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稳定储罐压力、减少废气排放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15 07: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湿法 废气 排放 储罐 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湿法冶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储罐压力、减少废气排放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储罐中的介质饱和蒸汽压较大、若常压存放则污染较为严重,同时浪费原料、造成经济损失。
3.针对存放有饱和蒸汽压较大的物料的储罐或者反应罐的废气处理,市场上常用的方案有两种,分别为利用风机抽气至微负压进而吸收处理,以及利用氮气分程控制避免逸散。这两种方案的缺点都较为突出:使用前者方案时,由于储罐中的原料使用时间不固定、使用量有波动,为保证车间环境,工厂常采用大功率风机吸气,保证罐内呈现较高负压,从而避免向空气中泄气,造成后续的尾气处理系统难以设计或设备投资费用巨大;使用后者方案时,相关领域工厂内往往没有空压制氮系统,设备投资费用巨大,且无法减少废气逸散流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稳定储罐压力、减少废气排放的装置,以只需一套尾气控制排出设备,减少设备投资;且在正常工况下设备各处均为自动控制,操作难度小;再者,废气逸散量小,可有效减少原料物质的浪费。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稳定储罐压力、减少废气排放的装置,包括压力控制装置、缓冲罐以及尾气风机,所述缓冲罐上设有气体入口以及气体出口,原料储罐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缓冲罐的气体入口相连,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截止阀、自动控制阀门以及用于检修自动控制阀门时备用的手动控制阀门,所述截止阀、所述自动控制阀门以及所述手动控制阀门均位于第一管道上,所述截止阀包括第一截止阀以及第二截止阀,所述自动控制阀门位于第一截止阀与第二截止阀之间,所述手动控制阀门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截止阀的前端,手动控制阀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截止阀的后端,所述缓冲罐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吸收装置相连,所述尾气风机位于第二管道上。
7.进一步地,原料储罐的出口处设有第一压力检测装置。
8.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控制阀门在第一截止阀以及第二截止阀之间并联设置两个。
9.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控制阀门为压力自力式调节阀。
10.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设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通过控制电路信号连接至尾气风机。
11.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变送器与所述控制电路之间还包括用于指示控制缓冲罐压力的压力指示控制器。
12.进一步地,所述尾气风机的入口处设有防止停机时流体进入的第三截止阀。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上还设有第二压力检测装置以及放气阀,且第二压力检测装置以及放气阀均位于靠近下一工序的吸收装置处。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稳定储罐压力、减少废气排放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稳定储罐压力、减少废气排放的装置只需一套尾气控制排出设备,减少了设备投资。
16.(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稳定储罐压力、减少废气排放的装置运用压力变送器以及控制电路的配合,使其在正常工况下设备整体为自动控制,操作难度小。
17.(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稳定储罐压力、减少废气排放的装置结构封闭,能减小废气的逸散量,减少原料物质的浪费。
18.(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稳定储罐压力、减少废气排放的装置在自动控制阀门的基础上加装了手动控制阀门,在自动控制阀门需进行检修时可在不停机的状态下手动控制气体压力,方便检修。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稳定储罐压力、减少废气排放的装置的工艺流程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第一压力检测装置;2、压力控制装置;2011、第一截止阀;2012、第二截止阀;202、自动控制阀门;203、手动控制阀门;3、缓冲罐;301、压力变送器;302、压力指示控制器;4、控制电路;5、尾气风机;6、第二压力检测装置;7、放气阀;8、第三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7.一种稳定储罐压力、减少废气排放的装置,位于原料储罐以及吸收装置之间,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压力检测装置1、压力控制装置2、缓冲罐3 以及尾气风机5。
28.原料储罐通过第一管道与缓冲罐3的气体入口相连,压力控制装置2位于第一管道上,缓冲罐3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吸收装置相连,尾气风机5位于第二管道上,此种连接方式避免了尾气风机5直接从原料储罐中抽气,减少30%以上的浪费,同时也减小了抽气量的波动。
29.原料储罐1的出口处设有第一压力检测装置1,第一压力检测装置1用于在系统检修时观察储罐压力,以根据实际情况启闭手动控制阀门203。
30.压力控制装置2包括两个截止阀、自动控制阀门202以及用于检修自动控制阀门时备用的手动控制阀门203,截止阀、自动控制阀门202以及手动控制阀门203均位于第一管道上,截止阀包括第一截止阀2011以及第二截止阀2012,自动控制阀门202位于第一截止阀2011与第二截止阀2012之间,所述手动控制阀门20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截止阀2011的前端,手动控制阀门20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截止阀2012的后端,缓冲罐3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吸收装置相连,尾气风机5位于第二管道上。
31.自动控制阀门202在第一截止阀2011以及第二截止阀2012之间并联设置两个,设置两个的目的是在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作为备用可正常工作,且能分担管道中的气体压力,考虑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将自动控制阀门的压力设置点为比原料在常温下的饱和蒸汽压略高,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又节约了成本。自动控制阀门202为压力自力式调节阀,此种调节阀不需控制室即可实现自动控制,具体型号根据实际生产进行选用。
32.此截止阀用于在当自动控制阀门202损坏时,关闭前后两个截止阀,可以拆下自动控制阀门202检修,而不用停机,利用手动控制阀门203配合第一压力检测装置1进行手动操作。
33.缓冲罐3上设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缓冲罐3的顶部设有压力变送器 301,压力变送器301通过控制电路4信号连接至尾气风机5,压力变送器 301与控制电路4之间还包括用于指示控制缓冲罐压力的压力指示控制器 302,压力指示控制器的型号为ylz105。当达到设定压力时,压力变送器301 通过压力指示控制器302传导信号给控制电路4,控制电路4将信号传递给尾气风机5的压缩机,以此控制尾气风机5的启闭。
34.控制电路4包括sc:频率控制模块、si:频率指示模块、ya:故障指示模块、yi:电流显示状态、hs:手动开关。
35.尾气风机5的入口处设有防止停机时流体进入的第三截止阀8。
36.第二管道上还设有第二压力检测装置6以及放气阀7,且第二压力检测装置6以及放气阀7均位于尾气风机5的后方,第二压力检测装置6用于观察停机后的管道压力,若压力过高,将放气阀7接入备用储罐后进行放气,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37.在正常工况下截止阀均为常开状态,首先将自动控制阀门202的压力设置点设置为比原料在常温下的饱和蒸汽压略高,此时当原料储罐中储存的原料的饱和蒸汽压高于压力设置点时,自动控制阀门202开启,废气从储罐出气口出,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缓冲罐3,预
先设定缓冲罐3的压力值,缓冲罐 3通过压力变送器301传递信号给压力指示控制器,当压力高于设定值时,压力指示控制器302传递信号给控制电路4,控制电路4控制尾气风机5的启闭,尾气风机5自动开始作业,通过第二管道对缓冲罐3中的气体进行抽气吸收,将废气抽至吸收装置,经过吸收后,废气达标排放,且吸收液可回收重复利用。
38.当自动控制阀门202需要检修时,关闭第一截止阀2011与第二截止阀 2012,拆下自动控制阀门202送去检修,此时切换为手动控制,观察第一压力检测装置的数值,当数值明显高于废气的饱和蒸汽压时打开手动控制阀门 203,使废气成功进入缓冲罐3。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