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大幅调节倾角的电动头枕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5: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倾角 大幅 调节 汽车 设计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头枕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大幅调节倾角的电动头枕。


背景技术:

2.本技术人在先申请的专利一种可翻转头枕装置(专利号为cn201922096683.6)中公开了头枕翻转的方案,该专利中通过平行四边形结构控制头枕的倾斜,由于平行四边形结构占用空间大,因此头枕倾斜角度较小,最多只能倾斜至18
°
,无法适应更多客户的需求。
3.现有专利“一种后部头枕电动倾角调节机构”(专利号为cn211641956u)则公开了一种绕固定轴旋转的头枕倾角调节结构,与本技术人在先申请的专利相比,该公开专利解决了平行四边形结构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但是该专利通过驱动杆的上下运动带动连接板倾斜,且驱动杆与连接板的连接点与连接板的旋转轴相距较近,这就导致头枕旋转时,头枕的下端不具有支撑力,客户躺在座椅上时,头部会有摇晃感,因此使用该结构时头枕不易倾角过大,最多只能倾斜至16
°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头枕由于内部倾角调节结构占用空间大,头枕倾斜角度较小或者由于头枕的旋转活动端缺乏支撑力,不易倾角过大,导致无法适应更多客户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大幅调节倾角的电动头枕来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大幅调节倾角的电动头枕,包括倾斜头枕部,所述倾斜头枕部包括电机座、位于所述电机座前侧的前板和位于电机座后侧的后板,所述前板、后板和电机座通过海绵套包裹固定;u形插杆,所述u形插杆穿过所述倾斜头枕部与座椅固定连接。
6.所述u形插杆与所述电机座的顶部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u形插杆上固定有倾角调节电机,所述倾角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与电机座的底部传动配合,当倾角调节电机启动时,电机座相对倾角调节电机的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运动,所述倾斜头枕部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
7.优选的,所述倾斜头枕部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
°
~29
°

8.进一步的,所述u形插杆为管状结构,u形插杆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倾角调节电机的导线穿过所述u形插杆的内部与外部电源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倾角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具有外螺纹,所述电机座的底部铰接有活接螺母,所述活接螺母与所述倾角调节电机的输出轴螺纹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座的两侧设有适于u形插杆穿过的长槽,所述长槽与所述u形插杆之间设置有阻尼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阻尼结构包括阻尼块和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块套设于所述u形插杆的外周,所述阻尼弹簧位于所述阻尼块的内部,且阻尼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长槽的两个长度方向侧面。
12.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座的前端还转动连接有摆动板,所述前板贴合所述摆动板的前端设置,并随所述摆动板同步旋转;所述电机座与摆动板的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布置。
13.进一步的,所述倾斜头枕部的内部还设置有前后调节组件,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电机座上的前后调节电机、与所述前后调节电机传动配合的前后活动板,所述前后活动板位于所述前板和电机座之间,当所述前后活动板沿前后调节电机的轴向运动时,所述前板能够随前后活动板运动。
14.进一步的,所述前后活动板与所述前板铰接于第三转轴。
15.进一步的,所述前后活动板上设有多个穿过所述电机座的筋板。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大幅调节倾角的电动头枕,倾斜头枕部的旋转中心位于电机座的顶部,倾角调节电机对电机座的作用点位于电机座的底部,倾角调节电机与电机座的连接为电机座的底部提供支撑,避免倾角头枕部的下部活动端产生晃动,同时由于在座椅的前后方向上可用空间较大,因此电机座前后运动范围较大,可以增大头枕的倾角调节幅度。
18.(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大幅调节倾角的电动头枕,倾斜头枕部的运动完全依靠电机驱动,不需要人为扳动,可以实现任意角度调节,操作更方便。
19.(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大幅调节倾角的电动头枕,电机座的前端设置有摆动板,摆动板与电机座铰接于第二转轴,前板随摆动板作旋转运动,摆动板的上部倚靠在电机座的第一转轴上,下部则以第二转轴为支撑点,摆动板的板面对前板起到支撑引导作用,使客户使用更舒适。
2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大幅调节倾角的电动头枕,倾斜头枕部的内部还设置有前后调节组件,通过前后活动板控制前板作前后运动,满足客户更多需求。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大幅调节倾角的电动头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倾角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从前端观察);
24.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倾角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从后端观察);
26.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
27.图6是图4中c处放大图;
28.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倾角调节组件的后视图;
29.图8是图7的a

a向剖视图;
30.图9是图7的b

b向剖视图;
31.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前板与前后活动板的装配示意图;
32.图11是图10中的d处放大图;
33.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前板的分解示意图。
34.图中,1、u形插杆,101、穿线孔,2、电机座,201、长槽,3、前板,301、中间板,302、侧板,4、后板,5、海绵套,6、倾角调节电机,7、第一转轴,8、活接螺母,9、安装板,10、导线,11、阻尼结构,1101、阻尼块,1102、阻尼弹簧,12、摆动板,13、第二转轴,14、前后调节电机,15、前后活动板,1501、筋板,16、第三转轴,17、撑杆,18、折耳电机,19、倾角调节组件,20、前后调节组件,21、折耳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本实用新型中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的术语“前”是指电动头枕上朝向客户的方向,“后”是指电动头枕上背对客户的方向。
37.实施例一
38.如图1

图9所示,一种可大幅调节倾角的电动头枕,包括倾斜头枕部和u形插杆1,u形插杆1为固定部件,倾斜头枕部为活动部件,头枕进行倾角调节时,倾斜头枕部的所有部件一同运动,所述倾斜头枕部包括电机座2、位于电机座2前侧的前板3和位于电机座2后侧的后板4,前板3、后板4和电机座2通过海绵套5包裹固定,也就是电机座2运动时能够带动前板3和后板4运动;u形插杆1穿过所述倾斜头枕部与座椅固定连接。海绵套5可以完全包围整个头枕,也可以包裹头枕的部分区域,本实施例中,海绵套5盖在前板3的前端,后板4从后端包裹电机座2。
39.u形插杆1与电机座2的顶部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7,如图6

图8所示,u形插杆1架设在电机座2的顶部,u形插杆1顶部的横杆上固定两个支耳,第一转轴7同时与支耳和电机座2铰接,u形插杆1上固定有倾角调节电机6,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与电机座2的底部传动配合,当倾角调节电机6启动时,电机座2相对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运动,所述倾斜头枕部绕第一转轴7旋转。如图2和图4所示,u形插杆1的两个竖杆上横跨固定有安装板9,倾角调节电机6固定在安装板9上,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向后方延伸,可以水平向后方延伸,也可以略微倾斜。当倾角调节电机6启动时,电机座2的底部绕第一转轴7向前或者向后翻转,从而使所述倾斜头枕部倾斜。
40.由于所述倾斜头枕部的倾角调节是指向前或者向后倾斜,因此第一转轴7水平设置,并且与前后方向垂直,第一转轴7为电机座2的旋转支点,当倾角调节电机6停止工作时,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与电机座2的底部相对固定,从而对电机座2的底部起到支撑作用,电机座2的顶部和底部均有支撑点,有效避免电动头枕晃动。
41.作为优选的,倾斜头枕部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
°
~29
°
,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倾斜头枕部的前端面与竖直方向的角度范围为0
°
~29
°
,即倾斜头枕部可以在竖直状态与仰躺至29
°
状态之间转变。
42.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与电机座2的传动配合是指将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电机座2的直线运动,具体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如下结构:如图5和图8所示,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上具有外螺纹,电机座2的底部铰接有活接螺母8,活接螺母8与
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螺纹连接。由于电机座2的底部沿前后运动是绕第一转轴7的旋转运动,而非沿倾角调节电机6输出轴的直线运动,活接螺母8与电机座2的铰接可以使电机座2与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的角度可调,避免卡死。
43.实施例二
44.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头枕的调节通过电动控制,为了避免导线10裸露在外部,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如下改进:如图7所示,u形插杆1为管状结构,u形插杆1上设置有穿线孔101,倾角调节电机6的导线10穿过u形插杆1的内部与外部电源连接。
45.为了减少倾角调节电机6输出轴的受力,作为优选的,如图9所示,电机座2的两侧设有适于u形插杆1穿过的长槽201,长槽201与u形插杆1之间设置有阻尼结构11,当电机座2翻转时,u形插杆1在长槽201内的位置发生变化,阻尼结构11可以减少结构振动,使倾斜头枕部翻转更平稳。
46.阻尼结构11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如下结构:阻尼结构11包括阻尼块1101和阻尼弹簧1102,阻尼块1101套设于u形插杆1的外周,阻尼弹簧1102位于阻尼块1101的内部,且阻尼弹簧1102的两端分别抵在长槽201的两个长度方向侧面。如图9所示,阻尼结构11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长槽201内,阻尼块1101上具有两个通孔,其中一个通孔供u形插杆1穿过,另一个通孔内放置阻尼弹簧1102,阻尼块1101采用弹性材质制成,阻尼弹簧1102用于挤压阻尼块1101。
47.实施例三
48.电机座2主要作为安装基座使用,由于内部空间的限制,因此电机座2的端面形状很难与前板3吻合,为此,本实施例在电机座2的前端还转动连接有摆动板12,前板3贴合摆动板12的前端设置,并随摆动板12同步旋转;电机座2与摆动板12的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13,第二转轴13与第一转轴7平行布置。如图3和图8所示,第二转轴13位于电机座2的下部前方,摆动板12的下部铰接在第二转轴13上,摆动板12的前端面形状与前板3相同,前板3可以卡合在摆动板12的前端,当电机座2的底部作倾斜运动时,摆动板12的底部随电机座2一同向前或者向后运动,摆动板12的上部可以直接由电机座2支撑,当摆动板12旋转时,第二转轴13为移动轴,所述倾斜头枕部仍然绕第一转轴7旋转。
49.如图1所示,带动前板3和后板4倾斜的机构为倾角调节组件19,倾角调节组件19中有摆动板12、电机座2、u形插杆1、倾角调节电机6这几个主要部件。
50.实施例四
51.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倾斜头枕部的内部还设置有前后调节组件20,所述前后调节组件20包括固定于电机座2上的前后调节电机14、与前后调节电机14传动配合的前后活动板15,前后活动板15位于前板3和电机座2之间,当前后活动板15沿前后调节电机14的轴向运动时,前板3能够随前后活动板15运动。
52.摆动板12的中心空出一定空间容纳前后活动板15,前后调节电机14固定在电机座2的后端,前后调节电机14与前后活动板15传动配合,传动配合方式与倾角调节电机6的传动配合相同(如图8所示),但是由于前后活动板15仅相对前后调节电机14作直线运动,因此前后调节电机14的输出轴可以与前后活动板15直接螺纹连接,不需要再设置活接螺母8。
53.前后活动板15与前板3通过如下结构连接:前后活动板15与前板3铰接于第三转轴16,如图1、图10和图11所示,第三转轴16与第二转轴13平行布置,前后活动板15的后端设置
多个穿过电机座2的筋板1501,通过筋板1501与电机座2的限位,使前后活动板15前后运动过程中不会侧向歪斜,本实施例中,前板3仅贴合在摆动板12的前端,与摆动板12没有相互固定,第三转轴16的设置使前后活动板15及时带动前板3运动,当前后活动板15向前运动时,摆动板12不动,前板3被向前顶出,此时前板3与摆动板12分离,不可以进行倾角调节操作;当前后活动板15向后运动时,手动按压前板3即可使其后退,此时前板3贴合在摆动板12前端,可以进行倾角调节操作。
54.当摆动板12翻转时,摆动板12带动前板3运动,同时前板3带动前后活动板15运动,因此整个倾斜头枕部都可以同步翻转。
55.本实用新型中,前板3可以为整板,也可以分为中间板301和位于中间板301两侧的侧板302,侧板302可以侧向折叠,例如可以将侧板302铰接在撑杆17上(如图12所示),撑杆17作为侧板302的固定端,侧板302的自由端通过折耳电机18与中间板301传动配合,这一结构在图1的折耳组件21中得到示意。
5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8.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9.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