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限扭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2: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特别 公开 减振 减振器 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限扭减振器,包括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所述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之间依次装夹有碟簧(3)、压盘片(4)和从动盘总成(5),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总成(5)包括从动盘(50)、第一中间盘(53)、第二中间盘(54)和减振组件(55),所述从动盘(50)、所述第一中间盘(53)、所述第二中间盘(54)均呈圆盘状,所述第一中间盘(53)和所述第二中间盘(54)装夹在所述从动盘(50)中且同轴布置,所述第一中间盘(53)具有用于与变速箱的输入轴同轴连接的齿毂(53a),所述第一中间盘(53)和所述第二中间盘(54)被配置为能够绕轴线相对于所述从动盘(50)转动;所述从动盘(50)具有多个沿周向布置的弹簧窗口(500),所述第二中间盘(54)具有沿径向凸出设置的第二限位杆(541),所述第二限位杆(541)位于所述弹簧窗口(500)中,并沿圆周方向将所述弹簧窗口(500)分隔为第一窗口(510)和第二窗口(520);所述减振组件(55)包括第一减振弹簧(551)、第一条形减振垫(552)、第二减振弹簧(553)和第二条形减振垫(554),所述第一减振弹簧(551)和所述第一条形减振垫(552)安装在所述第一窗口(510)中,所述第一减振弹簧(551)套设在所述第一条形减振垫(552)的外部,所述第一减振弹簧(55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杆(541)抵接;所述第二减振弹簧(553)和所述第二条形减振垫(554)安装在所述第二窗口(520)中,所述第二减振弹簧(553)套设在所述第二条形减振垫(554)的外部,所述第二减振弹簧(55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杆(541)抵接,所述第一减振弹簧(55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条形减振垫(552)的长度,所述第二减振弹簧(55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条形减振垫(554)的长度,所述第一减振弹簧(551)、所述第一条形减振垫(552)、所述第二减振弹簧(553)和所述第二条形减振垫(554)的刚度不同,所述限扭减振器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从动盘(50)的转动,使所述弹簧窗口(500)在圆周方向上的一端推动所述第一减振弹簧(551)、第一条形减振垫(552)、第二减振弹簧(553)和第二条形减振垫(554)进行压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扭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50)具有四个所述弹簧窗口(500),四个所述弹簧窗口(500)等角度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扭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弹簧(551)的两端具有第一隔板(6),所述第一隔板(6)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窗口(510)中,所述第二减振弹簧(553)的两端具有第二隔板(7),所述第二隔板(7)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窗口(520)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限扭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6)靠近所述第一减振弹簧(551)一侧的板面上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弧形限位板(61),所述第一减振弹簧(551)与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板(61)的内壁相抵接;所述第二隔板(7)靠近所述第二减振弹簧(553)一侧的板面的板面上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二弧形限位板(71),所述第二减振弹簧(553)与所述第二弧形限位板(71)的内壁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限扭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6)远离所述第一减振弹簧(551)一侧的板面上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一限位凸起(62),所述第一限位杆(53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62)相匹配的第一限位凹槽(5311),所述第二限位杆(54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62)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凹槽(5411);所述第二隔板(7)远离所述第二减振弹簧(553)一侧的板面上具有凸出设置的第二限位凸起(72),所述第一限位杆(531)上具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72)相匹配的第三限位凹槽(5312),所述第二限位杆
(541)上具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72)相匹配的第四限位凹槽(541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限扭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窗口(500)的两个扇形圆弧侧均设置有导向条(500a),所述第一隔板(6)在所述第一中间盘(53)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导向凸缘(63),所述第一导向凸缘(63)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条(500a)之间;所述第二隔板(7)在所述第一中间盘(53)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导向凸缘(73),所述第二导向凸缘(73)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条(500a)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限扭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盘(53)具有沿径向凸出设置的第一限位杆(531),的相反两侧具有沿周向凸出布置的第一限位凸缘(5313),所述第一限位凸缘(5313)具有与所述第一中间盘(53)的直径平行的第一限位面(5314),所述第二限位杆(541)的相反两侧具有沿周向凸出布置的第二限位凸缘(5413),所述第二限位凸缘(5413)具有与所述第二中间盘(54)的直径平行的第二限位面(5414),在所述第一窗口(510)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面(5314)和所述第二限位面(5414)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减振弹簧(551)的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限扭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扭减振器还包括与所述弹簧窗口(500)一一对应的限位铆钉(8),所述限位铆钉(8)包括第一铆钉(81)和第二铆钉(82),所述第一铆钉(81)和所述第二铆钉(82)垂直铆接在所述从动盘(50)上,所述第一铆钉(81)和所述第二铆钉(82)沿所述从动盘(50)的周向布置且相对于所述第二限位杆(541)对称,所述第二限位杆(541)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铆钉(81)在所述第一从动盘(51)的径向上与所述第二中间盘(54)的间距,在所述第二窗口(520)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铆钉(81)和所述第二铆钉(82)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减振弹簧(553)的长度。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限扭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扭减振器还包括第一摩擦片(91)和第二摩擦片(92),所述第一摩擦片(91)位于所述压盘片(4)和所述从动盘(50)之间,所述第二摩擦片(92)位于所述从动盘(50)和所述第二盖板(2)之间,所述第一摩擦片(91)和所述第二摩擦片(9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盘总成(5)固定装夹在所述第一摩擦片(91)和所述第二摩擦片(92)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限扭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减振垫(552)和所述第二条形减振垫(554)为橡胶减振垫。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限扭减振器,属于汽车减振设备技术领域。该限扭减振器包括安装在发动机飞轮上的第一盖板和安装在变速箱侧的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依次装夹有碟簧、压盘片和从动盘总成。从动盘总成包括第一从动盘、第二从动盘、第一中间盘、第二中间盘和多个减振组件。第一从动盘上具有多个沿周向布置的第一弧形窗口,第二从动盘上具有与多个第一弧形窗口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弧形窗口,每个第一弧形窗口和对应的第二弧形窗口共同限定出弹簧窗口。减振组件包括第一减振弹簧、第一条形减振垫、第二减振弹簧和第二条形减振垫。该限扭减振器能够满足大排量发动机的扭转振动衰减需求,能有效提升混合动力车辆的NVH品质。质。质。


技术研发人员:章国光 袁龙 薛龙 李超 肖腾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1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