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5: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座舱 车辆 智能 系统


1.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座舱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市场中,各方都局限于单座舱单账户的体验方案,驾驶员可以通过摄像头登录自己的账户,但是整个座舱一般由四到五个座位构成,商务车可能拥有更多座位,如果继续沿用单座舱单账户的体验方案,那么除了驾驶员以外的其他乘客将不能体验驾驶员账户所带来的大数据推送服务,例如观看或收听驾驶员所喜欢的节目或互动场景,无法享受大数据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所谓众口难调,当乘客所好和驾驶员不同时,旅途必定是不愉快的,特别是运营车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座舱系统,解决乘客仅能体验到驾驶员账户的信息推送的弊端,能使车内每位乘客独立享受自己账户带来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体验感。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包括:主驾驶交互设备,包括仪表及中控屏和主驾摄像头,所述主驾摄像头的视角覆盖主驾驶座;副驾驶交互设备,包括副驾显示屏和副驾摄像头,所述副驾显示屏的展示方向面向副驾驶座,所述副驾摄像头的视角覆盖副驾驶座;多个后排交互设备,分别设置在前排座椅的头枕上,所述后排交互设备包括头枕显示屏和后排摄像头,头枕显示屏的展示方向面向其对应后排座,所述后排摄像头的视角覆盖所对应的后排座;主控制器,该主控制器分别与仪表及中控屏、主驾摄像头、副驾显示屏、副驾摄像头、头枕显示屏和后排摄像头连接;所述主驾驶交互设备、副驾驶交互设备和各个后排交互设备分别通过各自相互独立的账户登录。
5.进一步,所述仪表及中控屏、副驾显示屏和各个头枕显示屏分别通过人脸识别登录账户。
6.进一步,所述仪表及中控屏通过人脸识别登录账户,具体执行以下步骤:(a1)响应于检测到主控制器正常;(a2)主控制器进入待机模式;(a3)检测主驾摄像头是否正常,若是,转至执行步骤(a4);否则,转至执行步骤(a2);(a4)判断驾驶员是否在主驾驶座上,若是,则点亮仪表及中控屏,转至执行步骤(a5);否则,重复执行步骤(a4);(a5)响应于检测到驾驶员账户登录成功,将账户信息发送到云平台,云平台将根
据之前收集的该账户的性格和偏好向主控制器推送应用和/或节目,并通过仪表及中控屏进行显示。
7.进一步,所述副驾摄像头通过人脸识别登录账户,具体执行以下步骤:(b1)响应于检测到主控制器正常;(b2)主控制器进入待机模式;(b3)检测副驾摄像头是否正常,若是,转至执行步骤(b4);否则,转至执行步骤(b2);(b4)判断副驾驶座上是否有乘客,若是,则点亮副驾显示屏,转至执行步骤(b5);否则,重复执行步骤(b4);(b5)响应于检测到副驾驶座账户登录成功,将账户信息发送到云平台,云平台将根据之前收集的该账户的性格和偏好向主控制器推送应用和/或节目,并通过副驾显示屏进行显示。
8.进一步,各个头枕显示屏分别通过人脸识别登录账户,具体执行以下步骤:(c1)响应于检测到主控制器正常;(c2)主控制器进入待机模式;(c3)检测后排摄像头是否正常,若是,转至执行步骤(c4);否则,转至执行步骤(c2);(c4)判断后排座位上是否有乘客,若是,则点亮头枕显示屏,转至执行步骤(c5);否则,重复执行步骤(c4);(c5)响应于检测到对应的后排座椅账户登录成功,将账户信息发送到云平台,云平台将根据之前收集的该账户的性格和偏好向主控制器推送应用和/或节目,并通过头枕显示屏进行显示。
9.进一步,在步骤(b4)和步骤(c4)中,若超过预设时间云平台无法检测到对应账户的历史使用数据,获取对应账户的乘客的面部特征点,根据乘客的面部特征点识别其性别和年龄,搜索与其性别和年龄相关人群喜爱的应用和/或节目并推送给主控制器。
10.进一步,所述面部特征点包括轮廓特征、皱纹特征、眼角特征和嘴角特征。
11.进一步,当主驾摄像头或副驾摄像头或后排摄像头识别到对应的人脸丢失超过30s,则关闭对应显示屏的屏幕显示。
12.进一步,所述主驾摄像头设置在靠近主驾座位的a柱上;副驾摄像头设置在靠近副驾座位a柱上。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智能座舱系统,解决了乘客仅能体验到驾驶员账户的信息推送的弊端,使得车内每位乘客能够独立享受自己账户带来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体验感;特别对于出租车及运营车辆,能够有效提升座舱内每位乘客的人机交互体验,使每个位置的乘客均能享受到大数据推送的便利服务。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智能座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主驾驶座人脸识别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副驾驶座人脸识别的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后排座人脸识别的流程图。
16.图中:1

主驾驶交互设备,11

仪表及中控屏,12

主驾摄像头,2

副驾驶交互设备,21

副驾摄像头,22

副驾摄像头,3

后排交互设备,31
‑‑
头枕显示屏,32

后排摄像头,4

主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18.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包括:主驾驶交互设备1,包括仪表及中控屏11和主驾摄像头12,所述主驾摄像头12的视角覆盖主驾驶座;副驾驶交互设备2,包括副驾显示屏21和副驾摄像头22,所述副驾显示屏21的展示方向面向副驾驶座,所述副驾摄像头22的视角覆盖副驾驶座;多个后排交互设备3,分别设置在前排座椅的头枕上,所述后排交互设备3包括头枕显示屏31和后排摄像头32,头枕显示屏31的展示方向面向其对应后排座,所述后排摄像头32的视角覆盖所对应的后排座;主控制器4,该主控制器4分别与所述仪表及中控屏11、主驾摄像头12、副驾显示屏21、副驾摄像头22、头枕显示屏31和后排摄像头32连接;所述主驾驶交互设备1、副驾驶交互设备2和各个后排交互设备3分别通过各自相互独立的账户登录。
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仪表及中控屏11、副驾显示屏21和各个头枕显示屏31分别通过人脸识别登录账户。
20.参见图2所示,所述仪表及中控屏11通过人脸识别登录账户,具体执行以下步骤:(a1)响应于检测到主控制器4正常;(a2)主控制器4进入待机模式;(a3)检测主驾摄像头12是否正常,若是,转至执行步骤(a4);否则,转至执行步骤(a2);(a4)判断驾驶员是否在主驾驶座上,若是,则点亮仪表及中控屏11,转至执行步骤(a5);否则,重复执行步骤(a4);(a5)响应于检测到驾驶员账户登录成功,将账户信息发送到云平台,云平台将根据之前收集的该账户的性格和偏好向主控制器4推送应用和/或节目,并通过仪表及中控屏11进行显示。这样驾驶员可以延续之前的使用习惯继续操作仪表及中控显示屏1以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主驾摄像头12捕捉到驾驶员正面脸部轮廓且其面部朝向水平方向偏角小于30
°
,垂直方向偏角小于15
°
,且稳定存在时间连续超过3s时,主控制器4判断为驾驶员已处于主驾驶座。
21.参见图3所示,所述副驾摄像头22通过人脸识别登录账户,具体执行以下步骤:(b1)响应于检测到主控制器4正常;(b2)主控制器4进入待机模式;
(b3)检测副驾摄像头22是否正常,若是,转至执行步骤(b4);否则,转至执行步骤(b2);(b4)判断副驾驶座上是否有乘客,若是,则点亮副驾显示屏21,转至执行步骤(b5);否则,重复执行步骤(b4);(b5)响应于检测到副驾驶座账户登录成功,将账户信息发送到云平台,云平台将根据之前收集的该账户的性格和偏好向主控制器4推送应用和/或节目,并通过副驾显示屏21进行显示。这样乘客可以延续之前的使用习惯继续使用上一次未完成的操作以获取自己的专属体验。当副驾摄像头22捕捉到乘客正面脸部轮廓,且其面部朝向水平方向偏角小于30
°
,垂直方向偏角小于15
°
,且稳定存在时间连续超过3s时,主控制器4判断为乘客已在副驾座上,启动副驾显示屏21。
22.参见图4所示,各个头枕显示屏31分别通过人脸识别登录账户,具体执行以下步骤:(c1)响应于检测都主控制器4正常;(c2)主控制器4进入待机模式;(c3)检测后排摄像头32是否正常,若是,转至执行步骤(c4);否则,转至执行步骤(c2);(c4)判断后排座位上是否有乘客,若是,则点亮头枕显示屏31,转至执行步骤(c5);否则,重复执行步骤(c4);(c5)响应于检测到对应的后排座椅账户登录成功,将账户信息发送到云平台,云平台将根据之前收集的该账户的性格和偏好向主控制器4推送应用和/或节目,并通过头枕显示屏31进行显示。这样乘客可以延续之前的使用习惯继续使用上一次未完成的操作以获取自己的专属体验。当后排摄像头32捕捉到乘客正面脸部轮廓,且其面部朝向水平方向偏角小于30
°
,垂直方向偏角小于15
°
,且稳定存在时间连续超过3s时,主控制器4判断乘客已处于对应后排座位上,并启动对应头枕显示屏31。
23.仪表及中控屏11共用一套账户系统,副驾显示屏用一套账户系统,多个头枕显示屏分别使用一套账户系统,形成1座舱对x乘客的体验。当乘客数(x)小于3人时,对应乘客面前的显示屏点亮,空座位正对显示屏不点亮以节省能源。
24.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b4)和步骤(c4)中,若超过预设时间云平台无法检测到对应账户的历史使用数据,获取对应账户的乘客的面部特征点,根据乘客的面部特征点识别其性别和年龄,搜索与其性别和年龄相关人群喜爱的应用和/或节目并推送给主控制器4。预设时间为3s,在某些实施例中,预设时间也可以取其他数值,在此不作限定。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部特征点包括轮廓特征、皱纹特征、眼角特征和嘴角特征。
26.在本实施例中,当主驾摄像头12或副驾摄像头22或后排摄像头32识别到对应的人脸丢失超过30s,则关闭对应显示屏的屏幕显示。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驾摄像头12设置在靠近主驾座位的a柱上;副驾摄像头22设置在靠近副驾座位a柱上。
28.本发明的智能座舱系统,解决了乘客仅能体验到驾驶员账户的信息推送的弊端,使得车内每位乘客能够独立享受自己账户带来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体验感;特别对于出租车及运营车辆,能够有效提升座舱内每位乘客的人机交互体验,使每个位置的乘客均能
享受到大数据推送的便利服务。
29.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