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4: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输送带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输送带。


背景技术:

2.特氟龙输送带(teflon coatet conveyer belt),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光伏、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带在运转过程中,输送带的首尾相连端容易发生断裂,输送带容易发生变形,缩短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输送带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新型输送带,不仅提高了输送带的连接强度和承载强度,防止输送带发生断裂,且增加了输送带的柔韧性和耐磨性,输送带不易变形,大大延长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输送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输送带,包括第一金属带,第二金属带,以及上下叠加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金属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第一侧边缘之间,所述第二金属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第二侧边缘之间,所述第一输送带首尾端对接,所述第二输送带首尾端对接,所述第一金属带首尾端对接,所述第二金属带首尾端对接。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带首尾端粘合对接,所述第二输送带首尾端粘合对接。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带首尾端焊接,所述第二金属带首尾端焊接。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宽度相同,所述第一金属带的宽度和所述第二金属带的宽度均为所述第一输送带宽度的 1/4

1/8。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均为涂覆有特氟龙涂层的玻纤布。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带和所述第二金属带为钢带。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带内侧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内侧上均涂覆有粘合剂,通过热压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一金属带、第二金属带、第二输送带以实现连接。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带首尾端对接位置、所述第二输送带首尾端对接位置、所述第一金属带首尾端对接位置、第二金属带首尾端对接位置呈错位布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输送带,不仅提高了输送带的连接强度和承载强度,防止输送带发生断裂,且增加了输送带的柔韧性和耐磨性,输送带不易变形,大大延长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新型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新型输送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新型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新型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新型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9.实施例一:
20.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新型输送带,包括由上向下依次叠加粘接的第一输送带1,两条金属带3,第二输送带2。所述金属带3为钢带,例如不锈钢,或者锌白铜或其他任何金属材质。
21.两条金属带3分别为第一金属带和第二金属带,所述第一金属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和所述第二输送带2第一侧边缘之间,所述第二金属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和所述第二输送带2第二侧边缘之间。
22.所述第一输送带1首尾端对接,所述第二输送带2首尾端对接,所述金属带3首尾端对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输送带1首尾端粘合对接,所述第二输送带2首尾端粘合对接,所述金属带3首尾端焊接。所述第一输送带1首尾端对接位置、所述第二输送带2首尾端对接位置、所述金属带3首尾端对接位置呈错位布置,从而可避免薄弱环节集中在一起,提高了输送带的连接强度,延长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输送效率。
23.所述第一输送带1内侧和第二输送带2内侧上均涂覆有粘合剂,通过热压所述第一输送带1、两条金属带3、第二输送带2以实现连接,提高了输送带的连接强度,防止输送带首尾端连接处发生断裂,延长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输送效率。所述第一输送带1内侧和第二输送带2内侧是指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面向金属带3侧。所述第一输送带1和所述第二输送带2均为涂覆有特氟龙涂层的玻纤布,便于运输及清理。
24.所述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2带宽度相同。所述金属带3位于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的两侧边缘,所述金属带3宽度为第一输送带1宽度的1/6,从而不遮挡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2上的孔隙,不影响输送带的工作。通过加入金属带3,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输送带的连接强度和承载强度,且增加了输送带的柔韧性和耐磨性,使输送带不易变形,延长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输送效率。
25.实施例二:
26.如图3所示的新型输送带为第一输送带1,金属带3,第二输送带2整片复合,其他结构和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7.实施例三:
28.如图4所示的新型输送带为第一输送带1,金属带3整片复合,其他结构和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9.实施例四:
30.如图5所示新型输送带为第一输送带1,金属带3局部复合,其他结构和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1.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带,第二金属带,以及上下叠加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金属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第一侧边缘之间,所述第二金属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第二侧边缘之间,所述第一输送带首尾端对接,所述第二输送带首尾端对接,所述第一金属带首尾端对接,所述第二金属带首尾端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首尾端粘合对接,所述第二输送带首尾端粘合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带首尾端焊接,所述第二金属带首尾端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宽度相同,所述第一金属带的宽度和所述第二金属带的宽度均为所述第一输送带宽度的1/4

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均为涂覆有特氟龙涂层的玻纤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带和所述第二金属带为钢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内侧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内侧上均涂覆有粘合剂,通过热压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一金属带、第二金属带、第二输送带以实现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首尾端对接位置、所述第二输送带首尾端对接位置、所述第一金属带首尾端对接位置、第二金属带首尾端对接位置呈错位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输送带,包括第一金属带,第二金属带,以及上下叠加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金属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第一侧边缘之间,所述第二金属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第二侧边缘之间,所述第一输送带首尾端对接,所述第二输送带首尾端对接,所述第一金属带首尾端对接,所述第二金属带首尾端对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输送带,不仅提高了输送带的连接强度和承载强度,防止输送带发生断裂,且增加了输送带的柔韧性和耐磨性,输送带不易变形,大大延长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输送效率。了输送效率。了输送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中导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6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