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消除汽车驾驶员右前轮视觉盲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盲区 前轮 装置 消除 驾驶


1.本实用新型涉及驾驶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除汽车驾驶员右前轮视觉盲区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驾驶员在驾驶位不能观测到右前轮的情况,如果地上有钢钉、玻璃渣等情况,就不能及时发现,轮胎就会受损,同时汽车驾驶员向右侧观察时视线容易被汽车a柱遮挡,导致右侧行人及行车的情况不易观察到,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消除汽车驾驶员右前轮视觉盲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除汽车驾驶员右前轮视觉盲区装置,包括底座和底板,所述底座底端设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外侧套设有第一固定盖,所述第一安装座外侧和第一固定盖内侧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一固定盖通过螺纹啮合,所述第一固定盖内侧设有第一活动球,所述第一固定盖和第一活动球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球底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端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底板顶端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侧设有设备盒。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顶端和底板顶端均粘接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顶端设有离型纸。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盒一侧设有显示屏,所述设备盒一侧设有控制按钮,所述设备盒一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侧设有储存卡,所述设备盒内部设有扬声器,所述设备盒另一侧设有喇叭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盒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外侧套设有第二固定盖,所述第二安装座外侧和第二固定盖内侧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二安装座和第二固定盖通过螺纹啮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盖内侧设有第二活动球,所述第二固定盖和第二活动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球一侧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和支撑柱固定安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底端安装有led灯,所述底座一侧设有雷达探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盒一侧和底座一侧均设有数据线接口,所述数据线接口外侧设有数据线,所述设备盒一侧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一端设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一端设有usb插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摄像头、led灯、雷达探头、显示屏、储存卡和扬声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按钮电性连接,且均受控于控制按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种消除汽车驾驶员右前轮视觉盲区装置,通过第一固定盖内侧设有第一活动球,实现摄像头角度可调,通过底座顶端和底板顶端均粘接有双面胶,实现产品牢固安装,通过双面胶顶端设有离型纸,实现双面胶安装前的保护,通过设备盒一侧设有显示屏,实现右前轮视觉盲区显示,通过插槽内侧设有储存卡,实现右侧行车记录储存,通过设备盒内部设有扬声器,实现对右侧出现的行人及行车做出声音警示;
14.2、该种消除汽车驾驶员右前轮视觉盲区装置,通过设备盒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座,实现设备盒可拆卸,增加产品便携性,通过第二固定盖内侧设有第二活动球,实现设备盒角度可调,方便驾驶员观看显示屏,通过底座底端安装有led灯,实现夜间右前轮照明,通过底座一侧设有雷达探头,实现对右侧出现的行人及行车监测;
15.3、该种消除汽车驾驶员右前轮视觉盲区装置,通过设备盒一侧和底座一侧均设有数据线接口,实现视频数据传输,通过设备盒一侧设有电源接口,实现设备供电,通过控制按钮,实现设备可控,增加产品使用便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实现汽车驾驶员观察右前轮盲区,且可以对右侧出现的行人及行车做出警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除汽车驾驶员右前轮视觉盲区装置的底座仰视立体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除汽车驾驶员右前轮视觉盲区装置的设备盒主视立体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除汽车驾驶员右前轮视觉盲区装置的设备盒后视立体图。
20.图中:1、底座;2、双面胶;3、第一安装座;4、第一固定盖;5、第一活动球;6、摄像头;7、led灯;8、雷达探头;9、底板;10、支撑柱;11、设备盒;12、显示屏;13、控制按钮;14、储存卡;15、第二活动球;16、第二固定盖;17、第二安装座;18、数据线接口;19、电源接口;20、喇叭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消除汽车驾驶员右前轮视觉盲区装置,包括底座1和底板9,底座1底端设有第一安装座3,第一安装座3外侧套设有第一固定盖4,第一安装座3外侧和第一固定盖4内侧均设有螺纹,第一安装座3和第一固定盖4通过螺纹啮合,第一固定盖4内侧设有第一活动球5,第一固定盖4和第一活动球5转动连接,第一活动球5底端设有连接柱,连接柱底端安装有摄像头6,底板9顶端安装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一侧设有设备盒11。
23.其中,底座1顶端和底板9顶端均粘接有双面胶2,双面胶2顶端设有离型纸,通过底
座1顶端和底板9顶端均粘接有双面胶2,实现产品牢固安装,通过双面胶2顶端设有离型纸,实现双面胶2安装前的保护。
24.其中,设备盒11一侧设有显示屏12,设备盒11一侧设有控制按钮13,设备盒11一侧设有插槽,插槽内侧设有储存卡14,设备盒11内部设有扬声器,设备盒11另一侧设有喇叭孔20,通过设备盒11一侧设有显示屏12,实现右前轮视觉盲区显示,通过插槽内侧设有储存卡14,实现右侧行车记录储存,通过设备盒11内部设有扬声器,实现对右侧出现的行人及行车做出声音警示。
25.其中,设备盒11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座17,第二安装座17外侧套设有第二固定盖16,第二安装座17外侧和第二固定盖16内侧均设有螺纹,第二安装座17和第二固定盖16通过螺纹啮合,通过设备盒11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座17,实现设备盒11可拆卸,增加产品便携性。
26.其中,第二固定盖16内侧设有第二活动球15,第二固定盖16和第二活动球15转动连接,第二活动球15一侧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一侧和支撑柱10固定安装,通过第二固定盖16内侧设有第二活动球15,实现设备盒11角度可调,方便驾驶员观看显示屏12。
27.其中,底座1底端安装有led灯7,底座1一侧设有雷达探头8,通过底座1底端安装有led灯7,实现夜间右前轮照明,通过底座1一侧设有雷达探头8,实现对右侧出现的行人及行车监测。
28.其中,设备盒11一侧和底座1一侧均设有数据线接口18,数据线接口18外侧设有数据线,设备盒11一侧设有电源接口19,电源接口19一端设有电源线,电源线一端设有usb插头,通过设备盒11一侧和底座1一侧均设有数据线接口18,实现视频数据传输,通过设备盒11一侧设有电源接口19,实现设备供电。
29.其中,摄像头6、led灯7、雷达探头8、显示屏12、储存卡14和扬声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按钮13电性连接,且均受控于控制按钮13,通过控制按钮13,实现设备可控,增加产品使用便捷。
30.工作原理:使用时,把底座1粘贴在右侧后视镜下方,把底板9粘贴在车内右侧中控台上,通过第一固定盖4内侧设有第一活动球5,实现摄像头6角度可调,通过底座1顶端和底板9顶端均粘接有双面胶2,实现产品牢固安装,通过双面胶2顶端设有离型纸,实现双面胶2安装前的保护,通过设备盒11一侧设有显示屏12,实现右前轮视觉盲区显示,通过插槽内侧设有储存卡14,实现右侧行车记录储存,通过设备盒11内部设有扬声器,实现对右侧出现的行人及行车做出声音警示,通过设备盒11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座17,实现设备盒11可拆卸,增加产品便携性,通过第二固定盖16内侧设有第二活动球15,实现设备盒11角度可调,方便驾驶员观看显示屏12,通过底座1底端安装有led灯7,实现夜间右前轮照明,通过底座1一侧设有雷达探头8,实现对右侧出现的行人及行车监测,通过设备盒11一侧和底座1一侧均设有数据线接口18,实现视频数据传输,通过设备盒11一侧设有电源接口19,实现设备供电,通过控制按钮13,实现设备可控,增加产品使用便捷。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