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强度金属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高强度 复合板 金属 金属板


1.本发明涉及金属板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金属复合板。


背景技术:

2.金属复合板是指在一层金属上覆以另外一种金属的板子,已达到在不降低使用效果(防腐性能、机械强度等)的前提下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效果。复合方法通常有爆炸复合,爆炸轧制复合、轧制复合等,复合材料按外观可分为复合板、复合管、复合棒等。主要应用在防腐、压力容器制造,电建、石化、医药、轻工、汽车等行业。
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金属复合板的板件大多为实板结构,缺乏吸能缓冲结构,应用在部分需要应对冲击风险的环境中,难以有效对抗冲击,而过多加厚板身厚度则带来成本上升和重量过重不便装配应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金属复合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金属复合板,包括复合板本体,
6.所述复合板本体包括板框架、面板体、吸能衬柱和加强斜筋,所述面板体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覆盖在板框架的顶面和底面,且两个面板体的相向侧面与吸能衬柱和加强斜筋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吸能衬柱和加强斜筋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板框架的内部设有强化铠装板,所述强化铠装板包括有铠装钢条、铠装钢筋和混凝土,且铠装钢条的两端与板框架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铠装钢筋的两端分别与板框架内壁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填充于板框架的内部并灌注在铠装钢条和铠装钢筋的表面。
7.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板本体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的顶壁贯穿开设有限位通槽,所述复合板本体的另一侧面固定安装有插接框架,所述插接框架框壁顶部贯穿开设有滑动通槽,所述滑动通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凸块,所述插接框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底条,所述支撑底条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滑动条板,所述滑动条板的顶面与滑动凸块的底面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通槽和滑动通槽均为矩形通槽,且限位通槽和滑动通槽的长度与宽度相等。
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通槽、滑动通槽和滑动凸块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支撑弹簧的数量为四个。
10.进一步的,所述板框架和面板体均采用铜镍合金材质制成,所述吸能衬柱和加强斜筋均采用高强度钢制成。
11.进一步的,所述吸能衬柱的两侧均分布连接加强斜筋,所述加强斜筋在吸能衬柱的两侧呈v状或倒v状分布。
12.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高强度金属复合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
进及优点:
13.1、该高强度金属复合板,通过设置板框架、面板体、吸能衬柱和加强斜筋,使吸能衬柱和加强斜筋对面板体进行支撑,使得整个复合板本体的板面遭受触击时,得以通过面板体溃缩,通过吸能衬柱和加强斜筋吸能溃缩,从而保障了另一侧面板体的完整,通过设置板框架,使得整个复合板本体侧面遭受触击时不易变形,从而达到了便于吸能缓冲的效果,提高了在应用中对抗冲击的效率,增强了板身的强度,同时避免了带来重量过重等缺陷,应用起来更加经济。
14.2、该高强度金属复合板,通过触压滑动凸块,以使其在滑动通槽内向插接框架内滑移,从而推动滑动条板挤压支撑弹簧,使滑动凸块顶部端部滑入滑动通槽内部时,即可将插接框架和支撑底条插入另一复合板本体的限位框架内,使滑动凸块与插入的限位框架的滑动通槽重合,即可使滑动凸块在支撑弹簧复位作用下弹出,从而插接固定,从而便于进行板件的安装组合,达到了便于组装的效果,应用起来更加灵活,且便于拆卸维护和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立体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复合板本体结构正剖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图;
20.图5为本发明的插接框架结构正剖图;
21.图6为本发明的板框架结构正剖图。
22.附图标记说明:1

复合板本体,101

板框架,102

面板体,103

吸能衬柱,104

加强斜筋,2

限位框架,3

限位通槽,4

插接框架,5

滑动通槽,6

滑动凸块,7

支撑底条,8

滑动条板,9

支撑弹簧,10

强化铠装板,1101

铠装钢条,1102

铠装钢筋,1103

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

图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金属复合板,包括复合板本体1,
25.复合板本体1包括板框架101、面板体102、吸能衬柱103和加强斜筋104,面板体10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覆盖在板框架101的顶面和底面,且两个面板体102的相向侧面与吸能衬柱103和加强斜筋104的两端固定连接,吸能衬柱103和加强斜筋104的端部固定连接,板框架101和面板体102均采用铜镍合金材质制成,吸能衬柱103和加强斜筋104均采用高强度钢制成,吸能衬柱103的两侧均分布连接加强斜筋104,加强斜筋104在吸能衬柱103的两侧呈v状或倒v状分布,通过设置板框架101、面板体102、吸能衬柱103和加强斜筋104,使吸能衬柱103和加强斜筋104对面板体102进行支撑,使得整个复合板本体1的板面遭受触
击时,得以通过面板体102溃缩,通过吸能衬柱103和加强斜筋104吸能溃缩,从而保障了另一侧面板体102的完整,通过设置板框架101,使得整个复合板本体1侧面遭受触击时不易变形,从而达到了便于吸能缓冲的效果,提高了在应用中对抗冲击的效率,增强了板身的强度,同时避免了带来重量过重等缺陷,应用起来更加经济,板框架101的内部设有强化铠装板10,强化铠装板10包括有铠装钢条1001、铠装钢筋1002和混凝土1003,且铠装钢条1001的两端与板框架101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铠装钢筋1002的两端分别与板框架101内壁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固定连接,混凝土1003填充于板框架101的内部并灌注在铠装钢条1001和铠装钢筋1002的表面。
26.本发明中,复合板本体1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框架2,限位框架2的顶壁贯穿开设有限位通槽3,复合板本体1的另一侧面固定安装有插接框架4,插接框架4框壁顶部贯穿开设有滑动通槽5,滑动通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凸块6,插接框架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底条7,支撑底条7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9,支撑弹簧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滑动条板8,滑动条板8的顶面与滑动凸块6的底面固定连接,限位通槽3和滑动通槽5均为矩形通槽,且限位通槽3和滑动通槽5的长度与宽度相等,限位通槽3、滑动通槽5和滑动凸块6的数量均为两个,支撑弹簧9的数量为四个,通过触压滑动凸块6,以使其在滑动通槽5内向插接框架4内滑移,从而推动滑动条板8挤压支撑弹簧9,使滑动凸块6顶部端部滑入滑动通槽5内部时,即可将插接框架4和支撑底条7插入另一复合板本体1的限位框架2内,使滑动凸块6与插入的限位框架2的滑动通槽5重合,即可使滑动凸块6在支撑弹簧9复位作用下弹出,从而插接固定,从而便于进行板件的安装组合,达到了便于组装的效果,应用起来更加灵活,且便于拆卸维护和再次利用。
27.综上所述,该高强度金属复合板,通过设置板框架101、面板体102、吸能衬柱103和加强斜筋104,使吸能衬柱103和加强斜筋104对面板体102进行支撑,使得整个复合板本体1的板面遭受触击时,得以通过面板体102溃缩,通过吸能衬柱103和加强斜筋104吸能溃缩,从而保障了另一侧面板体102的完整,通过设置板框架101,使得整个复合板本体1侧面遭受触击时不易变形,从而达到了便于吸能缓冲的效果,提高了在应用中对抗冲击的效率,增强了板身的强度,同时避免了带来重量过重等缺陷,应用起来更加经济,通过触压滑动凸块6,以使其在滑动通槽5内向插接框架4内滑移,从而推动滑动条板8挤压支撑弹簧9,使滑动凸块6顶部端部滑入滑动通槽5内部时,即可将插接框架4和支撑底条7插入另一复合板本体1的限位框架2内,使滑动凸块6与插入的限位框架2的滑动通槽5重合,即可使滑动凸块6在支撑弹簧9复位作用下弹出,从而插接固定,从而便于进行板件的安装组合,达到了便于组装的效果,应用起来更加灵活,且便于拆卸维护和再次利用,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金属复合板的板件大多为实板结构,缺乏吸能缓冲结构,应用在部分需要应对冲击风险的环境中,难以有效对抗冲击的问题。
2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