在第四侧的外侧,强电模块安装位71用于安装强电模块,弱电模块安装位72用于安装弱电模块,当前电源模块安装位73用于安装当前电源模块,备用电源模块安装位74用于安装备用电源模块。主体部13对应于第二侧的位置的外壁上设有侧盖18,侧盖18与强电模块安装位71紧邻设置,该侧盖18可由外侧打开,打开后能够将强电模块外露,从而便于对强电模块的操作。
60.在图1至图7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空调30内置于主体部13的中部,并对空调30的内循环、外循环进出风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相比于现有的将标准空调产品整体移植至无人机基站中的方式,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更高,各个部件的位置设计更适应于产品需求,布局更加合理。
6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和至少用于对无人机的电池充电的无人机基站,无人机基站为上述的无人机基站。通过无人机基站还可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其他类型的操作。例如,对无人机的电池或零部件进行更换、与无人机进行数据交互等。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基站主要用于对无人机的电池进行充电。
62.对于本技术的实施例,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6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