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实现格栅叶片不同时序运动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7: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时序 格栅 叶片 驱动 机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外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实现格栅叶片不同时序运动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主动式进气格栅的普及,格栅叶片打开与关闭的运动方式也存在多种形式。然而,目前市场上基本都是由单电机驱动单个格栅,即一个电机仅控制一个格栅。在需要设置多个格栅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生产成本高,并且需要更大的空间进行布置,而在局限的空间内布置多个格栅也会使得整车的空间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格栅叶片不同时序运动的驱动机构,在单电机的作用下,能够对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格栅进行异步驱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现格栅叶片不同时序运动的驱动机构,包括框架以及设于所述框架上的至少两个格栅,所述至少两个格栅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一个电机相连,所述至少两个格栅分别包括设有驱动轴的主动叶片,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有至少两个滑槽,所述驱动轴延伸穿过所述滑槽,所述滑槽分别包括运动段和保持段,所述运动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驱动杆的移动方向成一定角度,所述保持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驱动杆的移动方向保持平行,当所述至少两个格栅中的一个格栅的主动叶片的驱动轴处于其对应滑槽的运动段时,所述至少两个格栅中的另一个格栅的主动叶片的驱动轴处于其对应滑槽的保持段。
5.优选地,所述角度的范围为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6.进一步地,所述曲柄连杆机构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驱动杆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电机转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上设有凹槽,所述驱动杆上设有挡点,所述挡点容置于所述凹槽中。
8.进一步地,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两驱动杆、连接轴以及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两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横杆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电机转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上设有凹槽,所述横杆上设有挡点,所述挡点容置于所述凹槽中。
10.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叶片上还设有主动叶片转动轴,所述主动叶片转动轴的两端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格栅还包括从动叶片,所述主动叶片和所述从动叶片均与一连杆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包括若干延伸部,每个延伸部与所述主动叶片和所述从动叶片的其中之一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从动叶片上设有从动叶片转动轴,所述从动叶片转动轴的两端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设置了曲柄连杆机构,在曲柄连杆机构中设置不同格栅对应的滑槽,利用不同格栅主动叶片的驱动轴在滑槽中的运动,来控制不同格栅开启和关闭的前后顺序,从而实现单个电机对多格栅的异步驱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实现格栅叶片不同时序运动的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16.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实现格栅叶片不同时序运动的驱动机构的后视图。
17.图3是图2中连杆与格栅叶片的连接示意图。
18.图4是图2中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a)是第一格栅关闭、第二格栅逐渐开启的状态示意图;图5(b)是对应图5(a)状态的驱动轴在滑槽中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20.图6(a)是第一格栅逐渐开启、第二格栅完全开启的状态示意图;图6(b)是对应图6(a)状态的驱动轴在滑槽中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21.图7(a)是第一格栅、第二格栅均完全开启的状态示意图;图7(b)是对应图7(a)状态的驱动轴在滑槽中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22.图8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种实现格栅叶片不同时序运动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一种实现格栅叶片不同时序运动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实现格栅叶片不同时序运动的驱动机构,包括框架1,框架1上设有位于其上部的第一格栅2和位于其下部的第二格栅3,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3通过曲柄连杆机构4与电机5相连,电机5通过控制曲柄连杆机构4的运动来实现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3的异步开启和关闭。
27.其中,第一格栅2包括第一主动叶片21和若干第一从动叶片22,且第一主动叶片21和若干第一从动叶片22均与第一连杆23固定连接。
28.具体地,第一主动叶片21上设有主动叶片转动轴211和第一驱动轴212,主动叶片转动轴211的两端与框架1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轴212与曲柄连杆机构4滑动连接。第一从动叶片22上设有从动叶片转动轴221,从动叶片转动轴221的两端与框架1转动连接。
29.如图3所示,第一连杆23包括若干延伸部231,延伸部231的数量与第一格栅2中叶片的总数(第一主动叶片21加上第一从动叶片22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延伸部231均与第一格栅2中的一个叶片固定连接。
30.当第一主动叶片21受到驱动力随其转动轴211旋转时,由于其与第一连杆23相连,因而第一主动叶片21带动第一连杆23运动。同时由于第一连杆23与第一从动叶片22相连,因而第一连杆23带动第一从动叶片22随其转动轴221旋转。如此,整个第一格栅2可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换。
31.与第一格栅2类似地,第二格栅3包括第二主动叶片31和若干第二从动叶片32,第二主动叶片31和若干第一从动叶片32均与第二连杆33固定连接,且第二主动叶片31上设有主动叶片转动轴311和第二驱动轴312。主动叶片转动轴311、第二驱动轴312、第二从动叶片32以及第二连杆33的结构和运动原理与上述主动叶片转动轴211、第一驱动轴212、第一从动叶片22以及第一连杆23的结构和运动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2.曲柄连杆机构4包括连接轴41和设有挡点42的驱动杆43,连接轴41与电机5转动连接,且连接轴41上开设有凹槽44,驱动杆43上的挡点42容置于凹槽44中。当电机5驱动连接轴41转动时,挡点42在凹槽44中滑动,从而带动驱动杆43运动。驱动杆43基本适用所有非金属(例如pa6、pp、pc、pa6 gf30、asa等)和金属材料(例如铁、铝、合金、铜等)。
33.如图4所示,驱动杆43包括第一滑槽44和第二滑槽45。其中,第一主动叶片21的第一驱动轴212延伸穿过第一滑槽44,使得第一驱动轴212在第一滑槽44内滑动;第二主动叶片31的第二驱动轴312延伸穿过第二滑槽45,使得第二驱动轴312在第二滑槽45内滑动。
34.具体地,第一滑槽44具有保持段a、运动段b以及保持段c,第二滑槽45具有运动段d以及保持段e。保持段a、保持段c和保持段e与驱动杆43的移动方向保持平行,使得第一驱动轴212在保持段a和保持段c中滑动时,第一主动叶片21不发生转动,且第二驱动轴312在保持段e中滑动时,第二主动叶片31不发生转动。运动段b和运动段d则与驱动杆43的移动方向成一定角度,该角度范围为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使得第一驱动轴212在运动段b中滑动时,第一主动叶片21能够进行转动,且第二驱动轴312在运动段d中滑动时,第二主动叶片31能够进行转动。
35.当电机5开始工作时,连接轴41开始转动,驱动杆43在挡点42的作用下开始做直线运动,此时对应的格栅状态图5(a)所示,第一驱动轴212和第二驱动轴312的运动位置如图5(b)所示:第二驱动轴312进入运动段d,带动第二主动叶片3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格栅3逐渐开启;第一驱动轴212则进入保持段a,由于第一主动叶片21未发生转动,第一格栅2保持关闭状态。
36.如图6(a)和图6(b)所示,当第二驱动轴312从运动段d进入保持段e时,第二格栅3完全开启并保持;第一驱动轴212则从保持段a进入运动段b,此时第一格栅2从关闭状态进入逐渐开启状态。
37.如图7(a)和图7(b)所示,当第一驱动轴212从运动段b进入保持段c时,第一格栅2完全开启并保持;此时第二驱动轴312仍在保持段e中运动,第二格栅3保持完全开启状态。
38.当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3关闭时,运动过程与上述相反。
39.从上述格栅的运动过程可以看出,第二滑槽45中运动段d的长度决定了第二格栅3完全开启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第二格栅3中各叶片的开启角度:运动段d越长,第二格栅3完全开启所需的时间越长,各叶片的开启角度越大;反之,运动段d越短,第二格栅3完全开启所需的时间越短,各叶片的开启角度越小。而第二滑槽45中运动段d和保持段e所成的角度以及驱动杆43运动速度决定了第二格栅3开启速度的快慢:运动段d和保持段e所成的角度越
大,第二格栅3的开启速度越慢;驱动杆43的运动速度越慢,第二格栅3的开启速度也越慢。同理可知,第一滑槽44中保持段a的长度决定了第一格栅2延时开启的时间,运动段b的长度决定了第一格栅2完全开启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第一格栅2中各叶片的开启角度,而保持段c可用于第一格栅2的限位,防止叶片的过度旋转。
40.因而,可以对上述各运动段和保持段进行不同设置来满足实际需要。例如,可以对第一滑槽44中的保持段a和第二滑槽45中的运动段d进行设置,使得第二驱动轴312在运动段d运动结束时,第一驱动轴212仍在保持段a运动,也可使得第二驱动轴312在运动段d运动结束时,第一驱动轴212在保持段a也运动结束。也可以将保持段a与运动段b所成的角度和运动段d与保持段e所成的角度设置为相等或不相等,使得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3的开启速度相同或不相同。应当理解,还可以对第一滑槽44和第二滑槽45作出其他设置,以满足其他情况下的需求。
41.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3顺序开启和关闭,实现了单一电机对单侧双格栅的异步驱动。
42.实施例二
43.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种实现格栅叶片不同时序运动的驱动机构,包括框架1,框架1上设有第一格栅2、第二格栅3、第三格栅2’以及第四格栅3’,第一格栅2与第三格栅2’对称设置,第二格栅3、与第四格栅3’对称设置。第一格栅2、第二格栅3、第三格栅2’和第四格栅3’通过曲柄连杆机构4’与电机5相连,电机5通过控制曲柄连杆机构4’,实现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3的异步开启和关闭,以及第三格栅2’和第四格栅3’的异步开启和关闭。
44.曲柄连杆机构4’包括连接轴41’、设有挡点42’的横杆43’以及对称设置在横杆43’两端的驱动杆44’,连接轴41’与电机5转动连接,且连接轴41’上开设有凹槽45’,横杆43’上的挡点42’容置于凹槽45’中。当电机5驱动连接轴41’转动时,挡点42’在凹槽45’中滑动,从而带动两根驱动杆44’运动。
45.上述第三、第四格栅2’、3’的结构与第一、第二格栅2、3相类似,驱动杆44’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驱动杆43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46.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3顺序开启和关闭,使得第三格栅2’和第四格栅3’顺序开启和关闭,实现了单一电机对双侧双格栅的异步驱动。
47.实施例三
48.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一种实现格栅叶片不同时序运动的驱动机构,包括框架1,框架1上设有第一格栅2、第二格栅3、第三格栅2’以及第四格栅3’,第一格栅2与第三格栅2’对称设置,第二格栅3、与第四格栅3’对称设置。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3通过曲柄连杆机构4与电机5相连,电机5通过控制曲柄连杆机构4,实现第一格栅2和第二格栅3的异步开启和关闭。第三格栅2’和第四格栅3’通过曲柄连杆机构4’与电机5’相连,电机5’通过控制曲柄连杆机构4’,实现第三格栅2’和第四格栅3’的异步开启和关闭。
49.上述曲柄连杆机构4’的结构与曲柄连杆机构4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双电机对双侧双格栅的异步驱动。
50.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例如,可以增加格栅的数量,并根据格栅数量
对相应的曲柄连杆机构进行更改,实现单侧多格栅的异步驱动、双侧多格栅的异步驱动等等。再例如,电机与曲柄连杆机构组成的驱动机构可以采用齿轮齿条、蜗轮蜗杆、滚珠丝杠(丝杆)或其他驱动机构进行替换。再例如,格栅可以水平布置或以任何其他角度进行布置,叶片转轴也可与叶片不平行,使得格栅叶片上下开启、左右开启或以任何其他角度开启。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