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折叠式检测仪器用吊物框架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6: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折叠式 用具 检测仪 框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吊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检测仪器用吊物框架。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常进行检测确定排放物是否对于环境有所影响,对于水体有时需要检测挥发有机物的指标,检测时需要用到检测仪器,为了保证检测的效果和准确度,常需要对检测仪器进行吊动,使检测仪器距离挥发的有机物距离较近。
3.现有的吊物框架中,大部分因为体积较大,导致携带的不方便,无法放置在车辆的内部,使用起来不够方便,而且在进行检测时,大多数是在户外,时间久了腿脚会酸痛,无法得到很好的休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折叠式检测仪器用吊物框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检测仪器用吊物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上安装座,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前侧面且位于上安装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下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下安装座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吊环,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前侧面均设置有固定螺栓;
6.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转轴,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坐带,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后侧面设置有吊钩。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长度与第二伸缩杆的长度相同,且均处于水平状态。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横梁位于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中部,所述吊环位于横梁的中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坐带的两侧端位于矩形凹槽内,且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均固定连接。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固定螺栓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下极限位置相对应,且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相互匹配。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高度相同,且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长度相同。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连接转轴位于横梁的后方,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形状大小相同。
2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折叠式检测仪器用吊物框架设置了下安装座、上安装座、横梁、吊环、吊钩、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通过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同步伸缩,可以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靠近、远离,节省了空间,方便进行放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23.2、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折叠式检测仪器用吊物框架设置了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连接转轴,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可以分别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既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又可以保证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稳固,使整体更加牢固、耐用。
24.3、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折叠式检测仪器用吊物框架设置了坐带,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相互靠近和远离,可以使坐带进行张紧和放松,当想要坐下休息时,可以使坐带张紧,进行休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25.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折叠式检测仪器用吊物框架设置了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螺栓可以对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进一步固定,保证在伸出的状态下的连接稳定,不容易发生滑动,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折叠式检测仪器用吊物框架的正视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折叠式检测仪器用吊物框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折叠式检测仪器用吊物框架的侧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折叠式检测仪器用吊物框架的支撑板的立体图。
30.图例说明:
31.1、第一支撑板;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第一滑块;5、第一滑槽;6、坐带;7、第二滑槽;8、第二滑块;9、第二支撑板;10、连接转轴;11、下安装座;12、固定螺栓;13、横梁;14、上安装座;15、第一伸缩杆;16、吊环;17、第二伸缩杆;18、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参照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折叠式检测仪器用吊物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9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上安装座14,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9的前侧面且位于上安装座1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下安装座11,上安装座14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伸缩杆15,下安装座11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7,第一伸缩杆15与第二伸缩杆17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13,横梁13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吊环16,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9的前侧面均设置有固定螺栓12;
35.第一支撑板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滑槽5,第二支撑板9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滑槽7,第一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第二滑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8,第一支撑板1的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第二支撑板9的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第一连接杆2与第二连接杆3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转轴10,保证第一连接杆2与第二连接杆3的相对转动牢固,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9的上表面设置有坐带6,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9的后侧面设置有吊钩18。
36.第一伸缩杆15的长度与第二伸缩杆17的长度相同,且均处于水平状态,保证吊起稳定,横梁13位于第一伸缩杆15、第二伸缩杆17的中部,保证结构牢固,吊环16位于横梁13的中部,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9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矩形凹槽,坐带6的两侧端位于矩形凹槽内,且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9均固定连接,固定螺栓12与第一滑块4、第二滑块8的下极限位置相对应,且与第一滑块4、第二滑块8相互匹配,第一连接杆2的上端与第二滑块8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3的上端与第一滑块4转动连接,第一滑槽5、第二滑槽7的高度相同,且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一连接杆2与第二连接杆3的长度相同,连接转轴10位于横梁13的后方,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9的形状大小相同。
37.工作原理:通过第一伸缩杆15、第二伸缩杆17的同步伸缩,可以使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9靠近、远离,节省了空间,方便进行放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第一滑块4、第二滑块8可以分别在第一滑槽5、第二滑槽7内滑动,既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又可以保证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9的稳固,使整体更加牢固、耐用,通过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9的相互靠近和远离,可以使坐带6进行张紧和放松,当想要坐下休息时,可以使坐带6张紧,进行休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