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动驻车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1: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制动 背板 配置 机构 制动器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驻车制动装置,能够产生驻车制动力的驻车制动机构被配置在安装至车轮的鼓式制动器所具有的背板内,发挥驱动该驻车制动机构的动力的电动致动器被固定配置于所述背板外。


背景技术:

2.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一种利用电动致动器所发挥的动力来获得驻车制动力的电动驻车制动装置。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17238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7.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电动致动器的致动器壳体在比车轮的车轴靠车辆前后方向后方侧的位置安装于背板,由此难以产生致动器壳体与各种部件的冲突,从而增大了电动致动器的布局上的自由度。然而,在越野车辆等设想了在崎岖道路上的行驶的车辆中,若电动致动器位于比车轮的车轴靠下方的位置,则电动致动器有可能因车辆行驶时的飞石等外部因素而受到攻击。
8.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车辆行驶时的外部因素引起的对电动致动器的攻击的电动驻车制动装置。
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电动驻车制动装置,能够产生驻车制动力的驻车制动机构被配置在安装至车轮的鼓式制动器所具有的背板内,发挥驱动该驻车制动机构的动力的电动致动器被固定配置于所述背板外,所述电动驻车制动装置的第1特征在于,在所述鼓式制动器安装于所述车轮的安装状态下,所述电动致动器的致动器壳体配置于比所述车轮的旋转中心靠上方的位置。
11.此外,在第1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2特征在于,所述驻车制动机构具备接受来自所述电动致动器的动力而转动的驻车制动操作件,连接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电动致动器与所述驻车制动操作件之间以便传递来自所述电动致动器的动力,该连接单元中的至少配置于所述背板内的部分在所述驻车制动操作件的转动方向的切线方向上延伸并与所述驻车制动操作件连接,所述连接单元中的至少配置于所述背板外的部分弯曲而与所述电动致动器连接。
12.在第2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3特征在于,在所述鼓式制动器安装于所述车轮的安装状态下,所述连接单元在所述背板内布置于所述车轮的旋转中心的下方位置。
13.在第1至第3特征的结构中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4特征在于,在从与所述车轮的旋转中心平行的方向进行侧视观察时,所述致动器壳体配置于比所述背板的最外周靠内侧的位置。
14.在第1至第4特征的结构中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5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致动器的姿态被设定为使该电动致动器的输出部件的动作轴线沿着车辆前后方向。
15.在第1至第5特征的结构中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6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壳体被安装于所述背板。
16.此外,在第1至第6特征的结构中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7特征在于,作为所述连接单元的制动线缆中的至少布置于所述背板的外部的部分由筒状部件覆盖。
17.发明效果
18.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电动致动器的致动器壳体位于比车轮的旋转中心靠上方的位置,因此,例如即使是越野车辆等设想了在崎岖道路上的行驶的车辆,也能够避免电动致动器因车辆行驶时的外部因素而受到攻击。
19.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连接单元向驻车制动机构所具备的驻车制动操作件传递来自电动致动器的动力,该连接单元中的至少配置于背板内的部分在驻车制动操作件的转动方向的切线方向上延伸,连接单元中的至少配置于背板外的部分弯曲地布置,因此关于背板及连接单元,能够沿袭以往的并非电动的驻车制动装置的想法,能够以简单且容易的结构构成电动驻车制动装置。
20.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经由在背板内以处于车轮的旋转中心的下方位置的方式布置的连接单元而连结,因此连接单元能够容易地将驻车制动操作件与电动致动器之间连结起来。
21.根据本发明的第4特征,致动器壳体在侧视观察时位于比背板的最外周靠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致动器壳体因车辆行驶时的外部因素而受到攻击的可能性。
22.根据本发明的第5特征,电动致动器的输出部件的动作轴线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因此制动线缆的布置变得容易。
23.根据本发明的第6特征,致动器壳体被安装于背板,因此致动器壳体容易安装。
24.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7特征,至少在背板的外部,制动线缆由筒状部件覆盖,因此制动线缆的布置的自由度增大。
附图说明
25.图1是鼓式制动器的主视图。(第1实施方式)
26.图2是沿图1中的箭头2方向的视图。(第1实施方式)
27.图3是沿图2中的箭头3方向的视图。(第1实施方式)
28.标号说明
29.13:背板;
30.13a:背板的最外周;
31.33:驻车制动机构;
32.34:驻车制动杆;
33.37:作为连接单元的制动线缆;
34.38:电动致动器;
35.39:作为输出部件的丝杠轴;
36.40:致动器壳体;
37.44:作为筒状部件的外部线缆;
38.b:鼓式制动器;
39.c1:旋转中心;
40.c2:动作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41.参照附图1~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42.第1实施方式
43.首先,在图1中,在四轮车辆的车轮、例如左后轮设置有鼓式制动器b,该鼓式制动器b具备:固定的背板13,其在中央部具有供所述左后轮的车轴11贯通的贯通孔12;第1制动靴15和第2制动靴16,它们配置在所述背板13内,能够与和所述左后轮一起旋转的制动鼓14的内周滑动接触;轮缸(wheel cyinder)17,其固定于所述背板13,发挥使第1及第2制动靴15、16进行扩张动作的力;制动间隙自动调整单元(所谓自动调整器)18,其自动地调整第1及第2制动靴15、16与所述制动鼓14之间的间隙;以及复位弹簧19,其设置在第1及第2制动靴15、16之间。
44.第1及第2制动靴15、16构成为包括:第1及第2腹板15a、16a,它们以沿着所述制动鼓14的内周的方式形成为弓形的平板状;第1及第2轮缘15b、16b,它们垂直地与这些第1及第2腹板15a、16a的外周连续设置;以及第1及第2衬垫15c、16c,它们粘贴于第1及第2轮缘15b、16b的外周。
45.成为第1及第2制动靴15、16扩张、收缩时的支点的锚定板21以将第1及第2腹板15a、16a的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下端部)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方式,固定设置于所述背板13。此外,所述轮缸17利用通过制动踏板操作的主缸(未图示)的输出液压而进行动作,发挥以所述锚定板21为支点将第1及第2制动靴15、16向扩张侧驱动的力,所述轮缸17在第1及第2制动靴15、16的另一端部之间固定于所述背板13,该轮缸17所具备的一对活塞20的外端部被配置成与第1及第2腹板15a、16a的另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端部)对置。
46.在第1及第2腹板15a、16a的所述一端部之间,设置有对这些第1及第2腹板15a、16a的所述一端部向所述锚定板21侧施力的螺旋弹簧22,在第1及第2腹板15a、16a的另一端部之间,设置有对第1及第2制动靴15、16向收缩方向施力的一对所述复位弹簧19。
47.所述制动间隙自动调整单元18构成为包括:收缩位置限制柱24,其设置在第1及第2制动靴15、16所具有的第1及第2腹板15a、16a之间,并且能够通过调整齿轮23的转动而伸长;调整杆25,其具有与所述调整齿轮23卡合的进给爪25a,调整杆25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1及第2制动靴15、16中的第2制动靴16的所述第2腹板16a;以及调整弹簧26,其对所述调整杆25向使所述调整齿轮23向使所述收缩位置限制柱24伸长的方向转动的一侧转动施力。
48.所述收缩位置限制柱24限制第1及第2制动靴15、16的收缩位置,其具有:第1杆27,其具有第1卡合连结部27a,该第1卡合连结部27a与第1及第2制动靴15、16中的第1制动靴15
所具备的所述第1腹板15a的所述另一端部附近卡合;第2杆28,其具有第2卡合连结部28a,并与第1杆27同轴地配置,该第2卡合连结部28a与第2制动靴16所具备的第2腹板16a的所述另一端部附近卡合;以及调整螺栓29,其一端部以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的方式插入于第1杆27,并且另一端部同轴地螺合于第2杆28,所述调整齿轮23配置于第1杆27与第2杆28之间,并形成于所述调整螺栓29的外周。
49.在第1连结板15a的所述另一端部附近的面向所述车轴11侧的侧缘,设置有使第1卡合连结部27a卡合的第1卡定凹部30,另外,在第2腹板16a的所述另一端部附近的面向所述车轴11侧的侧缘,设置有使第2卡合连结部28a卡合的第2卡定凹部31。
50.具有与所述调整齿轮23卡合的进给爪25a的调整杆25经由支承轴3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2腹板16a,在所述第2腹板16a与所述调整杆25之间设置所述调整弹簧26。并且,所述调整弹簧26的弹簧力被设定为比所述复位弹簧19的弹簧力小。
51.根据这样的制动间隙自动调整单元18,在第1及第2制动靴15、16通过所述轮缸17的动作而进行扩张动作时,在由所述第1及第2衬垫15c、16c的磨损引起了一定值以上的扩张的情况下,利用所述调整弹簧26的弹簧力,所述调整杆25绕所述支承轴32的轴线转动,由此,与所述调整齿轮23转动相应地,所述收缩位置限制柱24的有效长度被进行增加校正。
52.另外,在该鼓式制动器b的所述背板13内配置有能够产生驻车制动力的驻车制动机构33,该驻车制动机构33具备:所述第1及第2制动靴15、16,它们能够与所述制动鼓14的内周滑动接触;以及作为驻车制动操作件的驻车制动杆34,其能够转动地与所述第1制动靴15连结。
53.所述驻车制动杆34配置成在沿着所述制动鼓14的旋转轴线的方向进行正视观察(图1所示的方向)时与第1制动靴15的所述第1腹板15a的一部分重叠,并沿着所述第1腹板15a的长度方向较长地延伸。
54.在所述驻车制动杆34的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下端部)卡合有卡合块36,该卡合块36被固定于作为连接机构的制动线缆37的一端部,所述驻车制动杆34的另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端部)经由销35而与第1制动靴15的所述第1腹板15a的另一端部连结。
55.在车辆的驻车制动动作时,接受从电动致动器38(参照图2及图3)经由所述制动线缆37输入的动力,所述驻车制动杆34以所述销35为支点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通过该驻车制动杆34的转动,使第2制动靴16所具有的所述第2衬垫16c压接于所述制动鼓14的内周的方向的力经由所述收缩位置限制柱24作用于该第2制动靴16。进而,当所述驻车制动杆34继续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被转动驱动时,所述驻车制动杆34以与所述收缩位置限制柱24与第1卡合连结部27a卡合的卡合部为支点转动,这次,第1制动靴15经由所述销35进行扩张动作,第1制动靴15的所述第1衬垫15c压接于所述制动鼓14的内周。即,所述驻车制动杆34进行动作而到达使得第1及第2制动靴15、16的所述第1及第2衬垫15c、16c压接于所述制动鼓14的内周的工作位置,在该状态下得到驻车制动状态。
56.此外,当通过放松所述制动线缆37而停止对所述驻车制动杆34施加转动驱动力时,所述驻车制动杆34与利用所述复位弹簧19的弹簧力向从所述制动鼓14的内周离开的方向进行动作的第1及第2制动靴15、16一起返回到非工作位置。
57.结合参照图2和图3,所述制动线缆37能够输入来自固定配置于所述背板13外的电动致动器38的动力,被所述电动致动器38发挥的动力所牵引。
58.所述电动致动器38具备:作为输出部件的丝杠轴39,其与所述制动线缆37连结;致动器壳体40,其将该丝杠轴39支承为能够阻止其旋转但能够进行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电动马达41,其正反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致动器壳体40;以及运动转换机构(未图示),其能够将由该电动马达41产生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丝杠轴39的直线运动,且夹设在所述电动马达41与所述丝杠轴39之间地收纳于所述致动器壳体40。
59.在所述鼓式制动器b安装于所述车轮的安装状态下,该电动致动器38的所述致动器壳体40配置于比所述车轮的旋转中心c1、即所述车轴11的中心靠上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比通过所述旋转中心c1的假想水平面ih靠上方的位置的所述致动器壳体40在与所述轮缸17相反的一侧,经由所述安装部件42而安装于所述背板13。所述安装部件42固定安装于所述致动器壳体40,该安装部件42利用多个例如三个螺栓43紧固于所述背板13。
60.并且,在从与所述车轮的旋转中心c1平行的方向侧视观察时,如图3明确所示,所述致动器壳体40配置在比所述背板13的最外周13a靠内侧的位置。
61.此外,所述电动致动器38以使作为输出部件的所述丝杠轴39的动作轴线c2、即所述丝杠轴39的轴线成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姿态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背板13。
62.此外,所述制动线缆37中的至少布置于所述背板13的外部的部分被筒状部件覆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利用将铁制的线材卷绕成线圈状而形成的筒状部件、即外部线缆44覆盖所述制动线缆37中的至少布置于所述背板13的外部的部分。此外,所述筒状部件只要是承受由所述电动致动器38的输出产生的反作用力的部件即可,也可以代替所述外部线缆44而使用金属制的筒状部件。
63.所述电动致动器38的所述丝杠轴39经由线缆接头51而与所述制动线缆37连结,所述外部线缆44的所述电动致动器38侧的端部经由导靴52安装于保护筒50,该保护筒50以覆盖所述丝杠轴39以及所述制动线缆37的连结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致动器壳体40。
64.在所述背板13的下部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一体地突出设置有筒部13b,由所述外部线缆44覆盖的所述制动线缆37穿过设置于所述筒部13b的导入孔53而被导入所述背板13内,在所述鼓式制动器b安装于车轮的安装状态下,所述制动线缆37在所述背板13内以处于比所述车轮的旋转中心c1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布置于所述车轴11的下方位置。
65.并且,所述制动线缆37中的至少配置在所述背板13内的部分在所述驻车制动杆34的转动方向的切线方向上延伸并与所述驻车制动杆34连接,所述驻车制动杆34经由销35而能够转动地与所述第1制动靴15中的所述第1腹板15a连结,所述制动线缆37中的至少配置在所述背板13外的部分弯曲地布置,在比通过所述车轮的旋转中心c1的假想水平面ih靠上方的位置与安装于所述背板13的所述电动致动器38连接。
66.此外,在所述第1及第2腹板15a、16a的一端部之间,将所述锚定板21夹在与所述背板13之间的按压板45与所述锚定板21一起通过一对铆钉47而安装于所述背板13的下部,与所述外部线缆44一起引导所述制动线缆37的引导部45a以具有大致u字状的横截面形状的方式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按压板45。
67.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鼓式制动器b安装于车轮的安装状态下,电动致动器38的致动器壳体40配置于比车轮的旋转中心c1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即使是例如越野车辆等设想了在崎岖道路上的行驶的车辆,也能够避免电动致动器38因车辆行驶时
的外部因素而受到攻击。
68.此外,能够产生驻车制动力且配置在鼓式制动器b的背板13内的驻车制动机构33具备接受来自所述电动致动器38的动力而转动的驻车制动操作件、即驻车制动杆34,制动线缆37是设置在所述电动致动器38与所述驻车制动杆34之间以便传递来自所述电动致动器38的动力的连接单元,该制动线缆37中的至少配置在所述背板13内的部分在所述驻车制动杆34的转动方向的切线方向上延伸并与所述驻车制动杆34连接,所述制动线缆37中的至少配置在所述背板13外的部分弯曲而与所述电动致动器38连接,因此,关于所述背板13及所述制动线缆37,能够沿袭以往的并非电动的驻车制动装置的想法,能够以简单且容易的结构构成电动驻车制动装置。
69.此外,在所述鼓式制动器b安装于所述车轮的安装状态下,所述制动线缆37在所述背板13内布置在所述车轮的旋转中心c1的下方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所述制动线缆37的布置,并且能够容易地将所述驻车制动杆34与所述电动致动器38之间连结起来。
70.此外,在从与所述车轮的旋转中心c1平行的方向侧视观察时,所述致动器壳体40配置于比所述背板13的最外周13a靠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致动器壳体40因车辆行驶时的外部因素而受到攻击的可能性。
71.此外,所述电动致动器38的姿态被设定为使该电动致动器38的丝杠轴39的动作轴线c2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因此制动线缆37的布置变得容易。
72.此外,由于所述致动器壳体40安装于背板13,因此致动器壳体40的安装变得容易。
73.另外,所述制动线缆37中的至少布置于所述背板13的外部的部分由作为筒状部件的外部线缆44覆盖,因此制动线缆37的布置的自由度增大。
74.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75.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动致动器38的致动器壳体40被安装于背板13,但也可以安装于车辆的底盘部件。
76.此外,能够将本发明也应用于背板不具有供车轴贯通的贯通孔且将背板安装于车轮的轮毂的结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