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炭素焙烧烟气综合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炭素 焙烧 烟气 综合治理 治理

技术特征:
1.一种炭素焙烧烟气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焙烧炉(12),所述焙烧炉(12)通过内部火道(1201)焚烧沥青烟;以及与工艺上游的半干法脱硫系统连通的焚烧炉系统;所述焙烧炉(12)内部具有火道(1201)的数量为15至17条,且所述焙烧炉(12)外部具有保温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素焙烧烟气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包括:靠近所述火道(1201)一侧、并集成于所述火道(1201)外侧面的轻质保温砖(1303);以及靠近焙烧炉(12)的炉壳(1203)一侧、并集成于所述炉壳(1203)内侧面的纳米隔热保温板(1301);所述轻质保温砖(1303)和所述纳米隔热保温板(1301)之间填充有硅酸铝纤维棉(13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素焙烧烟气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系统包括:与工艺上游的半干法脱硫系统连通的脱硫灰缓冲仓(1),所述脱硫灰缓冲仓(1)接收所述半干法脱硫系统出口的灰斗下部的仓泵输送的所述半干法脱硫系统产生的脱硫灰;与所述脱硫灰缓冲仓(1)通过传输计量组件连通的焚烧炉(7);所述焚烧炉(7)靠近所述脱硫灰缓冲仓(1)一端为进料端(703),所述焚烧炉(7)远离所述脱硫灰缓冲仓(1)一端为出料端(704);所述进料端(703)具有燃烧器(5),且所述燃烧器(5)部分延伸至所述焚烧炉(7)内;该系统还包括:集成于所述焚烧炉(7)的出料端工艺下游的冷却窑(9);所述冷却窑(9)接收所述焚烧炉(7)处理后的物料,并将物料冷却至100℃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炭素焙烧烟气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灰缓冲仓(1)包括:缓冲仓本体;以及支撑所述缓冲仓本体的钢结构框架;所述缓冲仓本体的上部(101)为收集工艺上游系统产生的脱硫灰的筒体结构,所述缓冲仓本体的下部(102)为与所述缓冲仓本体上部连通,且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缩口结构;所述缓冲仓本体的下端连接所述传输计量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炭素焙烧烟气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计量组件包括:集成于所述缓冲仓本体下端的旋转给料机(2);位于所述旋转给料机(2)输出端的计量称(3);以及集成于所述计量称(3)排料口的变频输送螺旋机构(4);所述旋转给料机(2)、计量称(3)、变频输送螺旋机构(4)均受控于外部控制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炭素焙烧烟气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输送螺旋机构(4)的输出端具有朝向所述焚烧炉(7)的进料端(703)倾斜延伸的进料板(6);
经所述传输计量组件输送的物料通过所述进料板(6)由所述进料端(703)进入所述焚烧炉(7)内。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炭素焙烧烟气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7)的长度不小于10m;所述焚烧炉(7)内部沿其周向布置有扬料板(701);所述焚烧炉(7)的外表面具有保温层(702);所述焚烧炉(7)的材质为310s耐热不锈钢、或碳钢材质内衬耐火涂层;所述焚烧炉(7)的工作温度为800℃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炭素焙烧烟气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7)通过支撑组件支撑于所述钢结构框架的侧面;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于地面的基础(801);以及支撑于所述基础(801)上方的安装座(802);所述安装座(802)沿所述焚烧炉(7)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焚烧炉(7)固连以支撑所述焚烧炉(7)。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炭素焙烧烟气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窑(9)一端靠近所述焚烧炉(7)的出料端(704),且所述冷却窑(9)接收所述焚烧炉(7)处理后的物料;所述冷却窑(9)外周面集成有夹套(901),所述夹套(901)内填充冷却水;所述冷却窑(9)接收的高温物料与所述夹套(901)内的冷却水热交换以降低物料的温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炭素焙烧烟气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窑(9)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焚烧炉(7)一侧延伸,且所述冷却窑(9)远离所述焚烧炉(7)一侧具有排出口;所述冷却窑(9)的排出口处集成有破碎机(10);所述破碎机(10)内具有彼此分离的破碎辊,相邻所述破碎辊之间被配置为破碎空间,所述破碎空间的宽度不大于2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炭素焙烧烟气综合治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焙烧炉,所述焙烧炉通过内部火道焚烧沥青烟,以及与工艺上游的半干法脱硫系统连通的焚烧炉系统;所述焙烧炉内部具有火道的数量为15至17条,且所述焙烧炉外部具有保温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系统采用大型焙烧炉内沥青烟高效燃烧系统、半干法脱硫系统、脱硫灰吸附沥青烟、以及含焦油脱硫灰高温焚烧炉系统结合的处理工艺,可以达到国家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控制要求,且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无废水产生、脱硫最产物一般为固废,可应用于建材行业。可应用于建材行业。可应用于建材行业。


技术研发人员:郎光辉 刘瑞 周国景 张守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5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