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机身防漏油管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21: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油管 压缩机 往复 机身 活塞式


1.一种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机身防漏油管,适用于在压缩机设备工作时,当润滑油经过油管流入指定需要润滑位置过程中防止油管内的润滑油渗漏,涉及一种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机身润滑系统防漏结构的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机身防漏油管。


背景技术:

2.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广泛运用于天然气开采、煤层气开发、页岩气开发等领域;机身作为传动机构的定位与导向,压缩机承受作用力的部分,同时也是气缸的承座并连接某辅助部件,是压缩机上的极其重要的基础部件。
3.当前铸造生产此类型机身均采用预埋油管,油管表面轴承座位置需要润滑的地方没有设置有防渗漏的结构,该种铸造工艺生产的机身,由于油管与机身本体的有效接触面积偏小,油管与机身本体结合不良的现象,油管与机身本体间不能很好熔合;当润滑油经过油管时,达到机身轴承座位置需要润滑的地方时会产生渗漏,起不了润滑轴承的作用,在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润滑,易出现烧机情况,从而导致机身出现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机身防漏油管,旨在解决油管与机身本体的有效接触面积偏小,使油管与机身本体结合不良,而导致油管渗漏的问题。
5.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机身防漏油管,包括油管,油管上对应于轴承座需要润滑的位置开设有润滑口,油管表面在润滑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油环。
7.进一步的,挡油环的厚度为5mm。
8.进一步的,挡油环的形状为圆环。
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当润滑油从入口处进入后沿着润滑口对需要的地方进行润滑;当要对润滑点的地方润滑时,须通过加工的方式打孔,若油管与机身本体间不严密则造成渗漏。而本实用新型在油管需要润滑的地方两侧均设计挡油环的结构,增加了油管与机身本体的有效接触面积,确保了机身与油管的熔合。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示意图;
13.图3是实施例示意图;
14.附图中:10

挡油环,11

润滑口,12

油管,13

润滑油,14

机身。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6.实施例1
17.为了提高机身14油孔的尺寸精度,达到油管防渗漏的目的并解决油管12与本体结合不良的问题,重新设计油管12结构。参照图1和图2,设计一种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机身防漏油管,包括油管12,油管12上对应于轴承座需要润滑的位置开设有润滑口11,油管12表面在润滑口11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油环10。在机上轴承座位置需要润滑的地方两侧增加挡油环10,增大油管12与机身14本体的有效解除面积,使油管12与机身14本体很好的熔合,起到油管12防渗漏的作用。
18.参照图3,为了实施本设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油管12表面需要润滑的地方,即润滑口11两侧均设置挡油环10结构。当润滑油13从入口处(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进入后沿着润滑口11对需要的地方进行润滑。
19.以往的油管12结构在润滑口11两侧容易产生润滑油13渗漏,油管12表面轴承座位置需要润滑的地方没有设置有防渗漏的结构,该种铸造工艺生产的机身14,由于油管12与机身14本体的有效接触面积偏小,会产生油管12渗漏以及油管12和本体结合不良的现象,导致油管12与机身14本体之间不能很好地熔合。
20.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挡油环10结构,在机身14铸造的砂芯里预埋油管12,浇铸时,高温的铁水与油管12接触熔合在一起。有挡油环10的话,挡油环10会在高温铁水下熔化与铸造后的机身14熔合在一起,增大了熔合接触面积,密封性得到了增强。
21.另外,在上述的一种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机身14防漏油管12中,挡油环10的厚度可以设计为5mm,挡油环10的形状可以选择为圆环。


技术特征:
1.一种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机身防漏油管,包括油管(12),所述油管(12)上对应于轴承座需要润滑的位置开设有润滑口(11),其特征在于:油管(12)表面在所述润滑口(11)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油环(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机身(14)防漏油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环(10)的厚度为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机身(14)防漏油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环(10)的形状为圆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机身防漏油管,涉及一种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机身润滑系统防漏结构的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油管,油管上对应于轴承座需要润滑的位置开设有润滑口,油管表面在润滑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油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油管表面需要润滑的地方设置挡油环结构,解决了油管与机身本体的有效接触面积偏小,使油管与机身本体结合不良,而导致油管渗漏的问题。导致油管渗漏的问题。导致油管渗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飞 赵太源 黄聪 谭昭金 肖莉 曾妍 倪建辉 廖渝隆 蒋天池 周辉 张茂林 梁又心 刘建 杨鹏 段悦洪 黄旻 李尚春 邹庆 秦明 谭学木 姜超 严勇 黄浩 龙云 龙杰 李胜 李健 陈宇 邓甘胤 李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9/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