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液体物料上卸自动卸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10: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物料 液体 卸车 装置 运输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物料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物料上卸自动卸车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液体原料及产品槽车的卸车基本上都是采用下卸卸车方法,即利用液体物料本身液位产生的压力通过下卸料臂,将液体物料输送到卸车泵,卸车泵再将液体物料输送到物料储槽。这种卸车方法管道的连接处多有跑冒滴漏现象,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3.不过,卸酸碱物料也经常采用复式真空槽上卸工艺,也就是在卸车泵和槽车之间,设置一个复式真空槽,复式真空槽由容积相等的两个卧式槽组成,一上一下设置,比如卸浓硫酸,初次使用时,需要先将上槽充满与拟卸车硫酸同等浓度的硫酸,先把上槽浓硫酸放入下槽后启动卸车泵,拟卸车硫酸通过卸车泵再经过上槽然后才送入硫酸储槽,拟卸车硫酸抽出过程中会形成真空,将与下槽管道连接的槽车内的浓硫酸经上卸料管抽到下槽,这样,浓硫酸从槽车被吸入到复式真空槽下槽,下槽的浓硫酸通过卸车泵打到上槽,经上槽顶部管道再送到浓硫酸储槽,卸完槽车,下槽也被抽空,只有上槽保持满槽,用于下次卸车用。这种上卸工艺,需要事先存有拟卸车的物料,并且不能用于多种物料的卸车,自动化程度低,也仅用于卸酸碱。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体物料上卸自动卸车装置,在槽车卸料臂和卸车泵之间设置一个卸车中间槽,利用真空泵对卸车中间槽以及与槽车之间的管线抽真空,形成一定的负压后,槽车内的液体物料就被抽吸到卸车中间槽,再由卸车泵输送到物料储槽,通过控制卸车中间槽的负压和液位,整个卸车过程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克服了下卸工艺连接部位的跑冒滴漏现象,保护了卸车周边环境,同时也解决了复式真空槽上卸酸碱工艺的自动化程度低,且需要事先存有拟卸车物料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液体物料上卸自动卸车装置,包括物料储槽、卸车中间槽、槽车卸料臂、卸车泵、真空泵、槽车密封盖、液位调节阀、压力调节阀、卸车电磁阀、槽车尾气电磁阀、卸车管线、卸料管线、上料管线、抽真空管线、真空排气管、槽车尾气管线、放散气总管、液位记录控制联锁报警仪表、压力记录控制仪表和流量记录累积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车管线一端设有槽车密封盖并与槽车卸料臂连接,另一端插入卸车中间槽的底部,在卸车中间槽与槽车卸料臂之间的卸车管线上设有卸车电磁阀和流量记录累计仪表;所述槽车尾气管线一端通过槽车尾气电磁阀与卸车管线近槽车卸料臂端连接,另一端与物料储槽顶部设有的放散气总管连接;所述抽真空管线一端与卸车中间槽上部连接,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真空泵通过真空排气管与槽车尾气管线连接;所述压力记录控制仪表设置在卸车中间槽上并与设置在真空排气管和抽真空管线之间的压力调节阀连锁;所述卸料管线一端与卸车中间槽下部
连接,另一端连接卸车泵、液位调节阀后与上料管线连接,上料管线与物料储槽连接;所述液位记录控制连锁报警仪表设置在卸车中间槽上,并分别与卸车泵、液位调节阀、真空泵、卸车电磁阀和槽车尾气电磁阀连锁。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在槽车卸料臂和卸车泵之间设置一个卸车中间槽,利用真空泵对卸车中间槽以及与槽车之间的管线抽真空,形成一定的负压后,槽车内的液体物料就被抽吸到卸车中间槽,再由卸车泵输送到物料储槽,通过控制卸车中间槽的负压和液位,整个卸车过程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操作;
9.2)解决了下卸工艺连接部位的跑冒滴漏现象,保护了卸车周边环境;
10.3)解决了复式真空槽上卸酸碱工艺的自动化程度低,且需要事先存有拟卸车物料的问题;
11.4)可节省装卸料作业空间。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原理示意图。
13.图中:1

物料储槽 2

卸车中间槽 3

槽车 4

槽车卸料臂 5

卸车泵 6

真空泵 7

槽车密封盖 8

液位调节阀 9

压力调节阀 10

卸车电磁阀 11

槽车尾气电磁阀 12

卸车管线 13

卸料管线 14

上料管线 15

抽真空管线16

真空排气管 17

槽车尾气管线 18

放散气总管 lrcsa01

液位记录控制联锁报警仪表 prc01

压力记录控制仪表 frq01

流量记录累积仪表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15.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液体物料上卸自动卸车装置,包括物料储槽1、卸车中间槽2、槽车卸料臂4、卸车泵5、真空泵6、槽车密封盖7、液位调节阀8、压力调节阀9、卸车电磁阀10、槽车尾气电磁阀11、卸车管线12、卸料管线13、上料管线14、抽真空管线15、真空排气管16、槽车尾气管线17、放散气总管18、液位记录控制联锁报警仪表lrcsa01、压力记录控制仪表prc01和流量记录累积仪表frq01,所述卸车管线12一端设有槽车密封盖7并与槽车卸料臂4连接,另一端插入卸车中间槽2的底部,在卸车中间槽2与槽车卸料臂4之间的卸车管线12上设有卸车电磁阀10和流量记录累计仪表frq01;所述槽车尾气管线17一端通过槽车尾气电磁阀11与卸车管线12近槽车卸料臂4端连接,另一端与物料储槽1顶部设有的放散气总管18连接;所述抽真空管线15一端与卸车中间槽2上部连接,另一端与真空泵6连接,真空泵6通过真空排气管16与槽车尾气管线17连接;所述压力记录控制仪表prc01设置在卸车中间槽2上并与设置在真空排气管16和抽真空管线15之间的压力调节阀9连锁;所述卸料管线13一端与卸车中间槽2下部连接,另一端连接卸车泵5、液位调节阀8后与上料管线14连接,上料管线14与物料储槽1连接;所述液位记录控制连锁报警仪表lrcsa01设置在卸车中间槽2上,并分别与卸车泵5、液位调节阀8、真空泵6、卸车电磁阀10和槽车尾气电磁阀11连锁。
16.其自动卸车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7.1)卸车准备:移动槽车卸料臂4,并将卸车管线12从槽车3上部的卸料口插入槽车3的底部,同时将槽车密封盖7与槽车3锁紧,此时,卸车泵5、真空泵6均处于停泵状态,卸车电磁阀10、槽车尾气电磁阀11均处于关闭状态;
18.2)槽车卸料:打开槽车尾气电磁阀11,使槽车尾气管线17与物料储槽1的放散气总管18处于联通状态,也就是槽车3基本处于常压状态;再打开槽车卸车电磁阀10,使槽车3通过卸车管线12与卸车中间槽2处于联通状态;然后启动与卸车中间槽2上部相连接的真空泵6进行抽真空操作,真空尾气量很少,通过真空排气管16、槽车尾气管线17被送入放散气总管18,通过压力调节阀9控制卸车中间槽2的真空度在

0.7~

0.8个大气压;随着卸车中间槽2抽真空的操作和压力记录控制仪表prc01显示真空度的逐渐提高,槽车3内的液体物料通过卸车管线12被连续抽吸到卸车中间槽2;
19.3)卸车中间槽上料:随着卸车中间槽2液面的升高,当液位记录控制联锁报警仪表lrcsa01指示液面到达全液位高度三分之二并报警时,自动启动卸车泵5,通过卸车泵5将卸车中间槽2内的物料经卸料管线13、上料管线14输送到物料储槽1;
20.4)卸车完毕:当槽车3内液体物料被抽空之后,卸车中间槽2没有液体物料吸入,卸车泵5还在工作,卸车中间槽2液位下降,当液位记录控制联锁报警仪表lrcsa01显示液位为液位低限200mm并报警后,卸车泵5、真空泵6自动联锁停泵,卸车电磁阀10、槽车尾气电磁阀11自动联锁关闭,松开槽车密封盖7,移动槽车卸料臂4,从槽车3中抽出卸车管线12,完成卸车操作。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