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形态变化的玩具船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10: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玩具 变形 形态 变化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形玩具,尤其涉及一种可形态变化的玩具船。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变形类玩具,种类繁多,各式各样。但大体分为:玩具车变形成机器人、玩具武器变形成机器人、玩具飞机变形成机器人、玩具车造型一变形成玩具车造型二等。但基本没有玩具船变形成第二形态的类型,而且变形单一,只能在两种形态下进行变化。而且现有的变形类玩具,基本都是需要拆散开来进行重新组装才能实现变形,这样的设计在玩耍时容易导致拆散的玩具部件丢失,而且组装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形态变化的玩具船,造型种类独特,且变形操作简单。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形态变化的玩具船,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包括:第一船身,所述第一船身由至少两个第一活动件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活动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地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活动件上设有公连接件;以及第二船身,所述第二船身由至少两个第二活动件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活动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地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活动件上设有母连接件;当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且所述公连接件均与所述母连接件连接时,所述第一船身和所述第二船身组合形成船形态;当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且至少一个所述公连接件均与至少一个所述母连接件连接时,所述第一船身和所述第二船身组合形成第二形态。
5.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活动件之间通过凸柱与孔相配合以实现两个所述第一活动件可相对转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活动件之间通过凸柱与孔相配合以实现两个所述第二活动件可相对转动。
6.可选的,所述孔为与所述凸柱的直径匹配的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凸柱配合实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活动件之间或两个所述第二活动件之间仅可相对转动;或所述孔为与所述凸柱配合的条形孔,所述凸柱位于所述条形孔中可自转和移动,以实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活动件之间或两个所述第二活动件之间既可相对转动又可相对范围移动。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船身为左半船体,所述第一活动件至少包括左前船身板、左后船身板、左甲板和左船底件,所述左前船身板与所述左船底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左后船身板与所述左船底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左甲板与所述左后船身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船身为右半船体,所述第二活动件至少包括右前船身板、右后船身板、右甲板和右船底件,所述右前船身板与所述右船底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右后船身板与所述右船底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右甲板与所述右后船身板转动连接。
8.进一步的,该玩具船还包括若干触须造型件,所述船体的底部设有若干连接位,所
述触须造型件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位连接以使所述触须造型件连接于所述船体的底部。
9.可选地,所述触须造型体的连接部设计成球状部,所述船体的所述连接位对应为球窝连接位,所述球状部嵌入到所述球窝连接位而使所述触须造型体可相对所述船体自由转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玩具船还包括船炮造型件,所述船炮造型件具有炮口端和与所述炮口端相对的炮尾端,所述炮尾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船体的上部前端。
11.进一步的,所述船炮造型件包括左炮体和右炮体;所述左炮体的外侧呈半弧形的船炮元素形状,所述左炮体的内侧呈所述第二形态的元素形状,所述左炮体的内侧对接面设有公连接件;所述右炮体的外侧呈半弧形的船炮元素形状,所述右炮体的内侧呈所述第二形态的元素形状,所述右炮体的内侧对接面设有可与所述公连接件对接的母连接件。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玩具船还包括插接配件,所述船体上对应设有供所述插接配件相插接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配件为人型公仔、桅杆、炮筒或船舵。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件之间和所述第二活动件均可相对转动到第三位置,当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均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船身和所述第二船身分别形成第三形态的一部分造型。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形态变化的玩具船,巧妙的将船体的造型拆分为可相互拼接的第一船身和第二船身,且这两个船身均设有至少两个可活动连接的活动件,故能实现自由的活动变形,从而实现该玩具船可从船形态变形成第二形态,造型种类独特,有效提高了玩具船的玩耍乐趣,而且通过活动件的自由活动变形,故操作更为顺畅简单。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形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形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形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形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形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形态与桅杆分离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形态左半船体与右半船体分离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形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左半船体001;
27.第一活动件01;
28.左前船身板11、左后船身板12、左甲板13、左船底件14、左船前沿板15;
29.左身躯件111、左肩部件112、左胯件141、左腿件142、左腿内甲件143;
30.右半船体002;
31.安装腔021;
32.第二活动件02;
33.右前船身板21、右后船身板22、右甲板23、右船底件24、右船前沿板25;
34.公连接件03;
35.母连接件04;
36.t形圆柱31、圆孔32、开口33、槽位34;
37.圆形凸起41、条形孔42、圆形凸柱43、六角孔44;
38.球状柱51、球窝孔52;
39.插接件61、插接孔62、插接块63、插块64、插口65;
40.弹性插柱71、凸圈72;
41.船炮造型件003;
42.左炮体031、右炮体032;
43.触须造型件004;
44.人型公仔005;
45.桅杆006;
46.炮筒007;
47.船舵008。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配合”、“相连”、“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形态变化的玩具船。
53.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形态变化的玩具船,包括船体,该船体包括第一船身以及第二船身,即该船体整体由第一船身和第二船身构成,第一船身可以
是船体的左半船体001,那么对应的第二船身为船体的右半船体002;第一船身也可以是船体的前半船体,那么对应的第二船身为船体的后半船体;第一船身还可以是船体的下半船体,那么对应的第二船身为船体的上半船体。
54.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该第一船身由至少两个第一活动件01组成,相邻的两个第一活动件01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地连接,该活动连接可以是不易脱离的转动连接,也可以是不易脱离的移动连接,还可以是不易脱离的既能转动又能移动的连接;而且至少一个第一活动件01上设有公连接件03,通过该公连接件03可以与第二船身进行连接。该第二船身由至少两个第二活动件02组成,相邻的两个第二活动件02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地连接,该活动连接可以是不易脱离的转动连接,也可以是不易脱离的移动连接,还可以是不易脱离的既能转动又能移动的连接;而且至少一个第一活动件01上设有公连接件03,且至少一个第二活动件02上设有母连接件04。
55.当第一活动件01和第二活动件02均处于第一位置,且公连接件03均与母连接件04连接时,此时第一船身整体形成船体造型的一部分,第二船身整体形成船体造型的另一部分,故第一船身和第二船身组合后即可形成船形态;当第一活动件01和第二活动件02均处于第二位置,且至少一个公连接件03均与至少一个母连接件04连接时,此时第一船身整体形成第二形态的一部分造型,第二船身整体形成第二形态的另一部分造型,故此时第一船身和第二船身组合形成第二形态。
56.可选地,第二形态可以是各种不同于船形态的造型,如机器人形态、武器形态、车形态等,该实施例所示的第二形态为机器人形态。
57.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活动件01之间通过凸柱与孔相配合以实现两个第一活动件01可相对转动;同样的,相邻的两个第二活动件02之间通过凸柱与孔相配合以实现两个第二活动件02可相对转动。由于第一活动件01具有多个,且各个第一活动件01造型可以是不同的,因此,两个第一活动件01的转动连接方式,设置也可以有所不同。具体的,当两个第一活动件01之间仅为相互转动需求时,那么孔可以设计为与凸柱的直径匹配的圆孔,该圆孔与凸柱配合实现相邻的两个第一活动件01之间仅可相对转动;当两个第一活动件01之间为相互转动和相互移动并存需求时,那么孔为与凸柱配合的条形孔,凸柱位于条形孔中可自转和移动,以实现相邻的两个第一活动件01之间既可相对转动又可相对范围移动。第二活动件02的转动连接方式与该第一活动件01的转动连接方式相同,故不再赘述。
58.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活动件01中的其中一个第一活动件01上设有凸柱,该凸柱为t形圆柱31,对应的另一个第一活动件01上设有圆孔32,该圆孔32的一端设有开口33与该圆孔32连通,该圆孔32的孔径微大于t形圆柱31的小径端直径,该圆孔32在对应t形圆柱31的大径端位置设有供该大径端嵌入的槽位34,故该t形圆柱31可以通过该开口33嵌入到该圆孔32中,从而实现这两个第一活动件01之间可相对绕t形圆柱31的轴线为轴心进行转动。
59.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二活动件02中的其中一个第二活动件02上设有安装腔021,该安装腔021的上下腔壁上对称设有凸柱,该凸柱为圆形凸起41,对应的另一个第二活动件02为可置入到安装腔021中,在该第二活动件02的上下端设有条形孔42,该条形孔42宽度微大于圆形凸起41的直径,将该第二活动件02装入到安装腔021中后,圆形凸起41进入到该条形孔42中,故实现具有条形孔42的第二活动件02可相对具有圆形凸起41的第
二活动件02转动,且同时可以相对移动,其移动的范围为条形孔42的长度范围。
60.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活动件01中的其中一个第一活动件01上设有凸柱,该凸柱为球状柱51,对应的另一个第一活动件01上设有孔,该孔为圆形的球窝孔52,该球窝孔52的开口端直径微小于球状柱51的最大直径,该球状柱51通过挤压的方式从该开口端挤入到该球窝孔52中,故实现这两个第一活动件01之间可相对多方向转动。
61.下面以第一船身为左半船体001、第二船身为右半船体002为实施例,如图2所示,该第一活动件01至少包括左前船身板11、左后船身板12、左甲板13和左船底件14,其中左前船身板11与左船底件14的一端转动连接,具体是左船底件14上设有条形孔42,对应左前船身板11上设有带孔的圆形凸柱43,通过圆形凸柱43和条形孔42配合且旋上带螺帽的螺丝(图中未示出),以限制圆形凸柱43与条形孔42脱离,从而实现左船底件14和左前船身板11之间可移动和转动;左后船身板12与左船底件1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具体是左船底件14上设有圆孔32,对应左后船身板12上设有带孔的圆形凸柱43,通过圆形凸柱43和圆孔32配合且旋上带螺帽的螺丝,以限制圆形凸柱43与圆孔32脱离,从而实现左船底件14和左后船身板12之间可转动;左甲板13与左后船身板12转动连接,具体是左甲板13上设有六角孔44,对应左后船身板上设有带孔的圆形凸柱43,通过圆形凸柱43和六角孔44配合且旋上带螺帽的螺丝,以限制圆形凸柱43与六角孔44脱离,从而实现左甲板13和左后船身板12之间可转动。
62.对应的,该第二船身为右半船体002,第二活动件02同样至少包括右前船身板21、右后船身板22、右甲板23和右船底件24,第二活动件02的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与第一活动件01的各部件的连接关系是相同的,即左半船体001与右半船体002基本是对称设置的,区别在于左船底件14设置有公连接件03,该公连接件03为矩形插块;右船底件24设置有母连接件04,该母连接件04为矩形插孔;通过公连接件03与母连接件04相连接可实现左半船体001和右半船体002合拢成一体,形成船形态。
63.进一步的,由于该实施例的第二形态为机器人形态,因此,该左前船身板11包括可构造成机器人左身躯的左身躯件111和可构造成机器人左肩部的左肩部件112,在左身躯件111中间偏左的位置设有安装腔021,该安装腔021的上下腔壁上对称设有凸柱,该凸柱为圆形凸起41,对应的左肩部件112置入到该安装腔021中,在该左肩部件112的上下端设有条形孔42,该条形孔42宽度微大于圆形凸起41的直径,将该左肩部件112装入到安装腔021中后,圆形凸起41进入到该条形孔42中,故实现左肩部件112可相对左身躯件111转动,且同时可以相对移动,其移动的范围为条形孔42的长度范围。该左后船身12还构造成机器人左腿护甲造型。该左船底件14包括构造成机器人左胯部的左胯件141、与左胯件141通过球状柱51与球窝孔52配合连接的构造成机器人左腿部的左腿件142、以及与左腿件142通过圆形凸柱43与圆孔32配合连接的构造成机器人左腿内侧护甲的左腿内甲件143,左胯件141、左腿件142和左腿内甲件143均处于第一位置时,三者共同构造成船形态的左船底件14;三者均处于第二位置时共同构造成机器人的左胯部和左腿部。该左甲板13还构造成机器人左脚造型。由于右半船体002与左半船体001是对称设置的,故右半船体002就不再赘述。
64.该第一活动件01还包括有左船前沿板15,该左船前沿板15后端设有凸柱,该凸柱为t形圆柱31,对应的左肩部件112上设有圆孔32,该圆孔32的一端设有开口33与该圆孔32连通,该圆孔32的孔径微大于t形圆柱31的小径端直径,该圆孔32在对应t形圆柱31的大径端位置设有供该大径端嵌入的槽位34,故该t形圆柱31可以通过该开口33嵌入到该圆孔32
中,从而实现左船前沿板15相对左肩部件112可相对绕t形圆柱31的轴线为轴心进行转动。该左船前沿板15还构造成机器人的肩膀造型。对应的,第二活动件02也包括有右船前沿板25,结构和连接方式与该左船前沿板15相同。
65.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玩具船还包括船炮造型件003,该船炮造型件003具有炮口端和与炮口端相对的炮尾端,炮尾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船体的上部前端。具体是:船炮造型件003包括左炮体031和右炮体032;左炮体031的外侧呈半弧形的船炮元素形状,左炮体031的内侧呈第二形态的元素形状,左炮体031的内侧对接面设有公连接件03;右炮体032的外侧呈半弧形的船炮元素形状,右炮体032的内侧呈第二形态的元素形状,右炮体032的内侧对接面设有可与公连接件03对接的母连接件04。
66.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船炮造型件003的左炮体031是与上述的左船前沿板15连接的,该船炮造型件003的右炮体032是与上述的右船前沿板25连接的,具体是在左船前沿板15和右船前沿板25的上端设有六角孔44,对应的左炮体031和右炮体032在炮尾端的外端面朝内设有带孔的圆形凸柱43,将圆形凸柱43插入到六角孔44中后旋上带螺帽的螺丝,从而实现船炮造型件003可相对船前沿板绕圆形凸柱43转动。该左炮体031和右炮体032的第二形态的元素形状为机器人的手部造型,当转到第二形态形成机器人的手部时,船炮造型件003的外侧形成手部的护甲。
67.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玩具船还包括若干触须造型件004,船体的底部设有若干连接位,触须造型件004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与所述连接位连接以使触须造型件004连接于船体的底部。
68.可选地,该连接位和连接部的连接可以是不可转动的插接,也可以是可绕某一个轴旋转的转动连接,还可以是:该触须造型体004的连接部设计成球状柱51,船体的连接位对应为球窝孔52,将球状柱51嵌入到球窝孔52而使触须造型体004可相对船体自由转动。如图1所示,该触须造型件004为仿章鱼的爪,当多个触须造型件004连接到该船体上后,从而使该船形态进一步特殊化,形成海盗船形态。
69.如图1和图3所示,该玩具船还包括插接配件,船体上对应设有供插接配件相插接的插接部。该插接配件包括但不限于人型公仔005、桅杆006、炮筒007或船舵008。其中,人型公仔005的底部设有插接件61,船体的甲板上设有插接孔62,通过插接件61与所述插接孔61插接以使该人型公仔005站立于船体的甲板上,同时在变形成机器人形态时,该人型公仔005形成机器人的人头造型。桅杆006的底部设有插接块63,该插接块63上还设有圆孔32,当处于船形态时,该桅杆006可利用插接块63插接在船体的甲板缝隙处;当处于机器人形态时,该桅杆006可利用该圆孔32与机器人背后的圆形凸柱43相插接,使该桅杆006形构造成为机器人插在背后的武器。炮筒007为圆筒状,其连接在左前船身板11、左后船身板12、右前船身板21以及右后船身板22上,在这四块船身板上设有弹性插柱71,该弹性插柱71为端部直径略大,且柱身中间开槽形成可弹性形变,炮筒007的中间圆孔朝轴心延伸有凸圈72,该凸圈72的孔径小于弹性插柱71的端部直径,通过该凸圈72与该弹性插柱71配合实现炮筒007与船体可拆卸地连接。船舵008通过插块64与左前船身板11和右前船身板21上共同形成的插口65相配合插接,且插接后该船舵008位于人型公仔005的前方位置。
70.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活动件01之间和第二活动件02均可相对转动到第三位置,当第一活动件01和第二活动件02均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船身和第二船身分别形成第
三形态的一部分造型。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第三形态为一个组合机器人,即该组合机器人是由多个玩具组合而成的,而该玩具船的第一船身和第二船身在第三位置时,其分别形成为该组合机器人的手部造型。
71.下面描述该可形态变化的玩具船的变化操作过程:
72.如图1和图2所示,该玩具船是处于船形态,第一船身为左半船体001,此时左船前沿板15位于船体的最前端,在其后方与其相挨着的是左前船身板11的前端,左前船身板11的后端进挨着左后船身板12,左前船身板11和左后船身板12相挨着的面上设有公连接件03和母连接件04进行连接,保证在船形态下各板块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左甲板13定位在船体的甲板靠后部分的位置,而船体甲板的靠前部分则是由左前船身板11的上端构成,左船底件14的三个部件相互折叠后处于船体甲板位置的下方,以构成船体的船底部分。以上部件均处于所述的第一位置,共同构成左半船体001,而右半船体002和左半船体001相对称,再将左半船体001和右半船体002通过公连接件03与母连接件04相对接,最后插接上船舵008、人型公仔005、桅杆006、炮筒007和触须造型体004后,共同组合成海盗船形态。
73.如图3至图7所示,该玩具船处于第二形态,即机器人形态。在从船形态转变成第二形态时,需先将第一船身和第二船身分离开来,同时将人型公仔005和桅杆006拆下来,由于右半船体002和左半船体001相对称,故以左半船体001的转变操作进行描述,在分开两个半船体后;接着转动左船底件14的三个部件,即左胯件141、左腿件142和左腿内甲件143通过相对转动,使左胯件141位于左腿件142的上方,左腿内甲件143位于左腿件142的右侧;再转动左后船身板12至左腿件142的左侧以形成机器人的左腿护甲造型,以及转动左甲板13使其形成机器人的脚部造型;接着转动左前船身板11相对左胯件141的角度以形成机器人的左身躯;再将左前船身板11上的左肩部件112往外拉出后转动90
°
,使与该左肩部件112连接的左船前沿板15转动到左前船身板11左侧,再将左船前沿板15绕其t形圆柱31转动180
°
,以使左船前沿板15形成机器人的左肩膀造型;最后将左炮体031朝机器人造型的前方转动一定角度,以形成机器人的左手造型,至此左半船体001就完全转变成机器人的左半部分,将右半船体002也转变好后,将左前船身板11和右前船身板21上的公连接件03与母连接件04相对接,而左后船身板12和右后船身板22上的公连接件03与母连接件04不插接,以形成机器人两脚岔开的形态。最后将人型公仔005插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该人型公仔005刚好构造成机器人的头部造型;而桅杆006则通过圆孔32连接到机器人的背后,即左前船身板11或右前船身板21后面的圆形凸柱43上,以形成机器人的武器。故此,完成了该玩具船的变形操作。
74.如图8所示,该玩具船处于第三形态,即形成组合机器人的两个手部形态。在从船形态转变成第三形态时,需先将第一船身和第二船身分离开来,同时将人型公仔005和桅杆006拆下来,由于右半船体002和左半船体001相对称,故以左半船体001的转变操作进行描述,在分开两个半船体后;接着转动左船底件14的三个部件,使左胯件141位于左腿件142的上方,左腿内甲件143位于左腿件142的右侧,此时该左船底件14构成组合机器人的左手小臂造型;再转动左后船身板12至左腿件142的左侧,此时该左后船身板12构成组合机器人左手小臂上的护甲造型;接着左甲板13,使其构成组合机器人左手的手掌手指造型;再转动左前船身板11相对左胯件的角度,使左前船身板11位于左胯件141的上方;再将左前船身板11上的左肩部件112往外拉出后转动90
°
,使与该左肩部件112连接的左船前沿板15转动到左
前船身板11左侧,最后将左船前沿板15绕其t形圆柱31转动90
°
,同时将左炮体031转动到使其炮口朝上,此时的左前船身板11和左炮体031共同构成组合机器人的左手大臂造型,至此左半船体001就完全转变成组合机器人的左手部造型,最后通过公连接件03或母连接件04实现与这机器人的身躯部分连接。右半船体002与左半船体001的转变相同,不再赘述。
7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形态变化的玩具船的其他构成等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7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