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轴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子设备 装置 切换


1.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轴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通常在系统端上设计有可相对于系统端开合的屏幕端,这样既可以在工作状态时掀开屏幕端,又可以在收纳携带时闭合屏幕端。通常为了实现屏幕端和系统端的开合状态,多采用双轴枢轴器来连接系统端和屏幕端,现有技术中双轴枢轴器,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限位组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通过对两个转轴进行多段式的切换转动来实现调节屏幕端和系统端的开合角度。
3.通常情况下要实现系统端和屏幕端之间开合角度360
°
的调节时,需要先将第一转轴转动90度,通过限位组件对其进行限位,然后再切换第二转轴转动,使第二转轴转动90度后被限位组件锁定,此时屏幕端和系统端展开角度为180度,然后再使第一转轴转动90度后再使第二转轴转动90度,从而实现屏幕端和系统端完成360度的翻转。
4.上述过程中为了完成0度到360度的翻转需要进行多段式的切换动作,操作繁琐麻烦,且现有的技术中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转动后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结构复杂,所需要的零部件较多,装配复杂,结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意在提供双轴切换装置,以简化切换双轴转动角度的方式,使操作更加的方便。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双轴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弹性片组件和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依次穿过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和弹性片组件,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外侧均沿轴向开设有螺旋凹槽,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套设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配合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两端均固定有凸柱,所述滑动块两端的凸柱分别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旋凹槽的槽底相抵;
7.所述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之间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滑动柱,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外轮廓为弧度变化的弧形面,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上均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滑动柱位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且与第三支板滑动配合,当滑动柱卡入第一限位块的凹槽时,第二限位块的外表面与滑动柱相抵,当滑动柱卡入第二限位块的凹槽时,第一限位块的外面与滑动柱相抵。
8.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滑动柱,使滑动柱分别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上的凹槽相互配合,能够起到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限位,当改变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角度后,能够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与滑动柱之间的配合实现保持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相对位置不变,当第一限
位块的外侧与滑动柱相抵时,将推动滑动柱向第二限位块方向滑动,且使第二限位块的凹槽与滑动柱配合锁定,当第二限位块的凹槽离开滑动柱时,第一限位块的外侧将与滑动柱相抵,从而实现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起到分段式切换转动和限位效果。
9.且本方案中实现了三段式调节笔记本电脑屏幕端和系统端从0度到360度的转动角度,第一阶段:0度到90度(此时屏幕端和系统端呈90度),转动第二转轴到90度,第二限位块的凹槽与滑动柱配合,而使得第二转轴被锁定;第二阶段:90度到180度(此时屏幕端和系统端呈180度),当第二限位块的凹槽与滑动柱相互锁住后,第二转轴不能产生转动,而此时第一转轴能够产生转动,使第一转轴转动90度;第三阶段:180度到360度(此时屏幕端和系统端整体实现360度角度变化),由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外轮廓为弧度变化的弧形面,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呈180度后利用变化弧形,此时能够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时转动,而不需要分段式去转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这样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到呈180度状态时,能够快速的实现屏幕端和系统端呈360度翻转的效果,有效的简化了操作步骤。
10.另外,本方案中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凹槽与滑动块之间的配合能够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相对位置起到限制的作用,能够确保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顺利的切换以及定位,并且由于本方案中设置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通过滑动块上的两个凸柱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的螺旋凹槽配合,在转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时候,能够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转动产生扭力,且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在转动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时候,第二转轴或第一转轴出现偏转,而影响笔记本电脑屏幕端和系统端的稳定性。
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片组件包括支撑板和两组弹性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依次穿过支撑板和两组弹性片。
12.本方案中弹性片组件的设置能够弥补转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过程中所衰减的扭力值,从而确保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顺利转动和限位。
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三支板和支撑板上均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均为腰孔状,所述滑动柱的两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滑动柱两端的连接柱分别插入两个滑动孔内且与滑动孔滑动配合。
14.如此设置,滑动孔的形状能够确保滑动柱沿着滑动孔的长度方向进行顺利的滑动。
1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滑动块面向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两端均为相互对称的弧形凹面。
16.如此设置,能够使滑动块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之间的匹配度更高,从而提高安装精度。
1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同轴设置的弧形凸块,所述第一支板上开设有两个用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支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所述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分别位于两个通孔的一侧,且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位于相反的两侧,通过转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能够使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凸块的两端相抵。
18.如此设置,本方案中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上设置的弧形凸块与第一限位挡块
和第二限位挡块相互配合,能够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转动的起始位置起到定位的作用,这样无需人工对笔记本电脑的屏幕端和系统端进行初始位置的角度定位,只需要使转动第一转轴使第一转动块上的弧形凸起与第一限位挡块相抵,以及转动第二转轴使第二转动块上的弧形凸起与第二限位挡块相抵即可实现笔记本电脑的屏幕端和系统端最小闭合角度和最大展开角度的定位。
1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由三段圆弧面构成,其中两段圆弧面的半径相等且小于另一段圆弧面的半径,半径相等的两段圆弧面之间通过凹槽过渡。
20.如此设置,本方案中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轮廓呈变化的弧度,利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弧形变化来实现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锁定和脱离锁定的状态,其结构简单,用于限位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位置的零件少,组装也更加的简单,只需要将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套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并使滑动柱位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即可,组装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双轴切换装置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22.图2为本发明双轴切换装置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23.图3为本发明双轴切换装置实施例一中屏幕端和系统端0度闭合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状态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双轴切换装置实施例一中第二连接板逆时针转动90度的状态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双轴切换装置实施例一中第一连接板顺时针转动90度的状态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双轴切换装置实施例一中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转动呈360度的状态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双轴切换装置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28.图8为本发明双轴切换装置实施例二中第一转动块的主视图。
29.图9为本发明双轴切换装置实施例二中第一支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转轴1、第一转动块101、第二转动块102、第一限位挡块103、第二限位挡块104、弧形凸块111、第二转轴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滑动块5、凸柱6、第一螺杆7、第二螺杆8、螺旋凹槽9、第一限位块10、第二限位块11、滑动柱12、连接柱121、第一支板13、第二支板14、第三支板15、滑动孔16、导向杆17、弹性片组件18、弹性片19、支撑板20。
32.实施例一
33.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双轴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支板13、第二支板14、第三支板15、弹性片组件18和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第一转轴1的一端通过
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第二转轴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分别用于连接笔记本电脑的屏幕端和系统端。
34.第一支板13、第二支板14和第三支板15上均开设有两个通孔,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依次通过通孔而穿过第一支板13、第二支板14、第三支板15和弹性片组件18。第一支板13和第二支板14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的外侧均沿轴向开设有螺旋凹槽9,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分别套设于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上,第一支板13和第二支板14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7,导向杆17上滑动配合有滑动块5,滑动块5的两端均固定有凸柱6,本实施例中凸柱6为圆柱状,且滑动块5两端的凸柱6分别插入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的螺旋凹槽9内且与螺旋凹槽9的槽底相抵,本实施例中滑动块5面向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的两端均为相互对称的弧形凹面,这样能够使滑动块5的两端与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8的圆柱面相匹配。
35.第二支板14和第三支板15之间设有第一限位块10、第二限位块11和滑动柱12,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11的外轮廓为弧度变化的弧形面,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11上均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11均由三段圆弧面构成,其中两段圆弧面的半径相等且小于另一段圆弧面的半径,半径相等的两段圆弧面之间通过凹槽过渡。本实施例中半径相等的两段圆弧面的半径为5.5mm,另一段圆弧面的半径为8.5mm。
36.结合图1所示,滑动柱12位于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11之间且与第三支板15和弹性片组件18滑动配合,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片组件18包括支撑板20和两组弹性片19,支撑板20上开设有供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穿过的通孔,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依次穿过支撑板20和两组弹性片19并通过螺母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板15和支撑板20上均开设有滑动孔16,滑动孔16均为腰孔状,即滑动孔16整体为矩形状,滑动孔16的两侧壁为圆弧状,滑动柱12的两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21,本实施例中滑动柱12与连接柱121一体成型,滑动柱12两端的连接柱121分别插入两个滑动孔16内且与滑动孔16滑动配合。
37.本实施例中当滑动柱12卡入第一限位块10的凹槽时,第二限位块11的外表面与滑动柱12相抵,当滑动柱12卡入第二限位块11的凹槽时,第一限位块10的外面与滑动柱12相抵。
38.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实际应用时,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10、第二限位块11和滑动柱12的设置,使滑动柱12分别与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11上的凹槽相互配合。
39.本实施例中实现了三段式调节笔记本电脑屏幕端和系统端从0度到360度的展开角度,如图3所示,第一阶段:0度到90度(此时屏幕端和系统端呈90度的状态),此时第一限位块10上的凹槽与滑动柱12为锁定的状态,第一转轴1不能转动,而第二转轴2可以进行转动。如图4所示,逆时针转动第二转轴2到90度,第二限位块11的凹槽与滑动柱12配合,而使得第二转轴2被锁定,此时第一限位块10的凹槽与滑动柱12脱离锁定。
40.如图5所示,第二阶段:90度到180度(此时屏幕端和系统端呈180度的展开状态),当第二限位块11的凹槽与滑动柱12相互锁住后,第二转轴2不能产生转动,而此时第一转轴1能够产生转动,因此通过顺时针转动第一转轴1到90度,从而使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之间为180度的展开状态。
41.如图6所示,第三阶段:180度到360度(此时屏幕端和系统端整体实现360度角度变化),由于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11的外轮廓为弧度变化的弧形面,当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呈180度后利用变化弧形,此时第一限位块10上半径小的弧形面将过度到半径大的弧形面上,而使得第一限位块10与滑动柱12之间脱离接触,此时能够同时转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因为转动第二转轴2的时候由于第一限位块10没有对滑动柱12产生接触,因此转动第二转轴2的时候,能够使第二限位块11顶动滑动柱12,使滑动柱12向第一限位块10方向滑动,从而使第二限位块11上的凹槽与滑动柱12脱离,从而使得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能够同时转动,而不需要再分段式的去转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这样当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转动到呈180度状态时,通过同时顺时针转动第一转轴1和逆时针转动第二转轴2,能够快速的实现屏幕端和系统端从180度转变成360度翻转的效果,有效的简化了操作步骤。
42.实施例二
43.如图7所示,双轴切换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上分别通过平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101和第二转动块102,结合图8所示,第一转动块101和第二转动块102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同轴设置的弧形凸块111,本实施例中两个弧形凸块111分别与第一转动块101和第二转动块102一体成型。
44.如图9所示,第一支板13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块103和第二限位挡块104,第一限位挡块103和第二限位挡块104分别位于两个通孔的一侧,且第一限位挡块103和第二限位挡块104位于相反的两侧,通过转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能够使第一限位挡块103和第二限位挡块10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凸块111的两端相抵。
45.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挡块103和第二限位挡块104与两个弧形凸块111的配合实现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的0度和360度的定位效果,即实现了对笔记本电脑的屏幕端和系统端起始位置的定位,这样无需人工对笔记本电脑的屏幕端和系统端进行初始位置的角度定位,只需要通过转动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使两个弧形凸块111分别与第一限位挡块103和第二限位挡块104相抵即可。
4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